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现状与分析*
2015-02-21马晓星
马晓星
(华中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430074)
创作于171年前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早期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马克思思想历程中的重要转变节点,正是如此,才导致《手稿》可能成为马克思最受争议的一部著作。《手稿》自1932年全文公开发表以后,就一直受到学术界的极大关注。甚至由于不同的解读范式出现了新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流派。学术界之所以如此关注这部马克思生前没有发表的《手稿》,原因就在于这部著作处于马克思思想转变的重要节点,里面所蕴含的丰富思想,包括异化劳动、人的本质学说、共产主义学说等等,与我们通常理解的马克思思想有很大不同,处处闪耀着马克思思想的光芒,令人十分振奋。学术界的研究取得许多共识,也存在着部分争议,这些从总体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加深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当前我国学术界对《手稿》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研究方法、文本结构、历史定位问题、异化劳动、共产主义学说等方面。
一、研究方法的差异
横看成岭侧成峰,在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论域下,对同一文本的解读可能出现不同的结论。《手稿》的研究之所以出现如此大的分歧,其主要原因就是由于研究方法和研究论域的不同。北京大学王东教授在《解读马克思的三种模式——我国理论界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探索与我们的新见解》一文中指出,我国目前《手稿》的研究范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以西解马”范式,主要是从西方哲学思维向度检视《手稿》,他们认定《手稿》中的思想元素是西方哲学的思维片段,而马克思后期思维范式逐步脱离了西方哲学的轨道,不再遵循西方哲学的思维模式,他们据此认定《手稿》是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中最成熟的作品。第二种是“以苏解马”范式,这一范式是从苏联教科书体系解读《手稿》,他们认为《手稿》是马克思不成熟的思想作品,因为《手稿》中的思想观点有着人道主义思维痕迹,和马克思后期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方式差异较大。第三种是“以马解马”范式,这一范式倡导“回到马克思”,从马克思哲学本体视角,从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的独特历程中来审视《手稿》的价值,据此他们得出《手稿》是马克思思想发展的重要逻辑起点。[1]张一兵先生曾在《回到马克思》一书中提出了马克思哲学研究的“五种解释模式”,在《手稿》研究中同样存在着这五种解释模式。张先生认为,当前对于马克思哲学的研究主要有五大维度。第一种是“西方马克思学”路径,“西方马克思学”主张将马克思哲学作为单纯文本研究,而不是从传统马克思主义维度出发研究,可谓纯粹的“马克思思想”研究。第二种是“人本马克思主义”,从人道主义维度审视马克思哲学,认为《手稿》中的马克思是人道主义哲学家,而不是后期历史唯物主义的典型思维方式。第三种是“断裂论”,是以阿尔都塞为代表的观点,他们认为《手稿》就是马克思思想变革历程中的“断裂带”,以《手稿》为界,马克思思想呈现出不同的分野,一个是人道主义维度,另一个是历史唯物主义维度。第四种是“进化论”,此种观点是苏联思想界居多,他们认为《手稿》只是马克思哲学发展历程中的一个点,而不是高峰,也不是所谓的“断裂”,只是马克思哲学“进化”与发展的必经阶段而已。第五种是“两种逻辑论”,南京大学孙伯鍨教授认为在《手稿》中同时并行着两条线索,一条是以异化劳动理论为基础的唯心历史观向度,另一条是从客观现实出发的历史唯物主义萌芽向度。
大连理工大学郝敬之先生认为现在我国学术界对于马克思哲学的理解存在五种理解范式,这同样也是《手稿》研究中采用的范式。第一种是解释马克思,以马克思文本为基础,实事求是地解读马克思思想,而不加任何个人主观臆断成分。第二种是发现马克思,以探索当前马克思哲学研究中的空白为旨趣,着力发现马克思思想研究中的新领域。第三种是发展马克思,以我国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为代表,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特定国家实际相结合,形成特定民族的马克思主义,用以指导社会主义实践。第四种是重构马克思,这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路径。这种范式结构了传统的经典马克思主义解释范式,力图运用西方现代思维方式解释马克思哲学,将其重新排列,形成新的马克思解释路径,而这种解释路径是以西方哲学发展史为参照系的。第五种是回到马克思,从马克思的真实文本中,回到马克思的写作语境,透过文字还原马克思哲学的本真精神。[2]
《手稿》研究出现如此多分歧的根源在于研究范式的差异,在不同研究范式指导下,会产生不同的理解,这是科学研究的正常现象。通过《手稿》研究方法与范式的梳理,我们会发现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回到马克思”的出现。这是崭新范式的出现,是对以往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式理解的反思,也是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理解偏差的理性思考。回到马克思,回到马克思的写作语境中,学习马克思思考的方法与维度,这才是当下学习与马克思主义的真正归旨。
