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院校大学生自尊与人际交往的关系研究

2015-02-21秦婧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问卷心理健康水平

秦婧

高等院校大学生自尊与人际交往的关系研究

秦婧

(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68)

本研究对某高等院校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和人际交往能力状况进行了调查,并探讨大学生自尊水平与人际交往能力之间的内在联系,旨在为研究我国大学生自尊水平和人际交往能力之间关系提供更多的资料,丰富这一领域的研究。

大学生;自尊水平;人际交往能力

前言

关于自尊的定义有很多,最早从心理学研究角度给自尊下定义的学者是William James(1890)[1],他利用公式将自尊定义为:自尊=成功/抱负。他认为可以通过成就与抱负的比例来衡量自尊。自尊水平与成就成正比,与抱负成反比;Stamley Coopermith(1967)[2]则认为,自尊是个体仅仅对自身做出的,且自我一贯持有的并认可的评价,表达了一种肯定或否定的态度。而这种基于自尊的评价和态度,在于个体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重要的、成功的和有价值的程度上;Nathaniel Branden(1994)[3]则认为,自尊是一种信念,是一种相信自己有能力生存下去和值得生存下去的信念,而能力和价值感是自尊中同等重要的成分。与国外学者侧重于自尊指向自身观点不同,我国学者朱智贤、顾明远等则认为自尊还与社会价值、社会评价等有关。如,朱智贤认为自尊是社会评价与个人自尊需要的关系的反应[4];顾明远认为自尊是指个体以自我意象和对自身社会价值的理解为基础,对个人的值得尊重程度或其重要性所做的评价[5];林崇德则认为,自尊是自我意识中具有评价意义的成分,是与自尊需要相联系的,对自我的态度体验[6]。

由于经济改革和社会变革所带来的观念更新和异质文化的冲突,使个体对自身价值的认识以及自身存在的意义产生强烈的重视感。在这样的形势下,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领域研究人员对自尊的了解和研究也逐渐深入。而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其心理健康水平和自尊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个人、家庭和社会的整体发展。尤其是在高等教育制度不断改革、择业方式有所改变、高校竞争意识不断增强、人际关系日益复杂的大环境下,我们应对大学生的自尊状况予以更多的关注。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一个生活在社会之外的人,同人不发生关系的人,不是动物就是神。”人际交往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互相作用而形成的人与人直接的心理联系,是个体赖于生存、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得以开展的根本要求。人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的,而人际关系不仅仅综合体现了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社会适应能力,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的生活质量和事业的拓展。

就大学生而言,和谐的人际关系更是其成长与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形成健全人格、实现个性全面发展的前提;是未来事业成功的必备要素,是未来家庭生活幸福美满的重要因素。所以,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话题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这也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综上所述,自尊与人际交往能力都是大学生群体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相应的研究也不在少数。例如,郑丽君根据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主要成因,提出了当前在高校开展心里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以及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可行途径[7];曹尧谦分析了加强人际交往对于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消除心理障碍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8];罗建华、梁斌阐述了人际交往的作用、原则和技巧[9];刘文、韩静和张丽娜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10];李芹燕关于地方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研究[11];陈学洪关于大学生自尊特点的调查研究[12]等等。然而,现有研究对自尊与人际交往能力关系的研究并不多见,因此,本研究着重对自尊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做系统探讨,并试图揭示自尊与人际交往能力相互作用的机制。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分层整体抽样的方法,选择某高等院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从不同性别和不同专业类型的大学生中分别抽取若干人,共计300人。

本次测验实际印发问卷300份,收回问卷300份,回收率为100%。通过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回答完整性与真实性的检查,剔除未答问卷或条目不完整的、作答有明显违背真实倾向的问卷,得到有效问卷279份。根据所填资料,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为简化分析,根据学生性别分为男生和女生;将各专业类型归并为体育生与非体育生。有效被试的具体情况见下表。

被试专业与性别情况表

2、研究方法及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

(1)二维自尊量表(Tafarodi和Swann编定)

本研究采用的是由Tafarodi和Swann编定的二维自尊量表,也称为自我悦纳/自我能力量表(SLCS-R)[13]。该量表将自尊分为自我悦纳和自我能力感两个维度,每个维度八个自我报告项目,共计十六个自我报告项目,测量被试的外显自尊。

(2)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调查问卷

本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调查问卷采用的是由华东师范大学王军等人在2002年编制的《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调查问卷》[14],该量表分四个维度,分别为:人际交往的认知和评价取向;人际交往的感受性取向;人际交往的社会退缩取向以及人际交往的意向性取向。共计52个项目

3、研究程序

本次研究采用团体施测的方法施测。

主试为研究者本人,测试前由主试宣读统一的指导语和注意事项,在确认被试完全理解施测要求后开始施测。要求被试不记名作答,答完后当场收回。

4、数据处理与统计

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采用SPSS 20统计软件进行。

二、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自尊水平的情况

(1)不同性别大学生的自尊水平比较

表1 不同性别大学生的自尊水平的均值比较

由表1结果可知,大学生男生的自尊水平明显高于女生,男女大学生在自尊水平方面呈现显著差异。

(2)不同专业类型大学生的自尊水平比较

表2 体育生与非体育生的自尊水平的均值比较

由表2结果可知,体育生与非体育生的自尊水平有显著差异,体育生的自尊水平略高于非体育生。

2、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情况

(1)不同性别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比较

表3 不同性别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均值比较

由表3结果可知,男女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存在显著差异,男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较女生略高。

