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五官科护理资源建设与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2015-02-23王学锋
王学锋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南株洲412000)
大专五官科护理资源建设与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王学锋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南株洲412000)
为了适应21世纪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该校五官科护理教学坚持强调“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三基”教学理念,本着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突出专科特色,并以此为原则实现校园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和教、学、做一体化模式的改革。在课时偏少的现状下建立有效的微课教学资源,教、学、做一体化是当下较为理想的教学模式,开发该模式下的校本教材已成为一种趋势。
耳鼻咽喉科学;教学方法;专业,护理;教育改革;卫生资源;微课
为了适应21世纪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贯彻落实卫生职业教育改革政策。本校五官科护理教学坚持强调“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理念,本着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突出护理,注重整体,体现专科特色,力求符合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为此本校将五官科护理这一校级精品课程建设为校级资源共享课程,并在此基础上积极配合教学模式的改革。在课时偏少的状况下建立有效的微课教学资源,教、学、做一体化是当下较为理想的教学模式,开发该模式下的校本教材已是大势所趋。
1 从整体把握教学大纲——优化教学内容、突出专科护理特色
1.1 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来遴选教学内容 五官科
教材内容繁多,一般大专院校开设36~48个学时,课时偏少,在一个学期内将全部内容讲授完,无法保证教学质量,为此应严格依据教学大纲、专业培养目标,结合临床将书本内容进行精简。以五官科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及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为主要教学内容,做到精选、精讲,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把重要知识点学到手。眼科教学中,以“三炎”——结膜炎、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二障”——白内障、青光眼(中医称绿风内障),屈光不正,眼外伤与急救为重点;耳鼻咽喉科重点突出“三炎”——鼻窦炎、扁桃体炎、中耳炎,“一癌”——鼻咽癌,“一梗阻”——喉梗阻。确定好教学内容后,对所有理论课的多媒体课件都进行了改进,使得更加有条理、可视性强;同时增加了眼科主要疾病临床录像资料观看,使学习更加直观、有趣。
1.2 以“与岗位对接”为原则来选定实训项目,侧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传统教材编排均以疾病为中心的“章节”编排,传统职业教材或讲求知识的系统性,注重理论讲解;或将实践作为理论的延伸孤立应用,难以将理论与今后岗位工作实际联系起来,已经不能满足“能力本位”的教学[1]。由教研室组成员讨论制订模块式教学,首先以“与岗位对接”为原则来选定实训项目,经过对长株潭地区的二甲以上医院调研,确定眼科与耳鼻咽喉科常用的检查技术与护理操作技术作为学生必须掌握的实训项目。最后将疾病与实训操作内容紧密结合的方式来构成单个的教学模块,例如,青光眼(理论)+视功能检查(实践)+眼压测量(实践)+裂隙灯检查(实践)+内眼手术护理常规(理论)组织为一个教学模块。
2 教学模式的改革——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五官科护理是临床护理的重要分支,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要想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非常重要。在这一门实用型学科教学中,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其今后为护理对象服务的质量[2]。现在学生已经不能接受教师主动讲、学生被动听的讲课方法,这种教学方式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的创新性和潜能得不到很好的发挥[3],所以教师应该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教、学、做一体化模式是在以“做”为中心的基础上,训练行动,产生思想最终实现价值超越与提升的一种教学方法,具有其他教学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
