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生教育与产业结构的协调性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2015-02-22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协调性经济发展

万 淼

(河南工业大学 研究生处,河南 郑州 450001)



研究生教育与产业结构的协调性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万淼

(河南工业大学 研究生处,河南 郑州 450001)

摘要:随着研究生教育的持续快速发展,研究生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性问题日益突出。通过深入分析河南省研究生教育的层次结构、科类结构和类型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促进我省研究生教育与产业结构的深层次协调发展,建议省级政府统筹规划,优化研究生教育结构,将研究生教育融入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注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内涵建设。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经济发展;协调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专门指出:“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节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优化区域布局结构。”充分显示通过研究生结构调整,合理引导,多方协调,建立与社会需求、经济发展相协调的互动机制的必要性和紧要性。本文以近十年来河南省研究生教育的层次结构、科类结构、类型结构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结合河南省产业结构的现状,对研究生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优化提出建议。

1河南省研究生教育结构现状分析

近十几年来,河南省紧抓机遇,实现研究生教育的迅速发展,截至2012年,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不含军队院校和科研院所)已达9所高校,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3个;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已达19所高校,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85个。在校研究生数由2000年的3229人增至2012年的31965人,增长了近10倍,为河南省实现中部崛起提供了有力的人才资源与智力支撑。

1.1 层次结构

层次结构主要是由社会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的技术结构所决定。社会的经济越发达,科技水平越高,其教育的层次结构重心越高。根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年度报告(2013)》中公布的数据,2012年河南省在校博士生人数1298人,在校硕士生30667人。截至2012年,在全国以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总数为评价标准的五个层次中位居第三层次,在中部地区8个省份中排列第6位。[1]

表1 2012年中部六省研究生数量分布表

通过对比研究,河南省的博士研究生在校人数偏少,在校博士生比重偏低,同期比重仅为4.8%,在中部五省中仅高于江西省,与湖北省23.6%的比重有很大差距。在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数为中部六省最低,与江西省相比,在在校研究生总数相对持平的情况下,河南省在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比例仅为10.1%,而江西省则达到了26.7%

1.2 科类结构

作为研究生教育结构的最重要组成部分,科类结构是指,“研究生教育中不同学科领域的地位及相互关系的构成状态,是分析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是否协调的最佳切入点,反映着社会分工的横断面,规定着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和规格。”[1]

图1 研究生分学科在校生规模变化(人)

图1显示了河南省1995年以来研究生分学科在校生数的变化情况。以2011年为例,各学科在校生人数数量由多到少依次是工学、医学、理学、管理学、教育学、法学、文学、农学、经济学、历史学,所占比例较大的学科依次是工学(25.89%)、医学(15.22%)、理学(12.15%)、管理学(10.75%)、与全国同期相比所占比例较大的前四位学科完全一致。从图1 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河南省各学科的在校研究生规模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法学、教育学、理学、农学、医学和管理学等应用性学科的增幅较大,而哲学、经济学和文学等基础性学科的增幅较慢,这说明经济发展对不同行业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发生改变。其次,增幅最大的为工科类研究生,1995年至2011年,在校生人数从386人增至8004人,年度平均增幅为65%,2000年至2005年,工科类研究生在校生数出现了大幅度直线上升的趋势。工学占有主导性地位,工科类研究生的增加与我省建设现代工业化道路的需求契合度较高。从整个学科体系综合分析,各学科的比例均不同程度出现了增长,但是这种态势并没有影响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学科的基本结构,各学科之间的发展较为均衡。

1.3 类型结构

我国的学位类型分为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种。2009年,教育部要求扩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范围,调整优化研究生教育结构。河南省专业学位从2010年起获得较大发展,2010年至2012年间,专业硕士招生数分别为2347人、3012人、3877人,年度平均增幅为28.5%,分别占当年全省硕士生招生计划的21.9%、27.7%、33.1%。截止2012年,河南省现有专业学位类别已经涵盖了除了税务、城市规划、警务、军事、林业以外的32种(具体分类见表2),其中专业学位设置时间较早,数量上占优势的为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教育硕士。

