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探析——以长江大学文理学院为例

2015-02-23徐霄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独立学院实践能力

徐霄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 人文与传媒系,湖北 荆州 434020)



独立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探析——以长江大学文理学院为例

徐霄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 人文与传媒系,湖北 荆州 434020)

摘要:要想有效提升独立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独立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可采取如下策略:面向周边基层媒体,成立校媒合作联盟;实行三学期制,强化实践教学;合理利用校内模拟广电中心平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就业市场对接,进行定单式培养;鼓励教师兼职,提升其实践教学能力。

关键词:独立学院;广播电视学;实践能力

独立学院是我国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独特的办学形式。它为有效地合理开发利用教育资源,提供了新的思路。[1]按目前高考招生的录取批次分类,独立学院一般为三本院校,其生源质量不仅总体弱于一本、二本,且比一本、二本院校更易受到生源市场和就业市场的冲击。因此,独立学院如果不主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将无法在激烈的竞争中存活。独立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亦当如此。

一、现状分析

现阶段,大部分独立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虽对实践教学较以往有所重视,但力度仍需加强。全国相当一部分独立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的课程结构大约是这样的:公共基础课约占25%,学科基础课约占15%,专业核心课、必修和选修课约占40%,独立设置的专业实习实践类课程约占20%。其课程结构体系呈现出如下特点:公共基础和学科大类基础课多,专业课少;专业课程中理论课多,实验和实践课少;集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少,且多分散。如此课程设置,致使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操作技能相对不足,毕业后无法适应行业所需。

由于广播电视学专业实践性很强,因此,相关授课教师必须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若有相关从业经历则更好。但现阶段,其专业教师或不具备本专业背景,缺乏实践经验,或虽具有一定的专业背景,但缺乏相关从业经历,实践经验不够丰富,故而影响了教学质量。

当前,大多数独立学院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办学规模逐渐扩大,但仍有相当一部分独立学院,在实习实训基地特别是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上,相对滞后。很多独立学院虽然都与不少企业签订了实习基地合作协议,但却大抵流于形式,比如说,有些企业只让实习生观摩而不让其具体操作。如此一来,实习基地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学生的实践能力亦不能得到切实的锻炼。长此以往,其必将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二、策略研究

为实现学校制定的培养“适应社会,适应竞争,适应发展的实用性、应用型人才”的目标,长江大学文理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通过走访兄弟院校,深入各级媒体调研,开展专家座谈,收集学生就业信息反馈,紧密结合学校办学条件、生源情况和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市场需求,重新修订了其人才培养方案。该专业以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托,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既为专业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路,也为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面向周边基层媒体,成立校媒合作联盟。在了解到县、市级媒体应用型人才流失严重,一本、二本院校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大多又不愿到县市级媒体就业的现实后,该专业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为地、县市级广电传媒行业培养相关人才。为此,该专业在保证新闻学、传播学等基础专业理论课课时的基础上,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实践课比重,适度增加了实验课课时,打造了一条“理论够用,重在实用”的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实用性、应用型广播电视学专门人才。为更好地培养基层媒体所急需的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该专业发起并成立了校媒合作联盟。参加联盟的媒体,不仅包括学校所在地市的所有媒体圈,还包括荆门、宜昌、神龙架以及湖北西部等地近20家地、县级广播电视台。校媒合作联盟的成立,不仅为专业改革指明了方向,也为学校拓展校外实习基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实行三学期制,强化实践教学。为更好地培养广播电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学院在专业改革中,将以往的两学期制改为三学期制,即在传统的春秋两学期之外,另在暑假期间安排为期一个月的实践教学活动。该教学活动由学校相关系部组织,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实施分层教学:大一学生直接到县市级媒体集中见习、观摩,大二学生以专业实训和专业采风为主,大三学生则深入各类媒体开展具体实践。三学期制的实施,使学生较早地感受到了专业氛围以及整个媒体行业的生态环境,了解到了县市级媒体的人才需求和专业技术需求状况,有利于学生有的放矢地学习。

合理利用校内模拟广电中心平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该专业着眼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增加实践类课程学时数与实习周的同时,以该专业学生为主体,打造了模拟广播电视中心平台。该平台下设广播台、电视台、网站、数字平面媒体等多个机构。该平台的建立,有利于学生熟悉社会媒体的运作流程,并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得益于此类实践平台的打造,该专业目前已形成了四级实践教学体系:课内实验—课外实训(校内模拟广电中心平台锻炼)—暑假见习—毕业实习。这一教学体系的建立,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有力地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就业或创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与就业市场对接,进行定单式培养。通过深入开展校企、校媒合作,该专业得以将社会资源及相关就业信息、岗位需求技术指标等信息带入校园,较好地实现了与就业市场的对接。该专业先后与本地传媒机构,如荆州电视台社区频道、壹飞视觉、大唐影视等,在校内建立了实习创业基地。经由上述合作单位专业人员的培训,该专业大三、大四的学生能充分利用学校广电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音频实验室、新闻演播厅的硬件资源,直接参与电视台和影视公司的节目制作。在此基础上,该专业依托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结合企业、电视台和影视公司的相关需求,细分出了播音主持、电视编导、后期制作等不同培养方向,以对学生进行定单式培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一次性就业率。

鼓励兼职,强化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开展实践教学的核心是专业教师。受过良好训练的高水平专业教师队伍的建立,对于推进实践教学意义重大。独立学院教师要想切实提高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必须重视课堂实践、学生毕业实践以及自身创业或企业相关工作经验的积累。为此,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校应出台相关鼓励政策,积极引导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变,鼓励教师到企业兼职,动员组织青年教师深入基层一线,使教师能更好地了解行业需求,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以更好地提高其实践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房文娟,何如海.基于独立学院学生特点的教学管理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责任编辑 韩玺吾E-mail:shekeban@163.com

作者简介:第一刘芳(1980-),女,湖北公安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指导性项目(2015235028)

收稿日期:2015-08-11

文献标识码:分类号:G642A

文章编号:1673-1395 (2015)10-0075-02

猜你喜欢

独立学院实践能力
关于新时期独立学院基层共青团组织引领青年工作的思考
独立学院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基于科研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生物技术制药教学改革研究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