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新兴语言格式中的“各种X”研究*

2015-02-21孟艳华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见面指向宾语

■孟艳华

媒介新兴语言格式中的“各种X”研究*

■孟艳华

最近几年,受网络语言、影视传媒语言的影响,语言中“各种”后可搭配的对象扩展到抽象名词、动词、形容词,在句中充当谓词性成分。文中语料来源于中国传媒大学文本语料库和流行网络文学作品。问卷调查①集中于对这一结构的语义理解。我们以事件语义学理论为基础,认为谓词性的新兴结构“各种X”表征事件或场景,其语义可概括为:一是以各种方式或由于各种原因进行或出现“X”所表征或所指向的各种事件或场景;二是以各种方式或从各个角度看,所述事物都很X。与传统用法一样,“各种”依然表示分类,所分类对象依然为名词性成分,不同的是,这些分类对象与事件或场景中的各种参与者角色,即“方式”“状态”“原因”“角度”“行为”“现象”等相关联。也就是说,传统结构中“各种”是对其后名词所表征的事物分类,新兴结构中“各种”则对与X相关联的事件或场景角色分类。下文详述之。

一、“各种X”的语义模式

(一)新兴“各种+NP”的语义

(1)今天我各种悲剧。

对(1)中“各种悲剧”,95.5%的受访者认为其语义是“打不到车、开会迟到、忘带钱包等各种不顺利”;2.5%认为是“很难过”;2%认为是“看了各种各样的悲剧故事”。按绝大多数人的理解,“各种悲剧”在句中的语义是“发生了各种具有悲剧色彩之事”,听话者在理解时补充了动词“发生”,其语义可记如(2):

(2)各种 +NP(充当谓语、补语、状语或独立成句)→进行或出现+各种+NP

(二)“各种+VP”的语义

1.各种+不及物VP如(3):

(3)a.孩子们在公园里各种跑、各种追。b.昨天晚上我各种睡不着。

(3)中动词为不及物动词。对于(3)a中“各种跑”,95%的受访者认为“各种”指向的是动作的路径或方式,即“跑上跑下、这儿跑、那儿跑”或“快跑、慢跑、跳着跑、喊着跑”;对(3)b中“各种睡不着”,76%的受访者认为是指“翻来覆去、辗转反侧睡不着”,即“睡不着”时身体状态的各种伴随方式;21%的受访者认为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睡不着”,方式优于原因被解读,这与前人研究认为的最优解读是“原因”解读不同。

据此,“各种+不及物性动词或动词性词组”的语义可记如(4):

(4)各种 +ViP→以各种路径/方式或者由于各种原因+ViP

2.各种+动词+(宾语)如(5):

(5)a.第一次做视频,各种求分享。b.求,各种求。

(5)a中及物动词“求”后使用了宾语“分享”,55.5%的受访者认为其语义是“请求在网站、贴吧、社交群等各种媒体上分享”,44%的认为“各种”指向谓语动词,意为“非常诚挚地请求”;(5)b“求”后宾语没有出现,仍有35.5%的受访者在解读时补充出了宾语,认为其语义是“求家具、求工作、求交友等各种请求”。这表明,当及物动词后的宾语不出现时,“各种”但仍很有可能指向动作致使产生或者指向的宾语。其语义可记如(6):

(6)a.各种+动词+(宾语)→V+各种+宾语。b.各种+动词+(宾语)→以各种方式或态度等+V

再如(7):

(7)a.每天只能少数的几个人和王越见面,还得各种隐瞒,各种想办法见面。(17K小说网《我们是兄弟》2013-1-1)。b.他派了人各种阻拦我,不让我去见你。(17K小说网2012-12-12)

(7)a中“各种想办法见面”既可以理解为“想各种方法见面”,也可以理解为“以各种方式想办法见面”;(7)b只能解读为“以各种方式阻拦我”,因为“阻拦各种我”不合逻辑。

语料分析表明,很多句子可以如(7)a那样理解为(6)中的两种语义同时存在。

3.各种+VP事件如(8):

(8)上网各种掉线。

对(8)中“各种掉线”的语义,与前人研究认为的“掉线的原因多样”不同,受访者均认为“各种掉线”指“掉线”事件多次发生,优先指事件在不同时间的重复或多次发生。这类表达的语义可概括为“发生各种VP事件”。

(三)“各种+AP”的语义

这类表达包括两类,其一如(9):

