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升阳散火汤临床应用举隅

2015-02-22陈宽厚

新中医 2015年2期
关键词:阴火清阳升阳

陈宽厚

平凉市中医院,甘肃 平凉744000

升阳散火汤临床应用举隅

陈宽厚

平凉市中医院,甘肃 平凉744000

升阳散火汤;火郁发之;病案

升阳散火汤由防风、升麻、葛根、白芍、独活、羌活、人参、柴胡、生甘草组成,出自李东垣《脾胃论》,立方依据于“火郁发之”之理论。李东垣创造性地将“火”分为阴火、阳火,并创立阴火论,升阳散火汤中所涉及之火即为阴火,由脾胃虚陷所致。笔者谨守病机之旨,以升阳、散火、补中为基本治则,在临床中治疗多种疑难疾患,颇感应手,兹举隅如下。

1 发热案

张某,男,36岁,2011年8月20日初诊。自诉发热1月余,初因贪凉饮冷,后即出现身热,手足尤甚,烦躁、测体温38℃左右,血常规未见异常,曾输注头孢噻肟钠、病毒唑、清开灵、炎琥宁等1周,并服用清热解毒、芳香化湿类汤药数剂不效,热益甚,始来诊。症见:身热不扬,扪之灼热,微咳,痰少,咽干,不欲饮水,纳呆、乏力,大便黏滞不爽,脉濡数。辨证当属邪热郁遏,伏匿不出,治疗当因势利导,给邪出路,以升阳、散火、除湿为法,拟用升阳散火汤加减,处方:防风、独活、羌活各12 g,葛根10 g,白芍15 g,人参、柴胡各9 g,升麻、生甘草、荷叶、竹叶各6 g。连进3剂,热退身凉,病情大减,惟感口干、纳呆,乏力,继以清暑益气汤2剂调理而安。

按:此例病由暑季贪凉饮冷,遏伤脾胃之阳气,津化为湿,中焦之湿与上冲之火合而为邪,东垣称之为“湿热”。这一点东垣阐述较为明确,曰:“是热也,非表伤寒邪,皮毛间发热也,乃肾间受脾胃下流之湿气闭塞其下,致阴火上冲,作蒸蒸而热”。本方升举阳气、发散郁火、安中除湿,正切病机,故疗效豁然。

2 瘾疹案

李某,男,27岁,2008年5月20日初诊。自诉反复发作性痒疹数年,加重半月,曾反复使用抗过敏药物治疗,开始可迅速缓解症状,逐渐出现抗过敏西药疗效不佳,无明显诱因即发病,后又多次服用清热凉血、祛风透疹等中药治疗,病情仍反复不愈,始求诊。症见:发作前全身燥热,有蚁行感,随即出现丘疹性、或弥漫性红色斑丘疹,瘙痒不已,可局部或全身发作,症状渐进性加重,舌质淡、苔红,脉浮数。前医清热、凉血、祛风等法均未能获全效。细察其症,应属风热邪气郁闭于皮里膜外肌肉之间,清解之法仅能祛除浅表病邪,不能深达于里,故而疗效不佳。当即施以升阳散火汤,处方:防风、葛根各10 g,白芍、独活、羌活各12 g,升麻、人参、柴胡、生甘草、生姜、大枣、蝉蜕各6 g,桂枝9 g。连服5剂,诸症悉除,继续以玉屏风散合和四君子汤善后,意在益卫固表、补脾强肌防止反复发作。随访至今,无复发。

按:此例病者,瘾疹反复治疗不愈,缘于郁火潜藏于皮里膜外,清之不除,祛之不出,非散火之法不能解。李东垣曰:“泻阴火,以诸风药升发阳气,以滋肝胆之用,是令阳气升,上出于阴分,末用辛甘温药接其升药,使火发散于阳分而令走九窍也。”风药具升散的特性,能发越脾土之郁遏,发越潜藏于皮里膜外之阴火,与人参、甘草等甘温益气之药相配,起到升阳散火的作用。散火用生甘草泻火缓急,并配芍药以防升阳太过,且芍药又能敛阴使火下行,寓收于散。方中伍用桂枝、生姜、大枣仿桂枝意,用以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使病邪有外出之路。

3 头痛案

唐某,女,56岁,2006年3月9日就诊。患者于10年前即感头痛,始服去痛片等药可缓解,后每次发作,吃药亦无效。现头痛以前额、巅顶为甚,阵发性加剧,神疲,时恶寒,时发热面赤,口干、口苦、鼻干、目酸胀,纳差,大便干结,舌质暗红、苔薄微黄腻,脉弦数。初次考虑肝阳上亢,予平肝潜阳止痛治疗,共服14剂,其效不著。察其证候,恶寒、发热、头痛悉具,显系风寒外束,阳气怫郁,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之故,应予疏散“郁火”,升发清阳。故用升阳散火汤加味,处方:防风、独活、羌活、菊花、川芎各15 g,地龙、人参各9 g,柴胡、生甘草、升麻各6 g,葛根、白芍各20 g。20剂后诸恙悉除,随访至今,未复发。

按:该患者头痛乃风寒外束;阳气怫郁而为“郁火”,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盘踞清窍,髓海失养,发为头痛。故予升阳散火汤疏散郁火、升发清阳,加川芎、地龙、菊花活血化瘀、解痉通络。女性老年患者,素为血虚之体,便有病理基础,李东垣谓“此病多因血虚而得之”,《脾胃论·脾胃胜衰论》曰:“夫脾胃不足,皆为血病”。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泉,脾胃气虚,健运失司,不能化生营血,导致血虚。另一方面,脾胃虚弱而产生的“阴火”对阴血不断“煎熬”又直接损伤阴血,加重血虚。使用本法治疗,升阳解除了元气下陷,散火解除了“阴火”伤阴耗气,补中解除了脾胃虚弱化源不足之弊,消除了血虚。升阳、散火、补中合用之,则脾胃强健、化源充、阴火消,清阳升,浊阴降,切合病机,药症相符,顽疾痊愈。

上述病例,主症不同,病位不同,症状各异,然辨证相同,均为“郁火”。宗异病同治之旨,均予升阳散火汤治愈。升阳散火汤具有发散风寒、疏散郁火、升发清阳的作用,方中柴胡苦辛走少阳,升麻辛甘走脾胃以头邪外出,生甘草清热泻火,羌活、独活、防风发散风邪,配合人参甘寒、白芍甘酸协补气阴,葛根甘凉引津上承,生甘草既可清火,又与芍药相伍酸甘化阴,滋生郁火所耗之津液,白芍能制羌、独、防、升、柴、葛之发散太过而和营卫。诸药合用,共奏升阳、散火、补中之功。临床上如能紧扣病机特点,准确施治,多可获得意外效果。

(责任编辑:骆欢欢)

R289.1

B

0256-7415(2015)02-0306-02

10.13457/j.cnki.jncm.2015.02.141

2014-09-30

陈宽厚(1967-),男,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肺系疾病、脾胃病、神志病诊治。

猜你喜欢

阴火清阳升阳
汽车发动机机械故障的非接触式检测技术研究
李杲阴火理论研究探析*
浅析“阴火”
疏风升阳治失眠
福晋与王爷的爱情轻喜剧
李杲“阴火”学说之我见
江苏清阳机器有限公司 原江苏清淮船舶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升阳益胃汤的临床应用
林家坤阴火理论在慢性肾衰竭疾病中的应用
金杰教授运用升阳益胃汤治疗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