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著名草原学家、草业科学的奠基人之一贾慎修教授

2015-02-22

草原与草业 2015年4期
关键词:草地草原资源



我国著名草原学家、草业科学的奠基人之一贾慎修教授

贾慎修先生治学严谨、造诣精深、为人豁达、平易近人,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他所钟爱的草地科学事业,为我国草学的繁荣发展和人才梯队的建设呕心沥血,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先生率先研究了中国草地的分区,对40亿亩草原进行了区划,揭示了我国草地资源的基本特征和地区分异,为草地研究和合理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被我国广泛采用。

1950年先生曾参加学校组织的农牧业资源考察团,对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及环湖地区农牧业生产进行考察。1951年,参加政务院和中国科学院对西藏草地资源的考察,并于1953年发表《西藏高原自然概况》的学术论文,该论文向世界首次揭示了西藏高寒草原的真面目,引起中、外科学家和社会的关注。

1954-1955年,先生领队考察了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荒漠草原区和锡林郭勒盟“五一”牧场。1956-1957年参加了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队对新疆草地资源综合考察,采集植物牧草标本一千多份。

1960年,先生带领年轻教师和研究生开展了“天山北坡草地类型及其利用”和“划区轮牧”的研究。1962年,参加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队,参与编著了《内蒙古自治区及其东部毗邻地区天然草场》一书,这是一部在草学界影响极大的专著。

文革期间,先生饱受凌辱,但仍以达观的态度,采取不同方式进行草原的学术研究。1973年先生冲破重重阻力,带领他的学术团体,开始对我国南方山区草地资源的山地草原考察,并在湖南南山牧场建立起我国第一个草山草坡改良试验研究站,在其后的岁月里,坚持学术研究,取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研究成果获得农牧渔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对我国南方草山草坡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迄今仍在指导南方草地畜牧业生产实践和科研工作。

1974年先生考察了冀北山区和坝上草原,筹建了围场草原定位站,对我国北方草原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建设,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

1979年,中国草原学会正式成立,先生被推荐为理事长,并一直连任至去世。先生不为艰辛,以他的高尚人格魅力和超凡的敬业精神,带领学会开展学术研究,培养人才,并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学会队伍不断壮大,学科层次日臻完善,国际地位逐渐提升,发展到8个二级专业委员会、千余名会员的全国性学术团体。

1980年起先生对河北省张家口、承德地区和内蒙古赤峰市、锡林郭勒盟农牧交错地带进行系统的考察分析。成功地组织并参与完成了第二次全国草地资源普查,并提出了全国草原科学分类系统,得到国内外同行的认可,这一成果至今仍在应用,由此贾老被称为中国草地资源研究的先驱和奠基人。

先生两次率代表团参加了1981年在美国肯塔基大学召开的第14界国际草地会议和1985年在日本召开的第15界国际草地大会,会上与世界80多个国家的同行进行交流,标志着我国草地科学工作者走出国门,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组织翻译会议论文,同时参加国家组织的美国、苏联、日本和印度四国的草地资源研究,主持编写研究报告,把国外先进经验引进国内,为促进我国草地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做出了突出贡献。

摘自《贾慎修文集》

2015-08-17

高秀芳(1974-),女,高级畜牧师,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人,从事草原保护建设与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草地草原资源
讲解《草原图》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当周大草原》
一生的草原
草地上的事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Laughing song
资源回收
草地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