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课堂中语码转换的社会心理层面之认知剖析

2015-02-21李力维

关键词:语码隐喻英语课堂

李力维

(淮南师范学院外语系 安徽淮南 232001)

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即说话人在同一或者不同的话轮中交替使用两种语言的现象或行为[1]。作为一种会话策略,它和具体的语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影响协调和改变着语言交际人之间的关系,其目的在于获得最大化的交际效益。具体到我国的大学英语课堂中,语码转换主要指涉英语和汉语之间的语言转换行为。在课堂教学的管理与互动中,语码转换涉及复杂的语言诱因,教师恰当、适时且有规则制约地运用语码转换,从短期效益看,能起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减轻其焦虑紧张感等作用;从长期的效果看,它便于人才全方位素质的提高。在综合研究语码转换的相关文献时,笔者发现语码转换和一定的语用认知理论如标记理论等内在联系密切,且难以脱离社会心理范畴,而社会心理语言学理论和模式中又蕴涵着明显的认知因素。在高校英语课堂教学中,英汉语码转换的两种模式分别体现了由于突显对象不同而导致图形与背景的角色转换关系,并分布着原型范畴的组合特征,这也蕴含和体现着认知理论。基于此,笔者决定从社会心理语言学出发,立足于认知层面,综合、全面地糅合不同语言学领域知识对语码转换现象进行探讨,对大学英语课堂中的语码转换这一语言现象进行深入解读,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补充,为目前高校英语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供一定的启示。

一、语码转换的相关理论

Poplack关注于语码转换的语法限制。他从语法层面把语码转换分成3种:句内语码转换(intrasentential switching);句际语码转换(inter-sentential switching);附加语码转换(tag switching)[2]。也即是说,句内语码转换是指发生在一个句子内的语码转换,以一种语言为主体语(matrix language),另一种语言作为嵌入语(embedded language),主要以词汇的形式表现在内;而句际语码转换是发生在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语码转换,通常为:句子的一部分为一种语言,而从句或者并列句为另一种语言,该种转换对交际者的英汉语言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两种语言都必须符合各自的语法规则;附加语码转换属于最低级别的语码转换,在用一种语言讲述一段话后,加上另一种语言,就是附加语码转换。如教师在用英语向学生描述一件事后,习惯性地用汉语加上一句话:“明白吗?”

笔者认为,语法结构由各种词素顺序和系统词素构成,其中系统词素相对于实意词素,主要包括实意词的屈折形式和多数功能词语。在句内语码转换中,整句的语法规则是和主体句的语法约束规则保持一致的。而根据Myers-Scotton提出的主体语言构造模式(MLF,Matrix language Frame Model),主体语决定着句内语码转换的补足语(complementizer)的形式与结构,表现为3种类型,一是主体语和嵌入语的混合成分(ML+EL constituents);二是主体语孤岛(ML islands),其语法结构和形素均来自主体语;三是嵌入语孤岛(EL islands)[3]。若从语码转换的动机而言,MLF蕴含着说话人的主观意识,遵循着图形/背景论(figure/Ground theory)的基本原则,突显着不同的认知对象。此理论从实质上看,与标记模式理论(Markedness Model)不谋而合。

二、语料的收集

众所周知,尽管大学英语课堂的教学目标语是英语,但因为教与学的双方都是以汉语为母语的交际者,为了最大化的教学收益,作为课堂教学组织者与督导者的教师,在课堂教学出现交际障碍的时候,为了强调一定的情感以期引起学生的关注,会下意识地使用汉语并辅以转换话题来表达一定的语际意义。这种语码转换在课堂中是很寻常的,它毫无疑问伴随着身体体验的过程,并不断进行着心智的加工。但我们如何去进行定性分析,将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语码转换和认知语言学的最新研究动态结合起来,尝试为学习者的二语习得和教师的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却是一件相当不易的事情。

