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国演义》等作品中“出其不意”的误用及其成因

2015-02-21蔡亚玲

关键词:三国演义

蔡亚玲

(信阳师范学院 文学院 河南信阳 464000)



《三国演义》等作品中“出其不意”的误用及其成因

蔡亚玲

(信阳师范学院 文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摘要】成语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固定词组,在使用中都有其固定的用法,但近来考察语料发现《三国演义》等古代作品中成语“出其不意”却有少量与众不同的用法。这一特殊用法数量有限,且主要分布在通俗文学作品中。它的出现应与说、写者的“误用”有关,而不能将其看作是独立的义项。

【关键词】三国演义;出其不意;误用

在从古至今的历史纵线上,成语的用法有所变化是与时俱进的现象。如“陈陈相因”原指皇仓之粮逐年增加,陈粮上压陈粮,这一用法最早出自《史记·平准书》:“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但现在这一成语的意思为“比喻沿袭老一套,无创造革新”。邢福义[1]对成语“人定胜天”的古代原本用法和现代通常用法做了深入的考察分析,他指出,“人定胜天”的古代原本结构应是“人定/胜天”,但后来受社会发展的影响,特别是在大跃进那个特殊的时代,人的能力被无限制放大(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受到那个特殊年代指导思想的影响,人们对“人定胜天”也加以改造,把本来的“人定/胜天”改造成了“人/定胜天”,虽然字形、语序都没有变化,但其内在的结构关系以及结构层次却都改变了[1]。笔者最近在阅读中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例子,如下面一段文字:

(1)曹操班师,曹仁、夏侯惇接见,言近日细作报说:兖州薛兰、李封军士皆出掳掠,城邑空虚,可引得胜之兵攻之,一鼓可下。操遂引军,径奔兖州。薛兰、李封出其不意,只得引兵出城迎战。许褚曰:“某愿取此二人,以为贽见之礼。”操大喜,遂令出战。李封使画戟,向前来迎。交马两合,许褚斩封于马下。薛兰急走回阵,吊桥边李典拦住。薛兰不敢回城,引军投钜野而去,却被吕虔飞马赶来,一箭射于马下,军皆溃散。

这一段描写的是曹操在听取曹仁、夏侯惇的意见后,出兵袭击兖州。他的这一军事行动令兖州的守将薛兰、李封颇感意外,二人在慌乱之中引兵迎战,但终因实力不济,被曹军大败。了解了故事情节后,我们仔细观察文中成语“出其不意”的使用,会发现这一用法与今天现代汉语中的通常用法很不一样。因为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是曹操出兵袭击兖州,使得兖州的守将薛兰、李封二人感到意外,如果运用现代汉语的使用规则来叙述这一事件,应该是这样的:

(2)曹操带领军队,(曹操)出其不意奔袭兖州而来,当曹操大军出现在兖州之时,兖州的守将薛兰、李封深感意外,但也不得不出城来迎战……

也就是说,在现代汉语中“出其不意”前面的名词性成分,毫无疑问是“出”(发出、采取某种行动)的主语,也就是行动的主动方,而“其”指代的是行动的针对者或承受者。换言之,“出”前的那个名词应该是意外事件或行动的制造者,而不会是承受者。但在《三国演义》(12回)中,“出其不意”的主语却是薛兰、李封,如果抛开上下文,在现代汉语中仅就这一句话来说,那么通常的理解应是薛兰、李封二人乘人不备,采取了令对方(比如曹操)感到意外的行动。但很显然,如果做这样的理解,与原文要表达的意思完全是相违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三国演义》中“出其不意”的这一例特殊用法呢?为了更好地认识这一问题,下面还是从“出其不意”的常规用法说起。

一、在汉语中的常规用法

成语“出其不意”,出自《孙子·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在各种辞书中,大家对这一成语的认识也基本是相同的,我们查阅了《中华成语大词典》[2]、《汉语成语词典》[3]、《汉语成语大全》[4]以及《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5] 4部有代表性的工具书,发现它们对“出其不意”的解释基本是相同的,下面以《汉语成语词典》为代表来说明其通常用法:

