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烟雨苏轼诗
2015-02-21张荣生
张荣生
庐山是一座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名山,它屹立于长江南岸、鄱阳湖之滨,与鸡公山、莫干山、北戴河并称中国四大清凉世界的避暑胜地,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誉。作为一座地垒式断块山,庐山绵延数十里,有90多座山峰,被命名为五老峰、大汉阳峰各式各样名字的山峰便有171座,群峰间散布森林、花鸟、温泉、飞瀑、湖泊深谷、怪石、岩洞、别墅,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在此写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近现代许多政治人物留下了影响历史进程的事迹,从而形成了一种独具的魅力。
宋元丰七年(1084),苏轼结束了五年贬谪黄州的零落生活,迁往离汴京较近的汝州,在黄州他担任的是“不签书州事”的团练副使,调往汝州依旧是团练副使,这在当时称为“量移”,途中他游赏了向往已久的庐山,写下了《初入庐山》:
其一
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
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 。
其二
自昔怀清赏,神游杳霭间。
如今不是梦,真个是庐山。
其三
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
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
其一写青山于我素不相识,因而表现出了偃蹇不相亲的冷落神情,如果要认识庐山真正的面貌,需要成年累月的相伴,相互交往、相融才能成为朋友。其二说的是自己很早就有游赏庐山的雅兴,就连睡梦中也梦见自己徜徉在无声无息的庐山云雾之中,如今梦想变成现实,真个到了庐山,其欣喜可想而知。其三用“芒鞋”“青竹杖”两个意象写自己游赏的行装,用“百钱”写自己游赏的资财。令人奇怪的是自己盛名在外,在这深山老林里竟然人人都知道我这样一个人物。
《初入庐山》表现了苏轼人与世界交融、天人合一的审美意识,正如王阳明所说的“天地万物与人原本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世界因人的“灵明”成为有意义的世界。庐山不是作为外在于人的现成东西而被苏轼凝视、认识,而是作为人与庐山交融的审美对象而展示出来,王阳明认为无人心则无天地万物,无天地万物亦无人心,我看山间花,则山花一时明白起来。李白《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诗人在看敬亭山,敬亭山也在看诗人,两者交汇交融,形成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审美世界。李白另一首《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山本无所谓“碧”,“碧”也无所谓伤心不伤心,“寒山”与“伤心碧”都是从词的主人公的“愁”引起的,形成“愁”的离情别绪与“寒山”相会交融的一种情境或意境,所以“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表现的是苏轼“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的审美精神。
根据《东坡志林》的记载,苏轼游庐山时,有人以陈令举《庐山记》见寄,其中有徐凝、李白之诗。徐凝《庐山瀑布》: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苏轼见徐凝诗而失笑,旋至先寺,主僧求诗,苏轼写下了这样一首诗:“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唯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庐山作为名胜,登临者不知有多少,“一生好入庐山游”的李白,曾经多次登临庐山,苏轼所说的“谪仙词”,指的是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徐凝只是实写,用“虚空落泉”这一意象点出其高千仞,用雷奔写其声势,写其流入长江而不暂息,将庐山瀑布比作“白练”,练是古代的丝织品,生丝上有结节和胶质,必须经过煮泡、漂白,反复杵捣后,才会变得洁白柔顺,唐代张萱画有《捣练图》可以为证,“白链飞”“一条界破青山色”,仅仅写了庐山的“外形”而没有进入“神”的境界,苏轼认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李白的诗用太阳照在香炉峰上的紫烟写瀑布的色彩和背景,用“挂前川”状其形,用“飞流”写其动态,一个“飞”字惟妙惟肖,用夸张的语言“三千尺”具体勾画出了瀑布的高度,用天上的银河落在九天写其神,想象力直落天外,显示出了谪仙李白的诗性智慧。徐凝的诗与李白的诗差距不可以道里计,故苏轼称徐凝的诗是“恶诗”。
崔颢《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句法优美而自然,境界开阔格调高雅,由鹤去楼空这一神话传说写起,由虚而实,由远而近,从遐想回到现实的汉阳树色,洲中芳草,日暮乡关,江上烟波,具体而微的传达了无限的愁思,有人推为唐人七律之首,传说李白游黄鹤楼时,见崔颢写的诗十分钦佩,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既然崔颢写绝了,李白也就避而不写。这就表现了李白的詩性智慧。
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了李白的瀑布诗,苏轼就避开了瀑布而极写庐山峰峦重叠,变化多姿的风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用辩证的观点,指出一定距离的观察才能把握事物的真正面貌,显示了和李白同等的诗性智慧。
苏轼写庐山还有一首诗《观潮》:“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休。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用“烟雨”和“潮”两个意象写出了两处名胜的特征,庐山的云雾有如烟气,庐山的瀑布有如烟雨,而浙江海宁盐官钱塘江潮每年农历八月十八都会有大潮,最高达到了9.58米,最快潮速每秒12米,李白诗问:“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苏东坡的回答是:“若问潮头高几许?吴山浑在浪花中”,书家米芾则认为“天排云阵千雷震,地卷银山万马奔”,画家郑板桥则形容为“云雷风霆为前驱,潮头耸并青山立”,而当地则说“钱塘郭里看潮人,直至白头看不足”。
苏轼从自己多年的审美实践中总结出,纵使庐山烟雨,纵使浙江潮这样的胜景,没有观赏前是“千般恨不消”,可是观赏后产生不过尔尔的审美体验。笔者去过庐山、黄山、三清山、武夷山,去过张家界、镜泊湖,去之前兴味无穷,去之后同样产生不过如此的慨叹;庐山烟雨浙江潮毕竟有它的美妙之处,前一个“庐山烟雨浙江潮”是憧憬,后一个“庐山烟雨浙江潮”则是一种经历特殊审美体验后的美感,因此《观潮》这首诗刻画了憧憬与实际的审美差异,美学上具有普遍意义。
编辑/书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