通常,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而大学英语课程又是各个院校的重头课,教师必须依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变的手段,才可能使学生在大学期间英语水平得到持续、有效或者长足的提高。安徽处于区域教育发展不均衡、经济上仍需进一步提高的地区,在教学政策、方式与策略上,应该制定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来深入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笔者经过认真思索与考虑,依据实际,决定以淮南师范学院、安徽理工大学的大学英语课堂上收集的资料,以及大学生课堂内外的会话作为语料,运用社会语言学分层级进行抽样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句内语码转换的认知层面分析与研究。需要说明的是,这些语料均来自课题组长期听课、录音,是在未被告知受试对象的前提下收集的;所分析的语料是经过筛选的,它们不是随意的语码组合,均是拥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将语言知识施于实际应用中的体现。该类语料既反映了英语教材中所藴有的语言文化,也体现了教师的认知心理过程。对此进行论证不仅具有合理性,也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三、课堂上语码转换策略的图形/背景论和相关的标记理论知识

语言研究者对课堂话语的结构描写是各不相同的,但其步骤趋势是一致的。无论是课堂话语的4步结构如架构、引导、回应和反应[4],还是Sinclair&Coulthard认为的课堂话语的5级级阶系统即入课、交往、话轮、话步和话目,通常都包括必要的话步即教师引发、学生应答和教师反馈[5]。在课堂中,教师在承担繁重教学任务的前提下,要兼顾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的提升,无形中在一定教学模式的驱使下,在英语课堂教学环节中占绝对主导的地位并起引导作用。所以普遍的情况是,教师话语比例超越学生的话语比例,控制着课堂的内容,以提问的方式,再配合不同模态的话语方式启发、引导学生理解授课内容。由于大学英语教程涉及各个层面和不同领域的知识,教师的话语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语境之中的,且学生间的英语能力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作为具有高度责任感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必然要兼顾整体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有意或无意间蕴有着相对复杂的认知过程。

(一)教师的引导性话语所体现出来的突显原则以及所蕴含的图形/背景论

站在语言教学与认知的角度笔者发现,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话语转换体现着一定的突显原则。这是因为在人类交际活动中的图形/背景论,决定了我们表达突显最大化的选择与安排。认知语言学家认为,人类被赋予了集中其注意力的能力。事实上,突显原则的中心论即为图形/背景论,最初由丹麦心理学家Rubin提出,著名的人面/花瓶图像最有力地展示了该原理。当我们试图定位世界中的某一物体,我们就将其识别为处于某一背景中的图形,又可称之为概念突显原理。而Talmy最先将图形/背景论运用到语言研究层面,他认为背景能被用来描述并确定图形的一些认知特征,起认知参照的作用[6]。事实上,言语交际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认知过程,由于所选的参照点不同,交际双方的认知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交际效果。

下面以大学英语教师课堂上的语言为例,探寻其中的社会心理认知过程。

1.他因为cheating in the exam,被学校处分了,大家一定要引以为戒。

2.Last class I left you one assignment,现在王同学到讲堂上来,把你的presentation展示给大家,好吗?

3.Why didn’t you finish the homework?是因为昨天晚上把太多的时间放在了surf the internet上了吗?

4.可能是因为我们都不太会 appreciate吧,I don’t think it’s interesting.

5.Ok,接下来我们做个小小的quiz.Are you ready?

虽然在上述各例中,表现的是句子类型,英语语言在英语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却未体现出来,但根据统计,教师在课堂所使用的主体语为英语,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比例约在70%,而母语汉语仅作为其辅助解释的语言。在进行语码转换时,上述话语首先是把母语即汉语作为转换的目标语,使用了句际语码转换和句间语码转换和附加语码转换。

以1句为例,我们站在课堂管理的角度来分析,为了表明事情的严重性,使用汉语作为主体语,使每位同学都能清楚地知道说话人即教师的论述点,而其中的嵌入语英语cheating in the exam是突显其重,是说话人体现的一种新权利。它作为言语的图形,是有标记的,表明说话人期望学生能认识到言语中所含有的警示意图。

第2句话使用了句际语码转换和句间语码转换。其中的前一分句为教学的主导语言英语,第二分句使用汉语显然是为了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中间使用名词presentation语言岛,起强调作用。它处于句子当中重要的位置,是受动的主体,承担着举足轻重的句法角色,不仅起显性的图形作用,而且在交际中具有重要的会话功能。