其:他,他们。不意:没有料到。原指在敌人意料不到的情况下突然进攻。《孙子·计篇》:“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后泛指出乎别人的意料。

以下是4部辞书中列举的例子:

(3) 我要找到她的落脚所在,他们再来纠缠,好让袁相公上门攻她个出其不意。

(4)今乘魏兵新败,不敢正视蜀兵,便可出其不意,乘机退去。

(5)他出其不意地走到小王面前,使小王大吃一惊。

(6)《旧唐书·李密传》:“(密谓杨玄感曰)今公拥兵出其不意,长驱入蓟,直扼其喉。”

(7)我军出其不意,袭击了敌人的左翼,打得敌人措手不及。

综合上面4部辞书的解释并结合它们列举的例句,可以看出:“出其不意”都是指某种行动令对方或别人感到意外。如果有A和B两个对象,可以说A的某种行动令B感到意外,也可以说是B的某种行动令A感到意外,可以概括为:

A是行动的发出者时,A出其不意,致使B感到意外

B是行动的发出者时,B出其不意,致使A感到意外

而不管怎样都是行动的发出者居于“出其不意”的前面,不是“其”所指代的承受者出现在成语的前面。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出其不意”的用法,笔者对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约2000万字)做了检索统计。在检索到的21条语料中,发现它均只能按通常的用法来使用,即行动的发出者居于前面(有时虽然没有在表层结构中出现,但根据上下文仍然可以推导出在成语的前面是留有一个发出者的空位的),没有承受者居于成语前面的现象,这里选取几例:

(8)为了尽可能保住太原,争取华北战局稳定,八路军总指挥部命令一一五师主力向平型关急进,利用平型关险要地形,待日本侵略军进攻平型关时,八路军出其不意,从侧背给予敌人猛烈打击。

(9)突然,爷爷出其不意地在树枝上磕了一下烟锅,一颗火星落下去,那样准确,正好落在老虎唇边的胡须上。

(10)但高山族人民沉着应战,出其不意地四处狙击敌人,使敌人坐立不安,不敢继续前进。

(11)英法联军决定要对中国发动一次突然袭击,他们商定派美国传教士卫三畏和丁韪良去同直隶布政司钱炘和举行谈判,制造假象,出其不意地在5月20向大沽炮台发动了猛烈进攻。

上面几例,无一例外都是动作的发出者令对方感到意外,以例(8)来看,八路军为了保住太原,要对敌人采取行动,而正是利用平型关的有利地形,使敌人对八路军的这次行动感到意外。所以,行动的发出者是八路军,行动的针对者是日本侵略者,是八路军行为超出“其”——日本侵略者的意料之外。其他几例也都如此,不再赘述。

那么,古代汉语中的使用情况又是怎样的呢?还会不会出现《三国演义》(12回)中那样的特殊用法呢?笔者又对国家语委古代汉语语料库(约1亿字)做了检索统计,在检索到的274条语料中,有267条都是按通常的用法使用,占全部语料的97.4%,如:

(12)太祖潜师北伐,出其不意,一战而定之,夷狄慑服,威振朔土。(《三国志》卷三十)

(13)庆之乃会诸军于茹丘山下,谓众曰:“今若缘山列旆以攻之,则士马必损。去岁蛮田大稔,积谷重岩,未有饥弊,卒难禽剪。今令诸军各率所领以营于山上,出其不意,诸蛮必恐,恐而乘之,可不战而获也。” (《宋书》卷七十七)

(14)公子出其不意,将铁棒照脑后一下,打倒在地,酒壶也撇在一边。(《警世通言》二十一卷)