表2 河南省硕士专业学位学科分类情况

2河南省研究生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分析

研究生教育与经济的发展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 从当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大部分学者对研究生教育与经济应保持协调发展的论断持赞同意见。例如,“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现状”的调研组认为:“研究生教育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从理论上讲,应该与当地的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等高度契合,这样研究生教育才能真正成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也有利于促进研究生教育的公平。”[2]袁本涛认为,判断一个省份研究生教育系统的高低,就要看其规模和结构是否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2]谢维和等学者指出,协调发展应是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从研究视角来看,大都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人均GDP、各产业产值等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与在校生数、学位授予数、毕业生数以及教育经费投入等研究生发展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研究多采用统计学、建立回归方程、主成分分析以及系统建模等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从以上学者采用定性或者定量分析的研究指向来看,提高研究生教育的内部协调性和外部适应性,满足经济发展对研究生教育的需求应该成为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战略的应然追求。鉴于此,本文以“协调发展论”作为本研究的判断标准。

2.1 河南省研究生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协调性分析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 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其构成了反映经济发展的方向,本文仅就河南省2000年至2012研究生在校生人数对GDP的依存关系进行单一因素分析。

表3 2000~2012年河南省年国民生产总值及在校研究生人数

这里只有一个自变量(国民生产总值)和一个因变量(在校生人数),这个关系便可以用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来描述。

我们以X和Y来表示两个随机变量,自变量x的统计值为x1,x2,...xn, 因变量y为y1,y2,...yn,则它们之间的线性关系,可用下述线性函数来表示:即

yi=a+bxi+εi(i=1,2,…n)

式中xi为自变量,即影响预测变量的因素变量;yi为因变量,实际是依赖于自变量 xi 的随机变量;

n为样本容量,即观测数据点个数;

a,b 为求的回归方程的参数;

εi为回归剩余项(或称随机干扰项),即不能由X和Y线性关系解释的那部分剩余量。

利用Excel进行一元回归分析,我们得到河南省国民生产总值y与在校生人数x的线性方程为:

y=0.796x+419.29

分析得知相关系数R2为0.9472,说明河南省的国民生产总值与研究生在校生人数存在显著的线性强相关性,研究生教育在近十年来得到了有力的推进,并且对GDP的持续增长贡献力量。

2.2 河南省研究生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协调性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随着产值的不断提升而发生变化,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三产业依次上升,其变动趋势基本上符合世界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即由“一二三”模式,经过“二一三”模式转变为“二三一”模式。从产值比重来看,第一产业从23.0%降到12.7%,第二产业从45.4%上升至56.3%,第三产业总体变化不大,呈持平状态,但是在2004年以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差距明显拉大,第二产业的产值增长明显。

表4 2000~2012年河南省三次产业产值 亿元

这表明,第二产业占河南省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其中工业成为其主要的经济拉动力,截止2012年,工业产值占第二产业产值总量的90%。本文以河南省专业学位科类结构为研究样本,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的规定,将河南省专业学位涉及科类进行对应的产业分类。(见表5)

表5 河南省专业学位科类结构与对应产业基本情况

从表5分析可以看出,河南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科类设置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25个),第三产业(15个),第一产业(9个),与产业结构的比例关系(二三一)基本吻合,这与河南省产业结构的深层次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诉求基本一致,但是与第三产业联系紧密的社会科学、法律、金融等专业学科设置存在缺失现象。

3推动研究生教育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策略

党的十八大指出,截至2020年,我国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完成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教育转型。河南省“十二五”规划中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了明确的战略部署,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塔尖”,是实现经济快速发展,保持竞争优势的战略手段。结合河南省经济发展特色,深入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促进两者协调发展,提出以下几方面策略。

