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分析——基于安徽高校的调查

2015-12-27袁立庠刘杨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社交大学生

■袁立庠 刘杨

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分析
——基于安徽高校的调查

■袁立庠 刘杨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同时更多地关注大学生群体中的“社交媒体依赖症”一族,揭示由媒介依赖所带来的碎片化生存以及社交网络中由“拟态的自我”引发的自恋、孤独、虚荣、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从而探求帮助大学生群体寻找健康地利用社交媒体的新方法。

社交媒体;大学生;依赖症;心理健康

社交媒体 (Social media),又可译为社会化媒体、社会性媒体,指允许人们撰写、分享、评价、沟通的网站和技术。在 《什么是社会化媒体》(What Is Social Media)的电子书中,作者安东尼·梅菲尔德(Antony Mayfield)将社交媒体定义为一种给予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参与、公开、交流、对话、社区化、连通性①。基于UGC(用户创造内容)和 CGM(消费者产生的媒体)这两个关键词的社交媒体的形式主要有:微博、QQ、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和BBS、SNS、博客等。

大学生对新媒体有着天然的接受力和较强的使用能力,因此大学生逐渐成为社交媒体中活跃的主角。对智能手机的超前适应性也使得他们比其他群体在网络社交中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社交媒体的兴起改变了大学生们传统的交往方式,在社交网站中大学生通过对个人主页的管理,进行“选择性暴露”和“自我印象塑造”,创建了一个网络中的“拟态的自我”。大学生们通过“拟态的我”与“拟态的他”彼此认知、互动并带来心理需求的满足。然而“拟态的自我”并不等于真实的自我,“社交媒体依赖症”引发的自恋自怜、孤独寂寞、爱慕虚荣、焦虑不安的现象频发。这已成为关注大学生群体健康成长道路上不得不正视的问题。

我们无法阻止网络的发展、社交媒体的普及。如何发挥社交媒体的优势,扬长避短,正是我们研究这一问题的意义所在。

一、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方法

为了实际掌握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的状况以及深入了解社交媒体对大学生日常生活、社会交往、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影响,笔者围绕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频率以及使用社交媒体所带来的心态变化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选择了皖北(淮北师范大学、安徽财经大学)、皖中(安徽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皖南(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工程大学)等安徽省内不同区域六大高校作为样本,随机选择了100名在校大学生,通过面对面发放问卷和邮件发放问卷两种方式展开调查。希望通过调查了解在智能手机、手提电脑高度普及的大学校园里,社交媒体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本次调查从2014年2月初开始实施,实发问卷100份,收回的有效问卷90份。

(二)调查结果

通过对收回的有效问卷进行数据统计、整理,得出结果见表1。据此,可以发现:

1.社交媒体已经成为高校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

在被调查的90名大学生中,有77人表示拥有4个以上的社交媒体账号,这个比例已经达到了85%,并且有接近一半的学生每天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是3个小时以上,78%的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聊天、交友、分享生活点滴……可见社交媒体已经渗透到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2.大学生社交媒体依赖现象普遍

在调查对象中,认为社交媒体在自己生活重要和非常重要的人占到了83%,认为社交媒体对自己生活并不重要的只有5人,并且有74%的被调查学生在吃饭、坐车、上厕所等碎片化的时间里使用社交媒体,68%的学生认为社交媒体占用了自己大部分的课余时间,很多学生即使明知自己对社交媒体的依赖,却无法放弃使用。QQ、微信、微博等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使用惯性迫使很大一部分大学生把闲暇时间无目的性地花在上面。

3.社交媒体“移动化”成为常态

调查中,从社交媒体工具使用情况看,大学生使用手机登录社交媒体的比例多达73%,而使用电脑登录的比例仅为21%,值得注意的是有近6%的大学生是使用平板电脑来登录社交媒体。从PC客户端兴起的社交媒体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客户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人们更倾向于快捷、及时的信息沟通交流,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工具的普及化正满足了人们的这一需求。随着智能手机、WiFi以及4G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交媒体的移动化趋势会越演越烈。

