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参加过的八次石油勘探会战
——徐旺先生访谈录①
2015-02-21李玉琪
李玉琪 惠 荣
(西安石油大学 石油史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065)
我参加过的八次石油勘探会战
——徐旺先生访谈录①
李玉琪 惠 荣
(西安石油大学 石油史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065)
通过采访、整理中石油资深地质学家徐旺先生的口述史料,回顾了他所参加过的八次中国石油勘探会战的过程,总结了会战中积累的科学上与管理上的历史经验,填补了很多史料空白,极富参考意义。
口述史; 石油勘探会战; 历史经验
0 引 言
徐旺先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25年出生,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后即投身于中国石油工作战线,曾参加过吐鲁番、武腾、大庆、大港、四川、江汉、大港南区、任丘等8次石油勘探会战。1981年任中国石油学会副秘书长,1986年调入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参与编写了《中国石油地质志》(16卷)、《中国油气勘探》(4卷)、《中国油气新区勘探》(7卷);发表了《我国近年来石油地质理论新进展刍议》、《中国石油史实九则》、《我国中西部逆冲断裂带找油的思考》等20多篇文章。
2015年2月4日,记者在北京徐旺先生家里对他进行了口述史访谈,访谈分两次进行,共记录了6个小时的录音。徐旺先生虽然已经九十高龄,但思维清晰、记忆力惊人,不用借助任何资料,便能说出数十年前的构造名称与井位、井号。他所讲述的很多史实,是我们在其它史料中未曾见到的,很有参考价值。本篇口述史料整理出来后,又经徐旺先生本人审阅修改,准确性进一步提高。本口述史料基本按照访谈时的原始录音发表,有些关键人物与事件,整理者以注释的形式附于正文之下。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是哪里人啊?
徐旺先生(以下简称徐):北京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
记:您的口音听起来不像是北京话。
徐:我早年到地方上会战,口音改了很多。到地方上跟老乡说话,到野外问路,说普通话当地老百姓根本就听不懂,只有学点当地方言。我在甘肃呆了12年,就得说甘肃话,他们说水不叫水,叫fei。我在四川待了五年,学四川话,“啥子哟”。
记:听罗志立先生介绍,您是参加历次会战的元老了。
徐:我只参加了8次,有几次,像川中会战、塔里木会战、中原会战就没有参加了。
记:8次也不少了。我们来就是想请您谈一谈您参加这8次会战的一些经历,讲一讲中间一些值得纪念的事情,有什么成功的经验值得今后勘探工作借鉴。您原来的专业是石油地质学吗?
徐:不是,我在北京大学地质系学的是普通地质学,而且后面两年多学的是金属矿藏。
记:您是哪一年进的北大?
徐:从1946年到1950年。在学校的时候在东北实习,像杨家山钼矿、天宝山铜矿、夹皮沟金矿,但后来国家统一分配时就分到了石油行业。
1 玉门的经历
记:1950年到了石油系统?
徐:1950年毕业就分配到玉门,到1962年离开,在玉门呆了12年。我的工作就是在兰州以西一直到敦煌一带普查、详查、细测,那里的每一条沟我几乎都跑过了。
记:当时玉门油田叫玉门石油管理局?
徐:那时候是叫玉门石油局,但我们那时候是在石油总局勘探局下属的酒泉地质大队,1954年以后才合并到玉门石油管理局。
记:您主要是做地质普查?
徐:刚到兰州的半年,跟张家环教授跑了半年的野外,沿着祁连山一直到武威、山丹,看地层、看剖面,那时候在潮水盆地的窖水构造打井,需要了解地质情况。1951年在陕北的四郎庙跟陈贲先生学了一年录井,包括怎么看岩样、怎么取岩芯、怎么测试泥浆,怎么看油气显示。因为要懂得钻井的一些情况,也在井上转转。当时有顿钻,有旋转钻机。
记:潮水盆地的位置大概是在哪里?
徐:武威、永昌以北,就是现在金昌镍矿的地方。我跟陈贲先生学完以后就调到潮水盆地,窖水构造那时候打了3口井,窖1井、窖2井、窖3井。为什么要叫窖水构造呢?因为那个地方很旱,就修水窖储水,吃窖水,所以就管那叫窖水构造。那3口井没找到油气藏,打穿了第三纪、白垩纪地层,一直打到了变质岩。当时对整个区域构造还不是完全了解,就知道构造西边有油苗,这边有一个构造。侏罗纪应该出油,结果打到了变质岩了,后来证明窖水构造实际是一个隆起带。白垩纪和第三纪下边都有不整合面,然后通过构造运动形成了背斜。那边的工作做了好几年,从1950年末到1954年结束,打的3口井都没东西。
记:那3口井钻了多深?
徐:井深大概为一千三四百米。
记:打到白垩纪地层了?
