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院10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15-02-21刘蓉春王学昌

云南医药 2015年3期
关键词:药制剂喹诺酮注射剂

刘蓉春,陈 莉,王学昌

(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 药剂科,云南 昆明 650011)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1]。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对于加强药品管理,确保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了解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探讨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的方法,从而控制和减少用药风险,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资料与方法 本文采取回顾性调查方式,对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集上报的10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用Excel建立相关表格,分别从患者情况、给药途径、引起ADR的药品种类、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类统计分析。

结 果 我院2013年共上报106例药品不良反应,其中严重不良反应7例,大多数不良反应程度较轻,所有病例均治愈或好转。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患者情况统计见表1,给药途径见表2。106例药品不良反应中,共涉及16大类69种药品,具体分类见表3,药品不良反应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分布见表4。

讨 论 1.从表1可看出,发生ADR的患者中,男性42例,女性64例,女性明显多于男性,虽然目前对于性别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关联性还没有确切解释,但女性的生理特点和生理周期因素,如激素水平、脂肪分布、药代动力学特点等都可使女性对药物的敏感性高于男性[2,3]。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药品不良反应,但以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最多(53例,占50%)。多种药物联合使用、年龄、肝肾功能不全等都是老年人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3,4]。因此,在老年患者用药时应充分考虑老年患者的特点,根据老年患者的肝肾功能情况、基础疾病、在用药品等个体情况谨慎选择药物、适当调整剂量。

表1 发生ADR的患者情况

表2 发生不良反应的给药途径分布

表3 引起ADR的药品种类、例数及其所占比例

表4 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分布

2.从表2可看出,在发生的ADR中,通过静脉滴注给药是发生不良反应最多的给药途径。静脉给药时,无肝脏首过效应,大量药物直接进入血液,注射剂的PH值、渗透压、微粒、内毒素等都可能成为引发药物不良反应的因素。同时,在滴注过程中,溶媒选择、药品浓度、滴注速度及配伍禁忌等因素也不容忽视[5]。目前国内外提倡“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注就不静注”的用药原则,这样即使发生了不良反应也不会太迅猛,给医务人员和患者足够的时间处理。

3.从表3可以看出,发生不良反应的药品涉及多个种类,以抗微生物药最多(占27.4%),可能与我院抗微生物药物尤其是抗菌药使用频率高使用量大有关(2013年我院病区出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达53.4%,全院抗菌药使用金额在所有药中排名第一,约占全院药品使用金额的15%)。抗微生物药中又以喹诺酮类最多(占总例数的11.3%)。喹诺酮类抗菌药由于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且使用方便而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但此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多且涉及多个系统,有的还很严重[6],因此必须严格掌握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指征。

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仅次于抗菌药物(占23.6%)。中药制剂在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抗病毒等方面较化学药物有一定优势,临床应用较为广泛。但中药制剂绝大多数为复方制剂,成分复杂,难以分离提纯。中药制剂尤其是注射剂中含有的天然化学成分,如动植物蛋白、淀粉、鞣质等,一旦进入血液,极易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另外如溶剂选择不当或与其它药物配伍,随着pH值的改变或强电解质的引入可导致络合、氧化、水解等反应,从而导致对机体的有害反应[7]。因此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应遵循《中药注射剂使用原则》和药品说明书谨慎使用

4.从表4可以看出,发生ADR的症状主要以皮肤表现最为常见(占37.7%),主要表现为皮疹和瘙痒。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一方面,表现在皮肤的各种斑疹及其伴随的瘙痒症状容易被患者察觉也易于医务人员的观察和诊断;另一方面,药疹通常是由变态反应所致,临床上的一些常用药物如抗感染药、中药制剂等常具抗原性,容易引起这类反应[8]。

除了皮肤表现,一些易引起患者明显不适的神经、消化系统症状也可以通过肉眼观察或患者主诉而发现,而肝肾功损害、血液系统损害等需要相关实验室检查才能发现和诊断的不良反应,则需要医务人员高度警惕,加强用药过程的监测。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药品的不良反应虽然是药品的自然属性,任何药品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发生不良反应。但如果进一步规范抗感染药、中药注射剂等药品的使用;对老年、儿童和孕妇等特殊人群尤其强调遵循个体化给药的原则,合理选择药品种类和剂量;根据患者病情合理选择给药途径,尽量减少通过静脉给药;并对用药全过程加强监护,一旦发现不良反应及时停用可疑药物,并予以对症处理,很多药品不良反应是可以避免或者把危害降到最低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1,5:75.

[2]吴杰,方欢,唐辉.355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4,14(1):75-77.

[3]孙志明.22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14,25(18):1692-1694.

[4]O'CONNORMN,GALLAGHERP,BYRNES,et al.Adverse drug reactions in older patients during hospitalisation:are they predictable?[J].Ageand Ageing,2012,41(6):771-776.

[5]任淑娟,吉金燕,解娟,等.我院30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西北药学杂志,2014,29(1):93-96.

[6]王玉娟,梁竹,陶利.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的统计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4):27-29.

[7]王敏.我院162份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业,2012,20(21):80-82.

[8]孙定人,齐平,靳颖华,主编.药物不良反应[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5-126.

猜你喜欢

药制剂喹诺酮注射剂
喹诺酮类抗菌药应关注哪些特殊的不良反应?
传统中药制剂丸、散、汤剂的研究现状
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辅酶Q10注射剂说明书的公告(2022年第11号)
中药师干预对医院中药注射剂合理应用的效果分析
4种中药制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适用性试验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分析
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评价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不良反应药学研究
中药制剂在临床应用中引发的不良反应特征及解决措施分析
儿童为何接连被禁用中药注射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