表1 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的现状调查结果

二、社交媒体的积极影响

(一)对外:即时交流、拓展人脉

移动化的社交媒体对信息传递的时效性方面优于传统电子媒介,甚至要高于其他的新闻网站。不管是2011年“7·23”动车事故还是2013年的雅安地震,事件发生的当时,都是当事人通过微博在千里之外向亿万微博用户发送关于现场的情况,传达了第一手的信息。社交媒体的及时性、共通性、裂变性总是能为其用户带来最新的资讯。

据笔者调查,安徽省各大高校在大一新生入学前都会建立官方QQ群,通过录取通知书或学校论坛公布出来,新生通过入学新生群无障碍沟通,人脉圈不再仅限于班级,而扩大为全院、全校。

目前,微信、QQ等即时通讯工具都已开通了境外服务,只要你能上网,就可以免费和远隔万里的好友发信息、通话、视频。社交网络发展的当下,传统媒体环境中形成的以地域、血缘为代表的群体关系被打破,人们越来越依靠兴趣爱好来划分成新的群体。如通过微博、QQ中的兴趣标签,可以方便地找到同样爱好的人从而成为朋友。再如一些社区、论坛、豆瓣小组等,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而加入同一个群组的人们来自五湖四海,现实的距离被社交媒体平台拉近。

(二)对己:自我表达、满足需求

社交媒体中的传、受双方的地位发生了改变,开启了“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受众逐渐掌握了话语权,传统媒体作为传播主导者的现象发生了改变。以“90后”为主体的大学生们个性更强,渴望发出自己的声音。他们通过社交网站发表观点,期望更多人与自己互动并接受自己的观点,在观点的建构—解构—重构的过程中,得到更多人的认同,从而实现自我表达。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看,大学生在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求能够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开始寻求更高的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价值需求,而社交媒体的兴起正顺应并延展了这种社交需求,在上述的调查中,聊天、交友、分享生活点滴已然成为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的主要功能,可见通过社交网络进行社交活动、与他人进行精神交往是当代大学生们实现自我价值的时尚选择。

三、社交媒体的消极影响

(一)社交媒体依赖症

对许多人而言,社交媒体已经深深浸润于日常生活中,他们整天紧盯着自己的手机或电脑无法自拔,这种无法控制自己而不自觉过量查看移动终端的行为被称为是社交媒体依赖症。笔者以“微博控”“灌水党”作为社交媒体依赖症的两个典型案例稍加说明。

1.“微博控”

“微博控”指的是对微博极度喜爱的人,随着微博的火爆,越来越多的人见面就聊起微博。这些人无论是坐公交坐地铁,还是走在上学上班的路上甚至是上厕所都会利用一切碎片时间来刷一刷微博。“有时候也并没有发生什么重大的事件,就是觉得不刷微博不舒服”“每晚睡前最后一件事一定是要再刷一次微博,就是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一些自称“微博控”的朋友这样说道。微博控自2010年出现到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持续发展的今天,数量一直在持续增长。许多微博控几乎把所有的剩余时间都给了微博而忽视了与身边人的直接交流,微博控现象引发的社会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和深思。而这两年,人们又戏称一下子进入到了“微信时代”,各种场合都能看见低头族拿着手机刷屏看微信,每天睡前、起床后都会抓起手机看一遍朋友圈和各个群,这似乎又成了时下人们手机生活的新常态,这种类似微博控的现象同样值得我们重视。

2.“灌水党”

“灌水党”是指那些无时无刻不出现在BBS中,通过手机、电脑向论坛注入大量无用信息的群体。灌水党的依赖症表现与微博控基本相同,只是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微博控刷微博的驱动力主要来自微博中丰富的信息以及社交需求,而灌水党不停灌水的驱动力则更复杂一些:一是无聊,打发时间;二是发泄,吐槽;三是恶作剧,在匿名的社交网络里,开开玩笑寻个乐子;四是出风头,获得更多的关注;五是恶意灌水,这样的行为多半是有目的性的,纯粹是为报复某人而采取的一种极端手段。社交网络站中异军突起的水军们除了以上五种灌水的原因外,还有一种是最多的,就是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灌水的目的何在,这也许就是网络综合症的前期症状吧。