徐:打穿白垩纪,没见着侏罗纪就遇到变质岩。当初打出来的岩屑是灰绿色的,以为是侏罗纪,陈贲先生也以为是侏罗系纪。窖水构造西边内蒙古的上井子有一个煤矿,是侏罗纪的,就让我们在那测量侏罗纪剖面,测完以后一对比,跟这边不一样,证明下边不是侏罗纪是变质岩。1953年的4、5月份我就调到玉门,在酒泉地质大队。玉门那时候地质队特别多,一共有8个,我在105队。当时我们的任务是详查祁连山前青草湾、老君庙、石油沟、大红圈4个构造及其关系。工作整整做了一年,到11月份才收工,天气已经很冷了。把整个构造的构造图和关系都做出来了,石油沟隆起比较高,老君庙其次,青草湾和大红圈实际上形成比较晚,是祁连山向北推移的时候的表层构造。那时候还没有生油区的概念,老君庙构造的西缘一直到它的尾部打下去如B11井,仍然喷油。4个构造就是老君庙有油,石油沟有油,石油沟和老君庙之间有个小马莲泉也有油,到东边的白杨河油砂就结束了。所以当时我们就推测油是从西边运移过来,老君庙向西应该还有油,而且老君庙构造以西发现了一个鸭儿峡构造圈闭。1953年就提出了这么一个建议,当时大家也没怎么重视。1954年在玉门地调处,我们搞了一个综合研究队,除了前面那4个构造,对整个盆地第三纪的情况都做了一些研究。从北边的宽台山、黑山下来以后,就是火烧沟的两个冲积扇,特别是宽台山,它的火烧沟组的厚度将近四五百米,是一个很典型的冲积扇,但是盆地南缘没有火烧沟组沉积。南缘是什么呢?实际就是白杨河组。所以那时候就有这样一个初步概念,就是早期盆地北边有点沉降,所以有火烧沟组,南边相对比较高,到后来,北边抬升,所以白杨河组整个盆地都有沉积。第三系纪地层是干旱湖带点沙漠,白杨河组的沙粒特别圆,在镜下观察的时候可以看到,微微有一些风蚀的痕迹。中新世以后到上新世盆地整个沉降了,因此西部生油坳陷的油就沿着西边的鸭儿峡一直向东运移到石油沟。
1955年,中国科学院有两位研究员,一位叫陈庆轩,研究地质力学的,是李四光的一个大徒弟,后来还做了院士;还有一位叫穆恩之,是研究古生物笔石的,他们带着一批人要和我们合作研究。他们的要求就更高一些了,就从整个区域构造提出来,在加里东时期,玉门石油沟这一带是一个外山的边缘带,在这基础上,沉积了一些三叠纪、二叠纪、石炭纪的东西,跟祁连山是相近似的。但是后来因为祁连山隆起来了,就跟石油沟构造带分开了,这个加里东的隆起带,向西一直延伸到鸭儿峡,整个上层覆盖了很深的白垩系和第三纪的沉积,经过了祁连山的抬起,加快西边阿尔金山的左行走滑断裂,所以整个向西倾斜形成了一个沉降区,正好是下白垩生油区,沉积的厚度特别大,对油气的生成起了非常好的作用。生油以后就沿着断裂一直向东运移,首先是鸭儿峡充满了,继续向东到老君庙,再向东到了石油沟,再向东因白杨河断裂就没过去。他们提出来,石油沟、老君庙一直到鸭儿峡是加里东的一个基底褶皱带上形成的背斜带,是早期形成的,这是有利的。青草湾和大红圈形成的比较晚,含油的希望比较小,打下去结果就是这样,青草湾和大红圈打了差不多五六口井都没见东西。
1956年,我就调到玉门地调处了,负责一些业务上的领导工作。先后调查了东边的酒东盆地、武威盆地、民和盆地,一直到潮水盆地,在窖水盆地又重新做了一些研究,西边敦煌一直到安西那一带也普查了一下。敦煌主要是沉积岩比较薄,只有一千多米,当时评价希望都不是很大。后来又跟着陈庆轩沿着内蒙古走了一圈,从安西以北到内蒙边界,然后从安西回来。北边也不行,虽然有些小盆地,但是面积比较小,侏罗纪厚度比较薄,希望不是很大。
记:1956年时玉门的老君庙已经开始开采了吧?
徐:老君庙解放时就开始开采了,1956年年产量差不多已经接近100万吨了。
记:已经进入开发状态了。
徐:1953年,苏联专家来了以后就开发了。1957年以后就注水了。最高潮是1958年,那就有点破坏性了,就是放喷,年产150万吨。当时焦局长和赵宗鼐坚决反对,“这是破坏性的,不能这么干,必须按照客观规律、按照合理的产量开采。”为此,赵宗鼐被打成了右倾机会主义,一直到文革以后才给平反。后来地调处跟钻井指挥部的地质室合并,成立了勘探室,我也调到了勘探室,是主任地质师。
记:主任地质师是职称还是职务啊?
徐:职称。
记:现在还有这个职称吗?
徐:现在没有了。原来是叫总地质师,后来因为局里叫总地质师,二级单位也叫总地质师不合适,就改成主任地质师。当时我和吴震权两个人,我负责野外勘探,他负责井下,录井、试油之类。
2 吐鲁番会战
徐:1958年大跃进时,玉门局在吐鲁番盆地成立了吐鲁番矿务局,调去了几部钻机,地质队、电法队、地震队,在吐鲁番进行会战。玉门的勘探力量比较强,就想扩大地盘,增加产量,我就被调去会战。在矿务局组织人员进行地层划分和构造带划分,并进行野外调查。地面调查后发现了几个构造,如七克台、红山、雁栖、弧形带等,打了一些浅井,见油气显示但是没有工业油流,没形成气候。后来在胜金口打了一口井,叫胜4井,是工业油井。你去过火焰山吗?
