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性反馈在低年资护士床旁综合能力教学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2015-02-23高学兰蔡丽琴屈惠琴陆云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19期
关键词:引导性床边年资

高学兰 蔡丽琴 屈惠琴 陆云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昆山市中医医院,江苏 昆山215300)



引导性反馈在低年资护士床旁综合能力教学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高学兰 蔡丽琴 屈惠琴 陆云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昆山市中医医院,江苏 昆山215300)

目的 探讨引导性反馈在低年资护士床旁综合能力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80名低年资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教学模式,观察组在传统护理教学基础上采用引导性反馈。比较两组护士床边综合能力测评情况。结果 观察组床边综合能力测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的评分(P<0.05)。结论 引导性反馈在低年护士床旁综合能力教学,提高了临床教学质量,保证了优质护理质量。

引导性反馈; 低年资护士; 床旁综合能力; 教学

Guided feedback; Nurses with low seniority; Bedside comprehensive ability; Teaching

引导性反馈[1]主要是通过反思模拟参与者的表现,促进知识技能的理解与运用。将引导性反馈应用于临床教学中,是教师和学生重新审视临床情景,通过反思性学习,着重培养临床推理和评判技能,目的是促进知识吸收和转化,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应用到情境中。床旁综合能力指护士的独立思考、护理评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2]。低年资护士指参加工作≤5年的护士。我院将引导性反馈应用于低年资护士的床边综合能力教学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4月在肿瘤外科轮转的80名低年资护士为研究对象,男性3名,年龄20~26岁,平均(22.6±3.6)岁,其中硕士1名,本科28名,大专51名,按照轮转批次,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名,两组低年资护士在年龄、性别、学历、工作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传统方法带教,实行跟班制,在带教老师的带领下分管3~4张床位,进行整体护理,每两周进行一次床旁综合能力演示,带教老师每次带教1名低年资护士,在肿瘤外科带教4个月。

1.2.2 观察组 在与对照组带教方法相同的基础上,两周实施一次床旁综合能力引导性反馈教学。

1.2.2.1 引导性反馈教学步骤 带教老师由具有主管护师职称以上的临床专家担任,经过床旁综合能力和引导性反馈培训3个月,并通过胜任力评估,每科择优录取5名带教老师,护士长担任组长。根据科室疾病特点挑选病例,病情由简单到复杂,症状典型。引导性反馈者提前3 d准备,取得患者同意和配合,患者病情稳定适合床边综合考核,告知观察组护士学习的目的和内容。

1.2.2.2 引导性反馈教学实施 护士首先汇报病史,备齐体检和操作所需物品至病人床边,核对身份并作自我介绍,询问患者的症状,了解病人的饮食、睡眠、活动、疼痛、二便;参照病史和主诉依次进行专科体检,发现护理问题,进行有效沟通和个体化宣教;执行一项护理操作。转移至示教室汇报病人存在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措施,相关专科知识回答和专业拓展演练。在床边综合教学过程中,重点观察学生同患者的互动,如果是规范临床技能,如床边核对,则让学生在床旁观看教师与患者的互动,组织演示内容,促进学习。

1.2.2.3 引导性反馈内容 床边综合考核结束集中进行引导性反馈,鼓励自我反馈,带教老师适时进行引导,肯定护士的表现,发现考核过程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方法。观察组护士和引导性反馈带教老师进行补充和点评,加强带教老师和护士之间的交流沟通。低年资护士普遍存在专科护理体检欠缺,通过组织观看护理体检视频和录像,使护士掌握要领,对个体问题引导自我学习和提高。组长参加每次的引导性反馈,每月组织带教老师点评带教内容,以保证带教老师的带教质量。

1.3 评价方法 对护士进行入科一个月和出科前1周的床边综合能力考核,考核老师由护士长和带教组长担任,考核标准为我院采用自制床旁综合能力考核表。内容包括:汇报病史能力10分、护理评估能力18分、护理问题能力11分、护理措施能力13分、沟通交际能力9分、健康教育能力10分、解决问题能力9分,技术操作能力12分及巩固理论知识8分等9个方面,满分为 100分,60分为及格。通过德尔菲法确定各条目的权重得分,问卷信度 Cronbach’s α系数为0.813 4,内容效度 CVI 值为0.79。该评测指标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2 结果

两组低年资护士床旁综合能力测评得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低年资护士床边综合能力测评得分比较 (±s) 分

注:aP<0.01;bP<0.05。

3 讨论

3.1 提高低年资护士床旁综合能力的必要性 低年资护士表现为知识缺乏、技术生疏、临床经验不足,对患者的动态病情观察缺乏准确的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床边综合能力[3]是结合临床实际案例和情景安排,体现护士的护理评估、交流沟通、评判性思维、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等综合能力。本研究中低年资护士在干预前床旁综合能力评分处于中等水平,传统的带教以临床灌输为主,局限于老师讲授的知识,护士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制约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3.2 引导性反馈提高了低年资护士床旁综合能力 引导性反馈通过自我评价,发现问题,督促自我改正。在本研究中,低年资护士自我发现护理评估和沟通能力欠缺,通过老师演示“问候—自我介绍—询问—宣教—感谢”沟通流程,护士学习带教老师工作中沟通技巧,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学会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与不同对象进行沟通。本研究中,观察组护士沟通交际评分从(5.01±0.28)分提高至(8.60 ±0.70)分。床旁综合能力评分为(72.09±1.51)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的低年资护士。

总之,引导性反馈应用于低年资护士床边综合能力教学中,能有效地评估和促进护士综合能力的提高,提高岗位胜任力,保证了优质护理质量。

[1] Dreifuerst K T.The essentials of debriefing in simulation learning:a concept analysis[J].Nurs Educ Perspect,2009,30(2):109-114.

[2] 曹佛晓,王丹进,李爱丹,等.导师制带教在提高ICU新护士床边综合能力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3):141-142.

[3] 金玉梅,章晓军,张华芬,等.床边考核模式在新护士综合能力考评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2,19(2B):41-43.

高学兰(1971-),女,江苏,硕士,副主任护师,护理部主任,从事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工作

蔡丽琴,E-mail:ksluyun@126.com

R471

B

1002-6975(2015)19-1778-02

2015-06-19)

猜你喜欢

引导性床边年资
引导性反馈在护理高仿真模拟教学中的运用效果评价研究
引导性反馈在护理模拟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2019年资管行业十大猜想
假如我有一个梦
主诊革命
护理教育中引导性反馈方法的研究进展
床边急诊腹膜透析治疗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体会
PDCA循环管理法在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基于消费心理浅析产品对用户引导性的实现
Lamotrigine versus carbamazepine in treating newly diagnosed epilepsy:A meta-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