(15)(法)正曰:“明公差矣。若不如此,张鲁与蜀有杀母之仇,必来攻取。明公远涉山川,驱驰士马,既到此地,进则有功,退则无益。若执狐疑之心,迁延日久,大为失计。且恐机谋一泄,反为他人所算。不若乘此天与人归之时,出其不意,早立基业,实为上策。”(《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仍以《三国演义》中的使用情况来看,例(15)是法正劝说刘备攻取西川的言语,很明显,说话人在这里是建议刘备赶紧采取行动,而动作的针对者是“刘璝、张任”,因为此二人在早前的宴席上对刘备等人皆有不平之色。为了不错失良机,庞统、法正等人紧急进谏刘备,希望他不要优柔寡断,要当机立断,趁“刘璝、张任”等人还未准备完毕之际,给他们来一个措手不及。所以,是行动的发出者“刘备集团”超出“刘璝、张任”等人的意料。其他几例大致相同,不再赘述。

从笔者的调查统计看,在现代汉语中,“出其不意”只有常规的用法,没有如《三国演义》中的特殊用法;在古代汉语中,对字数足够庞大的语料库统计,97.4%也是只有常规的用法。

二、在古代作品中的特殊用法

虽然在古代汉语中,有97.4%的用例都是常规的用法,但是在语料中我们也发现了几例跟现代汉语常规用法不一致的用例,列举如下:

(16)超重赐其王以下,因镇抚焉。时龟兹王建为匈奴所立,倚恃虏威,据有北道,攻破疏勒,杀其王,而立龟兹人兜题为疏勒王。明年春,超从间道至疏勒,去兜题所居盘橐城九十里,逆遣使田虑先往降之。敕虑曰:“兜题本非疏勒种,国人必不用命,若不即降,便可执之。”虑既到,兜题见虑轻弱,殊无降意。虑因其无备,遂前劫缚兜题。左右出其不意,皆惊惧奔走。虑驰报超,超即赴之,悉召疏勒将吏,说以龟兹无道之状,因立其故王兄子忠为王。(《后汉书》卷四十七,《资治通鉴》原句转录,不再统计)

(17)正有看时,猛见沈廷芳笑嘻嘻地走上楼来,说道:“娘子,小生久知你是女扮男装的一位美女。今日从了小生,倒是女貌郎才,天缘作合。”说罢,便来搂抱。柏玉霜见机关已破,大吃一惊,说道:“罢了,罢了,我代婆婆报仇便了!”拿起那玉如意照定沈廷芳面上打来。那沈廷芳出其不意,躲闪不及,正中天灵,打得脑浆迸流,望后便倒。那柏玉霜也往楼下就跳。 (《粉妆楼》第61回)

(18)刘元普拱手向众人说道:“列位高亲在此,听弘敬一言:敬闻‘利人之色不仁,乘人之危不义’。襄阳裴使君以在事系狱身死,有女兰孙,年方及笄。荆妻欲纳为妾,弘敬宁乏子嗣,决不敢污使君之清德。内侄王文用虽有综理之才,却非仕宦中人,亦难以配公侯之女。惟我故人李县令之子彦青者,既出望族,又值青年,貌比潘安,才过子建,诚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者也,今日特为两人成其佳偶。诸公以为何如?”众人异口同声,赞叹刘公盛德。李春郎出其不意,却待推逊,刘元普那里肯从?便亲手将新衣襟与他穿带了。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19)太守也不进衙,径坐早堂,便下文书与杨家翁、媪,教除去杨玉名字。杨翁、杨媪出其不意,号哭而来,拜着太守诉道:“养女十余年,费尽心力。今既蒙明判,不敢抗拒。但愿一见而别,亦所甘心。 (《喻世明言》卷十七)

(20)方欲移步,只见赵景清回来,公子含怒相迎,口中也不叫叔父,气忿忿地问道:”你老人家在此出家,干得好事?“景清出其不意,便道:”我不曾做甚事。“公子道:”降魔殿内锁的是什么人?“景清方才省得,便摇手道:”贤侄莫管闲事!“公子急得暴躁如雷,大声叫道:”出家人清净无为,红尘不染,为何殿内锁着个妇女在内?哭哭啼啼,必是非礼不法之事!你老人家也要放出良心。是一是二,说得明白,还有个商量;休要欺三瞒四,我赵某不是与你和光同尘的!“(《警世通言》卷二十一)

