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2015-02-22頔,贺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导向岗位院校

张 頔,贺 新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实训教学部,江苏常州213164)

2014年6月,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 (2014—2020年)》的通知,提出:“建立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应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本文围绕职业岗位能力为主题,分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所需职业岗位的内在逻辑和任职要求,探索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一、职业岗位能力的内涵

“核心能力”的概念最早由印度学者普拉哈拉德和美国学者哈默提出。他们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学术论文《企业核心能力》,在这篇文章中提出:“核心能力是一组技能和技术的集合体,而不是单一的技术和技能,其独特性、延展性的特点,决定在此背景下培养的人才具有市场前瞻性、岗位普适性、可持续性的独特优势。”而对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能力来说,职业岗位能力便是其核心能力。著名的国际职位评估系统IPE和HAY都对社会现代职业岗位能力进行了评价分析,IPE评估系统提出了职业岗位能力的四个因素,包括影响、沟通、创新和知识;而HAY评估系统则从知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负责任三个方面对职业岗位能力进行诠释。笔者认为,高职院校所培养的职业岗位能力应当全面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不断适应社会环境、市场需求、行业特色以及职业岗位特征。具体来说,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备具体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能力,包括职业岗位所指向的专业认知程度、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掌握程度以及专业的运用效果等,还需要具备现代职业发展所应当具有的素质和能力,包括持续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交往能力、团队合作意识、职业道德等。

二、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在逻辑分析

(一)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的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提升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逐渐减小,生源竞争成为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与此同时,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也使得新时期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重大挑战。高职院校只有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挖掘自身优势,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的特殊性与优势,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在竞争中立足与发展。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契合了社会发展和职业特征对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需要,将职业素养引入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中,优化了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课程编排、教材编订、教育教学,也促进了高职院校自身不断适应发展的需要。由此可见,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的培养目标是高职院校提升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

(二)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的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内涵式建设的应有之义

伴随着高等职业教育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学生和家长开始对高职院校提出了“效益” “产出”等要求。同时,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进一步加剧了高职院校的转型发展。所谓“新常态”, “就是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从结构不合理转向结构优化,从要素投入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隐含风险转向面临多种挑战。”[1]这将进一步促使高职院校发展的转型。即在资源投入无法大规模增加的前提下,如何利用有限资源建设高职院校,保持各项资源稳定和合理的投入结构,转向内涵式发展,从而促进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成为高职院校转型的重要难题。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契合了高职院校内涵式建设发展的需要,促使高职院校不断挖掘自身的内驱动力,改变以往粗放型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向探索适合学生全面发展以及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升高职院校自身的软实力建设。由此可见,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的培养目标是高职院校内涵式建设的应有之义。

三、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原则

(一)市场导向原则

市场导向原则,即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课程编排、教材编订、教育教学等环节中需要紧跟市场步伐。市场导向原则是高职院校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前提。倘若专业、学科的方向难以与市场需求相匹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则无从谈起。只有职业岗位能力培养方向契合市场需要,才能使高职院校的专业学科获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高职院校的职业岗位能力培养才能体现出价值。由此可见,构建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加强市场调研和分析,立足于地方经济发展,探索职业岗位需求的发展方向,从而增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生命力。

(二)职业导向原则

职业导向原则是高职院校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重要原则,它不仅关系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现代职业发展的匹配性、契合性,还关系到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高职院校的学生踏入学校后对专业的认识相对来说较为模糊,很大程度上是家庭对学生未来从事职业的一种选择,因而,构建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需要通过职业导向帮助学生认识所学专业与未来从事职业,从而建立专业学习兴趣和未来职业发展规划,并允许学生通过专业认知和职业导向,不断调整与完善自身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

(三)岗位导向原则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的逐步细化。同一职业之间存在着不同性质的岗位,而同一职业之间岗位与岗位之间虽然存在关联性,但不同岗位对于从业者的要求则有所区别。因而,构建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当注重岗位导向原则,在人才培养中立足于培养学生现代职业发展的基本素养,注重对学生未来所从事岗位的规范性、层次性与差异性,使得高职院校毕业生能够对自己未来从事职业的岗位有清晰的认识,并且能够充分实现“人岗匹配”。

(四)注重个体原则

个体原则要求在坚持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的培养模式下,注重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所谓个性能力是指: “个体在某种技艺方面的最大可能性。”[2]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不仅是应用型,还应该注重个体的创新性、差异性,从而使得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能够掌握一技之长,并且在职业岗位的挑战中发挥个体特征与优势,不断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

(五)循序渐进原则

职业岗位能力包含着专业知识能力,持续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创新能力,交往能力,团队合作意识,职业道德等。这些能力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而是应当重点围绕专业知识能力逐条展开,分阶段、分类型地制定每一阶段的能力培养方案,并据此设置相应的课程以及教学内容,从而提升高职院校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的实效性。

四、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选择

(一)社会需求是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前提

经济全球化彻底改变了人们的职业观和就业观,“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化,则使职业难免带有经济增长的周期性和结构性特征,职业流动性加快”[3]。由此带来了职业领域的重大变革,“一次性学习终身受用的终身性职业时代已不复存在,支撑职业或就业的‘一个中心’原则和‘从一而终’的传统观念开始动摇并得到改变”[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产业结构和产业的技术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仅给中国的职业岗位带来了一系列的不确定性,还使得国内对于生产一线的工程类、技术类等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强。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到社会发展的趋势和环境,明确职业岗位的发展现状,即不确定性与复杂性并存。职业岗位的“迁移”、变化越来越频繁,对从业者的适应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应将社会需求、培养方案以及学生的个性成长与发展三者紧密联系,形成三者之间的有序互动。

