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缅边境任务地域卫生流行病学侦察及疾病防控对策
2015-02-21邓波黄勇郭平崔庆华陈刚冯子良王杰
邓波,黄勇,郭平,崔庆华,陈刚,冯子良,王杰
中缅边境任务地域卫生流行病学侦察及疾病防控对策
邓波,黄勇,郭平,崔庆华,陈刚,冯子良,王杰
中缅边境;镇康县;卫生流行病学;疾病防控
2015年2月9日,缅甸政府军与"民地武"果敢同盟军在老街地区发生武装冲突(下称"2·09"事件);3月13日,缅甸军机炸弹落入我国境内,造成我国边民4死9伤。为维护边境地区安全稳定,保障边民生命财产安全,我军任务部队于3月15日开始执行维护中缅边境边防空防安全军事应对行动。
"2·09"事件发生后,大量缅甸边民自南伞方向涌入我国境内,其安置方式、数量及环境气候等状况不断变化,当地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风险也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对任务部队官兵身心健康造成明显影响。我中心根据命令抽组野战防疫队,于3月23~25日对镇康段任务地域进行了现场卫生流行病学侦查,并提出卫生防病工作建议,以期更加科学有效地开展任务部队卫生防疫工作。
1 自然地理条件
镇康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临沧市西部,南汀河下游和怒江下游南北水之间,南接耿马县,东邻永德县,西与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果敢县接壤,北连保山地区龙陵县。全县国土面积2642 km2,其中国境线长96.358 km。截至2010年,镇康县辖凤尾、南伞、勐捧3镇,忙丙、木场、军赛、勐堆4乡,以及74个村(社区)、548个自然村,当地有汉、佤、傣、德昂、傈僳、布朗、苗、拉祜等23个民族,总人口为176 356人。
镇康县属低纬山地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大部地区日照充足,气温较高,四季不明显,雨量充沛,旱雨季分明,立体气候显著。镇康县历史最高气温36.3℃,最低气温零下1.8℃,历年平均气温18.7℃,年降雨量1625.4 mm,其中5~10月降雨量占全年雨量的87%。
2 医疗卫生力量
镇康县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11个,其中:县级医疗卫生机构4个(县人民医院、疾控中心、县中医医院、县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7个,村卫生室74个,其他医疗机构26个。
3 边民安置情况
据地方政府通报,截至3月25日8时,因"2·09"事件导致中缅边境一线滞留境外边民37 000余人,其中12 000余人分散在11个边民集中安置点(耿马县4个,镇康县7个),剩余25 000余人滞留在边境各级乡镇、村寨各自亲友家中,累积100 000“人次”滞留(同1人反复进入我国境内n次计作n“人次”滞留)。
4 卫生学状况
4.1 营区卫生任务部队营区、阵地、防御工事、哨卡多驻扎在树林、山沟和坡地等处,大多杂草丛生,自然生态保护较好,加之镇康县属山地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昼夜温差大,降水丰富,因此蚊蝇孳生严重,野生动物繁多,易导致虫媒传染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生。另外,由于时限要求和军事行动等原因,绝大多数任务部队营地均为临时挖建,事先并未进行调研规划,普遍存在工作区、训练区和生活区等布局不合理,野战厕所不符规范,未科学设置洗浴场所与垃圾堆放点,以及阵地卫生脏乱差等问题。
4.2 环境卫生当地边民安置方式由集中向分散、单一向多形式转变,在任务部队驻地所在水源周围、山区树林等地区形成大量小规模、长距离的自发聚集地,对环境卫生造成极大危害,也对部队的饮食饮水安全造成威胁,使传染病防控压力增大。
4.3 水源水质卫生经调查检测,任务部队官兵均以桶(瓶)装水作为饮用水,水量充足,水质合格,因此目前饮用水的卫生安全可以保证。但生活用水方面,所有在野外驻扎的任务部队均无管网自来水供应,只能依靠山泉水、地表水或地方消防用水进行保障,其水量匮乏,不能完全满足部队日常生活所需,且未开展水源地保护和水质消毒相关工作,导致微生物指标全部超标,不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给官兵正常生活,如洗漱等带来威胁隐患。而随着雨季来临,环境生物污染将不断加重,以山泉水和地表水作为生活用水来源的任务部队,存在肠道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较高风险。
4.4 饮食卫生任务部队的饮食保障主要有3种形式,一是自行保障,二是依托地方政府进行保障,三是两者相结合。自行保障的风险主要在于野外饮食卫生安全制度的落实不到位,食品密封运输过程和任务执勤点的餐具卫生难以达到要求。地方政府参与保障,虽有卫生人员不定期进行监管,但仍存在操作间环境卫生较差,采购源头和炊事人员健康状况不明等隐患。
5 疾病主要威胁因素
5.1 肠道传染病细菌性痢疾一直是当地报告病例数较多的病种,《镇康县2014年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年报》显示,2014年镇康县报告细菌性痢疾106例,发病率为58.63/10万。任务地域当前正值春夏季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气温较高,环境卫生状况较差,蚊蝇活动频繁,生活用水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增加了细菌性痢疾和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生几率。而官兵执行任务条件艰苦,卫生措施难以落实到位,加之与边民日常接触较频繁,因此,存在肠道传染病局部暴发或流行的高风险。此外,果敢地区一直有霍乱流行,邻近的耿马县河外乡也是云南省霍乱监测哨点[1],因此,任务部队在当前特殊时期,应加强霍乱的防控措施。