(9)住我家行,一个月给500房租就行了,还可以让你带着你的各种小情人各种甜蜜。(17K小说网《一起混过的日子》2009-12-6)

上例中“各种甜蜜”语义为“做各种甜蜜的事”或“享受各种甜蜜的时光”。其语义可以概括为“进行或出现各种AP所表征或指向的事件或场景”。

其二如(10):

(10)a.新来的老师各种帅。b.韩国明星们各种帅。

(10)a主语为“新来的老师”,(10)b为复数“明星们”,虽然从问卷上看,复数主语会影响语义解读,但这类“各种AP”语义基本可概括为(11):

(11)以各种方式/从各种角度看,(主语)都很AP

(四)“各种X”的语义模式

综上所述,“各种X”的语义可概括为两种模式:一是以各种方式或由于各种原因进行或出现“X”所表征或所指向的各种事件或场景;二是以各种方式或从各种角度看,所述事物都很AP。

二、“各种X”的语篇功能

新兴格式“各种X”由网络语言走向影视广播等大众媒体语言,走向日常口语,在不断传播与广泛使用中,其语篇环境逐步出现定型化趋向,也因此逐渐获得了独特的语篇功能。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表征说话者所建构的事件(event)或场景(scene)(Talmy 2000)。据语料分析,“各种X”出现的典型语境有两类,其一是在场景描写句中,表征对静态场景的描写,如(12):

(12)a.我们现在知道叙利亚已经战乱有将近16个月,各种冲突,各种战乱,死亡人数到了一万六千人。(《时事开讲》2012-07-25)。b.这些年来,各种食品,各种超标,各种毒,有人甚至戏称,不把元素周期表吃完,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中国人。(深圳电视台《18点新闻》2012-05-25)

(12)a用两个“各种X”描写了叙利亚16个月战乱情景:爆发各种冲突事件、各种战乱事件;(12)b用三个“各种X”描写了近年来频繁发生食品安全问题的纷乱情景。总之,这些句子都使用两个以上并列的“各种X”独立小句,描写各种事件并发的混乱、杂乱场景,既省略了对细节的描写,又对混乱的场景进行了具体勾勒,引发听话者对细节的想象。

其二是在事件叙述句中,表征对动态事件的概述。“事件”指在某特定空间与时间被观察者感知为具有起始点与终结点的动作、活动或变化(Van&Hamm 2005:4)。如(13):

(13)a.每天只能少数的几个人和王越见面,还得各种隐瞒,各种想办法见面。(17K小说网2013-1-1)。b.要面临一个很重大决定的时候,我母亲对医生各种的怀疑,各种不信任,弄得她自己很难受。(《锵锵三人行》2011-04-26)

(13)a叙述了“少数人”想尽各种办法跟王越见面的事件;(13)b叙述了“我母亲”对医生的各种怀疑与不信任事件。这两个句子都是使用“各种X”对依次发生的同类型多种事件进行概述,省略了事件的具体细节,凸显了事件的主线。

总之,“各种X”的典型使用语境是场景描写句和事件叙述句,通常通过两个或更多的并列“各种X”结构,对多事件并发的混乱、杂乱场景或者依次发生的同类型的多种事件进行概述,省略细节,凸显主线,同时用“各种X”这一语言形式暗示说话者对细节进行了留白,进而引发听话者对细节的自行想象和解读。

注释:

①问卷于2014年4月至7月采取网络进行,http://www.wenjuan.com/s/Ivy2ai。收回有效问卷204份。受访者年龄分布是:20岁以下4.71%,20-30岁47.64%,30-45岁45.03%,46-60岁2.09%,60岁以上0.52%;性别分布是:男性25%,女性75%;上网习惯是:经常上网,经常看新闻、贴吧、微博、微信82.72%,经常上网,只看新闻、报纸等官方网站15.18%,不常上中文网,不接触网络汉语2.09%。

(作者单位: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刘俊】

*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美国汉语学者的汉语研究及汉语教学研究史”(项目编号:13YJC740068)、北京语言大学校级科研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资助)“现代汉语话语否定标记的多维研究”(项目编号:13YBT02)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见面指向宾语
科学备考新指向——不等式选讲篇
连词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
宾语从句及练习
秀逗蘑菇村
把准方向盘 握紧指向灯 走好创新路
不能见面
中考试题中的宾语从句
你好,春天
在钟塔见面
谁来管管“吃”的宾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