记:去过。
徐:胜金口就在火焰山附近。胜4井喷油了,一天产三四十方,油质非常好,密度只有零点七几,轻质油,油砂是黄绿色的,和砂岩一样。然后又在火焰山山顶打了口井,结果出了个笑话。火焰山没抬起的时候和胜金口一样是含油的,但后来整个构造抬起了,抬到负压了,打下去以后发生井漏,那时候输水管线还没有修好,就雇了当地维族老乡的两百多头毛驴驮水,还是供不上。另外,东边苏巴什也见到油砂,但是没打井,北边在博格达山前缘的弧形带上发现三四个构造,也见到油气显示,用浅钻打了一口井,见点油气显示但是也没试油。后来地面电法起了很大作用。当时有地震队在这里做工作,但是因为台北凹陷表层都是从博格达山运移过来的砾石,有几十米厚,那时候地震队不像现在靠可控震源,要挖炮坑,一个炮坑五六个人要挖七天,这个成本太高了,就靠电法。702队在这几个构造里面发现了一个电法隆起。我们就把这个情况给负责会战的玉门局副局长陈宾汇报,他同意后,我们就在那里定了一个台北1井。台北1井设计井深3 400米,打到大概不到2 000米的时候,玉门局突然把我调回到潮水盆地。为什么调回去,我一会再说。
台北1井打下去以后,在中侏罗统发现了3段油砂,取出来的油砂非常饱满,油珠都向外冒,可惜没有下套管。*徐旺先生在《吐哈盆地侏罗系亿吨级油田的发现历程》一文中,详细解释了当年台北1井为什么没有下套管试油。台北1井在中侏罗统三间房组普遍见油气显示,荧光为7~10级,浅黄色,现场组分分析为:沥青10%,胶质+油质90%,取心油味甚浓,在岩心面上见黄绿色油珠,说明岩心是含油的,油质轻。完井时进行了当时的全套电测系列,将J22及J12划分为5层进行解释,解释结果为水层含残余油。在综合分析各项资料之后没有下套管试油,主要是考虑了测井解释意见,对轻质油油层缺乏认识所致。而测井工作之所以得出“水层含残余油”这一结论,是因为当时测井的设备比较简陋,台北1井录井时缺少气测仪和高精度荧光灯的配备,电测也只是自然电位和几条电阻曲线,而且对轻质油缺乏认识。此外,领导层做出决策还有一个原因是,当时吐哈盆地部分地区的电法和地震工作才刚刚开始,对台北凹陷砾石覆盖区的地质情况了解不够。当时负责测井的是赵文元,他是带着右派帽子去的,压力很大,非常害怕,他就耍了个滑头,说这是含油水层。当时领导决策没下套管。因此推迟了26年才发现吐鲁番油田。
过了26年,到第二次吐鲁番会战时,做了全盆地覆盖的数字地震。做完后,在前山带发现了一系列构造,包括这个弧形带都有,就在台北1井旁边500米处打了吐参1井。打下去了以后,在侏罗纪试油,每天喷油50多方,从而发现了吐哈油田。当时打了3口井,一个是吐参1井,一个是伊参1井,就在吐鲁番南边的伊拉湖。伊参1井在上三叠纪出油,现在吐鲁番稠油储量最大的一个地方就在托克逊南边的伊拉湖,储油量是9 000万吨。另外还在哈密打了哈参1井,有油气显示,没成气候,压裂后每天产气3 000方。这是第二次吐哈会战。从1988年到1995年,主要是玉门的队伍、领导过去,另外中石油总公司研究院也去了几个人,大概投入十几台钻机,经过四年多勘探,拿下了3.5亿吨的储量,发现了9个油田,就是现在的吐哈油田。年产300万吨石油,100亿立方米天然气,这个气主要是供给乌鲁木齐。
3 武腾会战*关于武腾(武威-腾格里)会战,现在的石油史资料中很少提及。武腾会战的起因是,位于窖南凹陷西部的窖南5井在青土井群发现油气显示,窖南凹陷东部发现黄毛石墩构造,窖南凹陷中部发现构造显示,电法资料解释窖南凹陷最深可达6 000米,于是认为窖南凹陷为一个统一的侏罗系湖盆,有较大含油远景。武滕会战由玉门石油局组织,1960年9月开始,很快钻遇基岩,没有油气显示,由于重点构造出现异常,后备构造不足,1961年底会战进入总结阶段。武滕会战虽然失败了,但它的教训却是深远的,在没有对构造认识清楚的时候,盲目投入大规模勘探力量,容易遭受重大挫折。
徐:我为什么被调回潮水盆地?当时是这样,1959年我离开了以后,玉门局派杨祖序负责组织潮水盆地的研究工作,他是1954年西北大学毕业的。当时潮水盆地也有地震队、电法队,还有些浅钻,经勘探后在现在的金昌镍矿旁边的黄毛石墩发现了一些高的隆起,另外在金昌旁边的窖南坳陷打了窖南5井。窖南5井在中侏罗统见了几颗油砂,再加上一些地面工作,杨祖序就让地震队的队长高望钺把构造图做出来。高望钺是一个很有经验的老队长,现在是中海油南海西部公司的总工程师,就说只有3条剖面,没有联络剖面,层位都没有闭合,不能做。杨祖序拿着油气显示、测井的资料再加上这3条剖面,自己画了个构造图,自己到大庆给部领导汇报。部领导一听,潮水盆地有油气显示,还有10平方公里的一个大构造,挺好啊,开展会战,就开始了武腾会战(武威、腾格里会战)。会战指挥部设在武威,组织了两台大钻,两台小钻,还调了五个地质队、两个地震队、两个电法队,想把从潮水、武威一直到腾格里整个区域扩大,找寻一些比较好的油气储量。这个会战很短,1960年开始,1962年结束。1961年在黄毛石墩,就是现在金昌镍矿隆起的地方,打了1口井,设计打到3 200米到侏罗系,结果打到1 500米多时见着花岗岩了,那就说明是原来的解释不对,而且窖南5井试油以后,只见油花不见产量。会战就进行不下去了,管理局就把我从吐鲁番调回来,做收尾工作。
记:见了花岗岩之后把您调回来的?
