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新称谓构式的原型事件域整合模型分析
2015-12-24刘伊娜
刘伊娜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重庆 401520)
一、引言
新词语,对应的英文表达为“neologism”,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第6版将其解释为“a new word or expression or a new meaning of a word”,即它既可以是新词新意,也可以是旧词新意,这正是本文界定新词语参考的标准。
近年来,网络成了人们自由交流思想、迅速传播信息的主要渠道,交流碰撞中自然会催生新思想、新概念、新文化,也就有相应的新表达。随着新闻事件传播的速度加快,以及人们浏览渠道的便利化,一些新闻事件因某些特殊的缘由吸引了大量读者的眼球,并衍生出某些特定的表达,这些表达还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本文将探讨的新称谓构式就是其中之一,如“XX哥”“XX姐”“XX弟”“XX妹”“XX叔”“XX爷”等。我们之所以将其称为新称谓构式,原因很简单,就是这些构式里的称谓词与我们传统的称谓意义有所区别,属于新词语的“旧词新意”一类。新称谓构式作为众多汉语新词语中的一类,近年来也颇受关注。
国内外学者大多从结构、修辞、社会、文化、心理、语用和认知等角度对汉语新词语做出了分析和论述[1-3],但大多是围绕新词语的形态做探讨,未触及新词语产生的深层认知机制,或所假设认知机制不能解释所有类型的新词语,其中也就包括本文将要探讨的网络新称谓构式。我们则尝试将认知语言学中的事件域认知模型(Event-domain Cognitive Model,简称 ECM)[4]、原型范畴理论(The Prototype Theory,简称 PT)[5]和概念整合(Conceptual Blending,简称CB)理论结合起来,建立“原型事件域整合模型(Prototypical Event-domain Blending Model,简称PEB)”来探讨网络新称谓构式的认知生成机制。
二、事件域认知模型
认知模型是储存某领域知识的心理框架。认知语言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为解释概念结构和句法结构的成因拟构了许多模型,如计算机科学家Schank和Abelson的“脚本理论”、Talmy的“力量动态模型”、Lakoff的“动态意向图示”、Langacker的“弹子球模型”和“舞台模型”、Panther和Thornberg的“言语场景分析模型”等。这些模型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但是存在以下问题:只注重单一层面的分析,忽视事件内部层级性;主要注重动态性场景和事件,忽略静态描写;主要用于句法构造解释,忽略语言其他层面。针对以上不足,王寅提出“事件域认知模型”,以期对语言各层面做出统一解释[6]。
ECM的基本思想如图1所示:
图1 事件域认知模型
我们发现本文探讨的网络新称谓构式的产生总是和某个特定的新闻事件有关,这正好可以用该模型作为理论支撑。比如我们还是以“犀利哥”事件[7]为例,该理论模型可以具体呈现为图2。
图2 犀利哥事件域认知模型
犀利哥(Brother Sharp),是指的一位街头乞丐,2010年2月24日媒体曝,一个很火的乞丐网贴突然在网络上走红,帖内叙述的是一个被网友誉为“究极华丽第一极品路人帅哥”的乞丐。对犀利哥的经典描述是“那忧郁的眼神,唏嘘的胡碴子,神乎奇迹的搭配,还有那杂乱的头发,都深深地迷住了我”。“犀利哥”在短短一周内红透网络,同时被纸媒、电视、网络等媒体大肆报道,其后引起了当地政府层的关注。“犀利哥”事件亦席卷台湾、日本、新加坡[7]。
我们知道认知语言学遵循“现实—认知—语言”的路径,语言的产生源于现实,产生自认知加工。所以与这类新词产生相关的典型事件为这些表达的产生提供了现实基础,而事件域认知模型又为此提供了理论基础。但是该理论还不能完成对认知操作这一部分做出解释,即该事件是如何衍生出“犀利哥”这个表达的。而我们认为概念整合理论可帮助解决这一问题。但在引入概念整合理论之前,我们觉得该理论还有一个缺陷是它还不足以说明该事件在这类新表达产生与流行上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原型范畴理论则可以弥补这一缺憾。
三、原型范畴理论
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是在与现实的互动体验下经过认知加工形成的,所以认知语言学的任务在于努力对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规律做出统一解释。认知最基本的一个方面就是划分范畴的能力。从亚里士多德到维特根斯坦的两千多年是传统的经典范畴理论时期。经典理论认为范畴可由特征束(the Cluster of Features)或一组充分必要条件(a Set of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s)来定义。它还认为特征是二分的(binary),范畴的边界是明确的(clear-cut boundary),范畴成员隶属于集合的程度是相等的。哲学中的客观主义理论就是基于这种经典理论建立起来的,但在人文主义领域,经典理论似乎并不如此令人信服,比如就男女性别而言,我们有男性、女性,但也有不男不女、中性等表达。所以,从维特根斯坦以后人们对范畴有了新认识,逐步建立了原型范畴理论。基于体验哲学的原型范畴理论认为隶属于同一范畴的各成员之间具有家族相似性,特征不是二分的,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范畴内的成员地位不相等。在一个集合中,范畴成员之间是从典型向非典型成员成辐射状铺开,即一个范畴中有中心成员和边缘成员之分,所谓的“原型”即中心成员。
