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仁和教授“六对论治”糖尿病性腹泻经验
2015-02-20申子龙赵进喜王世东吴文静李佳玥
申子龙,赵进喜*,王世东,庞 博,吴文静,贾 冕,李佳玥
(1.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100700;2.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100053)
糖尿病性腹泻是糖尿病常见的一种慢性并发症,现代医学研究[1]认为,其主要与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胃肠神经病变、胃肠激素缺乏相关,目前治疗尚存在许多困难。吕仁和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级名老中医,第三批名老中医“师带徒”指导老师,首批全国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第二届“首都国医名师”,现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会长。吕老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有其独特的经验,早在上世纪90年代吕教授就提出运用“六对论治”方法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具体包括对病论治、对病辨证论治、对病分期辨证论治、对症论治、对症辨证论治、对症辨病与辨证论治相结合。本文仅对吕教授运用“六对论治”方法治疗糖尿病性腹泻的经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吕教授尊崇《内经》,从《素问·奇病论》和《灵枢·五变》所论“脾瘅”“消渴”“消瘅”,发掘出糖尿病分期辨证思想,脾瘅期相当于糖尿病前期,消渴期即临床糖尿病发病期,消瘅期则类似糖尿病并发症阶段[2]。吕教授认为脾瘅期病位主要在脾,消渴期病位主要在心、脾,消瘅期病位主要在血脉。如《素问·奇病论》:“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指出人过食甘美之物,可使得脾脏不能为胃行其精气,日久肥胖而成脾瘅;《素问·阴阳别论》云:“二阳之病发心脾”,指出消渴期的病位在心、脾。糖尿病性腹泻属于消渴病消瘅期,《灵枢·五变》云:“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灵枢·本脏》云:“脾脆,则善病消瘅,易伤。”指出糖尿病性腹泻的发生首先责之于先天脾脏功能异常,脾失健运,水谷精微失布,易成肥胖而致脾瘅,脾瘅进一步发展成消渴、消瘅;脾运失司,水湿内生,水湿下注故见泄泻,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清气在下,则生飧泻。”吕教授认为《医宗必读》虽有“无湿不成泻”之说,但糖尿病性腹泻的发生不仅仅与湿邪相关,尚与血瘀关系密切,并且血瘀病机始终贯穿于糖尿病性腹泻发生、发展的始终。有学者[3]认为“瘀血”是贯穿糖尿病整个病程的病机,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尤其在糖尿病并发症阶段,是最重要的病理因素之一。因此,吕教授临床治疗糖尿病性腹泻除使用健脾利湿等常用治法之外,还非常重视活血化瘀。
2 “六对论治”
2.1 对病论治 “对病论治”是较高层次的论治,主要是针对病因或病机治疗,适用于对病因明确的疾病或起关键作用的病机的治疗[4]。糖尿病性腹泻以血糖升高、腹泻为基本特征,降糖止泻就为治疗的主要目标,吕仁和教授临床常在辨证处方的基础上加入黄连,研究[5]表明,黄连素是黄连所含的有效生物碱,能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血脂,使体脂重新分布,减轻体质量,有较好的降糖作用。另外糖尿病常存在里热内盛的重要病机,运用黄连可清泄中焦胃热,及诸脏之热,使热退则消谷减,火退则消渴愈,势除则可防止热耗气阴,从而阻断糖尿病的进一步发展。也为对病论治[6]。黄连尚可清热燥湿、厚肠止泻,《本草备要》云:“黄连除烦,益肝胆,厚肠胃……湿热郁而为痢,黄连治痢要药。”指出黄连为治痢要药,痢疾虽与泄泻所病不同,但均存在湿热病理因素,故临床常加用黄连清热燥湿,降糖止泻,需注意黄连苦寒,易伤脾胃,不可过用、久用。
2.2 对病辨证论治 “对病辨证论治”是临床常用的方法,即将疾病进行辨证分型分证候。按照不同证型和证候论治。吕仁和教授提出把证型和证候分开,因为证型变化慢,证候变化快,所以,把变化较慢的正虚归为证型,把变化较快的邪实归为证候,简称为“以虚定型,以实定候”。在证型相对固定的基础上,根据邪实的变化随时辨出证候,调整用药,以利于提高疗效[7]。糖尿病性腹泻常见证型:1)脾气虚,药物常用炒白术、山药、党参、茯苓、扁豆、炙黄芪;2)脾阳虚,药物常用炮姜、干姜、砂仁、肉豆蔻;3)肾阳虚,药物常用淫羊霍、九香虫、刺猬皮、鹿角胶、巴戟天、灵芝、红景天。常见证候:1)水湿,药物常用苍术、猪苓、茯苓、陈皮、法半夏;2)湿热,药物常用黄连、木香、茵陈;3)气滞,药物常用柴胡、枳壳、香附、香橼、佛手、乌药、陈皮;4)血瘀,药物常用川芎、丹参、红花、赤芍、牡丹皮、五灵脂、蒲黄。
