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苯达唑片治疗脑包虫病并发脑囊虫病的疗效分析

2015-02-22庄进学贾映海

西南国防医药 2015年9期
关键词:囊虫包虫病疗程

陈 辉,庄进学,贾映海

脑包虫病及脑囊虫病为颅内较常见的寄生虫感染疾病,好发于我国西南、西北等牧区,患者常年居住于牧区,有牛、羊密切接触史,主要表现为头痛、癫痫及颅内高压[1]。目前国内文献报道主要为脑包虫或脑囊虫单独感染所致的疾病, 而对两者合并存在的报道甚少。我们于2008 年2 月~2013 年2 月收治22例脑包虫病并发脑囊虫病的患者, 采用阿苯达唑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收治的22 例脑包虫病并发脑囊虫病的患者, 均来自藏区, 经过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均排除身体其他部位感染,符合脑包虫病并发脑囊虫病的诊断(参考《王忠诚神经外科学》脑寄生虫感染中关于脑包虫病及脑囊虫病感染的诊断依据[2]),其中男性15 例,女性7 例,年龄26~58 岁;藏族19 例,汉族3 例;病程最长2 年,最短22 d;全部有牛、羊接触史,有明确食用生肉史16 例。

1.2 临床表现 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头痛症状,有癫痫发作12 例,肢体运动障碍3 例,恶心、呕吐5 例,单纯头痛者2 例。

1.3 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 18 例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增高;5 例头颅CT 可见典型的虫体钙化灶;全部患者MRI 显示脑内明显多发病灶,最少者8处病灶,最多者24 处病灶,病变位于脑实质内,病变均小于2.5 cm,为长T1长T2信号,边界清楚,部分信号欠均匀, 部分病灶周围有少许水肿改变, 强化后13 例可见“头节”及囊壁强化,5 例存在典型的“包虫子囊”和“囊虫头节”。血清学检查中,包虫、囊虫抗体均为阳性,17 例皮内试验阳性, 由于血清学抗原检查对包虫、囊虫存在交叉阳性结果,我们采用苏东明等[3]研究的DD-ELISA 法予以鉴别,即可诊断。

1.4 治疗方法 采用《中国国家处方集》治疗方法[4],给予阿苯达唑片(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496),20 mg/(kg·d),分两次口服,早晚各1 次,1 个疗程为1 个月,治疗最低为5个疗程。 每疗程治疗后,休息2 w,再行下一疗程治疗。 治疗期间若患者不能耐受上述剂量,可适当酌减,并增加疗程。 用药期间严密监测血常规、肝肾功,同时根据病情给予降颅压、激素、保肝、保护胃黏膜、抗(或预防)癫痫等治疗。

1.5 疗效判定 治愈: 临床症状消失,CT 及MRI检查证实虫体消失或钙化;好转:临床症状减轻,CT及MRI 检查证实虫体钙化或较前减少;无效:临床症状仍存在,CT 以及MRI 检查无变化。

2 结果

本组病例经5~9 个疗程治疗后,全部治愈。4 例在第1 疗程中出现肝功转氨酶升高,经过保肝治疗后,肝功恢复正常;1 例在第1 疗程中出现颅内压明显增高,采用颞肌下减压术,病情得到缓解,最后痊愈。 全部患者在以后的疗程中,均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

3 讨论

脑包虫病是人感染棘球绦虫的幼虫所致,占全身包虫病的1%~2%[5];脑囊虫病是感染囊尾蚴所致,约占全身囊虫病的80%[6]; 两者感染途径均系食入被虫体感染的肉食或被其虫卵污染的食物所致,或人的手指污染虫卵,自己吞食而被感染。 脑内同时感染两种寄生虫者少见,目前国内文献报道脑包虫及囊虫病主要发生于儿童[2],而本组病例均发生于成人,分析原因与藏区成年居民喜生食风干肉制品密切相关。

本组病例给予阿苯达唑治疗后全部治愈,治愈率为100%。 治疗过程中,4 例出现肝功能转氨酶升高,1 例出现颅内压明显增高,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7%, 小于国内文献报道的口服药物治疗脑实质性感染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9.1%)[7]。