二、文本结构的争议
《手稿》的文本结构问题也是学术界热议的问题之一。由于《手稿》特殊的写作语境,以及《手稿》原始资料的遗存等原因,导致学术界对《手稿》结构的认识至今仍存在一些分歧。
李鹏程教授在《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文本结构》一文中指出,把《手稿》分为三个手稿或笔记本是不妥当的。他认为应当把《手稿》分为四部分:基本文本、补充文本、札记和《序言》。也即是把“笔记本一”“笔记本二”合并为基本文本,同时把笔记本三分为补充文本、札记和序言。他还认为不应当把《序言》作为整个《手稿》的“序言”,因为《手稿》中所指内容多为国民经济学方面,同《手稿》庞大的思想体系不符合。最后,李鹏程认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一书名也是不合适的,应该定为《对国民经济学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或《1844年手稿》。
南京大学张一兵教授认为,因为马克思独特的思想写作逻辑和语境,导致《手稿》不是一种单纯的经济学文本或哲学文本,可以称之为独特的“经济-哲学”文本。马克思意欲从人本主义哲学的框架出发来否定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最终得到共产主义的结论。[3]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文本结构研究》一文中张一兵教授指出“第一笔记由两个不同的理论部分构成,其中第一部分是三栏同时并进,并且从内容上看并不是马克思所肯定的逻辑,第二部分才是马克思自己的人本学逻辑,第三笔记的写作顺序在目前中文译本中被人为地重组了。”[4]
北京大学聂锦芳教授认为,《手稿》并不是孤立的,而是马克思《政治和政治经济学批判》草稿。他认为,《手稿》笔记本一的《工资》《资本的利润》等标题和马克思后来的《资本论》内容相联系。也就是,《手稿》是马克思撰写政治经济学著作的一次尝试。这种分析,更能够看到马克思思想发展的一致性。[5]
北京大学王东教授认为,《手稿》现有版本把对黑格尔哲学进行批判的部分放到笔记本三的做法是不合适的,不能完整展现马克思的思想历程。王东教授认为,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批判的部分理当单独成为“第四笔记”或“第四手稿”。因为它是《手稿》的主要内容,更是马克思实践观形成的重要文本。[6]
中国人民大学安启念教授认为,《手稿》的内在结构是这样的:马克思一开始从经济学入手批判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但写作中思路却转向了共产主义问题;同时又从实践出发论述了私有财产的产生发展问题,提出了劳动实践历史观。他认为《手稿》从经济学出发,中心是共产主义问题,落脚点是哲学。安启念教授指出,之所以出现《手稿》这种独特的文本结构,是与马克思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当时思维的异常活跃性相关的。由于当时马克思处于思想转变的关键时期,加之马克思思维的高度活跃,导致《手稿》出现“跑题”现象,偏离了开始时的经济学研究方向,从而偏向哲学。[7]
学术界对《手稿》的文本结构问题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研究,获得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为我们再次理解《手稿》奠定了基础。作者认为,尽管文本结构问题出现争议可能与后人编辑编排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后来研究者对马克思思想进路理解的差异。不同的解读范式对应着不同的思维维度,学界对于《手稿》结构的研究本身就意味着多种研究范式与维度的存在。多种研究范式在一定意义上从多维度为我们剖析了马克思的思想历程,为我们从多角度理解马克思《手稿》思想提供了丰富的思想素材。
三、异化劳动学说
(一)异化劳动学说的主要内容
关于异化劳动的主要内容,学术界基本达成一致,即认为异化劳动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的异化。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由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劳动者与劳动产品处于分离的状态,即不构成所属关系。第二,劳动者同劳动活动的异化。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存在,劳动者不享有生产的产品,导致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地位,也没有工作激情,感受不到尊严感。第三,劳动者与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马克思认为人与动物不同,人不会简单地与自然相融合,人类可以通过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证明自身的存在,这也是人与动物的最大不同。但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者的这种劳动实践活动没有证明自身的存在,反而受到这种活动的压制。第四,人与人的相异化。劳动者无权占有自己生产的产品,也不能享受生产活动中的尊严和快乐,更不能感知到自身作为人的存在感。由于劳动对象或产品的异化、劳动活动的异化、人与人的类本质相异化,最终导致人与人的相异化。