2.3 对病分期辨证论治 “对病分期辨证论治”适用于慢性、复杂性疾病的诊治。吕仁和教授把糖尿病性腹泻按虚、损、劳、衰分为“虚损期、虚劳期、虚衰期”三期,虚损期以脾气亏虚,湿热内停为主要病机,治疗重在健脾益气,清热燥湿,药物常用苍术、炒白术、茯苓、黄连、木香等;虚劳期以脾阳亏虚,湿热滞留为主要病机,正如《外感温热篇》云:“湿盛则阳微。”治疗重在温运脾阳,清热利湿,药物常用炮姜、砂仁、草豆蔻、木香、黄连、茵陈等;虚衰期以脾肾虚衰,肠失固脱为主要病机,治疗重在健脾补肾,涩肠固脱,药物常用补骨脂、诃子、肉豆蔻、赤石脂等。
2.4 对症论治 “对症论治”就是当一个症状出现时,用一种快速、便捷的方法治疗,使症状得到缓解或消除[8]。糖尿病性腹泻以腹泻为突出症状,治疗首当“止泻”,吕仁和教授常用苍术、炒白术,木香、黄连两组对药对症论治,苍术、炒白术均有健脾与燥湿两种主要功效,然炒白术以健脾益气为主,宜用于脾虚湿困而偏于虚证者;苍术以苦温燥湿为主,宜用于湿浊内阻而偏于实证者[9],两药合用则虚实兼治,燥湿健脾之功著,正如《本草蒙筌》云:“术虽二种,补脾燥湿,功用皆同,但白者补性多,且有敛汗之效;苍者治性多,惟专发汗之能。”木香、黄连并用为香连丸,主治痢疾,糖尿病性腹泻与痢疾虽为两种疾病,但其病理因素均与湿热相关,故用香连丸清热燥湿。4药合用,标本兼治,治疗糖尿病性腹泻有较好效果。
2.5 对症辨证论治 如果某一症状相对复杂,或在一段时间内长期存在,此时应采用“对症辨证论治”。糖尿病患者出现腹泻当针对腹泻一症辨证论治,如症见发热,口干口渴,泄泻,肛门灼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等可予葛根芩连汤解肌清热止泻;如症见肠鸣下利清水,舌质淡,苔白,脉沉缓可予胃苓汤利小便以实大便;如症见泻下粪便臭入败卵,泻后痛减,嗳腐酸臭,舌苔厚腻,脉滑,可用保和丸消食止泻;如泄泻病程较长,乏力气短,纳少腹胀,大便稀溏,舌质淡,苔白腻,脉沉可予参苓白术散;如症见五更泻可予四神丸健脾益肾止泻;如症见生气后泄泻伴有腹痛,泻停痛止可予痛泻要方。
2.6 对症辨病与辨证论治相结合 症状是一种主客观的表现,有心理和生理两方面的因素,常是疾病诊断的线索或主要依据,也是确定证型和证候的依据;而作为一种疾病,它具有特定的病因、病机、病理、症状、证型和(或)证候,有其自身的发生、发展、转化和预后规律[10]。同时也应认识到,一种症状可以出现在不同疾病当中,而不同疾病预后相差甚大,因此在临床诊治疾病时对症首需辨病;同一症状出现在同一疾病的不同证型当中,治疗又具有统计学意义,故在辨病的基础上尚需辨证。如糖尿病、急性胃肠炎均可引起腹泻,但各自发病基础不同,治疗、转归就各不相同,临床需辨别其为糖尿病性腹泻还是急性胃肠炎,还是二者兼而有之,在辨别其所属疾病基础上再进行论治。如果是单纯的急性胃肠炎,多由饮食不洁或感受寒湿之邪所致,治疗清热利湿或温化寒湿为法,多用葛根芩连汤、藿香正气散等方,治疗较易,预后较好;如合并糖尿病性腹泻或仅为糖尿病性腹泻,多采用“以虚定型,以实定候”进行诊治,气虚型药物多用炙黄芪、党参、炒白术、山药,阳虚型药物多用炮姜、肉豆蔻、补骨脂、九香虫,湿热证候药物多用茵陈、黄连、木香、白蔻仁、通草,寒湿证候药物多用苍术、厚朴、陈皮、砂仁、法半夏,气滞证候药物多用香橼、佛手、香附、乌药,另外在辨证论治基础上针对消渴病消瘅期血瘀病机,不忘活血化瘀,药物常用川芎、丹参、赤芍、牡丹皮、红花。
[1]王倩,张莹,侯为开,等.2型糖尿病性腹泻与肠神经系统病变关系的探讨[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49(8):13-15.
[2]冯兴中.溯《内经》渊源行“消渴病”规范:吕仁和学术思想简述[J].北京中医药,2011,30(4):268-271.
[3]王颖辉,谭倩,庞博,等.散结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理论初探[J].吉林中医药,2010,30(5):379-380,409.
[4]易京红.运用吕仁和教授“六对论治”思路诊治糖尿病心脏病[J].世界中医药,2014,9(3):340-342.
[5]吴丹,魏敬.黄连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9(5):736-738.
[6]周源,夏乐,仝小林.仝小林运用黄连治糖尿病经验[C]//第十二届全国中医糖尿病大会论文汇编,北京:中华中医药学会,2010.
[7]庞博,王世东,赵进喜,等.再论吕仁和诊治糖尿病“六对论治”思路与方法[J].世界中医药,2013,8(3):274-278.
[8]王世东,肖永华.从经典挖掘挽救消渴“三件宝”[N].中国中医药报,2014-04-02(4).
[9]古月.健脾燥湿说二术[J].药物与人,2011(7):37.
[10]王耀献.糖尿病肾病中医基础与临床[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