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研究

2015-02-21

关键词:人文主义人性

秦 毅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广东茂名 525000)

14世纪初,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陆续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15世纪末,地理大发现和环球航行的成功,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不仅要用商品经济求得自身发展,而且还要求用一种新的思想文化体系来反对封建的和宗教的精神禁锢,这场于14至16世纪在欧洲许多国家先后发生的文化和思想上的革命运动就是文艺复兴。新兴的资产阶级从古代希腊罗马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中发现了许多可以与封建神学相抗衡的积极因素,打出“回到希腊去”的旗号,声称要把久被淹没的古代文化“复兴”起来,使之“再生”,“文艺复兴”因此而得名[1]69。文艺复兴时期所形成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被称为人文主义。人文主义者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2]121。

一、人文主义溯源

据刘昕岚考证:在汉语中“人文”一词,典出于《易·贲·彖》,与“天文”“地文”并列,为人的文彩、文饰,引伸为“文章”“礼义”之谓[3]10。但是,“人文主义”却并非中国思想史上的传统概念,而是外来概念。

其实,“人文主义”对应的英文humanism一词,迟至1808年才由德国教育家尼特哈麦德用德语humanismus首创,后来又由沃伊格特在1859年出版的《古代经典的复兴:人文主义的第一个世纪》一书中首先用于描述文艺复兴时期[4]9。

尽管humanism一词出现较晚,但其拉丁语词源humanitas一词,则可追溯到希腊一个古老的观念。古代希腊人不仅创造了哲学、史学和戏剧,而且还创造了教育——一种人文学科领域内的全方位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那些为人类与人性所独有的品质。对于这种教育,希腊语叫做enkyklia paedeia,也就是英语中encyclopaedia(百科全书)一词的词源。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在拉丁语中为它找到了一个对应的词——humanitas(人性)。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古典语文的老师所教授的包括语法、修辞、历史、文学和道德哲学等一系列科目就被称为studia humanitatis,即英语中的 the humanities[4]7-9。

英语humanism是从德语humanismus转译过来的。当西方“humanism”的观念传入中国之后,吴宓先生初译为“人本主义”,而后中国现代生物学奠基人胡先骕先生译为“人文主义”,此后为众人沿用,成为中国学术界普遍接受的一种思想范畴[3]10。英语 humanism 一词的含义很多,有人文主义、人道主义、人本主义、人性、人文学、人间主义、人生主义、人类主义等,但在国内近30种主要的和常用的工具书及一般理论文章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人文主义、人道主义[5]19。

杨周翰等也认为:humanism一词一般译为人文主义或人道主义。在14至16世纪资产阶级利用古代文化和哲学思想来反对中古神权,这时这一词可译为人文主义。到了18、19世纪,一些进步作家强调博爱、仁爱等口号来反对资本主义发展后日益残酷的现实,这时可译为人道主义。但人文主义并不排斥人道主义因素[2]121。

二、人文主义的内涵

人文主义究竟是何意义?其确切的内涵究竟为何?迄今为止,尚无一个人人满意的定义。人文主义“几乎涉及了西方文化的所有层面,也产生了观点各异,甚至彼此有着尖锐矛盾的不同学派。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其各不相同的特色,而每个文化层面和每种学派所关心的主题,也可能南辕北辙”。若要给人文主义下一个定义,就“必须对于它所包括的和它所排除的,都有着同样的敏感度”[3]11。

Chris Baldick在Oxford Concise Dictionary of Literary Terms中对人文主义的定义为:人文主义是19世纪用于描述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之价值观和理念的术语。高度强调人各种能力的扩展。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者重振对希腊罗马历史、哲学和艺术的研习,重塑人的形象,远比中世纪基督教禁欲主义中人的形象更为积极进取、前途无量。人不再是在肉欲横飞中可怜巴巴等待救赎的罪人,而是无限可能的源泉,趋向于身体、精神、道德、智力各种官能的平衡发展[6]102-103。

阿伦·布洛克把人文主义称为一种“传统”,他说:作为一种暂行的假设,我姑且不把人文主义当作一种思想流派或哲学学说,而是将其视为一种宽泛的倾向、一个思想与信念的维度,以及一场持续性的辩论。在这场辩论中,随时都会有各持己见,甚至针锋相对的观点出现。它们不是由一个统一的结构维系在一起的,而是由某些共同的假设以及对某些具有代表性的、因时而异的问题的共同关系维系在一起的。对此,我所能够想到的最合适的描述方式就是“人文主义传统”[4]2。

而庄泽伟认为:“一般而言,人文主义思想体系是一个价值观念体系。它在本质上是一个思想深刻、内容丰富、对社会人生持积极肯定意义的价值观念体系。更确切地表达为:人文主义思想体系是以肯定人在世界万物中的崇高地位和价值为核心,以‘真善美’三位一体为社会人生的理想境界和评判人类、社会、自然的最高伦理道德准则的价值观念体系。”[7]