(二)合理的专业设置是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基础

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与本科院校具有较大差别,这也是源于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的侧重点上各有不同。但相对于人才培养的环境来说,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同样面临着现有毕业生的知识、技能等职业岗位能力难以适应社会转型发展的困境。“由于市场经济的短期性、快速变化性和不稳定性以及人才培养的长期性、迟滞性和相对稳定性,致使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内部结构不能迅速适应市场结构的调整和变化”[3],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着结构性供过于求和供不应求并存的局面。

构建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高职院校对自身的专业、学科发展进行深入分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企业的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及时调整学校专业设置和专业方向,构建或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5]。明确专业、学科在社会中的需求程度,通过立足并投身于区域内的地方经济发展,从区域经济中寻找产业结构与学校专业、学科之间的契合点,并积极挖掘新的专业与学科的发展契机,从而完善专业、学科设置的遴选机制,不断夯实自身的办学基础;同时,高职院校在对社会需求进行分析时也要敢于对学科、专业在社会中的未来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判,注重把握市场需求的前瞻性,有力地推动学科、专业的长远发展。

(三)完善课程教学体系是职业岗位能力培养模式的核心

课程教学体系是高职院校构建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环节,它对于学生直接获取专业理论知识、职业岗位技能以及现代职业素养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不能照搬照套本科院校的课程教学体系,不能将课程体系建设的重点放在原理和方法的研究上,而应该强调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但现有的课程体系主要强调原理和方法的研究,没有强调具体的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致使课程的实践应用性在教学中没有体现出来。”[6]因而从总体上来说,高职院校的课程教学体系应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中心展开,通过对职业岗位所需的能力或要求,确定与之相适应的课程教学体系,在具体原则上坚持培养目标的职业性、课程遴选的应用性以及课程教学的实践性相结合,将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有效地融入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体系的全过程。

在课程教学体系的建设中,注重教育教学的模块化,即明确课程教学与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课程体系中,有效地划分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技能模块、通识教育模块以及实践教育模块,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市场需求以及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设置差异性的课程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由学生自主选择相应的学习课程;其次, “淡化高职理论课程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以‘必需’ ‘够用’为度”,并“根据市场经济的需求和变化,使课程及时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7];同时,增设职业岗位能力培养课程,根据已有的学科专业,了解社会需求方向,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校内的相关教学资源,通过对接相关职业岗位后,寻找相关专业和岗位技能之间的“盲区”,有效地开展岗位对应课程的开发与设计,不断完善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课程教学体系。

(四)校企联动机制的构建是职业岗位能力培养模式的保障

校企联动机制的构建是校企合作的深入与发展,也是高职院校与企业深度合作的新型模式。高职院校在与企业合作共赢的基础上,以协议的形式缔结人才培养的合作形式,有效地搭建起人才培养平台。校企联动机制要求校企双方能够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共同组织和实施教学计划和内容,不仅改变了以往企业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参与角色,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主体,也使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中更能把握社会、企业的需求以及企业对毕业生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同时,校企联动机制将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设置与企业的生产需求相对应,将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素直接对应,“按照行业企业职业岗位真实工作过程及其任职要求构建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内容,遵循职业岗位技能形成规律,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8],进一步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使学生拥有了一定的准职业岗位能力;此外,校企联动机制联通了课堂教学的教师与生产一线的师傅,实现了职业岗位的双向互动,弥补了高职院校教师的生产技能不足,有力地促进了高职院校“双师”型队伍的建设,提升了教师的职业岗位教学技能。

五、结语

构建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是高职院校顺应社会发展需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也是经济社会“新常态”模式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目标和趋势。高职教育“作为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是直接面向职业和岗位的教育,具有鲜明职业性和技能性特征”[9]。“着力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是高职教育的根本所在,也是社会需求对高职教育的客观需求,更是高职院校自身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10]。高职教育应从实际出发,将“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切实融入人才培养体系中,有效地促进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养成,形成独具特色的高职教育培养模式。

[1]冯之浚,方新.适应新常态,强化新动力[J].科学学研究,2015,33(1):1-3.

[2]邓良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内涵探析[J].美术教育,2011,10(5):56-58.

[3]叶鉴铭,梁宁森,周小海.“校企共同体”背景下高职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新探索[J].职教论坛,2010,36(25): 37-41.

[4]史锋.论风险社会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迁移”能力培养[J].江淮论坛,2009,6(2):106-109.

[5]刘中华.校企合作中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实践与思考[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5):38-40.

[6]王瑜.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研究[J].科学咨询,2014,3(9):126-127.

[7]林晓亮.构建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主线的高职课程体系[J].职业技术教育,2006,27(29):47-49.

[8]宋扬.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思考[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6):5-7.

[9]吴贤广,李权等.适应职业岗位能力需求课程体系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4,4(14):223-225.

[10]张頔.实践哲学视角下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常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3,14(6):101-104.

猜你喜欢

导向岗位院校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偏向”不是好导向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走进“90后”岗位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