3句和2句相比,在汉语句子中使用了英语动词词组语言岛作为突显的图形。汉语显然是教师向学生提出抱怨的铺垫,起一定的语境暗示作用。

4句前一分句是以句间语码转换的形式表现的,嵌入了动词appreciate作为强调,明确表示说话人的态度。从嵌入语的形式看,使用的是其原形(它忽视汉语中是否包含有能愿助动词),这说明词语嵌入仅仅是意义嵌入,整句的语法规则遵循主体语汉语的语法规则。后面的第二分句是课堂上的主导语言,表明说话人的立场。

5句则强调了Quiz的重要性,嵌入语作为转换的语言点提示着听课的学生,后面又加上课堂中常用的日常英语来窥测学生的反应,这些有意或无意的语码转换起到了最好的交际效果。

前面所举的5个例子,虽然语码转换的比率比较频繁,但是其中句间语码转换的形态句法特征是受一定的语法规则来制约的,它们符合主体语的表达方式与习惯,这也说明了英汉语码转换中句法规则的基本原则,是以主体语语言的语法作为原型范畴的中心,并起主导和支配作用。主体语汉语是交际内容的背景信息,英语是作为第二语言,在这种EFL环境下嵌入语承担重要的句法功能,勾勒出了交际者谈话的信息图形。总体而言,上述各例均体现了主体语作为输入语言信息的背景,嵌入语言岛作为其图形,体现了背景/图形论的突显原理。我们认为,教师在进行句间语码转换的过程中,心理上在不断进行着认知策略的调整,而这种合理的句间语码转换,可以起到阐释、委婉提示以及强调等积极作用,可使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大学英语课堂中语码选择的标记性和标记模式

通常认为,所谓的标记受具体交际语言的限制,它随着交际场景的变化而变化,是动态发展的,是多方位排列的概念。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无标记语码转换是为了维持或者确认当前的非标记性权利与义务关系。如果语码转换是有标记的,其目的可能是为了突显或协调师生之间的关系,而寻求最佳的教学交际效果。换言之,能为一般准则预测到的转换或选择为无标记的;不能为一般准则所识别的为有标记的。标记模式理论就是把有标记和无标记作为其理论框架,去探讨语码转换的社会心理学动机,其出发点是所有的语言及其变体在特定的语域中都会产生社会和心理的联想意义,依据说话人对其所抱有的期望,被界定为是有标记的还是无标记的语码转换。该理论是Myers-Scotton提出的,她认为标记模式可视作为理性行为者模式(rational actors models)[7],因为说话人在特定语境中的语码转换并非偶然行为,必然是为达到一定目的、取得最大会话收益的手段,它会依照一定的会话秩序规则进行,是一种理性行为的表现。因此该理论也必然是建立在认知基础上的一个重要理论。

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在进行英语课文的汉译和解释,或者与学生进行相关句子和一些问题的英汉释义时,英语和汉语间频繁地转换语言,体现的仅是特定会话形式里所有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这是比较典型的无标记的语码转换。而在进行英语单词和句子甚至段落的英文听写时,教师依据当时学生的反应所做的适时的汉语解释中,就包含着不同标记性的语码转换,我们可以按照其标记的功能,以及是否有新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进行区分:一是表示明显的情感倾向,如高兴、愤怒等;二是试图有意识地拉开或亲近交际双方之间的距离;三是加强特定语言的表现力等。当然这3个方面是互相联系的,它们之间有相融之处。就课程的相关内容进行讲述、复习和交流时,为了使学生加深对相关信息和内容的了解,教师比较喜欢使用有标记的语码转换向学生讲授,并以这种讲授方式履行自己的教学职责。

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的《大学英语教程》第四册的第一单元,课后注释中提到了19世纪美国著名的演讲家、诗人和评论家Ralph Waldo Emerson。他是新英格兰先验论的代表性人物。以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在对Transcendentalism这一术语讨论时的原话为例:

6.T:Transcendentalism is an important term.用汉语翻译为先验论。It was a religious and philosophical movement that was developed during the late 1820s and 1830s,was originated in the Eastern region of the United States,and it was used as a protest to the general state of culture and society.Among the transcendentalists’core beliefs was the inherent goodness of both people and nature.

S:Ok,Miss Liu.Could you explain it in Chinese,it is totally new to all of us.

T:好的,……,现在大家明白了吗?我们还可以一起讨论下关于先验论的代表人物。例如Emerson,

……

S:thank you.

