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父母教养方式和应对方式对问题青少年出现问题行为的影响研究

2015-02-21樊春雷高文斌

中国全科医学 2015年22期
关键词:过分指向教养

许 标,樊春雷,高文斌



·社会·行为·心理·

父母教养方式和应对方式对问题青少年出现问题行为的影响研究

许 标,樊春雷,高文斌

目的 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和应对方式对问题青少年出现问题行为的影响。方法 于2014年3—10月,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湖南省某特殊矫正学校问题青少年120例作为问题组和湖南省某普通中学学生12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Achenbach青少年自评量表(YSR)、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和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分别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父母教养方式及应对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父母教养方式和应对方式对问题青少年YSR总分的影响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问题组和对照组有效回答人数分别为112、109例。问题青少年YSR总分高于普通中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题青少年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和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得分均低于普通中学生;父亲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及母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得分均高于普通中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题青少年指向情绪的应对分量表及其忍耐、逃避、发泄情绪、幻想否认4个因子得分均高于普通中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父亲拒绝否认,母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和指向情绪的应对能够正向预测YSR总分,母亲惩罚、严厉能够负向预测YSR总分,这4个预测变量能够解释总变异的50%。结论 父母教养方式和应对方式都是影响问题青少年出现问题行为的因素。

青少年;问题行为;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方式

许标,樊春雷,高文斌.父母教养方式和应对方式对问题青少年出现问题行为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22):2723-2726.[www.chinagp.net]

Xu B,Fan CL,Gao WB.The influence of parenting style and coping style on the occurrence of problem behaviors among troubled adolescents[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15,18(22):2723-2726.

青少年的问题行为,是指青少年无论在家庭、学校还是社会等方面,由于无法顺利适应环境,从而产生生理上或者精神上的困扰[1]。存在问题行为的青少年经常让家长觉得无法管教,只好送往社会上的“问题学生”矫正机构。本研究以此类机构的学生(问题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欲探讨影响问题青少年出现问题行为的因素。研究认为,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2-4]。社会背景模型认为,有些特定的家庭管理行为可能使子女处在导致消极后果的危险中,这些消极后果的累积就会导致青春期的问题行为[1]。因而本研究把父母教养方式作为影响问题青少年出现问题行为的考察因素。然而,并非所有处于不良父母教养方式下的青少年都会出现问题行为。双因素论认为存在“保护因素”,即可以培养能力、促进健康发展和降低问题行为的可能性资源,使得子女在很差的条件下仍然能有良好的适应[1]。应对方式作为中介因素,能够影响应激反应的性质与强度,进一步调节应激同身心健康的关系[5]。当面对不良父母教养方式这种刺激,青少年是否会出现问题行为,应对方式可能起着一定作用,因而本研究把应对方式作为影响问题青少年出现问题行为的另一考察因素。现将两因素对问题青少年出现问题行为的影响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于2014年3—10月,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湖南省某特殊矫正学校问题青少年120例作为问题组和湖南省某普通中学学生126例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年龄为13~18岁;问题组有逃学、抽烟、喝酒、打架斗殴、沉迷网络、离家出走等行为中的两种及以上,而对照组以上行为低于两种。排除标准:躯体疾病、脑器质性损伤史者;精神疾病史者。本研究中被试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内容包括青少年问题行为、父母教养方式及应对方式等。问题组发放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12份,有效回收率为93.3%;对照组发放问卷126份,回收有效问卷109份,有效回收率为86.5%.

1.2.1 Achenbach青少年自评量表(YSR) 采用1991年修订版YSR[6],只用其中的问题部分,共119个题目,按3级评分。量表计分分为总分和因子分,分数越高,行为问题越大。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良好。

1.2.2 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 采用1993年修订版[6],共66个题目,包括11个因子,按4级评分。其中属于父亲的有6个因子:情感温暖、理解(F1),惩罚、严厉(F2),过分干涉(F3),偏爱被试(F4),拒绝、否认(F5),过度保护(F6)。属于母亲的有5个因子:情感温暖、理解(M1),过分干涉、过度保护(M2),拒绝、否认(M3),惩罚、严厉(M4),偏爱被试(M5)。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良好。

1.2.3 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 采用陈树林等[5]编制的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共36个题目,按4级评分。量表分为:“指向问题的应对”分量表,包括“问题解决”“寻求社会支持”“积极的合理化的解释”3个因子;“指向情绪的应对”分量表,包括“忍耐”“逃避”“发泄情绪”“幻想否认”4个因子。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良好。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问题组青少年年龄为13~16岁,对照组普通中学生年龄为13~15岁。两组学生在年龄、性别、独生子女、单亲家庭的分布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注:a为χ2值

2.2 两组YSR总分比较 问题组YSR总分为(94.10±31.15)分,对照组为(63.62±29.32)分,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9,P<0.001)。