(2)不同专业类型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比较

表4 体育生与非体育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均值比较

由表4结果可知,体育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高于非体育生,体育生与非体育生的在人际交往能力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3、大学生自尊水平与人际交往能力的相关关系

表5 大学生自尊水平与人际交往能力的相关关系表

由表5结果可知,运用皮尔逊相关分析,得出自尊水平与人际交往能力呈现显著的正相关,自尊水平越高,人际交往能力越强。

三、讨论部分

1、大学生自尊水平的情况

本研究表明,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在性别、不同专业类型上均有所区别。

首先,自尊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的自尊水平高于女生。这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性别的不同导致自尊水平的不同,这可能与传统观念有关。在我国的传统观念里,男性占支配地位,扮演强者的角色,作为男性往往负有较重的社会责任,应该更具有价值和具有更多的优秀品质。所以,为了实现这一社会期望,对于男性而言,会更加努力向自我预期的方向发展,这一因素有利于男性形成较高的自尊水平。而我国重男轻女的现象比较普遍,特别是在一些落后地区更为突出。相比较而言,男生得到的社会支持明显多于女生。我国大学生中性别间的社会支持水平有明显差异,而这种差异对男生自尊起积极的作用[15]。学者王建平和马林芳同样持此观点,他们认为大学生自尊获得方式呈多样性和层次性,并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16]。

其次,体育生的自尊水平高于非体育生。由于体育生从小进行体育训练,参与的各类竞技性强的比赛较多,如果能拿到好的名次,可以得到更多的表扬,提高自我认同感和自信心,并且身体素质的好坏直观明显地反映在学生的成绩上,所以大家都愿意更加努力训练争取得到好的成绩,导致他们自尊心很强。而非体育生相对而言,竞争不会那么明显,比如日常的学业测试并不能直接明显地反映自身的真实情况,而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所以自尊水平相对较低。

2、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情况

本研究表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在性别、专业类型上均有区别。

首先在性别方面,男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高于女大学生,说明性别是影响人际交往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产生此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男大学生的自尊水平高于女大学生,相比较而言,男生比女生有更强的自我成就感,自我评价也比较高,群体合作性较强,性格更加外倾,被关注感也更加强烈。而女生自身所具有的特质与男生相反,所以在人际交往活动中相对保守,防御性更强。

其次在专业类型方面,体育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高于非体育生。体育生每天都要进行大量的集体训练活动,而体育活动中的人际交往有几个鲜明特点:简洁,快速和明确。正是这些特点,促进了参与者之间的情感交流,相互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使他们更理解和尊重对方,促进了人的社会交往活动,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

3、大学生自尊水平与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自尊水平与人际交往能力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这说明自尊对人际交往有促进和提高的作用,高水平的自尊使大学生具有更高的自我能力感和自我评价,可以自我接纳自己和人际关系,降低人际交往得社会退缩性。自尊具有经验解释的功能,也会决定个体的期望,因此高水平的自尊使得大学生可以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更为客观地、正确地认识、评价自己和他人,能够更加主动积极地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从而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四、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自尊水平和人际交往能力的现实状况调查研究,并且探讨了在校大学生自尊水平和人际交往能力之间的关系,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自尊在性别主效应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高于女生。

2、整体上,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有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较女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略强。

3、体育生的自尊水平比非体育生的自尊水平略高。

4、体育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比非体育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相对较强。

5、自尊水平与人际交往能力存在显著正相关。

[1]Steffenhagen R.A self-esteem therapy.1990,1-25[A]张文新著,儿童社会性发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394.

[2]Coopersmiht S.The antecedents of self-esteem.San Francisco,1967.

[3]Branden N.The six pillars of self-esteem.New York:Bantam 1994.

[4]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5]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五卷)[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6]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7]郑莉君.对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探讨[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社版),1997,(2):49-52.

[8]曹尧谦.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2,(5):151-153.

[9]罗建华,梁斌.试析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3,(3):91-94.

[10]刘文,韩静,张丽娜.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J].2008.

[11]李芹燕.关于地方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研究[J].2008.

[12]陈学洪.关于大学生自尊特点的调查研究[J].2006.

[13]陈建文,王滔.二维自尊量表中文版在大学生中的信、效度分析[J].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博士论文,2000.

[14]王军.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调查问卷[J].2002.

[15]丁锦江,王净.在校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114.

[16]王建平,马林芳.男女大学生自尊获得方式及其受损后应对方式的比较研究[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1: 64-71.

G645.5[

]A[文献标识码]1674-6198(2015)01-0025-03

2014-11-19

秦婧(1990-),女,四川成都人,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应用心理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猜你喜欢

问卷心理健康水平
张水平作品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作家葛水平
加强上下联动 提升人大履职水平
问卷网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