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奶业协会名誉会长、原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刘成果在第六届(2015)中国苜蓿发展大会暨国际苜蓿会议上的讲话
2015-02-22
中国奶业协会名誉会长、原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刘成果在第六届(2015)中国苜蓿发展大会暨国际苜蓿会议上的讲话
1 苜蓿是个宝
“苜蓿是个宝”,在世界上早有这样形容苜蓿的说法。上帝赐给人类两件宝物,一件是豆科植物,一件是反刍动物。豆科植物的固氮作用是天然的氮肥发生器,反刍动物由于他瘤胃的作用是天然的发酵罐,人类不能直接食用的草纤维转化为人类可以吸收的奶蛋白,所以草、牛、奶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自2002年开始从事中国奶业协会工作后,对草、牛、奶的关系,以及奶业的地位和作用逐步有了新的认识,苜蓿是奶产业发展的第一车间。
2 发展苜蓿振兴奶业
2008年我国发生了三聚氰胺婴幼儿奶粉事件,此事件损失巨大,三鹿奶粉由此倒闭,教训也是惨痛的,严重挫伤了全国人民对国内奶粉的消费信心,该事件已过去7年,但消费者仍然没有彻底摆脱这个阴影。这个教训告诉我们,养牛必须要有好的饲料,解决优质饲料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2011年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任继周和众多专家的支持下,国家草、畜、奶三个协会共同发起了“大力发展苜蓿产业的建议”,建议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并批示“要解决牛奶质量安全,必须从优质饲草抓起”,由此诞生了“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该行动从2012年启动,到目前已实施200万亩,形成了苜蓿干草生产能力120万吨,取得了很好的效益。主要体现出三个效益,分别为:一是社会效益,优质奶保证了奶制品安全;二是经济效益,从项目实施的36家养殖企业看泌乳牛单产提高1000多公斤、乳脂率提高0.22%,乳蛋白提高0.1%,奶牛代谢疾病发生率降低约40%。在种植环节上每亩纯收益700元左右,在养殖环节上每头泌乳牛年产增加1200公斤,每头牛增加1200多元。三是生态效益,苜蓿具有增肥固氮,改良盐碱地,降低土壤碱度和盐分含量,提高速效氮和有机质的含量,减少水土流失的程度等作用。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这三方面的表现,说明发展苜蓿项目是成功的。
3 本次大会在蚌埠召开的意义
蚌埠市市委、政府为发展苜蓿产业种植,克服诸多困难,将10万亩基本农田经营权集中流转用来种植苜蓿,这需要很大的魄力,值得大家学习。在中国很多人认为苜蓿只适宜在干旱地区种植,南方不适宜种植,蚌埠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收获季节都在雨季,苜蓿干草收获存在很大困难,因此当地选择苜蓿产品为鲜草,利用青贮的方式解决干草问题,使苜蓿种植得到了创新,目前10万亩苜蓿地年产青贮苜蓿达20万吨,开启了中国苜蓿种植新的领域,解决了“北草南运、北奶南运”的新途径。现代牧业采取10万亩苜蓿地和4万头奶牛配套,奶牛的粪污处理采取干湿分离+沼气的方式有效利用,固态的沼渣用于垫牛床,液态的沼液用于苜蓿种植地,气态变为沼气用于发电,实现循环可持续利用,环保问题解决的很好,实现了草、畜、乳一体化,这是非常成功的典型案例。现代牧业生产的乳品连续2年在欧洲食品品鉴大会上获得金奖,为中国奶业在世界上争得了荣誉。
4 下一步苜蓿产业发展
十二五期间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是成功的,十三五要继续加大力度,增加国家投资力度,扩大种植面积。由于畜牧业发展的需求,苜蓿供给缺口仍很大,苜蓿发展很有潜力。种植业转型结构调整中草业是种植业调整的重要出路,当前玉米价格下降,农民种植积极性下降,要及时引导农民到草产业上来。要树立全新的粮食安全观念,现在的粮食安全本质上是食物安全,粮食作为主食用的越来越少,食物结构主副在发生变化;粮食安全是食物安全,食物安全是营养安全,营养安全要寻找新的营养源,发展草食动物,肉、奶都是营养的重要来源,是饮食结构中不可缺乏的动物蛋白。草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地位较低,要扭转这种文化,应视草为宝、立草为业,从观念上彻底转变,转变观念才能对草业发展有新的认识和新的发展动力。
——本文来源于会议现场整理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