再如:

7.T:In the passage,“Tom is very arrogant.”What does the word“arrogant”mean?

S:骄傲。

T:here“arrogant”means“showing too much pride in oneself and too little consideration for others”.It’s somewhat different from Chinese phrase“骄傲”.It’s more similar to“傲慢”or“自大”.Can you understand?

S:Yes,I once met a person like Tom,his behavior made me dissatisfied,even made me very angry.

T:Good.

从上面例6中看出,在transcendentalism这个词条的释义上,英语和汉语同时激活了教师的概念系统。

而在例7这段话中,同样的道理是以arrogant这个词语作为激活点,汉语的“骄傲”具有标记性。同理,在如下的嵌入语言岛“傲慢”、“自大”具有标记功用。这些都可以用抑制控制模型(IC,Inhibitory Control model)来说明。

我们可认为,控制主要通过3种机制达到:(1)以建立和维持目标为目的的类似的机制;(2)“语言任务图式”(language task schema)层次上的控制机制;(3)基于双语词汇一语义机制(词条层次)的控制机制[8],而为了使特定的话语有标记性,交际者在开始某一种语言如英语进行交流时,决定选择某一图式抑制其他的语言图式如汉语。在该模式中,其标志以语言岛等的形式存在,在增强对英语词汇激活的同时,减弱对汉语词汇的激活。从IC模型对上述语言进行的分析中可看出,这种语言的标记性是动态发展的,教师一直在谋求描述该术语的义务,以使学生能够享受到获取该信息的权利。一般说来,语言标记就是双语交际者内在心理表征的一部分,它表明了被激活词汇的语言属性即词汇的语言身份。言语交际中的词汇提取在词条水平上完成,并且与语言标记的使用密切相关[9]。在上述两段对话中,transcendentalism 和 Emerson,arrogant和相应的汉语嵌入语作为突显的语言词条,标记着教师诠释的重点内容。

虽然在这里分析的例子用得不多,但窥一斑见全貌,我们判断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在执行其教学语言功能的同时,是频繁地发生着标记性行为的,而标记行为受制于标记模式。

四、教师语码转换的认知过程中所蕴含的隐喻思维模式

英语和汉语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从词汇层面看,英语和汉语的词汇虽然在对应的语言里能够找到其对应的部分,但是其具有的文化内涵存在着诸多的差异。从句法层面看,英语和汉语的名词、动词以及形容词等实义词素所表现出来的曲折变化也截然不同。以时体系统而言,英语的时体主要通过动词的曲折变化来实现,而汉语时体突显和终结性的语言,需要其他的辅助形式来实现。从前述语料部分的分析中可观察到,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涉及到句间语码转换时,形态句法特征表现出主体语的语法特征,嵌入语作为突显的图形,着重于词汇或短语的内在意义,忽略其外在形态。在句际语码转换中,英语和汉语各自表现出自身最具有语言感染力的文化内涵,发挥出最佳的交际效果。毋容置疑,其话语在选择时表现出了较强的标记性,蕴含了标记模式和教师概念系统IC模型的原则。但是大学英语课堂毕竟是两种语言交际的场合,教师在进行语码转换的过程中,是通由隐喻思维的途径,用目标语言来理解和启发源语言中模糊或未知的信息的。

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的大学英语读写译教程里,很多单元都有这样一项内容:Appreciation of Classic Work Translation(经典著作翻译鉴赏),所涉及的都是英美文学作品、中国古代和现代文学、英语或汉语的警言名句的互译,对英语和汉语语言进行跨文化领域的对比和分析。在对这部分内容进行处理时,鉴于英语和汉语在这类题材中的应用,可推断它们各占一半的作用,课堂上英语教师所使用的语料情况也印证了这一点。在此过程中,对于无法进行对等替换的概念或事物,只能使用已知事物的具体意象来表达新事物和新概念。这些事物之间的联系,是通过类比或联想发现其间的某种相似性而建立起来的,不同的事物和概念可以依凭偶然的相似处进行联系,我们把这种通过类比和联想进行的相似性替换视为隐喻思维的基本过程[10]。其实,在教材中,课文的文篇布局无处不存在着隐喻认知结构,更不用说文本语言中存在不同类型的隐喻形式了。因此,教师在用汉语对课文中的英语语言进行解释时,是无法脱离隐喻性思维方式的影响的。就英语课文中的某一个语言点,在进行语码转换的过程中,因为涉及两种语言,可能触及两个或多个不同的概念域,存在着本体和喻体的比对现象,这种在不同空间的映射就构成了我们通常所说的隐喻。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学会在语言转换中领悟隐喻的美学价值,关注隐喻的教育价值,试着用隐喻性思维认识所学的语言,并逐渐把它当作一种认识世界的手段或方式对学生进行培养。