通常“原型”被认为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具体的典型代表;二是指抽象图式表征,或属性集合。该理论可以用于本文的研究对象网络新称谓构式是因为称谓构式的意义发生转变与特定的某个事件有关系。如“哥”原本是表示“兄长”之意,但是自“犀利哥”事件以来,“哥”被赋予新的意义而词缀化后被迅速复制。我们把这个事件称之为原型事件,但这里的原型并不是某个已存在范畴的典型代表,而是由这个典型代表衍生出了一个范畴。正是“犀利哥”这个原型事件使得“哥”这个新的称谓词缀拥有了强大的生命力,从而发展出一个还在不断扩张的“哥族词”。
但原型范畴理论本身太单一,只能用于说明某个成员在该范畴的地位,即将这个原型作为一个认知参照点,不可能完成解释本文将探讨的新称谓构式的生成机制,所以接下来请看我们认为可以帮助解决这一问题的概念整合理论。
四、概念整合理论
认知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与认知方式、概念结构、语义系统、人类知识、文化规约之间的密切关系。传统的隐喻、转喻等在认知语言学框架内都由传统的修辞上升为认知方式。但这些认知方式的局限在于通常是线下加工,无需依赖具体语境,通常是单向的、静态加工,而且似乎反应的已经是经过在线加工后的成品。与此不同的是,概念整合理论解决的是在线加工过程,是一种依赖语境的、动态的、整合的认知加工方式。
该理论最早由Gilles Fauconnier和Mark Turner提出,它由4个心理空间组成,两个输入空间,一个类属空间和一个整合空间,就类属空间而言,在本文探讨的范围内都指一个客观世界中的人和一个对应可以称谓此人的称谓语。两个输入空间里的内容投射到整合空间,进行压缩整合后会产生与两个输入空间都不同的新创结构。两个输入空间之间存在某种重要的联系(vital relations),如对应关系、因果关系、空间关系,或者时间关系等,并在此基础上发生跨域映射。在两个存在某种重要关系的输入空间发生整合的过程中要经历一个压缩。如在因果关系的两个输入空间:输入空间1是“John’s sequence of actions”,输入空间2是“the broken window”,最后的整合空间为“John broke the window”,可以解释为John打碎玻璃前的一系列动作都由于两个输入空间之间的因果关系被压缩到了break一个动词上,这样就产生了一个认知上可操作的概念单元,使得输入空间里的概念复杂性得以大大减小,这也是整合的终极目标所在。该理论简图如图3。
该理论可以用于解释本文研究的网络新称谓构式的认知加工过程。因为这个理论本身并没有对这两个输入空间的内容做出确切的说明,这也正是其解释力强大的原因之一,而又使该理论在本文解释对象上显得有些粗糙,而如果将其与上文提及的“事件域整合模型”结合起来,就可以完美地解决问题了。
五、原型事件域整合模型
综上分析,事件域认知模型、原型范畴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虽各有所长,但也有各自的不足:事件域认知模型只能提供现实基础,无法解释认知加工过程;原型范畴理论只能解释事件的地位,同样不能解释认知加工过程;而概念整合理论可以提供认知加工的操作假设,但还不够具体。据此,我们在认知语言学框架内,将“事件域认知模型”“原型范畴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结合起来建立“原型事件域整合模型”解释网络新称谓构式的形成机制,具体分析如图4。
上文已提及在输入空间1和2之间存在某种重要的关系,这里就是对应关系(identity),因为“犀利哥”事件的主角是一个成年男子和“哥1”表示男子的称呼相对应,但是事件的其他要素和“哥1”表示比自己大或同龄等同辈男子等语义特征被压缩而合成“哥2”,最终使其成为一个新的词缀而被迅速地复制使用,如“温暖哥”“换胎哥”“咆哮哥”等。另如“凤姐”的“姐”,本文认为其认知生成机制也是如此。
我们认为,网络新称谓构式是基于原型事件域整合模型形成的:首先,一个典型的新闻事件具有某个最突显的特征,而这一特征可以与我们已有的词库里的某个表达匹配,然后与其整合,产生新意。我们将该事件称之为“原型事件”,因为这个事件成为了该构式的新意形成的一个认知参照点,是它赋予了这个已有构式一个新的意义,而这个“被赋予新意的构式”的使用法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得以流行起来,产生了一个“新构式”的庞大家族。
图4 原型事件域整合模型
[1]邹嘉彦,游汝杰.汉语新词与流行语的采录和界定[J].语言研究,2008(2):53-61.
[2]陈小燕.汉语新词新语的文化考察[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7(2):54-59.
[3]杨绪明,杨文全.当代汉语新词新语探析[J].汉语学习,2009(1):97-104.
[4]Ungerer F,Schmid H J.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2nd.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8.
[5]Taylor J.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M].2nd.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6]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7]百度百科.犀利哥[EB/OL].[2012-02-15].http://baike.baidu.com/view/146505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