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摧藏”
2015-02-23姜月茹
□姜月茹
释“摧藏”
□姜月茹
本文质疑了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孔雀东南飞并序》一文对“摧藏”的注释,分析了不同时期文献材料中该词的用法,提出了教材的注释不应该用通假说,“藏”通“脏”,摧折心肝,而应该解释为“形容声音哀婉”。
摧藏;注释;义项
一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试验教科书(必修2)中《孔雀东南飞并序》一课,对于诗句“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一句的注释为:还没到二三里地,人伤心,马也哀鸣。摧藏,摧折心肝,伤心。藏,就是“脏”,脏腑。一说,摧藏就是“凄怆”。笔者认为该注释有待商榷。
辞书和文献资料对“摧藏”的释义,主要是汉语大词典和辞源。《汉语大词典》中对“摧藏”一词的释义:一摧伤,挫伤;二收敛,隐藏;三极度伤心。1979年版《辞源》收进了“摧藏”一词。把《辞源》的解释和各家注说综合起来,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摧伤,挫伤;二极度悲哀;三“摧藏”为“凄怆”的假借字;四“藏”同“脏”,“摧藏”即“摧挫腑脏”,现在通行的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注释取通假说。
学界对于该词的探讨,比较有影响的主要有:王继如(1982)对摧藏的释义,他在文中指出该词本义是奏乐时的抑按动作,引申为“人抑挫之貌”和“强烈的抑按动作”这两个意义。仇志群(1989)对该词进行了补释,补充了更多的材料,还提出了摧藏由抑按动作到形容乐音或其他声音,这种引申发展同“掩抑”一词的情况极为相似。笔者基本赞同仇志群的分析,并且补充了更多的材料,利用了中国古籍库中的文献资料,得出了该词的义项:一收敛,掩藏;二摧伤,挫伤;三抑按的动作,可以特指奏乐时抑按的动作。引申为形容声音的哀婉,而引发人的情感上的极度伤心。
二
教材中将“藏”释义为通假字,通“脏”,即“摧脏”。在文献中并没有找到其他的用例和相关的注释,但“藏”确有通假用法,如:
⑴莽使太医、尚方与巧屠共刳剥之,量度五藏,以竹筵导其脉,知所终始,云可以治病。
(《汉书·王莽传》)
⑵以心如丸卵,为体内藏;眸子如豆,为身光明。但是以上用例只是在明确表示脏器时,才通“脏”,如上述所举“五藏”、“内藏”。可见通假说并不能成立。另外笔者发现,有“摧心”一词,摧读cuò,形容极度伤心。如晋代潘岳《寡妇赋》:“少伶俜而偏孤兮,痛忉怛而摧心。”就是说当时有表达极度伤心义的词语,可以不用通假的方法。
(《论衡·别通》)
我们可以将“摧藏”一词理解为一个双声的连绵词,其中“摧”在《广韵》中为“昨回切,从母灰韵,平声”,而“藏”为“昨郎切,从母唐韵,平声”,二者的声母相同。这种用法和辗转、仿佛用法一样,两个语素合在一起表义,分开时不表义。
三
笔者查阅了中国古籍全库的相关语料,在古代的文献中,“摧藏”一词(排除重复的例子和一处因脱字不明的用例)共出现43个用例。这个统计不甚全面,但是能大致反映“摧藏”的用法。如下表:
释义次数收敛,掩藏10摧伤,挫伤(多指身体)1抑按的动作3奏乐时抑按的动作5引申为形容音乐哀婉9极度伤心、颓丧的样子15
根据这个统计数字,说明“摧藏”用作形容词时候更多,其次是动词。再根据这几个义项的相互关系,笔者推测,“摧藏”一词从来源讲,应该指抑按的动作,特指奏乐的动作,但是这些弹拨出的音乐大多哀婉、低沉,所以“摧藏”有了形容音乐哀婉的意思,进而引申出极度伤心的意思。
也就是说这个词有三个基本义项,第一,收敛,掩藏;第二,摧伤;第三,抑按的动作,这里重点分析第三个义项。表示第三个义项时,多和音乐相关,句子中会出现奏乐的场景或者曲目等等。
⑶抑扬案捻,拰搦摧藏。
(严可均《全三国文·卷四十·魏四十》)
⑷掩抑摧藏张女弹,殷勤促柱。
(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杂曲歌辞十》)
⑸摧藏千里态,掩抑几重悲。
(徐坚《初学记·卷十六·乐部下》)