作为语言研究者笔者同样认为,在大学英语课堂的语码转换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包含着语言的隐喻现象,师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也充满着辩证的隐喻性思维。

五、语码转换问题所引发的思考

综上可知,语码转换是一个相对复杂、动态和开放的语言体系,在语言交换的过程中,存在着语码转换适应语境、语境影响干预语码转换的双重过程。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这个双向的、动态的语言策略实施过程,就是教师或学生兼顾不同的社会心理认知、文化体系的过程。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需要依据具体的教学语言环境,去确定英、汉两种语言何为主体语和嵌入语,由此突显嵌入语的图形映像。而语码的转化过程必定包含着一定的标记模式理论,其标记性行为受制于标记模式理论,体现着语码转换这一特定会话环境下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同时,隐喻思维不仅体现在大学英语教材的内容中,亦体现在教师进行语码转换的过程所涉及的不同概念域中,存在本体与喻体之间的对比与比较。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授课时,图形/背景论中的突显原则和标记模式理论是时刻蕴含和出现的,而且教师与学生进行语码转换时,隐喻性思维贯穿始末。英语授课过程中一直蕴含着认知语言学的深刻理论。

结语

和谐有效的英语课堂,早已不是传统概念中的纯英语式的浸入式教学,它需要师生之间的理性互动,以学生能否获得最大化的教学收益作为评定教学效果的标准。打造理性、诗意的英语课堂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更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而这一切,离不开语言最本质的东西即语言与认知科学之间的密切关系。惟其如此,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什么是英语语言的学习,才能为英语语言教学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支撑,为采取什么样的英语教学策略提供一些启示。

[1]Auer,P.Introduction:Bilingual Conversation Revisited[A].//In Auer,P.Code-switching in Conversation:Language,Interaction and Identity[C].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8:1-24.

[2]Poplack,S.Sometimes I’ll start a sentence in Spanish y termina en espanol:towards a typology of clde-switching[A].//J.Amastae& L.Elias-Olivares(ed.),Spanish in the United States:Socioliguistic Aspects[C].Cambridge:Can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230-263.

[3]Myers-Scotton,C.Duelling Languages:Grammatical Structure in Code-swit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4]Bellack,A.A.,et al.,The Language of the Classroom[M].New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1966.

[5]Sinclair,J.McH.,M.Coulthard.Towards an Analysis of Discours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5.

[6]Talmy,L.Figure and Ground in Complex Sentences[A].//Greenberg,J.,et al.Universals of Human Language,vol.4[C].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8:631-649.

[7]Myers-Scotton,C.A Theoretical Introduction to the Markedness Model[A].//Myers-Scotton,C.Codes and Consequences:Choosing Linguistic Varieties[C].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1998:19-37.

[8]Norman,D.A,T.Shallice.Attention to Action:Willed and Automatic Control of Behavior[A].//Davidson,R.J,G.E.Schwartz,D.Shapiro.Consciousness and Self-regulation:Advances in Research and Theory,Vol.4[C].New York:Plenum Press,1986:1-18.

[9]Green,D W.Mental control of the bilingual lexico-semantic system[J].Bilingualism:Language and cognition,1998(1):67-81.

[10]王洪刚,杨 忠.试论隐喻思维的特点及功能[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猜你喜欢

语码隐喻英语课堂
用爱浇灌英语课堂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让学生感受英语课堂之美
《活的隐喻》
语码转换探究——以情景喜剧《爱情公寓》为例
论中英微小说语码混用现象
报章语码转换与城市休闲文化——以杭州为例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高效英语课堂的打造
让初中英语课堂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