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晚秋蚕省力化饲养技术应用

2015-02-22万瑞红

蚕桑茶叶通讯 2015年5期
关键词:蚕儿蚕室养蚕

万瑞红

(安徽省泾县桃花潭镇农技站 242554)

随着农村二、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量的劳动力发生转移,采用省力化养蚕技术减轻劳动强度,节省工本,提高经济效益己成必然趋势。传统的养蚕模式已经很难满足生产的需要,一些新的养蚕技术便应运而生,全年条桑育取代传统的片叶养蚕、自动上蔟取代拾蚕上蔟等使工作效率大为提高。近年来泾县桃花潭镇晚秋蚕饲养大力推广条桑育、蚕台育等饲养方式取得成功。

1 晚秋大蚕条桑育、蚕台育的意义

1.1 有利于提高养蚕工效,减轻劳动强度

晚秋4~5龄蚕饲养花工多且用工集中,用工量约占整个蚕期的85%以上,传统方法用多层片叶平面养蚕,每个劳力一般只能承担1~2张种,费工费力,不能适应规模养蚕发展的需要。晚秋4~5龄蚕的条桑斜面育、蚕台育、地蚕育是养蚕技术的一次革新,是省力化养蚕的核心内容,晚秋蚕4~5龄期不采片叶,直接剪伐条桑,推广应用后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快乐养蚕”,达到了省工、省力、节本、好养、优质、高效的目的。

晚秋蚕期,采取剪伐条桑收获桑叶,比采摘片叶工效提高4倍以上,且代替了桑树冬季剪梢;其次条桑育一般每日给桑2~3回,而晚秋片叶育一般每日给桑3~4回,不但给桑次数减少,且操作方便,5龄期一人可养蚕3~4张,比常规养蚕工效提高2倍以上;再次采用条桑养蚕,4~5龄期不除沙,蚕体、蚕座消毒及给桑均不需要搬动蚕具,操作简便,能大幅度减轻劳动强度。

1.2 有利于桑叶保鲜,提高桑叶利用率

条桑育剪伐后的枝条继续向桑叶输送养分和水分,枝条上的桑叶失水率低,有利于桑叶保鲜。传统的多层片叶育,蚕儿有踏叶现象,尤其是温度低时,下层桑叶不易吃净,造成桑叶浪费。而条桑育蚕儿在枝条上食桑,与其固有的食桑习性相吻合,取食方便,且桑叶新鲜,包括叶脉都被吃净,提高了桑叶的利用率。

1.3 有利于减少蚕病发生,提高蚕茧质量

条桑育蚕座呈立体结构,内部和枝条之间均通风透气,不但有效防止蚕座蒸热发酵,而且符合“大蚕要风”的生理特点。蚕儿食叶新鲜,食桑量足,体质强健。群体呈立体分布,相互之间很少发生蚕脚抓伤。不加网,不除沙,蚕粪和病蚕自然隔离,减少了蚕座感染,有效地降低了发病率。蚕儿体质强健,有效地提高了蚕茧产量和质量。

1.4 有利于节省蚕具投资,提高蚕室利用率

条桑养蚕,大蚕期不需蚕匾、蚕架,仅需少量竹篙,节省蚕具一次性投资600元以上。条桑育对蚕室规格要求不高,普通平房、楼房楼梯口、室外简易大棚等均可使用。就同一普通蚕室而言,饲养1张5龄蚕,多层片叶平面育30m2较为紧张,而条桑育30m2则较宽松。

1.5 有利于树体积累养分

秋季9月中下旬剪梢,剪口下部所留桑叶多为成熟叶,可继续进行光合作用,为树体积累养分,充实枝条,第二年桑树发芽率提高,发芽后长势较旺。常规采摘片叶,枝条顶部嫩叶光合作用性能较弱,且所积累养分被用于顶部嫩梢生长,在冬季剪梢时又被剪除,造成养分浪费。秋蚕条桑育伐条能从桑园中带出大部分的桑蟥、野蚕、桑螟、桑尺蠖等害虫,降低了桑园中的虫口密度。

2 晚秋蚕条桑育主要技术

2.1 条桑收获技术

2.1.1 剪伐时间

晚秋蚕条桑收获时间应掌握伐条后枝条上的冬芽不秋发,宜在9月20日前后剪伐。晚秋蚕种出库时间应掌握在8月底。

2.1.2 留叶数量

收获时枝条上叶片多,剪伐时可只剪条,暂不去除下部叶片,上蔟前1~2天,如需桑叶可在剪过枝条的树上采叶。

2.1.3 留条程度

长势好的桑园留条长,长势差的桑园留条短,一般留条50~80cm,如剪口下第1芽没有桑叶时,可适当提高剪伐高度,确保留条后剪口下第1芽有叶片,同时剪去卧状枝和细弱枝。

2.2 条桑养蚕技术

2.2.1 给桑方法

一般在4龄第2天后将收获的条桑头尾颠倒呈“川”字型均匀摆放在蚕座上,弯曲的枝条在弯曲处剪断,枝条粗细长短搭配均匀,每天给桑2次。

2.2.2 消毒防病

大蚕期每天或隔日撒1次含有效氯3%的漂白粉防僵粉,进行蚕体、蚕座消毒,若发现有僵病蚕应及时用防僵药剂,5龄根据天气情况,在天气晴朗的中午添食蚕宝素等药剂进行防治细菌病,5龄第2、4、6日体喷或添食灭蚕蝇防治蝇蛆病。上蔟前添食蜕皮激素时加配蚕宝素和灭蚕蝇的混合液能有效预防死笼茧和蛆孔茧。

2.2.3 上蔟处理

见熟前1天改用片叶育,以保证蚕座平整,减少熟蚕在桑枝中结茧。蔟具要及早准备,适熟上蔟,操作动作要轻、快。

3 注意事项

一是条桑育的桑树,原则上1~3龄不要采叶,待枝条上桑叶分布均匀、成熟再采,利于蚕儿食桑饱食。二是根据开叶的先后分批饲喂,便于掌握给桑量和分批上蔟。三是条桑粗细搭配饲喂,过长的可根据需要剪去一段。四是条桑收获宜早上进行,剪下的桑条应松散地直立放于潮湿的地面,防止桑叶堆积发酵,影响叶质。天气干燥时结合防病药剂添食水叶。五是做好蚕室、蚕座的养蚕小环境的调节,做好蚕病的预知检测,做好蚕病的预防工作,在饲喂叶前,注意观察蚕体,发现病蚕及时处理。六是上蔟前一天改喂叶片。斜面育的要拆除叠砖,抽取竹竿,使桑条平放于地面,而后喂桑叶,蚕儿就不会潜伏于桑条内营茧,也有利于熟蚕的搜集。七是条桑育在桃花潭镇刚刚开始推广,可借鉴的经验不多,要根据饲养量和蚕室结构综合应用好蚕台、斜面及地蚕的条桑育技术,边摸索边完善。

猜你喜欢

蚕儿蚕室养蚕
养蚕不易
难题
养蚕记
难题
秋蚕饲养前消毒防病技术
养蚕巢脾 一种新的养蚕用具
沼气养蚕的技术
农村养蚕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
可爱的蚕儿
养蚕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