布洛克研究回顾了西方人文主义传统数百年来的发展之后,归纳出3种天人关系模式:“从总体上看,西方思想史上存在着三种天人关系模式:第一种可以称之为‘超自然’或‘超验’的神学模式,其关注焦点在于上帝,人则被视为上帝所创造的一部分;第二种可以被称为‘自然’或‘科学’模式,它所关注的焦点是自然,而将人与其他生物一同视作自然秩序的一部分;第三种是人文主义模式,它以人为中心,并且以人的经验来作为人对自己、上帝和自然进行了解的出发点。”[4]14

从这种天人关系模式,可以看出,相对于“神学”和“科学”而言,人文主义是一种以“人”本身为核心和出发点的思维模式。人文主义的核心主题是人的潜能与创作力,人文主义重视人的主体价值,承认人的优越性,主张人的独立性,强调人的创造能力。

朱光潜先生精辟概括了人文主义的核心:总之,人道主义(即人文主义,下同)在西方是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却有一个总的核心思想,就是尊重人的尊严,把人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因为人虽是一种动物,却具有一般动物所没有的自觉性和精神生活。人道主义可以说是人的“本位主义”,这就是古希腊人所说的“人是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我们中国人所常说的“人为万物之灵”。人的这种“本位主义”显然有其积极的社会功用,人自觉到自己的尊严地位,就要在言行上争取配得上这种尊严地位。一切真正伟大的文艺作品无不体现出人的伟大和尊严。从古代的神话、雕刻、史诗和悲剧到近代的小说和电影都是如此[8]。

三、人文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就进入封建时代。基督教统治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僧侣成为掌握文字和教育的阶层,神学禁锢着人性。这就是所谓的“黑暗的”中世纪。而文艺复兴则是要复兴被中断和埋没的古希腊罗马文化。一般认为,文艺复兴大约在14世纪兴起于意大利,后传播到法国、英国、德国等欧洲国家,一直持续到16世纪。人文主义这种观念正是产生于文艺复兴运动中的。

文艺复兴时代既是一个思想大解放的时代,也是一个地理大发现的时代。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发现了美洲新大陆;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绕道好望角发现了到印度去的航路;1510年,麦哲伦完成了第一次环球大航行。古希腊人提出的“地球是圆的”概念被证实了[9]84。

文艺复兴及人文主义思想产生的背后,也有中世纪中后期逐渐出现的一些新的社会、政治因素[10]9-10。首先,在封建社会内部,各地先后产生了资本主义因素,出现了初具规模的手工业和发达的商品贸易,并且以不可抑制的势头向前发展。这一点在意大利尤为明显,使之成为文艺复兴发源地。其次,民族国家开始了其形成过程,国家越来越成为支配文化和社会生活的统治势力,而教会的威信和权力越来越受到严重质疑和挑战,罗马教会四分五裂。1517年10月31日,马丁·路德针对教会发放赎罪券一事提出质疑,引发了德国的一场宗教战争和席卷整个西欧的宗教改革浪潮。其后,宗教改革家加尔文在日内瓦创立了加尔文教派,英国亨利八世也与罗马教皇闹翻,创立了以国王为最高领袖的英国国教[9]83。最后,科学逐渐进步,1543年哥白尼学说的发表标志着以观察和实验而不是以臆想和教条为基础的近代科学的产生,教会对于世界和宇宙的解释已不能令人信服[10]9-10。

15、16世纪的欧洲,一方面资本主义在蓬勃生长,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持续扩展;另一方面,封建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着商品的自由流通。在思想领域,禁欲主义、来世主义、宿命论思想还严重地禁锢着人们的头脑。新兴的资产阶级急需为自己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合法化、合理化的依据。14世纪,西欧出现了一些专门从事古典文化研究的知识分子,这些人被称为人文学(studia humane)学者,以区别于中世纪的神学(studia divina)学者。人文学者在研究人文学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人为本位的思想体系——人文主义(humanism)[9]85。

四、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特点

1.歌颂人的伟大,赞扬人的价值,肯定人的尊严

人文主义者竭力歌颂人的伟大,赞扬人的价值,肯定人的尊严,反对神的权威,尤其是反对借上帝之名行使自己话语权的神学家、教士、牧师的权威。他们从古希腊罗马著作中发现了和引用了许多对人高度肯定的观点,自己也加以创造或编造。他们宣称,他们发现了人。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诗人但丁就曾说过:“人的高贵,就其许许多多的成果而言,超过了天使的富贵。”[11]3另一位意大利人文主义者说,上帝也许创造了这个世界,可是在那之后,就是由人来改革和改造世界了:……所有围绕着我们的东西都是我们自己的作品;所有房屋、所有堡垒、所有城市,其数量之多、品质之精,使它们似乎是出于天神之手,而非人力所为。绘画和雕刻是我们的;各种贸易、各门科学、各个哲学体系也是我们的。所有的发明,各种语言和文学作品全是我们的;这一切成就实在令人赞叹惊愕[9]85。