徐:对。发现花岗岩以后就总结,管理局地质上的负责人王鉴之、吴震权,保卫处、干部处都来人了,地质队、地震队、电法队会上都发言,感觉为了买功有点弄假。保卫处希望刑事处分,这将近几千万的浪费。管理局不愿意把这事闹大,我们通过座谈,考虑他不属于有意破坏,是属于技术方面的个人表功,最后局里给他一个党内警告处分,把他的主任地质师给撤了,后来他就调回玉门了。
记:后来去哪里了?
徐:后来,他又从玉门调到了江汉,参加江汉会战。后来在吉林油田给他提了一个副局级。中海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成立的时候,他又到了中海油研究院,就负责地质上的工作。原来的爱人去世以后,跟他新的爱人出国了,现在一直在国外。
我在窖南坳陷工作到1962年初,试油一直都试不出来,这个主要就跟它本身的地质条件有关。构造本身没落实,它是在坳陷里打了1口井,侏罗纪的生油层比较薄,见了油气显示这是有可能的,但是没出什么东西。后来玉门局又在窖南坳陷打了几口井,也是见了油气显示,但没形成工业产量。所以潮水盆地的评价相对比较差。武腾会战搞不下去就收尾,把队伍该收的收,已经撒出去的队伍该做工作的还得做。像腾格里的普查,两个地质队都已经进到腾格里沙漠里面去了,接近银川那一带都做了普查,摊子铺的很大。
4 大庆会战
徐:潮水盆地的工作结束后,1962年我就调到大庆勘探指挥部。当时大庆会战已经开始,我主要是参加总结规律,后来在田在艺的主持下,专门出了一本书,总结了松辽盆地九大规律。我刚去情况还不是很熟悉,主要就是看资料,当时主要是东西之争,就是大庆长垣发现后,继续勘探是向东发展还是向西发展,向西发展就是太康隆起,向东发展就是陆梁隆起、长春岭这一带,争的很激烈。后来,两边都有发现。当时主要向西勘探了,打了一些井,发现了几个油田,一口井的日产量是十几方、二十方,不像大庆长垣上的井产量都是成百方。因为它虽然是隆起但生油层比较薄,跟大庆长垣不一样,大庆长垣跨了两个生油坳陷。另外,在吉林发现了扶余等油田,里面比较好的是红岗子,年产量几十万方。
记:红岗子和扶余当时是归大庆局管吗?
徐:是,也是属于大庆的。但是文革的时候不都讲下放么,把吉林的那一部分划给了吉林省了,现在又收到中石油总公司。
记:据说太康隆起现在还在勘探?
徐:对,但是没有大的发现。现在不但太康隆起,大庆长垣最南端跟外围的边缘砂体都在勘探,有个三吨五吨也要。另外在徐家围子侏罗系找深层气,每年有20几亿方。
5 大港会战
徐:1963年底,我就被调去参加大港会战,那时候叫华北石油会战。当时是什么情况呢?在胜利村跟陀庄之间发现了几个构造,打下去都有油,胜2井一天喷油555吨,黄骅坳陷的黄3井也见了油气显示,羊三木一天产10方油,情况很不错,党中央就批准了华北会战。余部长和康部长坐镇山东,我们被调到天津北仓,在一个钢铁厂设立了“641厂”,因为是1964年1月成立的。首先开展地震,第二就是选比较有利的地方打井,刚来情况还不了解,打了一些参数井。半年多以后,就摸清了构造带,南大港构造、北大港构造就比较清楚了,北大港北边的板桥构造带也显示出来了。打了一批井,港1、港3、港5,港4,而且在塘沽隆起就是塘沽码头的边上,打了塘1井,见了油气显示但没有工业油流,码头提意见,嫌打井影响他们的作业,石油部后来就撤了。另外,在塘沽市里打了一口井,塘10井,这口井现在还在出油,每天10方。它本身是一个隆起,沙河街的沙三段比较好。还有在塘沽盐场那附近的塘4井,在沙河街的下边发现了很厚的砂层,见油气显示,但不是油层。除了这些以外,大港的港1井,打下去以后喷出了大量的油,当时的工程师不太有经验,直接就压井,压下去后再下套管试油,就不出油了,所以重泥浆看起来不行。这个事,指挥杨文彬还批评了这个负责人。孔店构造上也见到油气显示,还见了油砂。羊三木除了原来打的那口井,后来又打了几口井,都稳产,每天每口井10吨。
根据这些情况,我带着两个人向唐克部长汇报。他问砂层怎么样?我说砂层还可以,有油气显示。他又问向南怎么样?我说向南高。高多少?我说根据剖面来看高120米。他说向南追,就定了港5井。定下来以后,我到胜利汇报,康部长也同意了。除了这以外,在南大港还定了几口井。1964年12月,港5井喷油,结果钻具出事故捞不上来。用原钻具试油,一天只出几方油,后来又在旁边拉开10米打了一口井,叫港7井,港7井一天出30多方。所以港5井就是大港油田的发现井。实际上大港油田的发现井应该是港3井。那时候我们在北仓整风,把我下放到港3井、港4井蹲点。我在港3井跟井口技术员一起录井,看见有黑沫上来,闻起来有油味,但是时有时无,用荧光测试有显示。就把这个情况给指挥部汇报,说下边有显示,能不能进行中途电测,如果是油层的话就可以完井了。当时指挥部请示领导,不知道是哪位领导决策,不要管这个,往下打,打到沙河街组,找大的、深层的。结果打到下边,没有沙河街组,大港下面是凸起,直接打到白垩纪了,在快完井提钻机的时候喷了,一天三十多方。
记:港3井喷油是在港5井之后?
