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统治阶层的茶文化追溯
2015-02-20裘孟荣
裘孟荣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杭州 310018)
元代统治阶层的茶文化追溯
裘孟荣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杭州 310018)
本文对现今蒙古族的饮茶习俗及相关历史文献进行比较分析,追溯元代统治阶级——蒙古人的茶文化。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观点。
元代;蒙古人;习俗;茶文化
我国历史上的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的庞大王朝,也是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以少数民族统治者为主导的政权,仅存在97年,是我国历史上较强大但又是存在时间较短的王朝。元朝将人分四等:一等为蒙古人,又称“国人”。二等色目人,又称“诸国人”;三等汉人,即原受辽金统治时期的汉人;四等南人,即南宋统治时期的汉人。蒙古人在元代享有绝对的统治权(包括皇权),一般来说,蒙古在各地的主要头目是蒙古人担任,助手往往是色目人担任。立甲里制度,以二十家为一甲,以蒙古人为甲主,汉族人处于社会最底层。因此说蒙古人是元朝的统治阶层。
蒙古人在进入中原以前,对汉族农业文明几乎全无接触和了解。由于社会发展水平相差过大,在短时间内要认识农业经济的重要性、接受相关的一套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对他们来说相对比较困难。而且,在接触到汉文化之前,蒙古人已经接触到了比较先进吐蕃文化、中亚伊斯兰文化(回回文化),女真文化。蒙古人属游牧民族,自古性格粗犷豪放,生活习惯与中原汉人截然不同,入主中原后,是否能接受茶?是否能对繁复精致的中原茶文化产生兴趣?是否能学习并继承呢?目前学界众说纷纭。
元代至今,仅时隔600余年,不算太久,元代蒙古人的后裔蒙古族人依然生活在蒙古高原。因长期隅居北方大漠,该族受外族冲击相对较小,其先人们的传统茶文化理应会得到较为完整的保留。从现今蒙古族的饮茶习俗追溯元代统治阶级、上层社会的茶文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另外,从我国的历史文献中也可看出一些端倪。
1 现今蒙古族人的饮茶习俗
茶,蒙语读“切”,是汉语中“茶”的译音。奶茶是蒙古族茶文化的一大特色。现今蒙古族分布于我国北方地区,因其聚居地分布广泛,自然经济条件差异较大,饮茶习惯各有不同,除广为人知的奶茶外,饮茶方式繁多。笔者引用李自然在《民俗研究》1993年第3期的论文材料,将蒙古族的茶种类和饮茶方式简单介绍如下:
(一)奶茶;由砖茶(或红茶)、盐、牛奶配制而成。依据作法的不同,可分两大类:即两合式奶茶与一次熬成奶茶。两合式奶茶实为熟奶和茶水的对制品,其味香甜微而咸,流行于内蒙西部地区;一次熬成奶茶为炒米、羊尾油或牛油与茶水的混合物,香气扑鼻,味道微咸,既解渴又解饿,流行于内蒙东部;他们习惯于早餐必喝奶茶,一日不喝茶,全身无精神。
(二)肉汤茶;将茶叶(常为红茶)放入手把肉锅,茶与肉同煮,以肉汤为茶。流行于内蒙西部牧区。
(三)砖茶汤;将黑砖茶熬成茶水,放入盐,泡炒米饮用。流行于内蒙西部牧区。
(四)泡茶;自清代中后期始,农耕蒙古人中兴泡茶的习惯,其法和我国南方地区类似,多选红茶。流行于内蒙东部。
概括蒙古族饮茶有以下若干特点:
茶类以红茶或黑砖茶为主。饮茶方式以熬茶为主,形式自由,不拘一格,注重消食健体、解毒治病等功效,不重消遣、休闲。茶具以木碗、银碗、铜碗、瓷碗等各类茶碗及茶壶为主。注重茶礼:在蒙古族牧区,家里来客时,主人肯定要烧奶茶,通常由女主人给客人倒上第一杯茶,并用双手递与客人。
蒙古族与茶早已结下不解之缘,对于蒙古族人来说,一日不可缺茶,视茶为第二生命。
