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特色文化与地方大学文化的互动发展浅析
——以常州大学为例

2015-02-22张捷音李伟明袁志华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常州特色大学

张捷音,李伟明,袁志华

(常州大学党委宣传部,江苏常州213164)

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是民族凝聚力与创造力的源泉,是民族与民族的区分标识之一。新时期,文化还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支撑和软实力。守护、传承、创新文化软实力,已是大学必须承担的新功能,成为大学应有的第四大功能。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地方高校成为高等教育的主体和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目的主要是为社会发展的地方经济提供智力保障及动力支持。本文通过考察常州大学将大学文化与地方特色文化相结合的实践,从中探究大学文化与地方特色文化的内在联系,探索大学文化与地方特色文化实践相结合的各种育人功能,为学校发展的特色实践提供可参考的资料。

一、地方特色文化与地方大学文化共同旨归——育人化人

《周易·贲卦》中有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一词包含对人的性情陶冶和品德教养之意。“文”与“化”相联系,突出了该词义的传播功能和陶冶熏陶之意。英国学者阿什布认为:“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1]无论是从塑造人、规范人、熏陶人还是促进人的社会化角度看,地方文化和大学文化都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一方面地方文化用大众化、区域化的方式育人化人,另一方面地方高校文化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理论教育人,双方都是按照共同价值观塑造人。因此,地方高校文化根植于特定地理历史和社会环境,不可避免地受到当地文化影响。同时,地方高校无可避免地承担着传播和弘扬地域文化的重任。

二、地方特色文化对地方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作用路径

(一)地方精神文化造就地方大学文化的独特品格

地方高校独特的精神文化是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累积下来的精神财富,包括办学成就、社会声望、思维活动和集体意识状态。这种财富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充实和发展,逐渐发展为地方高校文化传统的全面展示,深深扎根于高校所在地的地方文化之中。地方高校应该凝练出自身独树一格的大学文化精神品格,这一点对行业特色大学尤为重要。以常州大学为例,学校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应运而生,其多年来在化工、机械、石油、储运、制药等领域拥有自己的独特优势。从1978年5月无锡、常州两个化工分院建立至今,在三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凝练出的精神文化时代相传,并体现在常州大学校训——“责任”之中。 “不同的传统、精神,不同的校训、校风,是大学展示的‘文化名片’。”[2]常州大学校训“责任”蕴含了敬业、务实、勤奋之意,讲求可行性、可靠性、有效性、可持续性,这些都是工程科学和工程实践的特性,也是高等工程教育应在育人过程中着力培育的品格。以“责任”为校训,表明常州大学师生员工既有脚踏实地的敬业精神又有志存高远的创新精神,既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又对社会和时代负责。常州大学的校标以简洁的“龙”形为主体,富含中国文化底蕴及常州历史特征。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城是有2500多年历史古城常州的别名,寓意常州大学将继承龙的精神与活力,在龙腾虎跃的大地上开创出一片美好的未来前景。理性地总结办学过程中的经验、客观分析自身的优势与特色,是形成高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思想认识基础,也是创新高等教育的理性思考。

(二)地方物质文化成为地方大学文化的育人载体

地域文化总是根植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之中。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地方大学拥有得天独厚的丰富区域文化资源和区域文化特色,其办学优势上突出地方性和区域性特点。德国历史哲学家斯宾格勒说过,每一种文化都根植于他自己的土壤,各有自己的家乡和故土的观念,有自己的风景和图像[3]。地方高校汲取地域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发挥以器物形式为载体的景观文化教化育人,能够使身在其中的师生员工潜移默化地产生学习和研究的动力,并以此获得精神养分。常州大学地处经济、人才、文化、教育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具有吸收地方特色文化的优势。常州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蕴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对地域的亲切感和认同感,进而使学生成为地域文化的参与者、传播者和创造者。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常州大学十分重视研究和保护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5月,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在常州大学建成并投入使用,并于2014年6月获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为广大师生接受传统文化熏陶开辟了新通道。常州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创造性、开放性地反作用于地域文化,重构地域文化,成为地域文化的标志。