阿苯达唑为高效广谱驱虫药,杀虫作用强,能很好透过血脑屏障,对绦虫有高度活性,对虫卵发育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毒理实验表明毒性小、安全[8]。结合本组病例出现的不良反应,说明药物对肝功能存在一定影响, 故治疗过程中应定期抽血检查血常规、肝功、肾功的变化,可常规口服保肝药物预防,如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易善复)。 若出现肝功能异常,应静脉给予保肝药物(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或甘草酸二胺注射液等)治疗,尤其在第1 疗程治疗时应特别注意。 此外此药大部分从尿排出,少部分从粪便排出,故治疗过程中应嘱患者多饮水,减少体内蓄积。 当治疗过程中出现脑水肿引起颅内压明显增高,危及生命或者影响视力,而通过药物不能控制时,由于播散型病灶,无法手术摘除,可根据病情施行一侧或者双侧颞肌下减压术[2],同时可酌情减少剂量,增加疗程,使病情得到控制。 若治疗后期发生脑积水可采用脑室外引流术,脑脊液细胞数、蛋白正常后,可行脑室- 腹腔分流术[9]。 分析治疗过程中出现脑水肿加重、引起颅内压增高,主要是因大量脑实质内病灶在死亡崩解过程中,释放异体蛋白而引起强烈的自体免疫反应,刺激周围脑组织发生明显脑水肿[10]。对病程较长的患者,由于病灶形成纤维组织,药物渗透入囊内作用减弱,故需要足够的治疗疗程,且在影像学及血清学结果阴性后,需要巩固1~2 个疗程,以避免复发。由于脑包虫病及脑囊虫病的时间及疗程不同[4],故脑包虫病并发脑囊虫病治疗时,其每个疗程治疗时间及最低疗程数应按照包虫病治疗时间确定,即每个疗程治疗时间为1 个月,疗程数不低于5 个。

脑包虫病、囊虫病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在没出现颅内高压症状之前早期诊断有一定困难[5]。 当疾病发展至中期,有明显颅内高压症状时,通过流行病学史、影像学、血清学等检查,不难作出诊断。故笔者认为, 在疾病早期没有出现明显颅内高压者,有头痛或者癫痫,或者两者合并者,若来自疫区,或者有食用生肉史,应首先考虑脑包虫或者囊虫感染的可能,应及早进一步行头颅MRI 及血清学等检查明确诊断,早期治疗,缩短治疗疗程。 此外,应加强疫区居民的健康宣传, 纠正不良饮食习惯,普及疾病预防知识,对减少疾病的发生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阿苯达唑对于脑包虫病并发脑囊虫病的治疗,其疗效确切,效果佳,并且毒副作用小,无复发,应为临床首选。

[1] 翟青玲. 吡喹酮治疗脑囊虫病4 例临床分析[J]. 陕西医学杂志, 2004, 31(4):364-365.

[2] 王忠诚.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 武汉: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939-946.

[3] 苏东明, 薛晓玲, 温博贵. 人体包虫病与囊虫病血清学鉴别诊断ELISA 方法的建立[J]. 免疫学杂志, 1988,4(3):188-190.

[4] 《中国国家处方集》编委会. 中国国家处方集(化学药品与生物制品卷)[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0: 548-549.

[5] 薛庆澄. 神经外科学[M]. 天津: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427-429.

[6] 李大年. 现代神经内科学 [M]. 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387.

[7] 王燕, 张星虎. 脑囊虫病治疗方法探讨[J].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09, 16(6): 435-437.

[8] 陈新谦, 金有豫, 汤光. 新编药物学[M]. 15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156-157.

[9] 王丽敏. 吡喹酮治疗脑囊虫病80 例临床分析[J]. 医学信息杂志, 2009, 4(4): 89.

[10] 敏胜德. 阿苯达唑治疗脑囊虫病20 例疗效观察[J]. 兰州医学院学报, 2002, 28(3): 86-87.

猜你喜欢

囊虫包虫病疗程
一次开颅治疗颅内多发性脑池型囊虫1例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椎管内大范围囊虫病1例
羊脑包虫病的诊治
勇做包虫病防治工作的
中药外敷治疗乳腺炎验方
藏区包虫病防治缺长效机制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肾移植术后卡氏肺囊虫肺炎1例护理体会
包虫病为害一方盼“国家队”相助
无花果煎汤熏洗治疗痔疮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