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权生教授运用温肾暖宫方治疗痛经经验介绍

2015-02-23包红桃指导武权生

新中医 2015年12期
关键词:寒凝阳气血瘀

包红桃 指导:武权生

甘肃中医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武权生教授运用温肾暖宫方治疗痛经经验介绍

包红桃 指导:武权生

甘肃中医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介绍武权生教授运用温肾暖宫方治疗痛经的经验,武教授强调“不通则痛,不荣则痛”的病因病机,治疗上注重补肾益气养血以治本,散寒祛瘀而治标,使气血充盈得以养荣,寒瘀俱祛得以除痛,取效甚捷。

痛经;温肾暖宫方;武权生

武权生教授是甘肃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甘肃省名中医,甘肃中医学院中医妇科学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妇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治学严谨,崇尚中医经典,融贯古今,深知临证须重视辨证,对痛经的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用药轻灵温和,重视阳气振奋在妇科病中的重要性。同时,强调饮食调理、精神调护及日常防护。笔者是武教授的硕士研究生,有幸跟随武教授学习,获益颇多,兹将武教授治疗痛经的经验介绍如下。

1 辨证求因

武教授勤求古训,结合临证经验认为,痛经病位在子宫、冲任,以“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为主要病机。“不通则痛”主要因为北方之地寒冷,妇女体质多偏阳虚,若过食生冷,致使寒凝血瘀,子宫气血运行不畅;加之经期产后,感受寒邪,寒客冲任,与血相搏,以致子宫、冲任气血失畅。经前、经期气血下注冲任,子宫气血更加壅滞。若经前、经期冒雨涉水、游泳、或久居阴湿之地,血遇寒则凝,发为寒凝血瘀之痛经。《傅青主女科》即有“寒乃邪气也,妇人有冲任之脉,居于下焦……经水由二经而外出,而寒湿满二经而内乱,两相争而作疼痛”之论述。“不荣则痛”多因禀赋素弱,精血不足,化源匮乏,或大病久病,或失血过多后气血不足,或多产房劳伤损,冲任气血虚少,行经后血海气血愈虚,不能濡养冲任、子宫,如《傅青主女科》已有“妇人有少腹疼于行经之后者,人以为气血之虚也,谁知是肾气之涸乎”的认识,此外,兼之气虚无力流通气血,因而发为痛经,《景岳全书·妇人规》云:“凡人之气血犹源泉也,盛则流畅,少则壅滞……”。本病病位在子宫、冲任,变化在气血,以脾肾气血不足为本,寒凝血瘀为标。武教授临证强调需辨病、辨症、辨证、辨体质相结合,辨证多见于以下两种。

1.1 脾肾气血不足 武教授强调“女子以血为本”“经水出诸肾”,女子数脱阴血,损伤肾气,或摄养失和,损伤肾中真阳,命门火衰,精血无以温运,胞脉失于温煦,加之多次人流等,肾精气血不足,则子宫、冲任精血亦匮乏,无以下注胞宫,冲任、胞宫失于濡养,发为痛经;“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则气血不充,生化乏源,胞脉失于濡养;且气血运化失常,则血流异常,秽浊瘀血滞留,则发为痛经。

1.2 寒凝血瘀 女子感受寒邪,或过食寒凉生冷,损伤阳气,人体阳气失其温煦之功,寒客冲任,胞宫虚寒,以致子宫、冲任气血失畅。又肾气虚损,命门火衰,上不能温养脾阳,下不能温煦胞宫,寒湿内生,瘀滞胞宫,冲任气血不畅,瘀血内生,阻碍气血正常运行则发为痛经。

2 方随法立

武教授认为,女子气血来源需充足,且以通畅为要,治疗本病应辨证求因而治本,调血止痛而治标,故以补肾益气养血为主,散寒祛瘀为辅,以达调理子宫、冲任气血之功。方选自拟的温肾暖宫方,此方是武教授据临床经验,结合疾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点创制而成,临床上在治疗脾肾气血不足,寒凝血瘀型的痛经、月经不调等疾病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全方配伍严谨,以奏温肾补养气血、散寒祛瘀之功,使得子宫、冲任气血调和。处方:茯苓12 g,陈皮、甘草各6 g,鹿角霜、酒萸肉、干姜各10 g,党参、熟地黄、麸炒山药、盐巴戟天、炙淫羊藿、盐杜仲各15 g,麸炒白芍、盐补骨脂各12 g,盐菟丝子、麸炒白术各18 g,羌活9 g,炙黄芪35 g。方中党参、熟地黄、茯苓、炒山药、炒白术补肾健脾益气,益精养血,气充血沛,子宫、冲任复其濡养,自无疼痛之患;菟丝子平补阴阳,补肾益精;补骨脂、巴戟天、杜仲补肝肾,强筋止痛,肾气盛,筋骨坚,阴血充沛,子宫、冲任得以温煦则疼痛

自止;白芍疏经通络,行血脉,滋阴养血;淫羊藿温肾助阳;鹿角霜温肾阳而不滋腻,“血得温则行”,故用温肾助阳之品,助阳气生发,瘀血自行;甘草甘温补气。全方调补脾肾,补养气血,温经通阳,血得温则行,补而不滞,滋而不腻,共收气血双补、阴阳平调之功,使气血调和通畅,血海得养,自无疼痛之虞。另可随证酌情加减,疼痛者加紫石英以温肾暖宫止痛,三棱、莪术、土鳖虫以破血行气祛瘀;手心出汗,怕热者尚可加肉桂引火归元,虑其阴盛于内,隔阳于外之因;各组药物均于经后开始服用,每天1剂,分2次服用。经行即停药,服用2个月经周期。

