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玉茹运用升太阴、降阳明法治疗反复发热经验介绍
2015-02-23罗士针邹志才颜芳张锦祥温姗黄臻
罗士针,邹志才,颜芳,张锦祥,温姗,黄臻
1.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广东 广州 510370;2.广东祈福医院,广东 广州 511495
齐玉茹运用升太阴、降阳明法治疗反复发热经验介绍
罗士针1,邹志才2,颜芳1,张锦祥1,温姗1,黄臻1
1.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医院,广东 广州 510370;2.广东祈福医院,广东 广州 511495
发热;太阴;阳明;承气汤;齐玉茹
齐玉茹老师是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经典临床应用研究基地)的学术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师从山西名医李可,擅长运用中医经典理论治疗各种急危重症及各种疑难杂病,辨证精准,用药丝丝入扣。现将齐老师运用升太阴、降阳明法治疗反复发热的验案介绍如下,同时也分析了齐老师对承气汤证的理解。
1 病案举例
罗某,女,87岁,因反复发热10天于2014年6月14日入院。10天前外出就餐后(患者生日,进食偏多)出现发热,最高达38.5℃,无明显汗出,无鼻塞流涕、头痛,无咳嗽咳痰,伴四肢震颤,纳差,服退烧药后,体温反复,波动在37.2~38℃之间,次日出现双下肢浮肿,双腿不能行走,言语不清。于2014年6月9日至本院急诊科就诊,完善血常规、二便常规、头颅及胸部CT等未见异常,经抗感染治疗后患者仍有发热,遂收入院。诊断:中医:发热(水寒土虚,太阴不升,阳明不降,燥热内结)。西医:发热(感染性发热可能性大);高血压3级;特发性震颤。
诊治过程:6月14日首诊:神清,疲倦,发热,体温38℃,呼之能应,反应迟钝,构音不清,无恶寒,以下午15:00~19:00为甚,伴口干口苦,肢体活动不利,双下肢肿胀,以左下肢为主,按之凹陷,四肢不自主震颤,纳差,大便偏硬。舌淡胖、苔黄白腻、中部黑苔,脉略数,左关脉浮弦,寸脉细,右脉浮弦滑,双尺弱。
分析处理:考虑水寒土虚,己土不升,浊邪内生,阳明不
降。予温氏奔豚汤加酒大黄以补火暖土、化浊通腑降逆。处方:炮天雄、红参、泽泻、酒大黄各30 g,干姜、炙甘草、怀牛膝、茯苓各45 g,山药60 g,肉桂(后下)10 g,每天1剂,水煎1个半小时,分3次温服。服药后发热同前。后思左关脉浮弦、苔腻,考虑素体阳虚、痰湿困阻、复感外邪,先予桂枝人参汤合通脉四逆汤加减,发热未减;后调整为破格救心汤合温氏奔豚汤加减以治其本(破格救心肠由山西李可老中医所创,由附子、干姜、甘草、龙骨、牡蛎、磁石、山萸肉、人参组成;温氏奔豚汤为山西温碧泉老师遗方,由附子、干姜、甘草、沉香、砂仁、牛膝、茯苓、泽泻、山药、肉桂组成),药后发热同前。
6月19日:精神疲倦,昨日下午最高体温38.6℃,今晨38℃,口臭明显,腹部稍胀满,大便偏硬,量不多,小便调。舌淡红、中部焦黑苔,难刮去,脉沉滑细,右关脉滑象尤显。
分析处理:患者起病前家属携之外出就餐,进食较多,虽有大便,但量不多,质偏硬,腹部稍胀满,中部焦黑苔,脉中带滑象。电话请示齐老师,考虑高龄久病,两本亏虚,加之饮食不节,邪滞中焦,逐步形成阳明腑实、燥热内结之证,急则治标,予小承气汤通腑泻热,处方:酒大黄(后下)60 g,厚朴30 g,熟枳实45 g,每天1剂,水煎40m in,大黄后下,取其通降之力,分3次温服。
服法分析:患者虽高龄,但阳明腑证明确,且脉滑象明显而有力,正气尚在,有是证用是药,故予大剂小承气汤通下热结、急下存阴;且分3次温服,每4 h服用1次,如服药后夜间大便次数频多影响睡眠者,剩余中药调整为次日温服;若药后乏力明显,黑苔、滑脉退去,阳明证已去者,宜停服,不必尽剂!