2 蒙古族茶文化现象剖析
通常我们将茶文化的内部结构分为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与心态文化登个层次。
1)物态文化:指茶叶生产的活动方式和产品的总和,包括品种培育、茶树栽培、茶叶制作、贮存及化学成份检测等,也包括品茶过程需要的器具和设备,如茶室、茶具、水以及桌椅等。
2)制度文化:指在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的社会行为规范,包括茶制、纳贡、专卖制度、内外贸等。
3)行为文化:指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人们俗成的行为模式,包括礼俗、茶艺等。如民间茶礼、客来敬茶等。
4)心态文化:指在饮用茶叶的过程中所孕育出来的审美情趣、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如品茶时的意境和韵味、对茶的审美情趣、品茶联想、与茶相关的文艺作品以及茶理、茶德、茶道等。
茶的物态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保证,行为文化是根本,心态文化是灵魂。只有当四者有机结合时,才形成完整的茶文化体系。
从当今蒙古族的饮茶习俗看,蒙古人后裔居住地区虽不产茶叶,通过贸易流通依然能获得足够的红茶、砖茶及茶具,充分具备了茶文化的基础。我国的边贸政策也为蒙古族消费茶叶提供保证。奶茶、肉汤茶、砖茶汤、泡茶等茶俗是蒙古族同胞吸纳与发扬我国传统茶文化的具体表现。来客敬茶已承茶礼之根本。可惜他们多注重茶消食健体、解毒治病等功效,少重消遣及其它;更不会从品饮茶汤时所追求的审美情趣,在煮泡过程中追求意境和韵味,更难上升至哲理高度。归根到底,茶对蒙古族人而言,更多的是生活必需品或日常饮料,正像南方人吃米饭、年青人喝可乐,难寻茶文化之灵魂。笔者认为,当今蒙古族人存有较好的茶文化现象,但未形成完整的茶文化体系。
3 元代蒙古先人的茶文化追溯
元朝蒙古人久居漠北草原,入中原后,还是以马、牛、羊、骆驼为主要生产与生活资料,其饮食仍然与此有着紧密关系,与中原汉人截然不同。在《钱唐遗事》记载“鞑靼人多吃马牛乳羊酪,少吃饭;饥则食肉。”,曹永年、孟广耀、张帆、叶新民编的《蒙古民族通史》同样提到蒙古人以肉乳为主要食物。说明元朝蒙古人以肉乳食品为主。对蒙古人而言,肉食是常餐,马牛乳是常饮,奶酪、奶油、奶干是常食。有文献表明,当时羊肉是其主食,牛肉以及狩猎所获的野生黄羊、野兔、麋鹿等肉是补充;肉食以烧烤、煮炖为主,初割而食,类同 “手扒羊”。以养牛马产奶,供应鲜奶及奶制品,有的奶制品已可像粮食一样储存,常年食用。在《黑鞑事略》记载:“木而庖者,以羊为常,牛次之,…..。”蒙古人总体仍保留着本民族的饮食特色,与现今蒙古族的饮食习俗基本一致。有理由相信,一个民族在无特大变故的情况下,很难放弃先人的生活习俗。同样有理由相信,元代蒙古先人如果在当初已真正接受茶,作为一种饮食习惯,一种文化,应该可以有效地传承至今蒙古族。
其实,元代以前,蒙古人很少有人识茶。据《彦敖包》记叙,是一回回商人向成吉思汗进贡第一罐南宋皇帝的专用茶,称该茶有解酒、医病之奇效,仅供成吉思汗享受。也许,成吉思汗是最早吃茶的蒙古人。《柏朗嘉宾蒙古行记》、《鲁布鲁克东行记》是西方人在蒙古地区的游记,广泛地记叙了当时蒙古人的饮食习俗,可惜只谈到马奶子与阿拉伯果酒等,根本没有提及茶。在那时期的蒙古族祭典、祭敖包等活动中,民族学资料中也只有蜂蜜、糖等物品的记载,未见茶之影子。足见元初时期,茶并没有被蒙古人接受。到忽必烈时期,他对茶的重要性还没有认识。直到白赓迸谏后,忽必烈认识到茶是中原人民的必需品,从中有利可图,才恢复中原汉人的茶榷。