3 病案举例

蔡某,女,25岁。2014年2月3日初诊:诉月经前小腹部剧烈疼痛,伴恶心、呕吐5年,加重1月。末次月经:2014年1月29日;量可,色暗,有血块,瘀血下则疼痛稍减,自述月经周期规律,经前4~5天出现小腹疼痛,持续至月经后,以经行第1天、第2天最为剧烈,喜温,拒按,疼痛位置固定,疼痛时伴有恶心呕吐,疲乏,面色苍白,平素怕冷,四肢不温,纳差,舌质紫黯、边有瘀点,脉沉细。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已婚未产型,阴道畅,宫颈居中,无举痛摇摆痛,子宫前位,大小正常,质中,活动可,无压痛,双侧附件未触及明显异常。B超:子宫及双侧附件未见明显异常。西医诊断:原发性痛经。中医诊断:经行腹痛;证型:脾肾气血不足兼寒凝血瘀。治法:补肾益气养血,温阳散寒祛瘀。方选温肾暖宫方加减,7剂。患者腹部冷痛剧烈,加紫石英(先煎)20 g,以暖宫止痛;拒按,疼痛位置固定,疼痛时伴有恶心呕吐症状,结合舌脉象,寒凝血瘀明显,故加三棱9 g,莪术15 g,活血行气,破血祛瘀,消积止痛;土鳖虫10 g以破血逐瘀止痛。水煎分服,每天1剂,每剂煎2次,将2次药液混合,早、晚饭后30m in温服。并嘱平时少食冷品,从经后开始服药,首方继进,至下次月经前第10天,最多服用10剂,3月为1疗程。

2014年3月6日二诊:诉末次月经:2014年2月27日,已服药12剂,月经来潮时仍有小腹部疼痛,较前明显缓解,未出现恶心呕吐,怕冷有所改善,食欲佳,舌质黯淡、苔微腻,故原方改麸炒白术为生白术18 g,加大茯苓至18 g。嘱其原方继服1疗程。2疗程后复诊。

2014年5月8日三诊:患者诉经期第1天仍有轻微小腹不适感,面色明显改善,怕冷症状基本消失,为求阳气自生,故减淫羊藿,继服6剂。

2014年6月7日四诊:诉小腹疼痛及怕冷症状完全消失。嘱其注意保暖,少食辛辣刺激、生冷之物,随访半年未曾复发。

按:此患者因寒凝血瘀,冲任、子宫血行不畅,不通则痛,故见小腹部剧烈疼痛,恶心,呕吐,色暗,有血块,拒按,疼痛位置固定,舌质紫黯;寒凝血瘀阻遏阳气,阳气难以自发,失其温煦之功,故见怕冷,四肢不温;因脾肾气血不足,气血不荣,则疲乏,面色苍白,纳差,边有齿痕,脉沉细等象。治疗上予以温阳散寒祛瘀之品,使寒得热化,得热痛减,瘀滞则通;加之益气养血之品,使气血充沛,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充盈,则子宫、冲任得其濡养,自无疼痛之患。

4 体会

本病的主症在于疼痛,因人之体质有异,且病性有寒、热、虚、实之别,故不可一概而论。武教授临证时辨病、辨证、辨症、辨体质相结合,认为本病多以脾肾气血不足,寒凝血瘀为主。故其治疗上都着重于“温通”,强调忌用大辛大热之品,运用自拟温肾暖宫方温养气血,散寒祛瘀标本同治,且加之紫石英、三棱、莪术、土鳖虫四味药物,加重活血之力,共奏温胞暖宫以补养气血,气血和调则痛自除,亦寓新血生则瘀血去而痛止,遣方用药之精细,着重使冲任气血畅通润养,达到通而不痛,荣而不痛,往往获立竿见影之效。

本病治疗当辅助自身的预防调理,以温为主,注重经期、产后卫生,以减少痛经的发生。保持乐观情绪,气机畅达,经血流畅,则寒瘀无以生。强调患者经期保暖,避免受寒,着衣打扮应始终不忘顾护子宫、冲任所在之腹部及腰部,注意调摄,慎勿为外邪所伤。在饮食方面,当格外慎重,不可过食寒凉、滋腻、酸涩、辛辣刺激之品,早、中、晚三餐应精致而温养,均有利于减缓疼痛,助阳化气,使寒瘀尽祛,气血充沛,以达于四末,为四肢之用,下温胞宫,使子宫、冲任得以濡养,则机能无异,自无疼痛之弊。如此,饮食调理、日常调护、心理调节共进,则更能促进疾病早期向愈,改善妇女生活质量。

(责任编辑:刘淑婷)

R249

A

0256-7415(2015)12-0005-02

10.13457/j.cnki.jncm.2015.12.003

2015-05-20

包红桃(1990-),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医药对女性神经内分泌的调控。

武权生,E-mail:wqslanzhou@126.com。

猜你喜欢

寒凝阳气血瘀
雷火灸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研究
温阳活血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腺肌病痛经效果分析
话说血瘀证
晚睡晚起“双杀”阳气
阳气不足该怎么调理?
掌心
血瘀体质知多少
中药内服配合艾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疗效观察
手脚冰凉 醋泡生姜
早上洗澡伤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