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从脾胃论治慢性心力衰竭80例
2015-02-22徐红丰
★ 徐红丰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太仓市中医医院 江苏 太仓 215400)
中西医结合从脾胃论治慢性心力衰竭80例
★徐红丰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太仓市中医医院江苏 太仓 215400)
摘要:目的:观察健脾益气养胃中药汤剂在治疗心力衰竭中的疗效。方法:将8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BNP、心功能分级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相关中医症状积分、心功能分级较对照组有所改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BNP两组比较P﹥0.05,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健脾益气养胃中药汤剂结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对减轻中医症状、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较单纯西药有更好的疗效。
关键词: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疗效观察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 ,简称慢性心衰,由于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或射血分数减少的复杂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血管系统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1]。进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及生活环境的改变,其发病率、病死率及致残率逐渐上升,其5年生存率不足50%,且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即使在生存期间患者也处于生存质量十分低下的状态,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都严重受损[2]。根据临床表现本病多归属于中医学 “喘证”“水肿”范畴。中医药研治本病的报道很多,多从心血瘀阻,痰浊闭塞或阴寒凝滞、心肾阴虚、气阴两虚、阳气虚衰治疗[3]。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该病发生与脾胃功能失调存在相关性,笔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配合健脾益气养胃中药汤剂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病例选择 80例患者均为我院2011—2014年住院及门诊患者,年龄47-82岁,平均65岁;男性38例,女性22例;病程18年。其中冠心病56例、高血压心脏病22例、退行性瓣膜病10例、酒精性心肌病2例,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的分级方案,Ⅲ级22例,Ⅳ级5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无禁忌症者)。有感染、心律失常等并发症予相应抗感染、抗心律失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健脾益气中药汤剂口服,方药组成:党参10g,丹参30g,黄芪20g,赤芍15g,白芍15g,全瓜蒌30g,薤白15g,制半夏10g,陈皮10g,川芎10g,地龙15g,薏苡仁6g,白扁豆30g,桃仁5g,炒白术20g,茯苓15g,炙甘草6g。浓煎,规格100mL/袋,每日1次,中药材由中药房统一采购提供,煎药房统一煎药,持续用药4周。
1.3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心悸、气短、气喘、倦怠乏力、胸闷痛、浮肿、汗出、咳嗽、咯痰、尿少、腹胀、畏寒肢冷、心烦不安、不寐、纳呆、口唇发绀16项症状积分;治疗前后BNP及心功能分级情况。
1.4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Framingham 标准: 左心衰竭: 有劳力性呼吸困难、咳嗽、端坐呼吸、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心脏扩大、肺底湿音、奔马律和肺静脉瘀血;右心衰竭: 静脉压升高、肝脏肿大、体位性水肿。中医诊断标准: 痰饮阻肺、气阴两亏、阳虚水泛证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 》[4]制定。心功能分级标准: 参照美国纽约心脏学会( NYHA) 心功能分级标准。
1.5证候积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中“中药新药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中医证候分为无、轻、中、重4 级计分;主症分别计0、2、4、6 分,结合朱燕波等[5]关于心衰包括心悸、气短、气喘、倦怠乏力、胸闷痛、浮肿、汗出、咳嗽、咯痰、尿少、腹胀、畏寒肢冷、心烦不安、不寐、纳呆、口唇发绀16个条目的评分表,进行评分。
1.6疗效标准 心功能疗效判定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显效:心衰基本控制或心功能提高2 级以上; 有效: 心功能提高1 级,但不及2 级; 无效: 心功能提高不足1 级;恶化: 心功能恶化1 级或1 级以上。
1.7排除标准 (1) 先天性心脏病所致严重心力衰竭;(2)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3)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1.8统计处理 SPSS 19.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资料行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统计结果
见表1-3。