2.3 两组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得分比较 两组在父亲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及母亲情感温暖、理解,过分干涉、过度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的得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父母亲偏爱被试的得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两组应对方式分量表及各因子得分比较 两组在指向情绪的应对分量表及其忍耐、逃避、发泄情绪、幻想否认4个因子的得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指向问题的应对分量表及其问题解决、寻求社会支持、积极合理化的解释3个因子的得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得分比较±s,分)

注:F1~F6分别为父亲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被试,拒绝、否认,过度保护;M1~M5分别为母亲情感温暖、理解,过分干涉、过度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偏爱被试

表3 两组应对方式分量表及各因子得分比较±s,分)

2.5 父母教养方式和应对方式对问题青少年YSR总分影响的逐步回归分析 问题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中的父亲拒绝、否认,母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及应对方式中的指向情绪的应对能够正向预测YSR总分,母亲惩罚、严厉能够负向预测YSR总分,这4个预测变量能够解释总变异的50%(见表4)。

表4 父母教养方式和应对方式对问题青少年YSR总分影响的逐步回归分析

Table 4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parenting style and coping style on the total score of YSR

自变量非标准化β标准化βSEtPF52030270583520001M2175042033526<0001M4-122-019052-2340021指向情绪的应对159040028566<0001

注:F=28.69,P<0.01,调整R2=0.50

3 讨论

本研究表明,与普通中学生相比,问题青少年的父母对待孩子的教养方式更多采用惩罚、严厉,拒绝、否认,而对孩子的情感温暖、理解缺乏,这一类教养方式可归为“过分严厉”。与此同时,问题青少年的父母对待孩子又存在过分干涉和过度保护,这一类教养方式可归为“过分关爱”。由此可见,问题青少年的父母对待孩子的教养方式存在极端和矛盾性:对待孩子一方面是过分严厉,另一方面又是过分关爱。这与左志宏等[7]的研究相一致,其研究认为,问题儿童父母的教养方式边界不清晰,存在极端性,充满矛盾。埃里克森将青少年期定义为一个人形成同一性的关键期,并且认为青少年经历了同一性对角色混乱这一心理冲突。父母的教养方式会影响到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建立[8]。问题青少年父母对待孩子教养方式存在的极端和矛盾性,体现着他们对待孩子教养方式的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的教养方式难以让孩子形成明确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不利于建立自我同一性,反而加重角色混乱,进而容易出现问题行为。

在应对方式上,与普通中学生相比,问题青少年倾向于采用指向情绪的应对方式,更多采用逃避、忍耐、发泄情绪和幻想否认来应对问题,而不是面对问题和努力解决问题。依据Lazarus 和Folkman 的理论,应对策略的适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体对情境是否可以改变的评价,如果个体认为可以通过努力改变情境,问题指向应对占主导地位,反之则往往求助于情绪指向应对[5]。问题青少年倾向于采用指向情绪的应对,表明他们认为无法通过个人努力改变情境,因而面对不良父母教养方式的刺激时,他们倾向认为这是无论自己怎么努力都无法改变的问题,而他们又必须面对,这就容易形成心理冲突[9]。对于问题青少年而言,不良父母教养方式这种刺激一直伴随,因而这种心理冲突也将持久存在[10-15]。问题行为通常能让问题青少年逃避父母,不用去面对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缓解了这一心理冲突,从而得到强化,也就导致问题青少年更容易出现各种问题行为。因而应对方式也是导致问题青少年出现问题行为的因素之一。

逐步回归分析表明,父亲拒绝否认,母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母亲惩罚、严厉及指向情绪的应对能够解释YSR总分高达50%的变异,这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和应对方式对问题青少年出现问题行为有着重大影响。在父母教养方式中,父亲拒绝、否认和母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能够正向预测YSR总分,表明对待青少年,如果父亲采用拒绝、否认和母亲采用过分干涉、过度保护的教养方式,都更容易使青少年出现问题行为。而母亲惩罚、严厉能够负向预测YSR总分,表明对待青少年,如果母亲采用惩罚、严厉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减少其出现问题行为。社会上通常认为“严父慈母”更有利于对孩子的教育,但本研究表明,对待青少年,父亲少些拒绝否认,即多些鼓励和肯定,母亲少些干涉保护,适当多些惩罚严厉,更有利于减少青少年出现问题行为,即“慈父严母”更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在应对方式中,指向情绪的应对能够正向预测YSR总分,表明指向情绪的应对方式更容易使青少年出现问题行为,这提示对于改善问题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可从改善他们的应对方式,提高应对技能入手。

4 局限与展望

本研究样本人数偏少,问题组与普通组在人口学数据上存在统计学差异,未来进一步的研究需扩大样本人数,控制两组人口学数据的一致性,以进一步验证研究结果。

[1]邓世英,刘视湘,郑日昌.西方有关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问题行为关系的理论及其研究综述[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17(2):50-54.