(21)寺僧见个官带了哨兵,绝早来到,虚心病发,个个面如土色,慌慌张张,却是出其不意,躲避不及。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四)

例(16)是田虑的行动令兜题手下的人大感意外,都惊慌惧怕地逃走。但如果按现在通用的用法来理解”左右出其不意“,则是兜题手下人的行动令别人感到意外,从行动的承受者转变成了行动的发出者,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再看例(17),根据上下文的交代可知,是柏玉霜出其不意,用玉如意打中了沈廷芳,而现在“出其不意”的主语却是沈廷芳,这与今天“出其不意”的使用是有很大不同的。如前所述,常规情况下是动作的发出者采取了某种行动,令对方感到意外,所以行动的发出者要置于主语位置。但在上例中,却把承受者沈廷芳置于主语的位置了。如果按照今天的使用规则来理解,那就成了沈廷芳的某个行动令别人不防备感到意外。这就与原文要表达的意思相反。

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上述语句中“出其不意”的这一特殊用法呢?要不要为它再分立出一个新的义项呢?下面谈谈笔者的一点看法,以就教于方家。

三、“误解误用”造成的特殊用法

首先,笔者认为不应该把“出其不意”的这一特殊用法看作是一种稳定的、成熟的语言现象,它应该是作者在表达中不经意的临时运用,也就是说,可以把它应景般看作是作者的一种个体化的“言语创新”。在词义的衍生发展中,言语使用者的“言语创新”也是词义扩散的一种途径,但并不是所有的言语创新都会被社会大众所接受,只有那些确实有表达特值的成分才会被保留下来。如同网络中曾经红极一时的各种新解(“天才”=天生的蠢材,“偶像”=呕吐的对象,“可爱”=可怜没人爱,“奸情”=坚定的友情),它们虽然也属于言语创新,但由于并没有给我们的表达系统增添可资留存的价值,所以也就只能应景般在网络中使用,当然也不能成为一种独立的义项或用法。

那么作者在表达时又为何不按常规用法使用呢?笔者认为,其中一个可取的解释是作者的“误解误用”造成了特殊用法的出现。汪维辉认为词由于误解误用也会产生新义,它是词义演变的一种方式。所谓“误解”和“误用”是紧密相连的两个环节:“误解”属于解码层面——语言使用者在看到或听到一个词的时候对它的意思进行了错误的解码;“误用”属于编码层面——使用者把经过错误解码的词语按照自己的理解用于交际中[6]。汪先生认为“莫须有”就是一个常常被后人误解而产生新义的一个词语。“莫须”本是宋代人口中通常使用的词语,相当于现在的“大概、恐怕”之意,所有“莫须有”的原义是“大概/恐怕是有的”,但后人由于不明白宋人的这一常用词语,只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把它视作“子虚乌有、随意捏造”的意思。汪先生的上述观点对我们认识“出其不意”的特殊用法也很有启发,那就是作者把自己错误理解的词语用于写作中,于是就造成了作品中为数不多的特殊用例。笔者之所以持这样的看法,是因为在检索到的7例材料中,除了《后汉书》一例出自正史文献外,其他几例都来自元明时期的通俗文学作品。由于宋元时代的通俗文学作品大多根据口头传承的话本写成,因此,它的“语”和“文”的本身,有好多是比较特殊的,再加上其主要面向大众,听读者也就不会像对待正史文献那样过多地去关注细节的表述问题,故而也就没有引起评论者的注意。

但是为什么一个有着常规用法的词语,在后来的发展中可以出现“误解误用”的现象呢?汪先生并未对这一问题给出进一步的解释。笔者以为“误解误用”现象的出现跟汉语“意合”的特点有巨大的关联①。由于汉语是非形态语言,其词语间的线性组合具有较大的弹性和灵活性,语言单位之间的组合注重的是语义之间的关系,所以,通常认为汉语是典型的所谓“意合”(parataxis)型语言,即指不借助语言形式手段而借助词语或句子所含意义的逻辑联系来实现它们之间的连接。吕叔湘先生在《语文常谈》中也指出,汉语的语法关系常常要靠读者或听者自己去领会,“尤其在表示动作和事物的关系上,几乎全赖‘意会’,不靠‘言传’。”[7]5如:

