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勤分队1小时快速反应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15-02-21徐雪黄勇王国威宋航
徐雪,黄勇,王国威,宋航
卫勤分队1小时快速反应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徐雪,黄勇,王国威,宋航
军队医院;卫勤分队;快速反应;能力建设
军队医院的卫勤分队是医疗救援的应急先锋,承担着平战时各类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应急保障的职责[1]。在体现部队战斗力方面,短时间内集结、运动到指定地区,并能以最快速度进入战斗状态的快速反应能力是重要指标。参照此标准,并根据新时期战备需求和自身特点,我院着力于卫勤分队的快反能力建设,提出1小时内快速集结、出动的目标,以适应遂行多样化卫勤保障任务要求。现就我院在卫勤分队快速反应能力建设方面的实践经验总结如下。
1 完善应急卫勤保障预案
按照战备工作要求,我院制定有各种战备预案及配套技术方案,为提高快速反应能力,达到1小时内机动的具体化目标,经反复研究,在原有战备预案基础上,突出完善了如下预案。
1.1 人员抽组预案医院长期担负应急卫勤保障抽组任务,为应对不同等级任务,抽组了3支卫勤保障力量。一是战备医疗队,人员任命由医院自身决定,每季度进行人员轮换,全年备勤;二是野战医疗队,编入上级保障旅卫生营,遂行应急保障旅担负卫勤保障任务;三是野战医疗所,担负战时卫勤支援保障任务。三支队伍的人员组成由几十人到百人不等。人员抽组预案运用了模块化管理原理,形成相互关联的积木式结构,同时各个模块相对独立。比如在3个卫勤抽组中都有手术组模块,人员配备有差别;在实际抽组中,可以根据任务的目标要求在各手术组模块中进行调配、组合,迅速完成人员抽组。
1.2 物资的配送、装载预案按照不同任务,我院编制了需携带的物资清单和装备清单,并完善了物资的配送和装载预案。首先,完善了给养配送方案。根据不同抽组方案制定了给养物资的基数清单,与地方大型超市实行联动机制,从而实现快速给养配送。一旦需要出动,后勤负责人电话联系地方超市,30 min内即可将所需给养物资直接送抵,不仅方便快捷,而且经济适用,实现了给养物资的即时保障。其次,对物资器材实行星级化管理,给所有物资器材标注星级,一星为120人医疗所出动的装备,二星为70人医疗队出动的装备,三星为30人医疗队出动的装备,使装备从任务大小上有更直观的区分,利于物资装载。
1.3 人装集结预案鉴于分队人员居住较分散,按照工作时间8 h以内和8 h以外制定了两种人员集结方式:一是医院本部集合登车前往战备库室,二是全体人员接通知后直接前往战备库室集结。在人装集结上采取了“定人、定车、定装备、人装结合”的“三定一结合”方案。接到出动命令后,人员车辆按抽组方案迅速到达战备库室进行物资装载。车辆编队由汽车勤务排长负责,各驾驶员负责车辆驾驶。以车辆为装载单位,各组长负责组织队员装载本组物资器材,如医疗保障组负责完成药材和医疗设备的装载。待各组装载完本组物资后,再统一装载个人携行具、前运包、给养物资等。最后将装载完成的车辆调整至指定地点编队,全体队员集合清点,按照预定乘车计划完成登车。为保证“1小时快速反应”的时效性,在训练上对集结时间进行了划分,并制定训练目标。前30min预留作为人员赶赴库室的时间,重点强化人员到位后的物资装载训练。每个队员必须熟知负责的物资所在位置,队员之间多练配合。从人员到位、展开装载到登车完毕,控制时间在30min以内,以尽量减少路面交通的不可控因素对集结速度的影响,达到1小时内机动完毕的目标。
2 新建战备库室
鉴于院本部地域限制和交通拥堵状况,我院选择院本部地址外某病区属地新建了战备库室。该处地理位置宽敞,四面交通便利,路面情况好,便于车辆编队和机动。在库室的建设上,充分考虑了装载、集结的便利性。(1)器材物资库和军需给养库设在一楼楼前的堡坎装有减震胶垫,堡坎高度齐运输车后厢地板高度,便于物资装卸,堡坎长度可容10台运输车同时停靠。(2)库室采用我院自行开发的“野战医疗所物资管理系统”,实现了战备物资的电子化管理。不仅可方便快捷地查询所有库存物资,而且出库、入库时对各箱组的条码标牌进行扫描,实现了出入库物资的实时登统计,避免装载遗漏和回收遗漏。(3)针对大型装备专门定制了野战推车,以减少搬运时的人力消耗,便于快速装载。如卫生帐篷重约300斤/顶,平时至少需要6人才能搬动,采用此推车可大大节约人力,2人即可轻松完成。(4)一楼储藏室内的携运行装备包,按照最大人员编组和最高装具标准配备。除前述超市联动的给养补充外,储藏室储备有规定时日的战备干粮和给养单元等炊具。同时,还建有更衣柜以存放个人迷彩服全套,便于紧急出动时的人员换装。