徐:对,但是它见油气显示是在港5井之前。
6 四川“开气找油”大会战
徐:大港就是这样,蹲完点之后,副指挥田在艺让我作为先遣组到四川准备会战。当时在搞三线建设,毛主席提出在四川找点油、找点气。毛主席的意见是1964年提的,石油部在四川会战是在1965年。1964年底,田在艺让我带了30多个人到四川,一方面是熟悉地质情况,另一方面是布置井位。当时威基井已经出气,我们就奔着威远去了。先跟着四川石油管理局的人熟悉了一些地层剖面,像川西剖面,另外请他们给介绍一下地质情况,最后到威远看一下,把井位落实。前面这些工作进行了大概三个月,一直到1965年的3月份才基本完成,完成以后我回去汇报了情况。
原来准备整个“641厂”都去四川会战,后来因为港5井、港3井喷油,三分之二的队伍留下了,只过去了一个加强处、五个钻井队、一个试油队、一个研究所。1965年的5月,我们到了川新店,张文彬和总部在“红村”。我们到了之后,除了井队就位跑一跑之外,就是建“红村”,男的女的一起建基地,我们就干些抬石料、和泥之类的活,两个多月就建起来了。为什么要建在山坡上呢,是因为四川地比较少,不占农田。我们组织一些研究力量成立了川西南指挥部,驻在川新店,重点是威远一带,包括自贡都管。
记:川西南指挥部和“红村”是什么关系呢?
徐:“红村”是会战总部,我们是川西南指挥部,有川南指挥部,川中指挥部,还有川西北指挥部。开始勘探的时候,张部长就提出来,威远到底是不是一个大气田,得定下来,让我们首先要把测试工作做好。当时威2井已经完井了,测试产量并不高,大概日产20多万方,还不太稳定,就派我和邱中建两个人蹲点在那搞测试。酸化压裂两次,第一次酸化压裂以后日产30多万方还不行,又酸化一次,第二次酸化压裂以后日产74万方。给张部长汇报的时候,张部长说“好,大气田”。就正式开始会战。
那时候除了“641厂”去了,大庆油田也派队伍去了,物探局的也去了,物探局去了两个大队,这样包括威远、川南都布置了地震队。当时四川不太认地震,因为它地质比较复杂,水田也多。他们一般都是人抬的,华北去的地震队一般都是机械化的,但是没办法有时还得要人抬,做了一些工作以后发现地震还是真有用。比如说川中的一些构造的落实,川南的“糖葫芦”系列构造,其中有个付家庙,打了两口井一直找高点,根据地面构造找不着高点,后来做了地震以后,高点一下就清楚了,打下去日产100万方气。威远做了地震以后就发现确实是志留纪的古隆起,顶部剥蚀确实,而且向西南延长了一个大尾巴。有了构造的轮廓了,打下的井都在气田范围之内,最高时候年产几百万方。我们算储量是400亿方,是根据取芯的孔隙度、渗透率、含气的丰度计算的。上报给国家,这是中国第一个大气田。这样工作就开展了。
记:您当时在这里做什么工作?
徐:我就在井上搞测试、酸化压裂,蹲点,在那蹲了差不多有两个月。除了威远,川中主要是在桂花一带,在那主要是搞解剖,全取芯,然后做孔隙度,做各种各样的实验,分析说明它的裂缝不是立缝,是水平缝还有斜缝,而且跟灰岩含量有关系。如果灰岩含量多,裂缝就比较发育,如果裂缝不发育,灰岩层就比较薄,产量就比较低,这是侏罗纪大安寨的,不是深层的。
记:大安寨地层主要是灰岩?
徐:大安寨是灰岩加页岩,是湖相的。在含有机质丰富的页岩里有一些灰岩,有一些灰岩条带比较厚,裂缝比较发育就高产,可以日产100方,但产量很快就下来了。产量最高的时候,川中一年也产30万方,建了一个小炼厂,现在大概也20多、30万方。这是在蓬安一带,后来真正解剖是在桂花实验区。解剖以后认为,在川中侏罗系要找大油田看来是不行的,但是搞一些中、低产,年产10万、20万吨的油田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除此之外在川南的付家庙、长垣坝这些地方也打了些井,在川西南自贡也打了一些井。我们刚去的时候,自2井喷气,初日产100万方,后来降到七八十万方,一直到现在还在产,这是一口功勋井,产层是二叠系,累计产了将近80亿方。威远气田现在一年就是20多万方,就是那么四五口井维持着。最近他们准备搞页岩气,中石化在川西南的页岩气搞的比较火,威远有一套海相的页岩,有机质很丰富,所以威远也准备试一试。
四川的第二次会战就取得了这些成果。之后“516通知”,我们这些人都集中起来接受批判,到“红五村”山上劳动。1967年中,抓革命促生产,我们又被派到生产一线,跑野外、到井上做些工作。原来的工人监督,重活我们来干,工人指挥,跑野外,我们背着标本。川西北的厚坝一带有油苗,稠油特别多,在那调查取样。那时候没事就研究厚坝的油,储存在侏罗系里头,油很多很稠,对原油做了一些分析,跟陆相油田的油样对比,有差异。离开四川的时候我还写了一个报告,提出厚坝的油的来源问题值得研究,它可能是海相的,有可能是深层来的,另外提出川西北还是比较有利。现在这个问题解决了,在厚坝东边一点,川中的隆起斜坡带打了两口井,在茅口组和栖霞组都发现了高产气层,日产百万方。厚坝的油砂可能是二叠纪的,下边是气,到上边凝聚成油了。
记:这个地方的主力产层是灰岩还是砂岩?