社交媒体在占用人们宝贵时间的同时也促成了这些水军们虚荣心、表现欲的高涨,在BBS或者贴吧里,水军经常因为极小的事情打起口水战,极不利于互联网络空间健康有序地发展。

(二)碎片化信息泛滥引发“肤浅阅读”

在现代化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私人时间碎片化导致媒介使用的碎片化。当浏览到一则信息时由于时间的有限性,人们总是选择性地接受、理解、记忆信息,只会选择对自己有用的或者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这使得本来完整的事件变成了一个个的片段,每个人即使接触到的是同一个信息,而最终消化吸收的却不是同一点。碎片化时间不允许每个人对事件有完整准确的认识。

社交媒体在媒介碎片化信息泛滥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以微博为例,用之每条只能发140字以内的“只言片语”,每个人分享的事情很大程度上都是碎片化的,被过滤了的某些信息只发送了自认为重要的不完整版本。人们的关注点像不断切换的镜头,在不断涌现的新事物之间切换。碎片化阅读带来的是娱乐性和游戏性的感受,它也许能够为你提供许多新鲜的信息,但是却不可能为你提供深度阅读的体验,因此也就剥夺了你思考的深度。相比之下,读书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深度阅读需要你专注、集中、边看边想,把它消化成你内在的东西。

当今世界,信息碎片化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我们无法阻挡碎片化发展的大潮,如何呼唤深度阅读,成为当前阅读环境中必须思考的问题。

(三)社交媒体依赖带来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早在1922年,著名政治评论家沃尔特·李普曼在其《公众舆论》一书中就提出了“拟态环境”的概念。而在如今的社交媒体时代,媒介影响的不仅是人们对外部社会环境的认知,更包括对作为社会主体的人自身的认知。网络社交时代人们通过主宰自己的社交媒体展示页面(QQ空间、微信朋友圈、微博主页等)创造出了“另一个自我”,虽然这一自我是在现实的社会关系基础上,并且也会或多或少地包含自己的真实信息,但“网络中的自我”无法等同于现实中的自我,社交媒体中通过各种展示页面呈现的自我是每个个体经过自己的信息过滤之后呈现出来的“拟态的自我”。比如女生都会选择漂亮的照片放到自己的社交媒体相册中,每个人都倾向于把好的、完美的一面展现给社交网络中的观众,有意识地隐藏不完美的一面。

基于社交媒体中的“拟态的自我”和现实生活中“真实的自我”之间的关联和矛盾之处,笔者试图分析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

1.自我意识的膨胀

“拟态的自我”是基于“真实的自我”之上的自我生产和自我更新,社交网络的发展给了普通大众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是青春洋溢的大学生们天然的舞台。在社交网站上,年轻人乐于将生活细节等展示在他人面前。在前文的经常使用社交媒体的哪些功能的调查中,有79%的同学选择会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生活点滴,在与被调查的大学生们聊天的过程中笔者注意到,有不少人会将诸如今天午餐吃了什么、哪条街新开了一家好喝的奶茶店这种生活琐事发布到自己的社交媒体主页中;很多人在吃饭、逛街之前都要先拍张照发到社交网站上,并且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

这种习惯并不是无害的,因为过分地自我展示会进一步膨胀其自我意识,在某某餐厅吃顿饭就一定要广而告之,以期得到粉丝和好友的关注,不断更新有关自我的信息,高转发率和高评论率是他们所期望看到的。吸引眼球的指数成为自我肯定的因素,因而发布的内容越来越倾向于猎奇性、低俗化。日积月累的自我暴露,使大学生们的自我意识在社交媒体的使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过度膨胀。虚荣、自负、傲慢等性格的弱点被放大,这使得大学生的室友关系变得不那么融洽,近几年在大学校园频频出现的室友之间由于一点儿小矛盾而最后酿成大悲剧的例子比比皆是。“90后”本来就是极具自我意识的一代,社交媒体更是膨胀了他们的自我意识,谦虚谨慎的良好品格却越来越被弱化。