服药后情况:服药后解稀烂便7次,量多,次日发热退,中部焦黑苔较前减少,可刮去,下有新苔,脉沉细而滑,精神疲倦改善,考虑阳明燥结去而未尽,故守方3剂,每天解稀烂便2~3次,中部焦黑苔进一步减少,精神、滑脉均改善。
6月22日:中部焦黑苔较前减少,可刮去,下有新苔,脉沉细而滑,滑象较前减少,考虑腑实渐去,减少通下之力以防过用伤正,改保和丸加减。调方后再次发热,体温37.8℃,舌淡红、中部焦黑苔基本消失,脉沉细而滑,23日方药调整为附子理中汤合小承气汤加减补火暖土、温化浊邪、通降阳明。处方:熟枳实、干姜、炙甘草、白术各45 g,生半夏65 g,酒大黄(后下)、茯苓各60 g,厚朴、炮天雄、红参各30 g,砂仁(后下)10 g,炒麦芽90 g。每天1剂,水煎1.5 h,酒大黄、砂仁后下煎10m in,煎成300m L,分3次温服。
服药后情况:服药后解稀烂便3次,当日下午体温37.3℃,左脉弦细滑。守方3天。
6月27日:仍有发热,体温最高37.7℃,微微汗出,舌淡暗而胖,中部焦黑苔,刮之不去,左脉弦细稍滑,右脉沉细微滑,双尺弱。
分析处理:患者虽仍有腑实,但目前中气已虚,不可更予纯下之法,当以“运太阴,降阳明”为法。炮天雄改为生附子30 g,白术、干姜减量,减少己土左升之力,加五灵脂化浊瘀。处方:熟枳实、炙甘草各45 g,生半夏65 g,厚朴、生附子、生晒参、干姜、白术、五灵脂各30 g,砂仁(后下)10 g,茯苓、酒大黄(后下)各60 g,炒麦芽90 g。每天1剂,水煎2m in,砂仁、酒大黄后下10m in,分3次温服。
服药后情况:服药后诸症同前,仍口干口苦,28日请示齐老师:同意目前病机分析(太阴不运,阳明不降,土不伏火),在前方基础上炙甘草加量至90 g,加强土伏火之力,加乌梅30 g敛降相火。服药后,自30日后再无发热,口干口苦减轻,乌梅加至45 g,后继续守方服用。
预后转归:7月4日诸症好转,带药出院,予前方酒大黄减至30 g,7剂。出院随访半年无发热,一般情况可。
2 临证心得
2.1 本病病机 水寒土虚,太阴不升,阳明不降,燥热内结。《道德经》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里的二指阴阳,三指阴阳的变化,阴阳的变化产生五行,进而化生万物,而万物的个体又各具五行的生克制化之机;人禀天地之气生,人体也具备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的相生生理特点,并对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及生、长、化、收、藏的四时之性,为正常状态下的阴阳变化、一气周流,疾病状态下则会出现生克太过和不及两个方面。而肾主水,在卦为坎,二阴抱一阳,坎中一阳在肾为命门之火,乃人安身立命之本,主温煦五脏。今患者年过八旬,脏腑功能衰退,五行之气偏现,命门火衰,火不暖土,致水寒土虚,湿浊内生。又因饮食不节,食滞胃肠,致戊土不降,有形浊邪内郁化热,燥热内结而致发热。水不涵木,肝木失制生风,而见肢体震颤;木不生火,心火不能宣通,加之脾土亏虚,气血生化乏源,精微不能上养清窍,则出现疲倦、言语不清、反应迟钝。阳明戊土以降为顺,而火分君相(君火以名,相火以位),在上的相火必须降归于坎位,成为肾中元阳,才具温养、蒸腾气化之功,故阳明的顺降有利于少阳相火降入坎水之中,今因燥热内结,阳明不降,少阳相火上逆,而兼见口苦口干。左关脉浮弦、右脉弦滑为中焦不运、浊邪阻滞之征。总体病机属水寒土虚、土不伏火、土虚填实、相火不降。
本案因非典型的阳明腑实证,临床辨识颇为困难。患者阳明证依据为:发热,以下午申时明显,舌有黑苔,脉有滑象。然患者无明显腹胀痛,脉象中虽有滑象,而左寸脉细,右脉带有浮象,双尺弱,存在水寒土虚之病机,非典型阳明证之沉实脉。但临床治疗有标本缓急之分,开始因阳明腑实、燥热内结之症明显,急则治标,故予小承气汤通腑泻热。后期再予附子理中汤合小承气汤加减标本同治,运太阴并顺降阳明,敛降相火,而终获效。
《伤寒杂病论》第209条:“阳明病,潮热。大便微硬者,可与大承气汤;不硬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矢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矢气者,此但初头硬,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该条文言下之意是虽见谵语、潮热等症,但不能肯定有燥屎,可用小承气汤试服以探究竟,提示我们怀疑存在大承气汤证,又不完全肯定时,可予小承气汤先试,以防误下伤正。同时,我们也不能因此而谨慎过度,当下不下,以致变证丛生!本病患者,虽无明显的腹部胀满疼痛,但日晡潮热,大便硬,脉滑而数,小承气汤证在,可下之,但治疗之初谨慎有余,魄力不足,仅以温氏奔豚汤合酒大黄加减,攻下之力不足,致余邪缠绵留恋;后予小承气汤3剂热退后调方致发热反复,又犯了“余邪未清,承气汤证尚在,过早调方”的错误!由此可见,当临床症状不典型时,我们更应详察四诊,准确把握病机,谨察虚实之势,把握细节,根据病机病势的变化,适时、及时地调整方药。亦即《伤寒杂病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之训。