徐:茅口组是灰岩,在川西北侏罗纪是砂岩。当时油源问题争论很大,一部分人认为是本地形成,但是侏罗纪生不了那么多油,地面的油砂较厚,遍地都是油砂,不好解释,一定是深层油源沿着断裂上来才有可能。另外川西北上二叠的长兴组灰岩含油希望非常好,当时就考虑值得重视,现在元坝气田的主力产层就是长兴组。
7 江汉会战
记:您离开四川是哪一年?
徐:1969年底通知要到江汉会战,1970年大概元月一号就到了江汉。江汉会战是湖北军区和石油部共同领导的,总指挥是武汉军区的副司令员韩东山,康世恩部长是副总指挥。我们是先遣组,先去了解地层情况。过去以后属于十四团,团部在沔阳,地质连住在一个棉花仓库里头,用竹片隔成了几十间,一家一间,大人孩子都住里面,站起来就可以跟隔壁说话。我被派到监利县新沟嘴,前线的一个指挥点,负责沔阳东部地区的调查。十三团在西边的江陵,是胜利油田过来的,潜江凹陷由老江汉负责。我们在的那个地方,实际上是潜江凹陷南斜坡的东部,那边的地层跟华北是近似的,潜江组就相当于沙河街组,我们在监利的新沟嘴组相当于孔店组。正好那边有地震队的一些地震资料,我们就收集这些资料分析,另外有一个现成的构造图,我们用这个剖面分析断裂、区块。先定了一口井,没出东西,后来打了第二口井,我们根据构造图把井位稍微挪了几十米,结果第二口井就出油了,日产十几方。当时地质连的连长陈田民,是苏联留学回来的,听说出油了就急着去看,在东荆河没等到渡船,他就准备游过去,结果不幸溺亡。之后连着打了几口高产井,42、52、62、72井,最高的像72井日产60多方。同时我们在试井时还采取了一些措施,就是负压。算下来,这么多井每年产个9万方还是可以,指挥部要求达到一年一万方,但工业产量和初产不一样,它有一个稳定、合理产量。1980年我写石油地质志的时候,到那看了一下,当时年产3万多方,前两天我在《中国石油报》上看到,新沟油田又发现了几口新油井,那就说明不错。
江汉会战我们团主要是发现了新沟油田,另外在毛嘴、洪湖、老新口、堰桥也打了井,在堰桥打的井发现了河道沙。新沟嘴组分三段,新1段、新2段、新3段,新1段里发现14米厚的河道沙,见了油气显示,但是指挥部决定把这部钻机调到洪湖去,没下套管就走了,后来江汉油田接着打下去,喷油了。那时候工人有意见,说你们怎么白吃饭,咱们打没油,人家打有油。洪湖打了一口井也见油气显示了,日产四方,油质非常轻,跟新沟嘴组的不一样,当时怀疑油源可能不一样,那个地层情况有可能是白垩纪,但是不敢定,因为白垩纪地面上都是红的,不可能生油,这个就放下了。1980年,我去了江汉访问他们,他们做了油源对比以后,证实是白垩纪的。
记:原来认为白垩纪地层氧化了,不能生油?
徐:全是红的,但是洪湖这个地方可能特定的,可能就是一个白垩纪的坳陷。
8 大港南区会战
徐:江汉结束后,又回了大港。
记:哪一年回的大港?
徐:1972年5月回到大港,在南大港南区,就是孔店以南,住在沧州。我还是先遣组,负责收集资料、定井位。我在那里当过地质研究所所长,人员都很熟悉,了解了情况,他们也提供了资料,把井位也落实下来。一直到1975年,在孔店发现了孔店王官屯、枣园等油田,发现它的地层是以孔店组沙4段为主的。孔店组是这样的,孔3段是一组砂层,也有一些页岩,孔2段是一套良好的生油岩,孔1段比较粗。整个黄骅坳陷南部是以孔店组为沉积中心的,黄骅坳陷东北海上是在迁移的,孔店靠南是沉降中心,大港这一带是在沙河街组沉降的,主要是沙3段和沙2段,再往北到唐山一带沉降中心以沙1段东营组为主,这个坳陷沉降中心是迁移的。
记:有比较大的发现吗?
徐:杨二庄油田是很好的,年产30到40万吨呢,枣园油田年产也有几十万吨,小集油田储量上亿吨。
记:全是孔店组的?
徐:是有区别的,南部以孔店组沙4段为主。
记:这些油田现在归大港油田管理?