2.线上虚荣、线下孤独

大学生在社交网络中的自我表露不是完全将现实生活复制到个人网络空间,他们倾向于向好友展露自己更有吸引力的一面,以求塑造自己的“完美形象”,这大大满足了人们与生俱来的表演欲和虚荣感。

日本传播学者中野牧在《现代人的信息行为》一书中描述现代人的形象时提出“容器人”概念,意指在现代的大众传播环境,人们的内心世界犹如封闭的容器,是孤立的、封闭的。人们为了摆脱这种孤独状态渴望与他人交流,可是由于容器的局限,这种交流很难深入到彼此的内心。社交媒体的使用正好迎合了人们的这些心理需求,它的匿名功能可以使人随心所欲地呈现自己,这一方面满足了自己的表现欲,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对他人的窥视欲,好奇心很强的大学生群体,在这种窥探他人和展现自我的交错中获得社交媒体带来的快感。问题是,在社交媒体上交流、碰撞的是一个个的“容器人”,这些“容器人”在“伪真实”的社交网络里遨游,无法实现心与心的交流。

曾在社交网站广为流传的一段话说进了很多大学生的心坎里:“如果关了电脑、关了手机,我们还认识吗?”在本次调查中,43%的学生表示遇到过在网上聊得很好但现实生活中见面却形同陌路的情况,41%的学生表示长时间使用社交媒体后,现实交流产生了一些障碍。匿名性、私密性的网上聊天给交往镀上了保护色,真正在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失去了匿名性和私密性的保护,变得无法正常进行下去。打开社交媒体,人们为维护自身美好形象而忙得不亦乐乎,关闭社交媒体,空虚孤独感袭来,变得无所适从。

3.社交媒体催生了焦虑心理

社交媒体中的海量信息带给人无形的压迫,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产生了信息焦虑,并且越是精英阶层信息焦虑感越强。聚焦于大学生,在自我呈现异化的状态下,原本健康的心理状态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扭曲。为了得到肯定和关注,土豪同学炫富、学霸同学炫成绩、情侣同学炫幸福……不是所有人都能达到最美好的状态,在各种光怪陆离的表演中,很多大学生内心产生了极大的自卑、焦虑,社交媒体在无形之中催生了他们的心理压力。

相对于“观众”而言,“表演者”自身也可能会产生更大焦虑,他们的焦虑是一种“反馈焦虑”。炫富、炫成就、炫幸福者渴望关注的心理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一定的焦虑情绪。在无数少年投身网游世界无法自拔的今天,有很多大学生如同游戏上瘾一样患上了“社交媒体依赖瘾”,他们不断刷新屏幕,渴望更多的回应,渴望更高的人气,在享受目光和承受失落之中似乎变得更加敏感脆弱、虚荣落寞。

四、如何引导大学生更好地使用社交媒体

面对社交媒体种类、功能不断发展的态势,如何更好地发挥其优势,避免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是我们必须关注的。消除社交媒体对大学生产生的不利影响,要靠政府、社交媒体开发者以及用户自身等多方的共同努力。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大学生自身要树立正确的媒介使用观,认清虚拟和现实的区别。

(一)社交网络:将“把关”进行到底

网络的匿名性给人们提供了言论自由的“隐身衣”,网络谣言、网络诈骗、淫秽信息、信息泄露等乱象频现,严重威胁着我国互联网的健康发展。秦火火因利用互联网蓄意制造并传播谣言,2013年8月被北京警方刑事拘留,2014年4月17日一审获刑三年。至此,那些故意编造散布我国政府花2亿元天价赔偿“7.23”动车事故外籍旅客、雷锋奢侈生活、地方公务员被迫捐款红十字会等曾在社交媒体上引起疯狂转发和激烈民愤的谣言才逐步大白于天下。在这些谣言的传播中也不乏有“热心于秉持正义”的大学生的身影。由于一些利用谣言来谋取不义之财的不法分子混迹于社交媒体中,各大社交媒体自身的把关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社交媒体上的信息传播以裂变模式迅速增长,如何在谣言开端就有效遏制其大规模扩散,避免谣言产生恶劣影响,是各大社交媒体必须高度重视的。此外,在开放的互联网平台,还存在着推送信息重复率过高的问题,如何净化社交媒体平台,传递正能量,避免受众因信息过剩浪费宝贵时间也是各大社交媒体应尽的职责。