课堂组织与设计是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实施过程中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以“能力本位”为原则设置教学目标,突出护理人文教育。提倡教学方法的改革,使用情境式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PBL教学法、病例讨论等教学方法,注意理论与实践教学、教室和实训室在空间上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并实现教学与岗位的良好对接,不能片面追求实训操作的培养,而忽视护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该课程是学校资源共享课程,实训室设备齐全,配备多媒体教学系统,有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实验老师,同时任课老师均为“双师”,要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软件和硬件上具有一定优势。
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组织课程教学。每次课给予具体案例,让学生讨论分析该患者可出现的生理、心理问题,再讲授疾病相关知识,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尤其在专科检查和护理措施以精讲、示教和学生动手练习的模式进行。以工作任务导入新课,继而以工作任务的练习、掌握来结束课程教学。以慢性泪囊炎模块为例介绍。教学内容包括泪器解剖、疾病及护理措施、泪道检查、泪道冲洗和泪道探通及手术等内容。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PBL教学、情境式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教学方法。
课前布置学生在校园网自学相关微课视频,实体课堂中由学生模拟“迎风流泪”的病例导入教学,让学生讨论分析患者可能出现的生理和心理问题,引出工作任务,再介绍泪器解剖,慢性泪囊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根据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问题来讨论患者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并将重点护理措施泪道冲洗术、泪道探通术融入,在课堂由教师精讲和演示泪道冲洗和然后由学生2人一组练习。
3 教学资源建设——注重微课资源的有效运用
DavidPenrose于2008年首次提出微课程这一概念[4],胡铁生在国内首先提出了微课概念,微课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把课程出现的重点和难点变成若干个“碎片化”视频,并配以辅助性教学资源[5],便于学生有选择地进行个别化学习,突破了学校的时间、空间限制,引领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丰富了教学资源、顺应了时代发展[6]。
校内资源共享课程中的视频大多数属于传统教学课堂的“翻版”,均为录制1~2节课的时长,40~80min,这种视频资料不吻合现场课堂教学需要,一般人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为5~10 min,因此实践中需要将重要知识点的视频“碎片化”处理,做成“微课”,其他教辅资源同样需要“碎片化”处理,包括PPT、参考书籍、拓展视频、学习和练习素材。课堂前布置学生通过移动视频终端在校园网上完成相关单元的线上学习,在实体课堂完成疑难知识点讲解、案例分析、课堂测试、课堂答疑等内容,同时将节省下来的时间进行实践部分的指导与练习。通过使用微课,能更好地实现课堂的翻转,真正做到教中学、学中做、做中学。
4 深化改革之后教材建设的思考
五官科护理课程专业性很强,同时专业实践操作内容也非常多,实践教学是重要组成部分,传统高职高专护理教材讲求知识的系统性,注重理论讲解,将实践作为理论的延伸孤立应用。传统教学中往往难免将理论与实践内容割裂,造成学生不易将理论与今后岗位工作实际联系起来。在形势下的教学模式改革应出台相应教材,而这方面的教材建设却严重滞后[7-8]。目前教、学、做一体化模式正在五官科护理课程教学中运用,传统教材确实存在内容的编排、知识拓展、技能特色不强与该教学模式不协调等缺点,本校正在开发具有如下特色的校本教材:内容的组织符合理论够用原则、重在技能培养的高职高专教学理念;知识编排模块化、任务化;学习资源多样化、碎片化;突出实训可操作性、综合性,侧重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1]李巧会,熊琼.高职高专五官科护理课程开发调研[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22):115-116.
[2]吴梅坚.五官科护理教学体会[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2):134.
[3]李巧会.高职高专学生对《五官科护理》教学需求的调查与思考[J].考试周刊,2012(59):163-164.
[4]刘慧霞.微课在护理高职高专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11):489-490.
[5]肖延龄,朱义国.妇产科护理教学中微课建设及应用的思考[J].中医药导报,2014,20(15):107-109.
[6]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14.
[7]徐利华,沈爱平,夏瑾燕,等.高职护理专业教、学、做合一教材体系构建滞后的多视角分析[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5(5):53-55.
[8]仲剑锋,于天明,逄志敏.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型教材开发实践探索——以高职《制药通用设备》校本教材为例[J].高教论坛,2013(3):36-39.
10.3969/j.issn.1009-5519.2015.16.063
B
1009-5519(2015)16-2553-02
2015-05-03)
王学锋(1978-),男,湖南株洲人,在读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护理教学与临床工作;E-mail:13762389627@13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