云南边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调查及教育思考
——以云南部分高校的调查为例
2015-02-23邓天丽杨南丽昭通学院管理学院云南昭通657000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昆明65009
邓天丽, 杨南丽(.昭通学院 管理学院, 云南 昭通 657000; .云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9)
●社会学研究
云南边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调查及教育思考
——以云南部分高校的调查为例
邓天丽1, 杨南丽2
(1.昭通学院 管理学院, 云南 昭通 657000; 2.云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91)
通过对云南省10余所高校近300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探讨了当代大学生的职业动机、职业选择的自主性、职业评价等方面所呈现出来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当代大学生进行职业价值观教育和引导的相应建议。
云南大学生; 职业价值观; 特点; 对策
职业价值观是人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职业生涯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取向,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是大学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与发展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对其今后的职业选择、职业态度、工作方式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树立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成分、利益主体、社会组织形式、人们生活方式、劳动者的就业形式、大学生的就业制度、就业观、就业形式等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2013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这一年,699万大学毕业生走出校园,数量创下历史新高,而社会就业岗位数量却下降了15%。2014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727万。未来5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保持在700万左右,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并对我国高校价值观教育及引导,提出了新的要求及挑战。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探讨新时期云南边疆地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基本取向以及新的变化特征,为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及引导,既符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又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和价值的实现提供借鉴。
一、调查的一般情况
课题组于2013年—2014年,分别对云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昭通学院、曲靖师范学院、云南红河学院、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等十余所高校近3 0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中发放问卷总计3 100份,收回的有效问卷2 966份,有效率为95.7%;原始数据及资料均输入计算机,调查结果采用spss11.5系统进行资料处理与分析。
调查中,调查对象的确立是基于以下考虑:云南大学是云南省惟一一所211的重点大学,文理并重且学生来自全国不同地方,学生的思想比较开放和多样,具有代表性;昭通学院、曲靖师范学院等在云南省的地州,生源多为当地的学生,通过他们可以了解云南不同地域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状况;对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云南大学滇池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等学生的调查,可以获得云南省不同民族、不同学科、不同层次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的情况。
样本的特征为:(1)男生1137人,占38.3%,女生1 829人,占61.7%;(2)大一学生944人,占31.8%;大二学生891人,占30.0%;大三学生826人,占27.8%;大四学生305人,占10.3%。
调查问卷共分四大部分。第一大部分了解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第二大部分了解被调查者职业态度的有关问题;第三大部分了解被调查者有关职业选择的标准等问题;第四大部分了解被调查者对大学进行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态度及建议。
二、调查的结果分析
职业价值观是从职业的角度所反映出来的人生价值观。它通过职业动机、职业态度、职业评价、职业意愿、职业理想等表现形式,反映职业需要。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云南高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有如下一些主要特征。
(一)大学生职业选择的自主性较强
大学生职业选择的自主性主要反映在大学生要获得理想职业的主要依靠力量上。研究表明,在职业选择上,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当代大学生具有越来越明显的自主性。这一研究结果和本调查的结果是一致的。调查中发现,87.9%的学生认为职业选择主要靠自己,依靠父母或亲戚朋友的学生仅为8.4%,2.6%的学生认为职业选择主要依靠学校,1.1%的学生认为职业选择靠除自己、学校、父母或亲戚朋友以外的因素。从中可见,大学生中的绝大部分同学,能够较清楚地认识到不是依靠学校、他人的帮助,来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自己的职业理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争取和实现。
(二)大学生职业选择的标准以经济收入和符合自己的特长为主导
职业选择标准是大学生在选择职业的时候,根据自身的职业价值评价体系来确立的具体的内在的尺度。但由于受到个体职业价值评价体系的影响和制约,又常常因为主观和客观实际之间的差距,职业选择标准与职业价值评价之间会有一定的差异和矛盾。调查中列举了10个选项供被调查者选择,并请被调查者排序。调查结果见表1。
表1显示,当今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具有以经济收入和符合自己的特长为主导的特征。具体而言,当代大学生的职业选择标准有以下几个特点。
表1 大学生职业选择首选标准的排序及所占比例
第一, 以经济利益为导向,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
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认为职业规划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依次是职业的发展前景、个人的兴趣爱好、职业的薪水和个人的性格。其占接受调查学生的百分比依次为64.5%、53.1%、52.7%、和51.3%。这反映出大学生以个人发展为目标,把较高的经济收入看得较重,以经济利益为导向,并以此作为职业选择的主要动因,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
第二, 注重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职业目标从“关注社会”到“关注个人”。
