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宁山地茶园夏秋茶机采技术应用与推广
2015-02-20包佐淼张丽芬刘祝安黄民奎
包佐淼 袁 航 张丽芬 刘祝安 黄民奎
(1.景宁畲族自治县农业局;2.景宁甬民茶叶专业合作社,景宁323500)
景宁畲族自治县地处浙江省南部,气候温和湿润,土壤深厚肥沃,极适于茶树的生长。全县现有茶园面积5.65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4.54万亩,茶叶资源丰富、优质。长期以来,景宁县茶园以立体采摘的模式生产名优绿茶“金奖惠明茶”,再加上受制茶工艺、鲜叶原料要求和采摘成本等因素的制约,大部分茶园只采春茶,不采夏秋茶,从而导致了夏、秋季鲜叶资源的严重浪费。近几年来,农业部门为拉长生产季节,增加茶叶收益,开发利用夏秋季鲜叶资源,从2010年起引进茶园机采技术,认真探索茶园机采路子,经过几年的摸索和试验,现已取得初步成效。
1 项目实施的基本情况
2012年8月,浙江省科学技术厅下达了关于《浙江省十县五十万亩茶产业升级转化工程》项目通知,景宁甬民茶叶专业合作社根据通知要求,申报了“浙江省十县五十万亩茶产业升级转化工程‘优质绿茶机械化采摘及配套技术应用与示范’基地建设和示范应用”项目。配套4台单人修剪机、3台单人采茶机,实施地点选择了景宁县澄照乡际头村宫岗‘龙井43’良种茶园(面积1 hm2)、大畈洋‘迎霜’良种茶园(面积0.67 hm2)、东升岩下惠明群体茶园(面积4.13 hm2)等3个茶园。项目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浙江省农业厅等单位提供技术支撑,景宁县农业局、科技局组织项目实施,实施主体为景宁甬民茶叶专业合作社。主要开展供试茶叶品种的田间观察,采摘面培育以及鲜叶机采时间、机采批次、产量、等级标准等方面的研究。
2 主要技术措施
2.1 选择适宜的地点、品种
景宁县的茶园主要分布在海拔高度300-800 m的山地中,土壤以酸性砂质黄壤土及香灰土为主,土层深厚肥沃,腐殖质含量高。其中又以惠明茶主产区澄照乡际头村一带的小气候环境更为优,极有利于茶树的生长。故机采茶园选择了位于澄照乡际头村宫岗(海拔530 m)、大畈洋(海拔520 m)、东升岩下(海拔470 m)的3个茶叶基地。
机械采摘鲜叶属于“一刀切”,无法选择性采摘,这就要求用于机械采摘的茶树品种要具有发芽整齐一致,生长势强和持嫩性久等特性[1]。由于我县茶园中有一定比例的有性系茶园,为此选择了‘龙井43’(树龄12年)、‘迎霜’(树龄13年)、景宁县当地惠明群体品种(树龄32年)作为机采供试品种。
经过2年的田间观察及鲜叶采摘产量、产值效益的统计对比,际头村东升岩下的惠明群体茶园生长势强,生产枝多,虽然发芽不整齐,但树冠覆盖率达85%,鲜叶售价高,2年平均鲜叶产量为947.45 kg/667 m2、净效益 2804.09元/667 m2,效益为最高;际头村宫岗良种茶园的‘龙井43’田间表现为茶芽萌发整齐,密度大,育芽能力强,但持嫩性较差,树冠覆盖率78%,2年平均鲜叶产量为834.55 kg/667 m2、净效益 2710.82元/667 m2,效益次之;际头村大畈洋良种茶园的‘迎霜’田间表现为发芽密度中等,育芽能力强,芽叶节间较长,持嫩性好,但生产枝较少,树冠覆盖率只有73%,2年平均鲜叶产量为736.75 kg/667 m2、净效益 1692.51元/667 m2,效益最差。
2.2 注重茶园管理,培育机械采摘篷面
培育适合机械采摘的蓬面,首先水肥管理水平要高于人工采摘茶园,才能达到增强树势,促进茶树发芽,提高发芽率和发芽整齐度的目的[2]。3个试验茶园每年均施3次肥,其中2次为茶树行间开沟施肥,每667 m2施尿素25kg、三元复合肥50 kg;1次为撒施尿素,每667 m2施尿素40 kg。其次是要进行合理的茶树修剪,剪除茶树树冠新发的高低不平的嫩枝,茶树两侧的枯枝、病枝、鸡爪枝,每年春茶采摘结束后进行一次修剪,培育整齐平整的平顶型采摘蓬面;同时,机采茶树树冠的高度与人工采摘茶树的树冠高度相比要低一些,控制在80-100 cm左右,以利于单人采茶机的使用。此外,对山地茶园水平带梯堪倒塌、路道不通的地块进行修整,便于机采人员的操作。
2.3 科学合理采摘,提高鲜叶的适制性
机械采摘与手工采摘相比,虽然采摘批次更少,但是由于单次采摘强度大,对茶树的生长特别是新梢的发育具有较大的影响[3],这就需要科学合理的安排采摘批次、采摘间隔时期,使茶树恢复到最佳的生长水平。该项目主要是夏秋茶机采技术的研究开发,因此采摘时期从每年夏梢萌发后开始,根据不同茶树品种的发芽时期,掌握好适采指标,合理错时的安排采摘期。3个茶园每年均只机采4批,其中际头村宫岗茶园和大畈洋茶园每年6月、7月、8月、9月分别采摘1次,东升岩下茶园每年6月、7月、8月、10月分别采摘1次。每次采摘均在茶树有80%的芽生长至一芽2、3叶时采摘,每次采摘间隔期为30d左右。由于茶树经过长期的机械采摘和合理留养管理,茶树发芽密度增大,芽叶生长整齐,节间变短,夏秋季采用机械采摘也可获得与手工采摘相当的优质鲜叶原料。加上机械采摘效率高,实行批量生产后鲜叶送往茶厂的时间缩短,提高了鲜叶的适制性。
2.4 及时贮运,保证鲜叶原料质量