第一,省级政府统筹协调,优化研究生教育的规模与结构。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学位审核权力的下放,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决策权重加大。200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办法改革方案》中指出,要“进一步发挥各级政府在优化学位授予单位布局,促进学位授权审核工作与国家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相协调等方面的指导、规划作用。”因此,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发挥统筹规划的优势,加大财政投入,根据本省经济发展特点与趋势,加强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预测,合理规划、及时调整本省的研究生教育结构。在层次结构方面,实现博士生教育与硕士生教育之间的互补,如:在基础学科方面重点发展博士生教育,在应用学科方面大力发展硕士生教育。在科类结构方面,合理配置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比重,避免学科点的重复性设置,支持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重点培育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在类型结构方面,调整学术型与专业型研究生的比例,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政府调控和市场引导的合力下,建立研究生教育规模、结构、布局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动态调整机制。

第二,立足河南省经济特色,将研究生教育融入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在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中,河南省大力推进第三产业向第一、第二产业不断渗透融合,通过产业发展的集聚化,建立与省情相适应的、以战略支撑产业为支柱、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现代农业为基础、服务业全面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针对河南省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趋势,特别是“中原经济区建设”、“郑州航空港综合经济实验区”、“郑州产业集聚区”等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合理制定河南省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加大与产业集群发展对接的研究生教育培养力度。①根据河南省农业资源丰富但基础薄弱的特点,加大对农业相关应用学科的培养力度,推动农业与工业、服务业渗透融合发展,满足城镇化进程中对现代农业技术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实际需求。②根据河南省工业产业结构的高端化和集聚化发展,开发适合本省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特色专业类型,如,加大河南省具有较好市场潜力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行业的相关学科专业设置。③根据河南省推进服务业转型,壮大服务业规模,消费结构逐步升级的趋势,重点培育,围绕现代服务业优先发展物流、金融、信息、商务、教育等相关学科专业。

第三,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1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通知》(教学[2009]12 号)中规定,积极稳妥地推动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逐步扩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范围,具有专业学位授权的招生单位在 2009年招生人数的基数上减少5%-10%学术型指标,调减出的指标均用于增加专业学位研究生,预计到2015 年专业学位研究生占整个硕士研究生招生比例将达到50% 上。这种具有重大意义的结构调整,说明专业学位以培养具有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的,更加贴近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但是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以“职业为导向”的目标定位未得到实质性落实,培养制度存在深层次缺陷,专业学位研究生无法体现应具备的实践技能和专业素养。鉴于此,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在数量扩张基础上,应注重走内涵式建设道路。省级层面侧重合理制定和协调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学位点布局,优化规模与结构,提供资源和经费投入等保障;学校层面侧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变,改革招生制度,加大对具有职业背景考生的选拔力度;建立校企合作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为学生提供经验丰富的企业导师,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双重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现状课题调研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年度报告(2011)[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袁本涛,王传毅.省域研究生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争鸣与辨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3):65-69.

A STUDY OF COORDINATING GRADUATE EDUCATION AND INDUSTRIAL STRUCTUR ——A case study of Henan Province

WAN Miao

(GraduateDepartment,HenanUniversityofTechnology,Zhengzhou450001,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graduate education, the problem of coordinating graduate education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The article conduct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level and structure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n Henan Provi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ructure of discipline category with category structure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so as to promote the in-depth coordin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graduate education and industry structure.The paper suggests that provincial government should make plans for optimizing the structure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ntegrate graduate education into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plan and focus on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of graduate education.

Key Words:graduate educa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coordination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751(2015)02-0188-05

作者简介:万淼(1980-),女,河南商城人,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教育学原理,研究生教育。

基金项目:2014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课题(2014SJGLX209);2014河南工业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2014GJYJ-B01);2013年中国学位与研究生学会课题(B2-2013Y07-057);2012年河南工业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2GJYJ-B07)

收稿日期:2014-11-19

猜你喜欢

研究生教育协调性经济发展
博物馆扩建设计的环境协调性
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MOOC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职业性的缺失与对策研究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一种基于非协调性跳频通信的高效密钥协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