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在以经济利益为导向,将有利于个人发展、自我价值的实现作为个人择业时非常重要的目标,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的同时,接受调查的学生把“符合自己特长”排在第二位,把“单位发展前途大”排在第三位,这表明即便面对日益竞争的就业市场,大学生也非常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而自我发展也是当今大学生择业考虑的一个主要因素。与此同时,接受调查的学生把传统的“社会贡献大”这一职业选择标准放在了第9的位置,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对社会奉献、社会责任的弱化,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当今大学生的道德价值取向,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第三, 在乎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协调。
接受调查的学生将“人际关系协调”放在第四位,而这一特点在接受调查的学生回答“您认为工作环境舒适与否重要吗?”这一问题中得到印证。有86.0%的学生认为工作环境舒适非常重要或者重要。这表明,当代大学生在职业的选择上,表现出在乎工作环境,人际关系的协调这一特点。
(三)大学生的职业评价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特点和潮流
大学生职业评价,是了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以及不同的职业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声望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其对某项职业的社会意义、社会地位、经济报酬、劳动强度、技术构成等因素的综合认识和价值评价。
调查中,对大学生“在下列职业中(我们列出了12种主要职业),你认为什么样的人士最应受到重视”进行调查,并请接受调查的大学生进行排序,结果见表2。
表2显示,接受调查的大学生把农民排在了最应受重视人士的首位。尽管如此,在实际的调查中,愿意选择当农民的大学生并不多,这在很大程度上表明大学生对农民的评价更多是出于社会责任的要求,而不能从中反映他们的择业意愿。表2还显示,较多的大学生把科技和教育类职业排在了前面的位置,这反映了我国“科教兴国”战略深入人心以及我国近年在科技、教育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同时也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特点和潮流。
表2 大学生认为“最应受到重视的人士”的排序及所占比例
(四)大学生在职业规划中,对自己的兴趣爱好等特点有一定的认识
个人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使自己一生的职业有一定的方向、目标,从而围绕这个方向、目标,努力地拼搏、充分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及潜能,使自己走向成功。大学生自我规划的意识、能力及积极行动,对大学期间各阶段任务能否顺利、较好地完成,能否顺利找到自己喜欢而且能够胜任的工作,意义重大。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在职业规划中对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比较清楚;有较为明确的大学学习和生活目标;对未来的职业有一些规划。
第一,对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比较清楚。
任何职业的选择都从了解自我开始。对自己了解越多,选择职业就越容易,个人的才能和职业的契合度就会越高。调查中,对于自己的性格特点,非常了解的学生占被调查者的18.4%,比较了解的占被调查者的57.4%,一般了解的占21.2%,以上三项之和为97%;而不了解自己性格特点的学生占被调查者的1.8%,回答不知道的学生占被调查者的1.2%。因此,接受调查的学生对自己的性格特点总体上是比较清楚的,这也是今后大学生职业规划的一个有利的基础。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对自己的兴趣爱好总体上也比较清楚。在回答“您是否非常清楚自己的兴趣爱好”时,89.0%的被调查者的答案是:清楚。其中非常清楚(16.3%),比较清楚(46%),一般清楚(26.7%)。有11%的被调查者的答案是:不清楚。其中不太清楚(8.5%),不清楚(2.5%)。
第二, 大部分同学有较为明确的大学学习和生活目标。
明确的学习和生活目标有助于自我定位,为进入社会提供明确的方向。调查中有17.3%的学生有清晰而长远的学习、生活目标,46.7%的学生有清晰但短期的学习和生活目标,以上二项之和为64%。但值得注意的是有30.8%的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目标模糊;4.8%的学生没有目标,这一现象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并给予学生必须和有效的引导。
第三, 对未来的职业有一些规划。
有目标,才有动力;有规划,才有可能成功。从学校走向社会,大学生将会面对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这个全新的社会里,大学生所选的职业,不仅是其生活的基础,也是其存在价值体现的一个重要方面。
调查中发现,67.2%的学生对未来的职业做出过规划。其中有清楚规划的(7.8%);有一些规划的(59.4%)。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对于自己将来的职业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定位,不太清楚自己将来要做什么。这表现在,有25.2%的被调查者在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中比较模糊,6.5%的被调查者没有规划过自己未来的职业。
(五)大学生对大学中进行职业规划指导的愿望较为强烈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人才的后备军。但由于社会和自身的原因导致青年大学生没有职业规划或者在职业规划中存在一些误区,因此,在大学生中对其进行职业规划不仅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大学生的迫切愿望。调查中,57%的学生表示从来没有接受过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36.4%的学生从来没有阅读过有关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书籍和资料。而有97.4%的学生认为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学校应该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可见,大学生迫切希望学校对其进行职业规划指导。
三、思考与建议
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相联系而存在的。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呈现出来的特点也不例外,它和社会的变迁、外部环境的变化紧密相关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综上可见,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着一些偏差,如接受调查的18.6%的学生认为职业选择是自己的事情,与社会发展无关,33.9%的学生认为职业价值观是每个人自己的事情,无所谓对错等等。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这是在党的报告中第一次对大学生就业问题所作的强调。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这充分反映了党中央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反映了对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深切期待,凸显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是党中央审时度势,从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因此,高校要根据学校、地区的具体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工作,使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能够正确树立。