(22)鲁酒薄而邯郸围。(《庄子》)

(23)谏行言听,膏泽下于民。(《孟子》)

“邯郸围”其实是“邯郸被包围”,而“谏行言听”是指“所提的意见被施行,所说的话被听取。”不只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也有大量相似的语言现象,如:

(24)饭吃完了。

(25)敌人消灭了。

“饭吃完”是“饭被吃完了”,而“敌人消灭了”是指“敌人被消灭了”。虽然都是被动的句式,但在句法形式上并无表示被动的显性标志,被动的理解全部依赖词语间的语义关系来实现。

如果汉语有像印欧语系语言那样丰富的形态变化,那么“出其不意”的非常规用法必然不会出现,因为首先它必须在形态上做出变化然后才能做其他用法来使用。但由于汉语是非形态语言,这样主动或被动的句法关系常常是借助于词语或句子所含意义的逻辑联系来实现的,因此难免有时会出现一些歧解的表达,这正为“误解误用”的发生提供了可能性。

结语

综上所述,成语“出其不意”在现代汉语中只有常规用法,即行动的发出者A致使对方B感到意外。而在古代汉语中,“出其不意”除了这一常规用法外,还有少量的特殊用法,即A被对方B的行动“出其不意”,“其”指向的是句法结构中的主语。这样一来,表面上看,应该是让对方(或他人)感到意外,但实际上感到意外的是主语自身。这种特殊用法的出现我们认为是由于说写者的“误解误用”造成的。而之所以对于成语“出其不意”的理解可以前后矛盾,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汉语的“意合”特点。由于缺少形态上的限制,词语间的句法关系常常是借助于词语或句子所含意义的逻辑联系来实现,那么在历史的发展中也就难免会出现一些变化,这些变化,有的因为顺应了人类表达的新需求而得以保留,如“人定/胜天”,而有的则因不被受众所接受而最终消失。古代文献中人们对“出其不意”的言语创新之所以没有被保留下来,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出其不意”的常规用法已经被人们牢牢的掌握,使得这种特殊的“误用”现象没有扩散开来,因而也就未能进一步形成新的义项。当大众都回归到理性的认知以后,这种特殊的现象也就随着常规用法的进一步深化而被人们逐渐淡忘,最终消失在人们的言语表达中。

注释

①这一点是匿名审稿人提出的,这一建议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感谢匿名审稿人对本文所提出的宝贵建议。

参考文献

[1]邢福义.“人定胜天”的古代原本用法与现代通常用法[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69-73.

[2]王耀楠,主编.汉语成语词典[K].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110.

[3]程志强,主编.中华成语大词典(修订版)[K].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89.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K].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98.

[5]梅萌.汉语成语大全(第2版)[K].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1:264.

[6]汪维辉,顾军.论词的“误解误用义”[J].语言研究,2012(3):1-8.

[7]吕叔湘.语文常谈[M].上海:三联书店,1980.

Analysis on the Misuse and Causes of “chu qi bu yi ”in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and Other Works

CAI Ya-ling

( College of Liberal Arts,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 Xinyang 464000, Henan, China)

Abstract:The idioms are fixed phrases for a long time. It has fixed usage in using, but we find the idiom “chu qi bu yi ” which has a few different usage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corpus such as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and other ancient works recently. The quantity of special usage not only is limited, but also it distributes mainly in the popular literary works. Its appearance should be told the misuse of the writer, and it can not be regarded as independent sense.

Key words: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chu qi bu yi; Misuse

收稿日期:2014-11-15

【中图分类号】H13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4860(2015)03-0027-05

猜你喜欢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骗了你多少年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O2O 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