(二)政府:立法监管两手抓

在网络环境的监管领域,政府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现实生活中因为沉迷网络而荒废学业、游戏人生的大学生不为少数。对此,人们在为大学生感到惋惜的同时对互联网立法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党的十八大提出“推进网络依法规范有序运行”,目前我国正在加快互联网立法进程,这既为公民在网络上行使权利和保护合法利益提供了法律依据,又有利于政府部门依法管理网络传播。社交网络是整个互联网络的一个分支,只有整个互联网络健康运行,社交网络才能更好地发展。

同时,社交媒体对大学生产生的种种不利影响,政府也应予以重视,对社交媒体中不良信息的传播应责无旁贷地进行监管,以期让社交媒体更大程度地发挥积极作用。

(三)高校:以关爱的名义引导

校园是大学生每天生活学习的场所,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摇篮,如何适应潮流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高校亟待解决的难题。笔者认为:首先,高校非常有必要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给予大学生一个可以咨询、排解心理问题的窗口;其次,各种学生社团组织如学生会等,要举办有关健康使用社交媒体的活动,如健康小贴士、有奖竞答等,积极引导大学生们正确使用社交媒体;最后,各个院、系应该多组织一些健康向上的集体户外活动,有利于加强人际沟通充实课外生活,有利于同学们发觉真实社交的乐趣,自觉远离虚拟社交世界。

(四)大学生:变“依赖性”为“工具性”

只有大学生自己深刻认识到社交媒体对自己身心的负面影响并及时纠正,才能更好地利用社交媒体。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依赖性向社交媒体工具性的转变上主要可以参考以下几种措施。

1.控制自己登录社交媒体的时间

社交媒体依赖症的突出表现就是无时无刻不挂在社交网络上,要想真正摆脱社交媒体依赖症需要大学生们对自己的课余时间合理地规划,每天抽出一段固定时间登录社交媒体浏览信息、回复留言和与朋友聊天,把零碎的时间安排做一些有意义的具体事情。良好的习惯都来自于科学的规划和有效的自控。

2.人际交流为主,社交网络为辅

不管社交媒体如何发展,都不能替代现实中人际交流的真实感,现实的人际交流可以加深感情、交流思想,不一定非要通过虚拟网络加以交流。朋友间如果是分开两地,也可以采用打电话等更为直接的方式。闲暇时间多和朋友、同学们去户外走走,开展一些文体活动、读书报告会等,有助于大家减少对虚拟世界的依赖。

3.善于利用社交媒体学习

英国纽卡斯大学从事教育科技研究的米特拉教授认为,互联网正在颠覆传统的教育模式,“云中学校”是未来教育的趋势。②国内外很多高校在社交媒体上免费向公众传递本校的公开课视频,只要你有一颗善于学习的心,社交媒体会成为你进步的好帮手。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是无限的,而人能接受的是有限的,如果你只是利用社交媒体娱乐休闲打发时间,那么很多珍贵的业余时间就会偷偷溜走,如果你有效利用社交媒体学习,不仅积累了比别人更多的知识,更比别人多了一种学习的途径。利用社交媒体学习将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社交媒体作为信息时代适应人们新的传播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产生的新媒体,已经渗入到大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带来促进交流、拓展人脉、增强自信等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不容小觑的心理健康问题。然而我们没有理由因为一个新事物有缺陷而舍弃它,社交媒体的存在和发展是历史的进步和趋势。我们必须把握潮流迎接挑战,最大限度地趋利避害才是发展之道。只有在政府、社交媒体管理者和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下,才能使社交媒体在大学生中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注释:

①曹博林:《社交媒体:概念、发展历程、特征与未来》,《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②王传军:《社交媒体翻转美国校园》,《光明日报》,2013年3月30日。

(作者袁立庠系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刘杨系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李立】

猜你喜欢

社交大学生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社交距离
真的有社交网络成瘾这回事吗?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宅女爱上社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