(二)异化劳动学说地位的评价
第一种是过渡论或是临时替代论。这种观点认为异化劳动学说主要是在历史唯物主义产生之前批判资本主义的武器,等到后期历史唯物主义和《资本论》产生后,异化劳动学说就被替代了,具有过渡性。如北京大学杨豹认为由于《手稿》创作时期,马克思还没有创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所以他只能从异化角度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发展规律,后期随着马克思思想的成熟以及科学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创立后,异化就很少出现在马克思的文本中了。[8]
于洪:首先,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例如建立“中小企业科技资金池”,引导和鼓励商业银行加大对中小企业科技产业化项目的支持。其次,通过政银企三方合作,设立开展重点服务中小微企业的融资贷款业务。最后,深化“银税互动”助力民营企业便利融资,鼓励和推动银行依托纳税信用创新信贷产品,深化信息互通,缓解小微民营企业融资难题。
第二种观点以复旦大学俞吾金教授的视角转换学说为代表。他认为异化劳动思想贯穿于马克思思想的始终,在马克思思想发展进程中存在这一个视角转变,异化思想一直存在。《手稿》从异化劳动角度批判资本主义是从道德评价角度出发,而到了《资本论》则是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出发,这是出于历史评价视角。“我们认为,青年马克思是从‘道德评价优先’的视角出发去看待异化现象的,而成熟时期的马克思则是从‘历史评价优先’的视角去看待异化现象的。”[9]
第三种以北京大学聂锦芳教授等为代表,他们认为《手稿》中的异化劳动学说是马克思思想交错点上的重要思想探索与尝试,是他从哲学向经济学领域拓展,哲学信仰和经济学探索之间带有张力的重要阶段性尝试。除此之外,黑龙江大学张奎良教授认为《手稿》对异化劳动学说既有价值评价也有历史评价,二者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尽管在对异化的价值评价中含有道德意义上的考量,但从总体上看不处于优先地位,因为此时马克思已完成思想的转变,从唯心主义转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到共产主义立场上来了。
《手稿》中的异化劳动思想是马克思思想发展中的重要节点,是青年马克思思考和理解世界的重要理论图式。学术界对于异化劳动思想的研究,丰富了我们对于异化劳动的理解,但也存在着诸多分歧,特别是在其历史评价上。作者认为,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研究本身应该本着实事求是和辨证的视角看待,虽然《手稿》中的异化劳动思想被后来的唯物史观所取代,但这并不否定异化劳动思想的重大理论价值。同时,对于《手稿》以及异化劳动思想的研究应该转变研究方式,摒弃传统的二元思维模式,进入到新的马克思思维理解框架中去,特别是实践唯物主义的思维架构。
四、共产主义思想
共产主义思想也是《手稿》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更是马克思思想的重要表现基点。特别是其中关于共产主义的经典定义,是我们理解早期马克思思想的重要文本依据。目前我国学术界对于《手稿》共产主义思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容与定位或评价两方面。
(一)共产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赵治等根据马克思在《手稿》中对共产主义的论述,将共产主义内涵归纳为五个方面:第一,共产主义具有客观性,是现实的历史运动。共产主义具有客观现实性,资本主义发展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奠定了基础。第二,共产主义是对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第三,共产主义是人向自身的全面复归,是对人的本质的全面占有。在共产主义社会,异化劳动现象会消失,人将自己占有自己的本质,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第四,共产主义解决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第五,共产主义是资本主义中各种矛盾斗争的真正消灭。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各种矛盾才会真正消除,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10]
聂锦芳等人认为,《手稿》中的共产主义思想包括三重含义。首先,关注人的解放。共产主义是对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是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马克思超越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主张从劳动维度肯定人的复归。其次,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要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两极对立,就必须且只能在社会运动状态实现,即共产主义运动。再次,共产主义是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一个环节。共产主义是通过无神论来设定人的存在,而社会主义是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是真正的人的自我创造、自我确证的过程。[11]
