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省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讨会在南昌召开

2015-02-22杨普香

蚕桑茶叶通讯 2015年5期
关键词:江西省江西有机

江西省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讨会在南昌召开

2015年8月6日,江西省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位专家以“江西省茶叶产业经济”为主题,在南昌组织召开了研讨会。研讨会邀请了省政府办公厅、省农业厅、省科学院、江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省蚕桑茶叶研究所、省茶业联合会、经济晚报、农民日报等单位的领导和学者,以及江西省婺源县大鄣山绿色食品公司、江西林恩茶业有限公司、浮梁县浮瑶仙芝茶业有限公司、江西吉贡茶业有限公司等知名茶叶企业负责人共二十余人参加。

会议由江西省茶叶产业体系经济岗位专家、省科学院副院长魏国汶研究员主持。会议主要内容是对江西省茶叶产业经济进行研讨,为提升江西茶叶产业经济开拓思路,献计献策。研讨会上江西农业大学李道和教授代表江西省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位作了“江西省茶叶产业发展研究报告”,省科学院院长王晓鸿研究员、江西农业大学副校长黄英金教授、省茶业联合会副会长赵沙鸥研究员等学者分别对江西茶产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茶企负责人分别就企业、所在区域的茶产业情况、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做了发言。最后省农业厅副厅长唐安来作了总结讲话。

“江西省茶叶产业发展报告” 梳理了全球茶产业及我国茶产业大量的统计数据,分析了国内外茶产业现状和趋势,报告了江西省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启动一年以来对婺源县、浮梁县、修水县、遂川县、上犹县等主要产茶县进行产业经济调研的结果。报告以大量的调研数据为基础,结合江西省茶产业实际, 提出“茶产业管理和茶叶经营主体竞争力不强”是江西省茶叶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认为,“产业管理不强”主要表现在:①产业发展有行动计划,却无明确的执行主体;②企业无序恶性竞争激烈,③产业扶持分散,没有形成合力;④产业服务体系不健全;⑤产业管理者存在多重管理。“经营主体竞争力不强”主要表现在:①茶叶经营主体整体经营效率不高;②茶叶企业及合作社技术人员较少;③茶叶经营主体负责人个人文化程度较低;④茶叶企业营销体系不健全,茶叶品牌混乱等问题。“报告”还谈及了产业经济岗位在贵州省茶产业考察的学习体会,介绍了贵州省政府发展茶叶产业先进经验和基本作法。 最后提出了江西茶产业发展的思考,建议政府方面设立专门机构(落实行动主体),制订合理规划、规范竞争机制、健全服务体系、增强企业竞争力;做好倡导者、规划者、扶持者、服务者和管理者;充分用好政府权力、学者智力、金融家的财力,推动江西茶产业的发展。

参会茶企负责人的发言以自身企业为着力点,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分析了国内外茶产业产销形势,剖析了企业自身与所在产区茶产业存在的问题和技术需求。企业规模和现代化水平低,生产、加工和质量标准不统一,品牌知名度不高、影响力小,市场开拓能力差,企业之间的竞争无序,茶叶质量安全存在新的风险,有机茶生产要求高、生产成本高、货源难求等,是各企业和茶区普遍反映的共性问题和难题。提升茶叶质量安全水平的生产技术、机械化和节本增效技术、品牌营销技术等是企业的需求重点,制订技术规程和标准是促进茶产业发展的技术基础。

参会代表一致认为,江西省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以绿色有机茶生产技术研究为重点开展各项实用技术研究,符合产业发展需要,编写的《绿色有机茶叶生产实用技术》一书为新型职业农民应用新技术、推动绿色有机茶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指导。制订的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将为规范全省绿色有机茶生产过程提供技术依据;开展的茶产业经济调研与分析,数据详实、与产业结合度高,对江西茶产业发展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省农业厅唐安来副厅长在总结讲话中强调,江西茶叶产业要得到发展,首先要用好“生态好”这块金字招牌,做好“绿色有机”这篇文章;其次要对茶叶品牌进行整合,促进企业之间联合,打造享誉全国乃至世界的茶叶品牌,通过品牌引领茶叶产业的发展。

(杨普香)

猜你喜欢

江西省江西有机
模拟成真
有机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
江西银行
《江西省志•审计志》顺利通过验收
纯净天然有机 为您献上一杯道地药茶
江西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67个
考了个大的
九十九分就是不及格——有机农业,“机”在何处?
我爱江西奶奶
有机心不如无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