莎士比亚在《哈姆莱特》中也对人进行了热情的赞美:“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12]41-42

与之相应,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艺术家摆脱了中世纪以圣经故事为主题的传统束缚,创造了以直接描述世俗生活和世俗人物为题材的艺术作品,并且大胆地利用解剖学的成就,着力表现人的自然机体,表现人体美,从而使艺术开创了新局面,获得了新生命。他们发现,人体是最完美的造型,人体比例符合古希腊人发明的美学上的“黄金分割率”[9]86。

达·芬奇的杰作《蒙娜丽莎》描绘了一个沉醉于美好生活、幸福美丽的人间少妇形象。当时充斥画坛的大多是苍白空虚、僵硬冰冷的圣母像,而《蒙娜丽莎》甜美的微笑与之形成巨大的反差,放出了令人眩目的光芒。无法完全摆脱传统圣经题材的艺术家们也在自己的作品中旧瓶装新酒般地融入了更多世俗的内容。在米开朗琪罗画于罗马西斯廷教堂的著名壁画《创世纪》中,那些神都具有人的表情,具有健美的体格,显示了无穷的力量。拉斐尔的代表作《西斯廷圣母》中的圣母则不再只是毫无生机的冷冰冰的面孔,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间母亲慈祥博爱的神情。

2.提倡意志自由、强调个性和人的全面发展

关于自由意志的思想,在文艺复兴时期非常流行。在法国人文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拉伯雷德五卷长篇小说《巨人传》中,第一代巨人卡冈都亚(法文意为“大肚量”)为酬谢约翰修士,修建了“德廉美修道院”,这是一个没有围墙的修道院,其院规是“随心所欲,各行其是”,院内没有束缚人的清规戒律,人们可以随心所欲无拘无束地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9]91-92,[1]73-74。

对个性的强调和对人的全面发展理想的歌颂是人文主义的另一个重要方面[9]86。人文主义者主张人应当全面发展自己的个性,只有在个性得到全面解放和自由发展的情况下,人才更有价值。达·芬奇在其笔记中强调了人的灵魂与肉体不可重复的个性美。他感叹:“大自然是如此缤纷多彩、花样无穷,令人心旷神怡。在同一个品种的树木中,你找不到一株跟另一株完全相似的来,不仅整棵树是这样,就是枝、叶、果,你也找不出来一个跟另一个一模一样的来。”[9]86

关于全面发展的人的观念,在《十日谈》里也得到体现。在薄迦丘看来,人应当接受良好的教育,多才多艺,和谐发展,既健康、俊美,又聪明勇敢。这是文艺复兴时期对于人的理想[1]80。

3.歌颂爱情,肯定现世生活,大胆提出享乐的尘世要求

中世纪教会宣扬来世主义和禁欲主义,要求人们为了来世的幸福而牺牲现世的幸福。与此相反,人文主义者对人的天性和自然要求给予充分的肯定,他们提出,“爱情和荣誉是人生的理想”。

描写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在《十日谈》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很多故事说明:中世纪禁欲主义鼓吹爱情是罪孽,宣扬神爱和天国幸福,这其实是违反自然规律的,也是扼杀人的天性的。“在所有的自然力量中,爱情的力量最不受约束和阻拦”。真正的爱情非但不是罪过,反倒合乎情理,合乎人性,是崇高的、可贵的。因此,神爱断然不能代替情爱,人有权享受爱情和现世幸福[1]79。

蒙田宣布,“我爱生活”,“我心甘情愿地怀着感激的心情接受自然替我做出来的东西”,“知道怎样忠诚地享受生活,这就是绝对的也是神圣的完美”[13]。

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瓦拉在《论作为真正幸福的享乐》一书中有力地批驳了基督教会的谬论。对于禁欲主义关于享乐不道德的说教,他针锋相对地提出:不道德的享乐是不存在的。英国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人文学者、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托马斯·莫尔在其《乌托邦》中,也认为享受尘世生活是符合理性的,也是符合自然意向的[14]。

尼德兰的人文主义者爱拉斯谟在他那著名的《疯狂颂》(一译《愚人颂》)中,以疯狂象征泛滥的热情、无拘束的行动、直率的言谈和无忧无虑的狂欢。按照他的观点,人越疯狂,越幸福——“人生的欢乐,首先在于寻欢作乐;为了消除人生的忧患,情欲要远胜过理性。”[9]86