表1 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注: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16项中医症状评分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其中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倦怠乏力、浮肿、腹胀、纳呆比较▲▲P﹤0.01,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表2 治疗前后BNP、心功能分级比较
注: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心功能分级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具有统计学差异。
表3 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临床疗效比较(n=40) 例
3典型病例
陈某,男,80岁,退休工人。2011年2月4日初诊,“反复气喘2月加重1天”入院。患者平素嗜食肥甘厚腻之品,既往否认特殊病史。患者2月前因活动后胸闷气喘就医,查心B超提示:左室稍大,左室收缩活动整体减弱;行冠脉造影(CAG)示:三支病变,多处狭窄(80%左右);心电图提示: ST段下降,V3-5ST段压低≥0.1mv,T波倒置。临床建议冠脉搭桥(CABG),因年龄等因素,患者拒绝手术治疗,遂予欣康、阿司匹林、立普妥、麝香保心丸、利尿剂等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冠脉改善血供、调脂改善内皮功能及利尿减轻心脏负荷等西医治疗,但胸闷气喘症状仍频繁发作。刻下见:面色淡白,心胸稍憋闷,气喘明显,神疲乏力,胃纳欠佳,时有嗳气,夜寐不安,小便短少,大便尚调。查体:面色黯,唇舌紫绀,呼吸急促,双颈静脉怒张,双肺底湿罗音,心界向双侧扩大,心率106次/分,心率尚齐,心尖部双期杂音,腰骶以下高度浮肿,舌质淡红、苔薄白腻,脉细弦。西医诊断:心衰;中医诊断:胸痹(痰瘀壅阻,胸阳不振,心脾两虚型)。入院当天立即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20mL+西地兰0.4mg缓慢静注、速尿20mg静注及硝酸异山梨酯20m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泵入(20mL/h)维持;中医治拟健脾祛痰、养心益气、通阳化瘀通络。方用:党参10g,丹参30g,黄芪20g,赤芍15g,白芍15g,全瓜蒌30g,薤白15g,制半夏10g,陈皮10g,川芎10g,地龙15g, 砂仁6g,白扁豆30g,桃仁5g,炒白术20g,茯苓15g,炙甘草6g,日1剂,水煎取汁400mL,早晚分2次温服。经上述处理,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入院第3天心电图检查示:ST压低<0.1mv,心率70~80次/分,仍服中药上方,配合静滴硝酸异山梨酯及家用口服利尿剂,治疗7 天,心慌胸闷症状明显减轻,水肿消退,病情好转出院,后门诊随访,续服近1月,症状完全消失,胃纳尚可,胸痛、胸闷症状好转,适量运动无明显心慌、气喘。
4 讨论
中医学多将心衰归属于“心悸”“水肿”“痰饮”“喘证”等范畴,有胸膺痛、心动悸、脉代结等表现,其病机为本虚标实,属《金匮要略》“阳微而阴弦”。阳微者,指阳气不足,心气虚衰;阴弦者,指痰浊淤阻,心脉不通。此两者均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水谷精微所化生的元气具有注心灌脉之作用,为此,调和脾胃既可以补充心之气血,又可以使痰浊瘀阻可以消散,故在心衰的治疗中使用温阳通痹之时,亦需重视脾胃功能的调和。本研究发现,虽然观察组与西药组BNP比较,治疗后P﹥0.05,无统计学差异,但观察组与西药组比较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心功能分级有所改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心功能分级情况及总体疗效比较提示联用健脾益气中药治疗心衰较单纯西药治疗能改善患者症状,降低心率,改善心脏功能。本研究中中药治拟健脾祛痰,养心益气,通阳化瘀通络,纵观全方既有补阳还五汤益气活血通络之意,又有瓜蒌薤白半夏汤温中通阳、祛痰宽胸之旨。然纵观全貌,乃参苓白术散贯穿其中,以健脾胃、化痰浊,在使用温阳宽胸之品的同时,选用参苓白术散益气健脾而化痰浊乃取治本之道。此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在四君子汤的基础上加山药、莲子、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而成,功能益气健脾,渗湿止泻,适用于脾胃气虚夹湿之证,在痰浊瘀阻之心衰病中使用,通过祛痰化浊以利心脉的疏通,其中党参性平质佳,不温不燥,补益脾胃之气,且能生津顾护心阴;白术燥湿健脾;半夏温涤痰浊;陈皮理气化痰,诸药合用可达脾胃健运,痰浊消除之目的。而现代研究亦证实[6],党参、黄芪、赤芍三药配合有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改善左心室功能之效;丹参、川芎有降低心肌耗氧量、扩张周围及冠状血管、抑制血小板的黏附与聚集、降血脂等作用;茯苓、白术利尿消肿,增加钠盐、尿素排泄。本研究发现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健脾益气和胃、化痰活血通络中药更能改善患者症状及心脏功能,具有较好疗效,同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亓鹏,张朝香. ACC /AHA2009 成人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最新指南简介(一) [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0,12 ( 4 ) : 323-325.
[2]张子彬,Tsung O. Cheng[美],张玉传.充血性心力衰竭学[M].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 3-24.
[3]孙圆圆.中医治疗冠心病四时用药的初步探讨[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32(6):9-10.
[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77 - 85.
[5]朱燕波,骆晓霞,唐芳,等.心功能不全中医症状评分表的研制与临床适用性[J].中医杂志,2012,53(6):483-484.
[6]靳光荣.益气通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2例[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33(4):49-50.
收稿日期:(2015-05-06)编辑:王河宝
中图分类号:R541.6+1
文献标识码: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