(三)地方文化精神浸润地方大学文化的品位素养

“每所大学都存在于一定的生态环境中,没有任何一所高校可以脱离与当地的必要互动……大学与地方之间的互动对双方极为重要。”[4]与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年限相比,人类所创造的历史传统文化可谓历史悠久,如何在有限时间里,以悠久的历史文化净化心灵、提升境界,是每一所大学人才培养必然面对的问题之一。当今社会处于快速转型时期,物质财富丰富、价值取向多元化,大学生群体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信仰缺失、人生目标缺乏等现象。此时,传统的“仁、孝、礼、义”等核心文化理念具有积极引导作用,应当大力弘扬。常州大学以合作共建“常州大学中华孝道文化研究院”为契机,在中华孝道园设立了“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和“青年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调研实践基地”,每年组织新教工在孝道园举办入职培训实践活动,组织师生赴中华孝道园开展主题研修活动,体验孝道文化,提升师生的传统文化自信,为将传统文化融入常州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开辟了实践舞台。“传统是社会积累的经验,文化本来就是传统,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的。”[5]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对大学的基本要求,也是大学所应承担的基本使命。

三、地方大学文化对地方特色文化的“精神反哺”

(一)地方高校为地方特色文化传承提供研究智库

地方高校拥有专门的研究机构,有相对充裕的资金和专业的高层次研究人员,这些优势对地方文化的传播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地方高校文化的形成与构建根植于其所处的地域文化之中,生活在特定地域的高校师生员工也必定会受到地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受地方文化浸润的高校文化,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立足地方,积极吸取地域文化的养料,从而参与继承、创新和宣传地域文化。“一所地方大学如果不能在各个重要的学科领域都竭尽全力,包括对于探究人文价值、社会结构机器历史发展等多种社会形态以及人类传统、文化和世界观起核心作用的人文学科领域,它就不可能真正成为一所杰出的地方大学。”[6]

常州历史文化灿若星辰,曾引来龚士珍“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的赞叹,另有南宋陆游,明徐琼,清袁枚对常州文化极尽赞誉。回顾和研究这些历史文化,继承和弘扬历史文化遗产及其宝贵经验,可以加深高校师生对地方的了解,提升人才培养素质,弘扬地方特色文化事业。基于常州市重点打造“开吴之地、名士之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实际,常州大学开展了系列研究,催生出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学术理念和研究模式。常州大学整合多方研究力量,打造专业研究团队,积极开展地方文化和历史文化的研究工作,产出了一批富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为常州市成功创建历史文化名城提供了智力服务和成果支撑,为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可行的路径。此外,常州大学成立地方文化研究所、乡贤文化研究所、常州大学国学研究院等做法都为常州地区的地方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学术支持,利用高校校园文化研究所和地方文化研究所的学术文化优势,实现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的相互融通和共享,使地方大学成为辐射、传播地方文化的枢纽,真正突显地方大学服务地方的智库功能。

(二)地方高校为地方文化持续发展培养人才

地方高校培养的大批高素质人才通过自己的品行和精神风貌,将大学文化传播四方。文化即是“化人”,大学教育对于人的一生来说具有深刻而直接的影响,学生必然会带着大学文化烙印走向社会。这样,大学文化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成为未来地方建设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以常州大学为例,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形成协同育人的良好格局,先后组建了以常州名人命名的“华罗庚学院”“史良法学院”“周有光语言文化学院”,在瞿秋白故居、溧阳市水西村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等地方设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基地,组织开展“传承家训家规,培育文明风尚”主题活动,围绕励志、修养、孝道、家教、节俭、勤劳等开展家训、家规等的征集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

随着时代的发展,地方的传统和观念不断地与大学的先进文化相融合,实现共生发展。相反,大学校园也为地方文化提供了实践和创新的平台。地方独具特色的社会人文观念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地方高校的文化发展中;同时,地方大学作为传授文明的场所,它所承载的文化和精神气质也影响着地方文化,给地方带来先进的文化观念,并作为地域知识和文化中心,引领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地方高校承担着文化传承之责任,文化创新是地方高校进步的显著特征和功能。文化的传承、发扬与创新,精神品格的铸造,历史的传承和学术的探寻都是地方高校的文化功能和重要使命。大学文化对地方特色文化的积极汲取和反哺研究,体现了一种和谐互动的良性发展关系,而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

[1]吴鼎福,诸文谓.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25.

[2]袁贵仁.加强大学文化研究,推进大学文化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2(10):46.

[3]韩明涛.大学文化建设[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72.

[4]郑海霞.美国大学与城市互动的案例分析——以芝加哥大学与芝加哥市的互动为例 [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 (5):36.

[5]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三联书店,1985:23.

[6]陆登庭.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6.

猜你喜欢

常州特色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常州的早晨
特色种植促增收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常州非遗 灿烂多彩
完美的特色党建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常州梳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