徐:现在都属于大港油田。我们去的时候就属于大港了,当时叫钻井二部。钻井一部就是老大港,原来的研究力量、原来的实验室、原来的管理部门都在一起。在这个期间,一方面做大港南区的工作,一方面调查研究任丘,任丘油田就是钻井二部发现的。
9 任丘会战
徐:任丘油田的勘探,我是断断续续参加的。我到了大港以后,就调到物探公司。当时是钻井二部在冀中勘探,因为光在黄骅凹陷南部勘探范围比较小,钻井二部想多做一些贡献。咸雪峰副指挥跟着史训之(现在总公司的一个领导)等,一起到冀中转了两天,觉得冀中盆地还是大有可为的。唐克部长在北京主持召开了一个勘探会,决定要重上冀中坳陷,首先要上地震。我那时候是物探公司地质上的负责人,就到物探局找到他们地质上的负责人,一起设计任丘油田的地震剖面。先把他们过去的工作看了一下,过去的炮检距100米,特别大,偏移距800到1 000公里,剖面又短,什么内容也看不出来。所以我们考虑要把剖面设计的长一点,按照任丘构造,长短结合,覆盖整个构造。之后两个地震队进入冀中盆地,一个是2203队,一个是2205队。经过实验,发现偏移距400米,炮检距为50米的时候效果最好。两个队一年做了800多公里的剖面,质量比较好,把深层一直到浅层都显示出来了,物探局也承认,说质量比较好。在这个基础上解释构造,物探局和大港物探合作,把任丘构造解释的比较清楚。与此同时,钻井二部先上了任4井,打下去以后见到了白云岩,有油气显示。这个井队是从四川过来的,四川的井队善于先期完井,完井之后初步测试,日产100方,那是24小时连续测试的。这就肯定了任丘有高产油流,全指挥部就皆大欢喜。然后就酸化,酸化以后日产1 000方。任丘油田就这样发现了。这时候构造图也出来了,就按照构造图的高点打,打一个准一个,都是日产1 000方以上的,任9井日产4 500方,任11井日产3 300方。当时大家就以为找到了一个像伊拉克那样的油田,一定要高产,放大油嘴。那一年的产量是1 870万吨,那是创纪录的。但是两年时间,产量就下来了。所以就是说,再好的油田都要有合理的产量。
任丘油田发现以后,在它南边的白洋淀边上发现了一个构造,打下去以后也是高产。当时连着两三年,每一年华北的产量都是1 000万吨以上。领导很高兴,李先念等很多国家领导人都到油田去看。华国锋就问余秋里、康世恩,中国石油怎么发展?后来就提出建设十来个大庆。这说的很活,十来个,可以是三个五个,也可以更多,但大家理解是搞十个大庆。后来没有完成,除了大庆,渤海湾一个大庆,胜利油田原来也准备建成一个大庆,没搞成,还是3 500万吨。
任丘油田的发现,应该说地质部也有功劳。在任4井之前,地质部打了冀门1井,除了在沙河街组发现油气显示外,还在雾迷山组发现了一些油斑油砂。那时候地质部和石油部有点互相保密,地质部发现了就没吭气儿,但他们在完井的过程中套管没下好,灌了香肠,固井的时候套管里头都固上了,固上了以后又要钻开,请石油部来帮忙,最后也没弄成。但最先发现雾迷山组有油斑油迹的是冀门1井,这个功劳应该是地质部的。
任丘油田原来是一个古隆起,长期剥蚀以后就把顶部的寒武纪、奥陶纪、石炭纪等的地层给剥蚀掉了,只剩下元古代地层,两侧的古近系坳陷经过压实作用后,油气都运移到顶部形成基岩油气藏。后来华北油田管这叫古潜山油气藏*现在主流观点认为任丘油田是古潜山油气藏,而在任丘油田发现之初,关于这一问题是有争议的,潘钟祥先生就认为是基岩油气藏。基岩油气藏和古潜山油气藏是不同的概念,基岩油气藏指的是盆地基底的油气藏,而古潜山油气藏指的是古隆起的油气藏,这两个不同的概念预示着不同的勘探方向。,但是潘钟祥一直认为是基岩油气藏,他专门写了一本书叫《基岩油气藏》,但是石油部没改,还是叫古潜山油气藏。
记:潘钟祥先生当年就认为是基岩油气藏?
徐:对,他到华北看过后,说这是基岩油气藏,但石油部认为是古潜山油气藏,后来华北油田专门出了一本书叫《古潜山油气藏》,还有一本叫《古潜山油气藏的开发》。
记:这两本书我都看过,华北油田的油气是存在基岩里的?
徐:是,是存在雾迷山组的灰岩裂缝里的。还有一种,像辽河油田,它的基岩油气藏存在太古代的花岗岩里。
记:花岗岩里?
徐:在花岗岩里。它也是古潜山,属于基岩油气藏,是在花岗岩的顶部风化壳,但主要是在基底裂缝里面,打下去几百米后有隔层,在隔层里仍发现高产油气藏。
记:辽河油田打穿过花岗岩基底没有?
徐:没有,只是打下去几百米。
记:这些油气是怎么生成的?