2.2 人体合自然之理,方药合人体之理 太阴阳明,阴阳升降。在本病的诊治过程中,承气汤起着关键的作用。承气汤是《伤寒杂病论》阳明病篇的代表方,其方药虽简,但效专力宏,主要功效为顺降阳明、通腑泻热。若能在深入理解中焦的生理病理基础上,随本辨势,随证加减,可迅速解决急性阑尾炎、急性肠梗阻等急腹症及相关疑难重症,为临床提供新的思路。总体而言,实则阳明,多燥化、热化、实化;虚则太阴,多湿化、寒化、虚化。
要理解承气汤证并灵活应用于临床,当需先理解“阳明证”之内涵及中焦(太阴阳明)的生理病理特点。何谓“承气”?《伤寒杂病论》曰:“上焦受中焦之气,中焦未和,不能消谷,故上焦竭者,必善噫;下焦承中焦之气,中气未和,谷气不行,故下焦竭者,必遗溺失便。”也就是说,上焦心肺接受中焦脾胃化生的精气而滋养全身,故言上焦受中焦之气,亦即《黄帝内经》:“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之意。手太阴肺将足太阴脾所转输的水谷精微、气血通过肺朝百脉、肺气宣肃的功能“布散于五脏,洒陈于六腑,输精于皮毛”,以温养五脏六腑及四肢百骸。若中焦不和,胃不能受纳水谷,脾不能运化水谷精微,则容易出现肺气虚损、胃气上逆诸症。下焦为肾,肾主水,性封藏,内寄元阴元阳,为水火之脏,乃人体安身立命之原动力。下焦承中焦之气指先天肾气的充盛亦有赖后天中气的滋养。太阴与阳明同属中土,燥湿相济,升降相因,源源不断化生气血以滋养下元。同时通过中土的斡旋作用,厚土以伏火,元气借助中土的力量而降入坎中,阳气得以封藏,而成一气周流,故曰下焦承中焦之气。若中焦脾胃升降失常,不能充养后天肾气,则会出现下焦虚衰诸症[1]。
承气汤证以阳明腑实证为主要病机,临床以腹满、便秘、潮热、身重、脉迟为主要见症,其背后的病机主要由于阳明的有形实邪导致了脾胃气机升降的失常。但因太阴(脾)与阳明(胃)升降相因,燥湿相济,单纯的阳明腑实证并不多见,而多因太阴己土升发失常而致阳明顺降不利、腑实内生;或因阳明积滞日久,顺降不及而波及太阴己土的升发、运化水谷精微之功。因此,临床应用承气类汤,一者应注意中病即止,但也宜当下则下,急下以存阴,祛邪以扶正,不能因畏承气汤之峻猛而犹豫不前,错失治病良机;二者在运用承气汤攻下的过程中,应时时想到太阴亏虚的一面,而适时回守,温运太阴,以促气机之升降,亦即太阴阳明,一升一降,符合一阴一阳之谓道。
3 关于本案采用大剂的体会
根据1981年考古发现汉代的度量器,上海柯雪帆教授研究发现汉代度量衡与现代转换关系是:一两=15.625 g,一升=200m L,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年第12期上。《伤寒杂病论》成书于汉代,其剂量应用当与当时的度量衡一致。李可老中医、齐玉茹老师正是根据这一研究成果,突破既往常规剂量,按照汉代《伤寒杂病论》的剂量、比例,在以中医为主导治疗急危重症方面取得了疗效的突破。小承气汤在《伤寒杂病论》中的用法用量为:大黄四两(酒洗),厚朴二两(炙,去皮),枳实三两(大者,炙)。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为方便临床,一两约为15 g,故案中用量酒大黄60 g,厚朴30 g,枳实45 g,符合经方法度,同时仲景亦意识到承气攻下之剂,宜中病即止,不可过用。故仲景有“初服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之嘱。故若医者对病机未能有透彻把握,宜谨慎使用大剂,以防犯“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则亡”之戒!
本案患者,病在中下焦,齐老师在辨证准确的前提下,前期以大剂小承气汤攻下热结以和胃气,若此时处以小剂承气,一者可能会延长退热时间,二者会致余热未清、变生他证或病程缠绵之虞。后期以附子理中汤之中剂补火暖土、运中土以溉四维,符合“治中焦如恒,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之法度。(笔者注:案中所涉中药用量大,部分药物存在一定偏性,应用时遵1两=15.625 g及李可经验用药,严守煎煮法,未出现不良反应。)
[1]杨志敏,齐玉茹.实践中医·阴阳篇[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刘淑婷)
R249
A
0256-7415(2015)12-0009-03
10.13457/j.cnki.jncm.2015.12.005
2015-07-20
罗士针(1982-),男,医学硕士,医师,主要从事中医经典临床应用研究。
颜芳,E-mail:yanfangar@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