3 开展多样化卫勤快速反应训练
卫勤训练紧紧围绕“1小时快速反应”的训练核心,对所有卫勤战备人员开展战备意识教育和多种形式的演练,以检验快速机动的成效。
3.1 卫勤组织指挥的训练组织指挥的训练对象主要是各级卫勤领导和机关干部,使之进一步熟悉各类卫勤保障任务的特点和组织指挥方法,熟知各类处置预案的启动方案,提高应急决策、组织计划、控制协调能力。训练内容主要分为理论学习、想定作业、情况处置和总结讲评等。建立塔式网络指挥管理框架,模拟不同规模、等级、特点、要求的卫勤保障任务,在实战化演练中不断训练指挥关系和任务划分的迅速落实。
3.2 卫勤分队快速反应能力训练首先是加强平战结合的管理模式,在日常医疗工作中以练为战,强化卫勤分队的战备意识和快速反应能力[2]。野战卫生装备和车辆平时也要注重人装结合,交由卫勤分队具体人员定期使用维护,不但利于掌握卫生装备性能,亦可在紧急装载时保证设备和车辆的完好在位,并能正常运作。队员保持全天候手机通讯畅通,下达指令时首选电话通知。反复训练人车到位展开、物资装载,保证机动流程清晰,人员分工明确。为达到快速反应的目的,拟制定队员集中居住预案,协调库室旁建立临时宿舍,当医院转入二级战备后,用于卫勤分队队员集中居住,以应对快速反应的需要。
3.3 在各类应急处置和联合演练中提高综合实战能力我院卫勤分队不但按照年度计划自行组织拉动,检验各类紧急预案下的1小时快速反应能力,同时参与了多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救治和联合军事演练,在综合实战中队伍的实战保障经验不断积累,极大提高了复杂环境下卫勤力量紧急响应的能力[3]。经反复训练,在近期分部组织的多次现场考察中,经检验不同抽组和集结方式组合,均可在1小时内完成人员、车辆、物资的集结,达到了预期目标。
4 存在问题与思考
4.1 人才储备和人员后备问题[4]首先,医院以医疗救治为主,军事指挥类人才相对匮乏,需要联合相关院校或基层部队培养指挥组训类人才。其次,由于医院工训矛盾突出,卫勤分队里老队员多且体力受限,年轻后备队员少,不断增加的文职人员基础素质不高,种种因素都影响了人员抽组和卫勤分队的整体反应能力。需要医院增强战备工作的主动性,统筹协调,确保卫勤保障力量的持续生成。
4.2 运力联动问题运力和驾驶员的紧缺制约着卫勤分队的快速机动,也是目前医院面临的一个较突出的问题,需要在上级各部门和友邻单位的大力支持下,逐步形成完善的运力联动机制。不但要解决驾驶员和运输车辆的编制数量,预留后备方案,同时应关注与地方各部门的协调合作,避免机动时因路面交通问题带来的受困。
[1]李卫东,黄纯,吴冰,等.论应急卫勤专业力量快速反应能力建设[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4,28(1):48-49.
[2]林村河,王苓,鲁云敏,等.加强卫勤分队建设提高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能力[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5,12(5):425-426.
[3]李泽,张岳,胡月静,等.联勤分部机动卫勤分队的建设[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4,21(3):285-287.
[4]阳林俊,王凯.医院机动卫勤分队快速反应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8,15(7):641-642.
R 197.323
A
1004-0188(2015)08-0916-02
10.3969/j.issn.1004-0188.2015.08.043
2014-07-19)
400020重庆,解放军324医院医务处(徐雪,黄勇,王国威);解放军324医院(宋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