1、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这块阵地,科学地对大学生进行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代表了人们对生活现实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的集中反映。一个人,无论以后从事什么工作,选择什么职业,都必须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作指导,因为没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的内心世界就不可能抵御各种诱惑与挑战。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因此,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教育中,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高校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指导,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摆正自我与社会、奉献与索取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之间的相互关系,树立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价值观,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加强集体主义基本原则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道德核心的教育。
2、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在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的同时,帮助其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目标
众所周知,在影响职业目标的确定因素中,职业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就业制度改革,不仅为大学生创造了平等竞争机会,也给其创造了更大的选择自由度,大学生择业自主性增强。同时,当今大学出生于计划生育的年代,成长于竞争的社会环境,自我意识较强,协作能力较差,团队精神较弱。因此,可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为学生介绍社会发展的状况和就业形势,使学生掌握求职中的基本技能和技巧,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客观评价自我,并把对职业的社会认识与职业能力、兴趣结合起来,形成稳定的职业态度和职业动机,确立既有利于社会又有利于个人的职业价值目标,同时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增强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使大学生成为既受社会欢迎,又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3、充分利用形式多样的方法并以此为载体,在高校教育中进一步加强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的就业牵涉大学生本人和千家万户的利益,牵涉国家和社会的利益。每个大学生都要面临就业现实。调查中发现,当今大学生对学校及相关部门对其进行职业规划指导有较为强烈的愿望。如,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并委派专业的老师对同学进行指导培训;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分析当前和未来的就业形势,教会学生如何选择职业;加强引进企业招聘会,开通更多的就业渠道,注重专业知识的实用性;增加在校生与毕业生的交流与沟通,获取更多的实际工作信息与经验;良好的就业心态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等等。因此,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形式多样的方法,如职业规划讲座、设置职业咨询系统、职业心理咨询、就业网站的开通等等,并以此为载体,针对大学各年级不同的阶段特征、针对不同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开设职业教育及职业规划的相关课程或讲座,培养学生形成职业规划的意识,树立职业目标与理想,了解就业的形势及相关信息,在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的同时,让大学生更好地早规划、有目标,并为目标实现不断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及素质,以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与竞争。
[1]龚惠香, 汪益民. 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演变趋势——对两次问卷调查结果的比较分析[J]. 青年研究,1999,(7);21—25.
[2]金耀宇. 国内关于青年职业价值观研究述评[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1):24—26.
[3]黄梅. 当下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取向分析[J].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2);8—11.
[4]黄美雯.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实依据与理论综述[J]. 经济研究导刊,2010,(2);55—56.
A Survey on Present Situation of Undergraduates’ Occupational Values in Yunnan Frontier Universities And Its Educational Thoughts——Take Some Universities’ Investigation in Yunnan As Examples
DENG Tian-li1, YANG Nan-li2
(1.School of Management, Zhaotong University, Zhaotong 657000, China;2. School of Marxism, Yunnan University, Kunming 650091, China)
Through a survey on nearly 3000 students of more than 10 universities in Yunnan Province,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students’ motivation, autonomy and evaluation of occupational choice. Based on the survey, we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about the education and guidance for them.
university students in Yunnan; occupational values; characteristic; strategy
2014-01-15
云南省教育厅社会研究基金项目《云南高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及教育的实证研究》的研究成果。(2013Z058)
邓天丽(1965— ),女,云南昭通人,副教授,学士,主要从事哲学、逻辑学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
C913.2
A
2095-7408(2015)02-008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