在(元)忽思慧《饮膳正要》记载元朝时期,蒙古人受到中原汉族人和回回等其他民族的饮食文化的影响,开始在宫廷饮食中有很多种类的蔬菜。元诗有云:“大官汤羊厌肥腻,玉瓯初进江南茶”。与蔬菜一样,因茶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功效,开始被一些蒙古人所认识,也曾被少数蒙古人所接受。《饮膳正要·诸般汤煎》中记载元代宫廷中茶类丰富,如:枸杞茶、玉磨茶、金字茶、范殿帅茶、紫笋雀茶、女须儿、西香茶、川茶、藤茶、燕尾燕、孩儿茶、温桑茶、清茶、炒茶、兰膏、酥签、建汤、香茶。说明茶曾进入过蒙古人的视野,甚至生活。不过,即使茶最多,按照学术界的通常说法,元朝蒙古诸帝多不识汉字或识字有限,要像唐宋文人雅士一样,以品茶抒发情感之事恐难想象。至于当时蒙古人对茶的接受程度,无从考证。至于何时将茶与奶结合起来做成奶茶,则完全不见于记载。
1368年朱明建国,退回草原的蒙古政权,史称北元或明代蒙古。北元尽管同明朝南北对峙,双方战争不断,但历史上游牧社会需要农产品以为补充的情况,并没有任何改变,所以双方的交易从未因战争而断绝。查阅史料可知,在明朝前期,蒙古各部曾无数次与明朝以各种方式进行贸易,其中蒙古向明朝索要的物品,或者明朝给予蒙古的“赏赐”,主要是绢缎衣帽、金银钞币、粮食药材及其他各种手工业品,种类繁多,值得注意的是,这里面完全没有茶。由此可以推断,元代喝茶的蒙古人只是极少数,远没有形成全民族的嗜茶习惯。明朝当然也知道蒙古人对茶没有需求,所以很长时间内未将茶叶当作商品或赐品给予蒙古人。很明显,茶没有被元代蒙古人所真正接受,更不具备传说中的较高地位。
直至明万历五年(1577年),“俺答款塞,请开茶市”,俺答汗为此曾多次上书明政府请开茶市。蒙古人向明朝提出茶叶要求,其首要目的是为了嗜茶如命的西藏喇嘛。万历八年(1580年),俺答汗从青海回到土默特,不少西藏喇嘛也一同前来,俺答汗向明宣大总督郑洛提出,“西僧甚多,常吃茶”,要求“每年准卖一二千”,同时俺答因有女儿出嫁,希望郑洛给予一些“夷地不产”的礼物,其中包括“好茶五百包”。郑洛虽未能满足俺答的全部要求,但也量力赠予(郑洛《抚夷纪略》)。迅速皈依藏传佛教的蒙古人,也很快向藏族学会了饮茶。根据其喜好的茶类推测,蒙古人喝奶茶,可能是清代以后的事。
综上所述,元时的蒙古人作为统治阶层并没有真正接受其社会底层人的日常生活品——茶,蒙古人接受中原茶文化熏陶之说比较牵强。更不可盲目地将当今蒙古族的饮茶习俗归功于元朝蒙统治时期。
1 李自然,蒙古族的饮茶习俗.民俗研究,1993(3):40.
2 陈伟明,元代茶文化述略.农业考古,1996(4):29.
3 薄音湖,草原上奶茶飘香始于何时.北方新报(呼和浩特),2014.11.05
4 任崇岳,元代蒙古人的社会风俗.河南省社会科学院,2007(3):4.
5 (元)忽思慧,《饮膳正要》.中国商业出版社,1998:10.
6 陈椽,茶业通史.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25.
Tea culture of the ruling class in the Yuan Dynasty
QIU Mengrong
(Zhejiang Economic and Trade Polytechnic, Hangzhou 310018)
Tea drinking customs and related historical literatures of Mongolia were investigated. The study aims at tracing back the tea culture of the ruling class in the Yuan Dynasty. The inspiration of Mongolian tea culture to the future generations was discussed in the present paper.
Yuan Dynasty; Mongolian; tea drinking customs; tea culture
2015-09-24
裘孟荣(1963年-),男,浙江嵊州人,研究员。主要从事茶叶技术经济、茶文化、农业技术经济方面的研究。
TS971.21
A
0577-8921(2015)04-2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