陈东英认为从自然维度、社会维度和精神维度三个方面来说明共产主义学说。从自然维度看,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统一的关系,共产主义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从社会维度看,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人的现实本质是人的类本质在社会现实的展开,作为人的类本质(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不仅创造了人类社会关系本身,也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活动。”[12]从精神维度看,共产主义不是一种既定的目标,而是人类本质发展的趋势和潮流,是科学认识和科学信仰的统一。
(二)共产主义学说的评价问题
南京大学著名哲学家孙伯鍨先生认为,由于马克思彻底发挥了费尔巴哈的哲学人本主义的原理,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反人道主义性质作了极其深刻的批判,这样,就能够站到人类发展所能达到的理想高度,来考察私有制及其后果的历史局限性和弊病,但是,他认为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论证仍是直接以人道主义为其理论依据的。
黑龙江大学张奎良教授指出,马克思在《手稿》中对共产主义的论述,不是单纯从人道主义和道德评价的维度出发的。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是完整的、全面的。其不但包括可以在现实中能够达到的实体境界,也暗含了共产主义的发展方向,即最终目标就是实现人类的解放,体现了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14]
吴晓明教授指出,《手稿》中的共产主义思想不同于倒退的、浪漫主义的纲领,它把异化理解为自身发展的必要条件,为自身发展找到了基础和现实条件。其次,共产主义是新本体论,《手稿》中的自然主义=人本主义的公式,就意味着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由和必然矛盾的真正解决。[15]
《手稿》中的共产主义思想是青年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充满异化的现实之后,提出的具有重要思想性的设想性结论。作者以为,尽管里面存在着所谓“不成熟”的话语片段,但丝毫并不影响其理论价值。在171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再次读到这些富含青年马克思思想精华的语句时,依然可以体会到其思想性、深刻性。
五、《手稿》的历史定位
《手稿》的历史定位问题或评价问题是对《手稿》研究者争议较大的问题之一。目前,关于《手稿》的历史定位有四种主要观点:第一种是不成熟论;第二种是起点论;第三种是转变论;第四种是融合论。之所以出现这几种不同的观点,根据北京大学王东教授等的研究,主要是因为解读模式的不同。根据西方哲学来解读《手稿》,会得出其是马克思思想的高峰或者是顶点思想;而根据苏联教科书的传统思路来解读《手稿》,会得出其是马克思思想不成熟的表现,是一部不成熟的著作;如果根据马克思解读马克思,就会得出《手稿》是马克思思想,特别是实践唯物主义的时间起点和逻辑起点。
第一种,不成熟论。这种观点与苏联教科书体系的经典马克思主义解释范式有关,在我国学术界也有一定市场。不成熟论主要从文本结构维度审视《手稿》。如中国人民大学陈先达教授认为:“他对商品、货币的看法也表明他的思想不成熟……《手稿》关于积极扬弃私有制才能解放自己和全人类的主题是正确的,但它的哲学论证是不完善的、有限的。”[16]南京大学孙伯鍨教授认为,《手稿》存在着两条并行的思维线索,一条以人道主义思想,而另一条则是截然相反的历史唯物主义向度。张一兵教授从《手稿》文本出发认为,《手稿》的体系极端庞杂,有些地方甚至存在着矛盾,不是马克思的成熟著作。
第二种,起点论。这一观点以北京大学王东教授为代表,他指出,因为解读范式的不同,才出现了西方马克思学的“高峰论”,和苏联教科书体系的“不成熟论”。他认为《手稿》应当是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中的一个起点,这个说法当为确切。“《手稿》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他全面阐述了马克思实践观思想的合理内涵。稍后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则是马克思将实践观思想外化到存在观、世界观、历史观、交往观以及世界史观的产物。”[17]
第三种是转变论。北京大学黄楠森教授认为《手稿》既不是马克思思想的顶点,也不是马克思思想不成熟的表现,而应当是马克思思想历程中的一个转折点。黄楠森先生认为马克思在《手稿》中对“异化劳动”“共产主义”与“人的本质”的探讨是马克思后来思想发展的重要基础,没有《手稿》中的探索,就没有后续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在此意义上,黄先生认为《手稿》是马克思思想发展中的重要转变节点之一。
第四种是融合论。北京大学聂锦芳教授在《马克思的‘新哲学’—原型与流变》一书中提出这一观点,认为在《手稿》中马克思进行了一次将哲学与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理论融合的崭新尝试,尽管在某些地方显得有些不成熟,但是这是马克思思维方式变革的开始,在马克思思想历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8]