机械采摘的鲜叶要减少储放的时间,避免阳光直射,及时的运送到茶叶加工厂中进行摊放、加工。装运鲜叶的器具,保持清洁干净,通气良好,盛装时避免紧压,在运输的过程中防止鲜叶发热变红产生劣变,从而保证鲜叶原料的质量。
2.5 因叶付制,加工市场适销对路的产品
由于景宁县目前实施机械采摘的主要是夏秋茶,机采操作的产量大、效率高,而中低档大宗绿茶对原料要求不高,因此机械采摘的原料完全能满足需求[4]。同时,由于香茶一类的夏秋茶茶叶产品,产品定位以中低档茶居多,且景宁山地茶的鲜叶质量优异,性价比高,其市场认可度和接受度普遍较高,因此机采鲜叶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因叶付制,主要生产加工香茶、绿珠等中低档大宗绿茶。
3 项目推广应用的综合效益分析
3.1 有效解决采摘难的问题
景宁县按现有茶园面积推算,采摘旺季时按平常1人负责0.067 hm2茶园计算,需要采摘工4万人左右,景宁现有的采茶工远远不能满足需求。采茶工的紧缺,引起采茶工工资的增涨,从而造成茶叶生产成本增加,茶叶生产主体的效益下滑,严重制约着景宁茶产业的发展。该项目实践应用后,据调查统计,采用机械采茶,1台单人采茶机(3人配合使用)每天(8小时)可采茶园0.27 hm2,鲜叶1000 kg;而手工采摘,1人每天(8小时)只可采茶园0.013 hm2左右,鲜叶40-50 kg,需要18人同时采摘才能达到与机采相同的效果,说明机械采摘比手工采摘效率更高,用工更少。实践证明,夏秋季应用机采技术是解决采摘工短缺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3.2 夏秋季鲜叶原料得到利用
景宁县茶叶品质优异,但是春茶采摘后期气温日趋攀升,采摘工人经不住高温下长时间的劳作,随着温度的攀升,采茶工的数量逐渐减少至无人采茶;另一方面,随着茶青和成品茶上市数量的增加,价格逐渐下降,导致夏秋茶利润不如春茶高。景宁县每年5月底茶季就基本结束了,夏秋季的茶叶就荒废在茶树上了。项目实施推广以来逐渐打破了这样的产业格局,通过建设标准化茶叶种植基地,进行科学规范管理,采用机剪、机采技术,结合开发夏秋茶加工生产技术,使得我县夏秋季鲜叶原料得到充分利用,拉长了生产季节。
3.3 生产效益得到显著增加
由于茶园机械采摘技术的推广,生产效率的提高,生产成本的降低,茶叶原料的经济价值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茶叶生产效益得到了显著增加。据统计,2014年,夏秋季推广实行优质绿茶机械化采摘及配套技术的3个茶园,其中宫岗良种茶园鲜叶每667 m2产量达731 kg,产值达3516.35元;大畈洋良种茶园每667 m2产量达 648.7kg,产值达 3034.68元;东升岩下惠明群体种茶园每667 m2产量达813.1 kg,产值达4031.23元。就该项目实施主体景宁甬民茶叶专业合作社自有的205亩机采茶园而言,未采用机采技术前,每千克鲜叶的采摘工资要2.53元,而实行机采后,每千克鲜叶采摘工资只需要0.45元。2014年采鲜叶约6万kg,生产干茶1.5万kg,总产值50万元,实现利润约15万元。
4 小结与进一步探讨
该课题项目实施以来,获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但也有许多方面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探讨,以利于机采技术在景宁县更大范围的推广与应用。
一是该项目所选3个茶园处于海拔高度为470-530 m的山地,采用机械采摘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景宁县茶园虽多为山地茶园,但只有部分茶园坡度较陡,大部分茶园仍适合机采技术的推广应用。但是,对茶园道路、茶树篷面、机械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等有一定的要求,需要适当拓宽整修茶园操作道,定期修剪茶树两侧及顶层枝条,机械操作人员要熟知操作程序和技巧,熟练操作采茶机。
二是目前该课题实行的茶叶机采技术主要是针对我县夏秋茶的采摘,没有涉及春茶,因此机采茶叶的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且需与鲜叶分级等机制技术相结合,提供适制名优绿茶的鲜叶,才能实现茶叶全年性机采。
三是机采技术能否顺利推广与应用,与茶农机采意识的高低密切相关。必须通过机采专题知识培训、现场实际操作演练等方式来提高茶农对机采技术的认识和认可。
四是茶叶机采技术的大范围推广中要严格把好采摘技术关。如机采树冠培养、采摘标准时间的掌握、主机手与副机手的操作配合等等,才能达到理想的鲜叶原料质量要求。
1 汪益清,王仕超.敬亭山茶场名优茶机采项目实施与推广.茶业通报,2010,32(3):105-107.
2 王碧林,俞焕敏,周海东,江津法.建立机剪机采茶园推进茶叶生产机械化.蚕桑茶叶通讯,2007,(4):28.
3 刘红梅.茶树机采与手采结合是必由之路.贵州茶叶,2007,(2):22-23.
4 翁炎生,张林福.松阳香茶机械化采制技术的应用研究.中国农机化学报,2013,34(4):158-16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