5.2 虫媒传染病疟疾是镇康县重要的虫媒传染病,该地曾是疟疾高度流行区和国家重点防制地区[2],经多年防控,已连续2年无本土病例报告。但2015年3月份发现1例疟疾病例,经初步调查,该患者是镇康县本地居民,未曾出入边境,属本土病例的可能性很大,应引起高度警惕。此外,缅甸果敢地区一直有疟疾流行,特别是2003年曾发生疟疾暴发疫情,感染人数超过300人,并有恶性疟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报告[3]。部队作为外来新入人群,对疟疾高度易感,且随着气温上升,降雨增多,媒介生物按蚊的密度将随之增高,当有传染源存在时,极易引起任务部队疟疾发生和流行。其次,登革热在2013年西双版纳自治州和德宏自治州暴发流行过程中,镇康县虽无病例报告[4],但据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通报,存在一定数量的感染人群和轻症病例。据当地卫生防疫部门研究,近年在镇康县发现埃及伊蚊活动,增加了人群感染登革热的风险。而果敢地区多年来一直有登革热病例报告,因此,任务部队也面临感染登革热的高风险。
5.3 呼吸道传染病结合镇康县常年发生的呼吸道传染病和任务部队实际,对官兵健康影响较大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种是流行性感冒。而当前,部队在野外任务繁重、精神紧张,居住条件较差、人员拥挤,加之温差较大,容易导致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和流行。
5.4 鼠疫历史上镇康县是鼠疫老疫区[5],但近20年的监测数据显示,无鼠间和人间鼠疫。而当前边民安置点人员聚集,滞留时间长,易导致鼠密度增高,是鼠疫发生或流行的潜在威胁,任务部队应高度重视。
5.5 有毒有害动植物伤害事件经调查,中缅边境一线有毒有害动植物主要有毒蛇、毒蜂、蚂蝗、野蜂蜜、漆树等,而对任务部队危害较大的是毒蛇。镇康县的主要毒蛇蛇种为竹叶青,其活动区域主要在山区溪边草丛中,多于阴雨天活动,因此,容易导致任务部队官兵被毒蛇咬伤。
6 疾病防控对策
(1)根据当前任务地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此次现场卫生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和部队实际,建议制定以“预防肠道传染病为中心,预防疟疾为重点”的卫生防病整体策略,并围绕其开展疾病防控工作。(2)在各任务部队建立以野战防疫队牵头,以基层连队军医、卫生员(卫生战士)为末端骨干的传染病监测网络,实行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24 h零报告制度,并确保监测报告网络正常运转。开展以发热、腹泻、咳嗽胸痛、关节酸痛、结膜充血、皮下出血(出疹)、皮肤红肿溃烂和急性黄疸等8种症状为主要内容的症状主动监测工作,以期对可疑病例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3)抽调野战防疫队和医疗队相关专业人员成立联合调查处置小组,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处置预案,一旦发生疫情,快速反应,及时处置,并按要求进行上报。(4)加强水源地保护力度,防止污染和人为破坏,并指定专人负责,落实水消毒工作;严格落实厨房卫生管理制度,严禁炊事人员带病上岗;严控食品采购关、制作关和储藏关;对连队自行保障饮食的执勤点,要做好密封运输、餐具消毒工作;严禁食用凉拌菜和野生动植物。(5)重点开展对临时住所、厕所和垃圾堆放点等处的消毒杀虫工作,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要防止消杀工作范围过大、过频、过滥,提高其针对性、有效性和规范性。(6)建立军地联防联控机制,及时掌握地方疟疾和登革热的发病情况与流行趋势,确保早期预警,早期防制;建议储备一定数量的快速诊断试剂、“防疟3号”和疟疾救治药物,并做好各项防治准备;各部队应加强灭蚊工作,特别是夜间执行任务官兵,要严格落实防止蚊虫叮咬的措施。(7)各任务部队要加强官兵心理卫生疏导和健康教育,重点是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与防止有毒有害动植物袭扰;教育官兵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品,不随地大小便,不乱扔垃圾,有病及时报告,不主动接触野生动植物,并做好营区和个人的卫生防护工作。(8)驻扎在野外的任务部队要规范搭建野战厕所和垃圾堆放点,并按要求消毒和处理,确保营区垃圾日产日清;要疏通、填埋、清理营区内及执勤点的沟渠、水坑和坛盆瓦罐等,确保清除蚊蝇孳生地。
7 讨论
截至5月下旬,任务部队未发生传染病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说明制定的疾病综合防控对策科学有效,落实到位,同时也体现了此次卫生流行病学侦查结果准确,针对性强。而鉴于5月14日晚,缅甸方向2枚炮弹再次落入我国境内造成群众受伤这一突发事件,各任务部队在镇康段执行军事应对行动的力度将延续,维稳处突可能形成新常态。因此,在外部环境未发生剧烈变化的情况下,前期的卫生流行病学侦查结果及疾病防控对策仍可作为部队开展后续工作的卫生本底资料,并为今后各部队在此地段执行各类任务提供参考借鉴。
[1]谢立春,杨怀美,李克光.云南省1990~1991年传入性埃尔托霍乱的流行特征及控制措施探讨[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1993, 12:81-84.
[2]李华宪,杨沅川,姜华.云南省2003年疟疾流行态势及暴发情况分析[J].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2005,3(4):152-156.
[3]李华宪,张再兴,杜尊伟,等.云南省临沧中缅边境地区疟疾暴发流行调查报告[J].中国热带医学,2005,5(1):55-60.
[4]周航,李昱,牟迪,等.中国2013年登革热流行病学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5,26(2):12-15.
[5]张成,络军,罗大文,等.镇康县鼠疫动物病流行的调查与控制[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1997,12(2):108-109.
R 149.1
A
1004-0188(2015)08-0913-03
10.3969/j.issn.1004-0188.2015.08.042
2015-05-27)
650032昆明,成都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王杰,E-mail:wj571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