4.高度重视教育

人文主义者极其重视教育。他们认为,教育可以唤醒个人、开发能力,让人自我完善,使人成为有价值、有尊严的个体。人文主义者在其他方面尽管存在着巨大分歧,在重视教育这一点上他们却有着惊人的一致——包括伊拉斯谟、马丁·路德和梅兰希通在内[4]33。

人文主义的核心主题是人的潜能与创作力,这些能力是潜藏于人的身上的,需要外部力量加以唤醒,从而使其显现并进一步达到发展,而实现这一目的的手段就是教育。人文主义者认为教育是让人从自然状态中脱离出来,并且发现自己的humanitas(人性)的过程[4]35。人文主义者相信语法、修辞、诗歌、文学、历史、思想哲学等人文学科的教育可以提升人的素质和价值,培养出理想的人。在公元前5世纪至前4世纪的雅典,教育就逐渐系统化了。当时的教育在所辖的7门学科中对人类的知识进行了系统的解释,为以后的大学教育奠定了最初的基础。这7门学科分别是语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4]7。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原先的公办学校得到了恢复,开明的君主还创办了新的学校,优秀的人文主义教师到处吃香。英国君主伊丽莎白一世堪称人文主义教育的典范,她的私人教师罗杰·谢阿姆撰写了著名的教育学论著《学校教师》。在当时的英国,文法学校(grammar school)的设立保证了人文主义传统能够一直维持到20世纪中叶。在德国,马丁·路德和耶稣会的创始人罗耀拉是冤家对头,可他们都相信上学读书的重要性,并且对古代经典在教育方面的价值有着坚定的信念[4]34。

必须特别指出,人文主义前期赞美和讴歌人性,肯定和褒扬人的能力,赋予人的欲望、需要以正当性。但若矫枉过正,解放出来的人性就可能会走向另外一个极端。人性本身就非常复杂,既有美好的一面,也有丑恶的一面,其丑恶的一面不免要表现出来,所以人文主义后期的任务就是反思人性,思考人与物的关系。人的欲望、需要应当得到肯定,但是如果人成为物质欲望的奴隶,最初人文主义所强调的人性尊严就可能遭到亵渎,这实际上违背了人文主义者的初衷。人文主义绝不是把人从神的压抑下解放出来,又将之置于物的束缚之下。所以对人性的反思乃是人文主义的题中之义,是不可以被排除在人文主义之外的[10]13。

人文主义把人理解为一种复杂、矛盾的现象,反对把人简单化。不仅揭示了人的美好的一面,而且也阐明了人的丑陋的一面。如14世纪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彼得拉克就注意到过分追求财富可能导致人性的败坏。马基雅维利等则强调过分追求财富会使个人利益凌驾于公共利益之上[10]66。人文主义是一种复杂的观念,不仅包含着对人性的肯定和重视,而且包含着对人性的反思和批评。这种反思和评判不是否定人性,而是正视人性,使人性向更完善的境界发展[10]63。

[1]郑克鲁.外国文学史:修订版(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杨周翰,吴达元,赵萝蕤.欧洲文学史(上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3]刘昕岚.“人文主义”与“宗教”—— 对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的回顾以及对儒家人文主义的反思[J].中国文化研究,2004(4):10-19.

[4]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董乐山,译.北京:群言出版社,2012.

[5]方毅.人文的人道主义与博爱的人道主义论析[J].学术交流,2011(7):19-21.

[6]Baldick C.Oxford Concise Dictionary of Literary Terms[Z].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102-103.

[7]庄泽伟.人文主义的本质及其现时代的意义[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49-51.

[8]朱光潜.关于人性、人道主义、人情味和共同美问题[J].文艺研究,1979(3):39-41.

[9]张德明.世界文学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10]侯健,林燕梅.人文主义法学思潮[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9-10.

[11]北京大学西语系资料组.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资产阶级文学家艺术家有关人道主义人性论言论选辑[G].北京:商务印书馆,1973.

[12]莎士比亚.哈姆莱特[M]//莎士比亚全集:第X卷.朱生豪,译.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41-42.

[13]朱光潜.文艺复兴至十九世纪西方资产阶级文学家艺术家有关人道主义·人性论的言论概述[J].社会科学战线,1978(3):262-274.

[14]展文婕.试析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影响[J].开封大学学报,2011(2):27-30.

猜你喜欢

人文主义人性
民间资源、自然神性与人文主义立场——阿来小说论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宁夏人文主义戏曲现代化探索之路
逼近人性
人性的偏见地图
“新史学”语境下的音乐新面孔——以16世纪意大利牧歌的人文主义倾向为中心
西方文论关键词:后人文主义
婚姻的尽头,藏着人性的底色
基于可视化技术的历史概念教学探究*——以《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为例
对人性的重新审视与反思:论荒诞川剧《潘金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