⑹左手抑扬,右手徘徊;抵掌反复,抑按藏摧。
(蔡邕《琴赋》)
从例⑶来看,抑捻等是明显的弹拨动作,而例⑷主要描写的也是张女弹奏乐器的动作,例⑸的“摧藏”很明显是个动词,描绘了演奏的场景。例⑹的“藏摧”同“摧藏”。
这个词慢慢发展,又引申出形容音乐的哀婉。
在表示乐曲中的例子,很难区分是动作还是对音乐的描述,但是可以通过语境进行分析。如:
⑺引唱万变,曲用无方,和乐怡怿,悲伤摧藏。
(房玄龄《晋书·列传第六十二·文苑》)
⑻云消巫岭,雨散高塘。新声掩抑,妙曲摧藏。
(《唐代墓志汇编续集》)
⑼琴清流楚激弦商,奏曲发声悲摧藏;音和咏思惟空堂,心忧增慕怀惨伤。
(徐坚《初学记·卷二十七·宝器部》)
⑽摧藏多好貌,清唳有奇音。
(徐坚《初学记·卷三十·鸟部》)
⑾感白鹤一群自天而下。遥曳翻翔摧藏哀唳。
(道宣撰《大藏经·史传部·续高僧传(11-20/30卷)》)
以上的例子中,例⑺根据诗文的对举,“悲伤”和“摧藏”同义,⑻例中“摧藏”和“掩抑”同现,《汉语大词典》中对“掩抑”一词的释义是形容声音低沉,此词条还收录了清代吴伟业的《王郎曲》:“摧藏掩抑未分明,拍数移來发曼声。”这个例子来说明这个词义。例⑼前两句都应该是对琴声的描述,后两句是抒发情感。例⑽、⑾都是描写鸟鸣的。所以以上的例子都应该理解为对声音的描述。
另外,“摧藏”还可以写作“藏摧”,意思是一样的。晋代陶潜的《闲情赋》:“鸡敛翅而未鸣,笛流远以清哀,始妙密以闲和,终寥亮而藏摧。”逯钦立的校注:“藏摧,摧藏,悽怆。”“摧藏”谓凄怆;悲伤。笔者认为此处的摧藏也应该理解为声音的哀婉而心伤,而不是单纯形容悲伤,因为文中描述的是笛音。
通过对“摧藏”一词的用例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表示伤心义时,描写的主体多是人,而且多为颓丧、不得志而抑郁的状态。这里就是引申出的意思,和声音无关了。例子如下:
⒃慷慨穷林中,抱膝独摧藏。麋鹿游我前。猿猴戏我侧。
(《刘琨诗选·扶风歌》)
⒄仙宫两无从,人间久摧藏。范蠡说句践,屈平去怀王。
(《李太白全集·卷十三·诗歌三十六首》)
⒅摧藏羊昙骨,放浪李白魂。亦已同山丘,缅怀莳兰荪。
(《王安石诗全集·谢公墩之二》)
最后,结合《孔雀东南飞》的上下文意,前文“未至二三里”后文“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识马声”紧承“马悲哀”说明,马发出了嘶鸣,“摧藏”一词应该是形容马嘶鸣的声音,是哀婉的,让人感觉到悲凉。在查阅文献的过程中,有一个用例和本文的语境很相像,欧阳修在《文忠集·卷六·居士集》中的句子:北风吹沙千里黄,马行确荦悲摧藏。用“摧藏”一词来形容马行走在崎岖的道路上发出的哀鸣声。可见,用该词来形容声音的哀婉不是偶然的现象。笔者认为教材中的注释是有待商榷的,“藏”的通假说是不成立的,单纯理解为极度伤心,又不太符合其一般的用法,综合以上的分析,我们认为“摧藏”一词释义为“形容声音哀婉”,更符合情境和一般用法。
[1]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缩印本),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纂,1997年版。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必修2),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3][清]吴兆宜撰:《玉台新咏笺注》,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仇志群:《“摧藏”补释》,《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4期。
[5]瞿蜕园、朱金城:《李白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6]王继如:《释“摧藏”》,《辞书研究》1982年第5期。
(作者系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2013级硕士研究生)
[责编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