徐:还是沙河街组的油运移过去的。因为它这里拉伸断裂比较发育,落差有1 000多米到2 000米。你看任丘它从隆起的顶面一直到文安的坳陷有3 000多米,在压实的过程中,油气向上运移。任丘油田最后的结果就是这样。目前,任丘油田落实的储量就是5亿吨。
记:现在年产大概是500多万吨。
10 几次没参加的会战
徐:后面的四次会战我没有参加的。第一个是中原会战,就是在濮阳的中原油田,1980年开始会战,1986年结束,最高年产量曾经达到750万吨,建设了一条到洛阳的输油管线,在洛阳建了一个炼厂。但是现在年产量只有300万吨,比较低了。第二个是第二次吐哈会战,从1980年一直到1985年,重新做了地震,发现3亿吨的储量,最高年产量达到300万吨,还有50亿方的天然气,现在天然气年产量可能到100亿方了。第三个是第二次塔里木会战,开始的时间跟吐哈会战差不多,都是1980年前后。刚开始在自己勘探开发还是与国外合作开发上有不同意见,最后决定自己开发,由邱中建负责。前期遇到了很多困难,塔里木会战是因为地质部的沙参2井在奥陶纪喷油,才决定进行会战,所以会战一开始决定主打奥陶纪,但是不理想,在塔北隆起打了3口井没有高产,后来打的井,见了油气显示。之后,塔中在奥陶纪发现油藏,邱中建就决定主攻库车凹陷。在库车凹陷做了地震,请了法国的一个地球物理总工程师参与了解释,把构造落实下来,在库车前山带部署了沙参2井。沙参2井产量很高,测试后,日产两300万方。这样就算打开局面了。库车凹陷是这样的,它下面有一套下第三纪的烃源岩,除此之外,上三叠纪也是烃源岩,白垩纪是很好的储层,那里的第三纪是海相的含盐地层,是很好的盖层,打出来以后在白垩纪发现了砂层,100多米厚。因为砂层比较厚,算出来的储量有4 000亿方。第四个是塔西南会战,是阎敦实主持的,有一度叫甘青藏会战。塔西南会战开始的要早些,大概是1976年,1983年就结束了。塔西南会战是因为在柯克亚构造上的柯参1井发生井喷,发现了高产的凝析油和天然气,阎敦实就组织了会战。没做地震,直接打钻,结果打下去以后,除了柯克亚,都是空的。
记:当时是过于乐观了。
徐:是。后来总结就是,要会战,必须先做地震,先把构造搞清楚。
11 中国石油勘探的经验教训
记:您参加过这么多会战,又是学地质的,您对石油地质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有什么看法?
徐:大庆会战以后有总结,就是生油区控制油气田分布,到华北会战以后,就简化一些,就是“源控论”,就是只要有生油凹陷,就可以找到油。现在又进一步总结“富油凹陷”控制高产油气田的分布。
记:这个理论能成立吗?
徐:可以成立。我看你们之前对无机成油论谈的比较多。无机成油论,道理上讲得通,门捷列夫就做过实验,但是到现在为止,没有发现一个无机成因的油气田。
记:国外据说有。
徐:有的学者说有,但现在还有争议。国内戴金星院士提出的那个指标,其实也不清楚。咱们考虑问题还要实际一些,比如杜乐天先生说要打幔源气,他设计的井深是6 000米,那口井没打成,打成了也有好多问题要解决。比如钻具,真遇到了地幔流,跟火山喷发一样,几千度高温,我们的钻具就都成了面条了。即便是打出来了,怎么开采?工艺上也有很多问题。石油工业是一个复合工程,光说不行,还得找,怎么找就是很复杂的问题。我比较倾向于有机论,在目前的条件下,还是应该按照海相或陆相生油理论指导勘探,这样比较合适一些,少走弯路,给国家少造成一些损失。在任何地方进行钻探,必须得有一个区域上的综合评价才行,一定得找着可靠的指标。玉门油田最近在南祁连山的褶皱带里头打了一口祁深1井,这就是有点违反找油的规律。在变质岩褶皱带里头打井,在石油史上从来没有过,目的是什么?结果花了几千万,最后一无所获。
记:您觉得中国石油界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值得继续发扬?
徐:还是应该注重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目前来讲,根据中国的地质条件,主要还是陆相和海相生油理论。另外一定要技术民主,在会战的时候,领导各方面的意见都得听,开会什么意见都可以说,最后归纳总结。为什么大庆走的弯路比较少一点?就在于余秋里、康世恩能够接受大家的意见,开展大型座谈会,什么意见都可以说,谁都可以说,他们就听,听完了以后,可取的就记下来实施,这样就少走一些弯路。历次的会战都是这样的。我们在美国的时候,雪佛龙公司、埃克森公司,他们也讨论,也争论。技术民主可以减少失误,一定要有一个认认真真、脚踏实地、深入实际的研究班子,这是很需要的。后来有一个阶段,总公司领导忙于外事,忙于管理,很少听勘探上、开发上的汇报了。以前中石油每两年要举行一次大型技术座谈会,现在有十年没开技术座谈会了,这是不正常的,有可能造成工作上的决策失误。
记:非常感谢您的精彩讲述。
(责任编辑 邬静)
Participating in Eight Battles for Petroleum Exploration—Interview of Geologist Xu Wang
LIYuqi,HUIRong
(InstituteofPetroleumHistory,Xi'anShiyouUniversity,Xi'an,Shaanxi,710065,China)
Through the interview for Xu Wang,the senior petroleum geologist,his oral statements were reorganized into this paper.Firstly he recalled the process of eight major battles for petroleum exploration he had participated in,and then summarized some historical experiences in science and management,which have certain reference and can fill in many gaps of historical materials.
oral history;eight major battles for petroleum exploration;historical experiences
2015-04-30
李玉琪,男,辽宁庄河人,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史研究所讲师,研究方向:石油史。
TEI
A
1008-5645(2015)04-0024-10
① 口述:徐旺;访谈、整理:李玉琪,惠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