[2]Jiang J.Parental rearing pattern and behavior problem in adolescents[J].Health Psychology Journal,2004,12(1):72-74.(in Chinese) 蒋奖.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行为问题关系的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12(1):72-74.

[3]Zhang TL,Zhai J,Wang CM,et 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sychological problems in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nd parental rearing behavior[J].Chinese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al Science,2005,14(9):844-846.(in Chinese) 张天亮,翟静,王成美,等.初中生心理问题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9):844-846.

[4]Xiong L,Ling H,Ye L.Parenting style of difficultly educated children and their mental health[J].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09,17(6):759-760.(in Chinese) 熊恋,凌辉,叶玲.“难管教儿童”的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养方式[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6):759-760.

[5]Chen SL,Zheng QQ,Pan JN,et al.Preliminary development of coping style scale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J].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00,8(4):211-214,237.(in Chinese) 陈树林,郑全全,潘健男,等.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8(4):211-214,237.

[6]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45-52,161-167.

[7]Zuo ZH,Xi JZ,Sang B.A comparison of the parenting style structures of mentally healthy children with those of unhealthy children[J].Psychological Science,2004,27(6):1371-1375.(in Chinese) 左志宏,席居哲,桑标.健康儿童与问题儿童父母教养方式结构的比较研究[J].心理科学,2004,27(6):1371-1375.

[8]林崇德.发展心理学 [M].2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348-350.

[9]余芝兰.中学生应对方式研究综述[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24(1):53-54.

[10]Chang WW,Su H,Wang J,et al.Problem behavior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J].Chin J Sch Health,2010,31(12):1474-1476.(in Chinese) 常微微,苏虹,王静,等.初中生早期问题行为现状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12):1474-1476.

[11]司申丽.青少年问题行为与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3,28(2):90-93.

[12]Bartlett R,Holditch-Davis D,Belyea M.Problem behaviors in adolescents[J].Pediatr Nurs,2007,33(1):13-18.

[13] Liu B,Wei ZM,Xing XP,et al.Relations between paternal and maternal harsh disciplines and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externalizing problem behaviors[J].Chinese Journal of Psychology,2012,20(6):842-845.(in Chinese) 刘蓓,魏志民,邢晓沛,等.父母严厉管教与初中生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20(6):842-845.

[14]Fomby P,Sennott CA.Family structure instability and mobility:the consequences for adolescents′ problem behavior[J].Soc Sci Res,2013,42(1):186-201.

[15]Shao HY.Effect of parental rearing patterns o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problem behavior[J].China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2014,22(3):439-441.(in Chinese) 邵海英.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3):439-441.

(本文编辑:崔沙沙)

The Influence of Parenting Style and Coping Style on the Occurrence of Problem Behaviors Among Troubled Adolescents

XUBiao,FANChun-lei,GAOWen-bin.

KeyLaboratoryofMentalHealth,InstituteofPsychology,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101,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parenting style and coping style on the occurrence of problem behaviors among troubled adolescents.Methods From March to October 2014,by using convenience sampling method,we selected 120 troubled adolescents from a special rectification school as problem group and 126 students from a middle school as control group in Hunan Province.Achenbach′s YSR scale,EMBU questionnaire and the scale of the coping style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ere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problem behaviors of adolescents,parenting style and coping style.The influence of parenting style and coping style on the total score of YSR was investigated by using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Results The numbers of effective respondents were 112 and 109 for the problem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The problem group was higher(P<0.05)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total score of YSR.The problem group was lower(P<0.05)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scores of fatherly affection and understanding and maternal affection and understanding;the problem group was higher(P<0.05)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scores of father′s punishment,rigor,over-interference,refusal,denial and over-protection and mother′s punishment,rigor,over-interference,refusal,denial and over-protection.The problem group was higher(P<0.05) than control group in the scores of emotion-focused coping,endurance,escape,emotion abreaction and illusion.Father′s refusal and denial,mother′s over-interference and over-protection and emotion-focus coping positively predicted the total score of YSR,and mother′s punishment and vigor negatively predicted the total score of YSR.These factors could explain the 50% of total variation.Conclusion Both parenting style and coping style are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the occurrence of problem behaviors among troubled adolescents.

Adolescent;Problem behavior;Parenting style;Coping style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I36B00)——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疏导与心理咨询技术和示范

100101北京市,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许标,樊春雷,高文斌);中国科学院大学(许标)

高文斌,100101北京市,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E-mail:gaowb@psych.ac.cn

R 395.6

A

10.3969/j.issn.1007-9572.2015.22.024

2015-04-13;

2015-06-23)

猜你喜欢

过分指向教养
科学备考新指向——不等式选讲篇
中年级“生本写作”教学的“三个指向”
教养方程式
怪你过分美丽,让我一见钟情
使人高贵的是根植于内心的教养
你是“过分幻想儿童”吗?
十二位果敢妈妈不同寻常的教养笔记
熊孩子的超市教养课
不要过分强调“百折不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