六、小结
当前学术界对《手稿》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共识,这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意义重大。但同时,由于研究方法和视角的不同,导致国内外对《手稿》中的问题研究还存在着较大分歧,集中体现在对《手稿》的评价上。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研究范式的陈旧,特别是在异化劳动思想的研究上,多数学者依旧是从近代哲学传统的主客二元论语境中去理解的,而这正是马克思所反对和要超越的思维方法。另一方面,从本质上看,缘于科学马克思主义观的缺位,即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这一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仅仅一部《手稿》就产生这么大的分歧,这值得我们反思。笔者以为,学习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前提是必须树立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正确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首先,要坚持回到马克思,回到马克思主义文本的具体语境中,真正理解某一结论得来的缘由。其次,必须学习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不能拘泥于其某一具体结论。这也是当前我们学习和研究《手稿》的最终目的。
[1]王东,王晓红.解读马克思的三种模式——我国理论界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探索与我们的新见解[J].理论学刊,2009(4):61.
[2]郝敬之.解读马克思的五种方式及回到马克思[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5(2):11-15.
[3]张一兵.青年马克思的批判的经济哲学——《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二、三笔记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1999(1):11.
[4]张一兵.《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文本结构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1999(4):9.
[5]聂锦芳.清理与超越——重读马克思文本的意旨、基础与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86.
[6]王东,刘军.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源头活水和思想基因——《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新解读[J].理论学刊,2003(3):25.
[7]安启念.《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笔记本基本内容及全书文本结构研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1):62.
[8]杨豹.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的启示[J].兰州学刊,2006(5):6.
[9]俞吾金.从“道德评价优先”到“历史评价优先”——马克思异化理论发展中的视角转换[J].中国社会科学,2003(2):97.
[10]赵治,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共产主义理论探析[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84-85.
[11]聂锦芳.马克思的“新哲学”——原型与流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170-171.
[12]陈东英.共产主义的三个维度:自然维度·社会维度·精神维度——重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J].求实,2007(4):12-14.
[13]张曙光.人的世界与世界的人:马克思的理想历程追踪[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92-193.
[14]张奎良.哲学革命变革的源头和“对历史之谜的解答”——纪念马克思写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60周年[J].现代哲学,2004(1):15.
[15]吴晓明.马克思哲学的秘密和诞生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探微[J].复旦学报,1996(4):103-105.
[16]陈先达.走向历史的深处[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197.
[17]王东,王晓红.解读马克思的三种模式——我国理论界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探索及我们的新见解[J].理论学刊,2009(4):61.
[18]聂锦芳.马克思的“新哲学”——原型与流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