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三届全国分子影像学学术会议在汕头市胜利召开
2015-02-20贺光军,王志强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三届全国分子影像学学术会议在汕头市胜利召开
2015年10月16-18日,“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三届全国分子影像学学术会议”在广东省汕头市隆重召开。会议开幕式由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分子影像学组副组长吴仁华教授主持,分子影像学组组长王培军教授、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滕皋军教授分别致辞,他们强调分子影像学是分子生物学与临床医学间的重要桥梁,并描绘了分子影像学发展前景。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物理研究所叶朝辉院士、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分子影像专委会主任委员田捷教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院长滕皋军教授、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王培军副院长、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院长顾宁教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所副所长郑海荣教授、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医学院杨晓明教授、北京大学高家红教授、北京医院陈敏教授、河南省放射学会主任委员程敬亮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李宏军教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文亚教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吴仁华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张贵祥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郜发宝教授、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张国君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许乙凯教授、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肖壮伟教授等60余位国内外知名分子影像学专家以及《磁共振成像》杂志社贺光军社长、《中华放射学杂志》编辑部张琳琳编审出席会议并做专题讲座。汕头市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郑建庭以及全国300余位分子影像学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
分子影像学是21世纪发展起来的充满生机的学科,是唯一的一种能够在活体状态下对基因、蛋白等进行直观揭示,从而在分子水平上对疾病进行诊断并干预的影像学新技术,对恶性肿瘤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具有重大意义。本次大会主题为“研讨发展,探索实用”。会议分为专家讲座、青年论坛及科学阅片(病例讨论),围绕分子影像学的研究现状、国内外同行间关于分子影像学最新科研成果、未来发展方向及其重大意义等方面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体现多学科交叉、基础与临床的结合。青年学者中英文论坛是本次分子影像学组会议的特色,为培养年轻学术骨干创造了展示、交流的平台。大会学术讲座会场代表爆满,参会者热情洋溢。“为什么磁共振波谱学长盛不衰”、“分子影像学:精准医疗中的可视化”、“光学分子影像及其临床应用进展”、“基于纳米探针的磁共振肿瘤分子成像”、“肺癌多模态分子成像与基因治疗”、“脑胶质瘤磁共振分子扩散成像的临床应用现状及进展”、“全身磁共振内PET成像、PET/CT和骨扫描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研究”等精彩讲演使与会者深受启发。青年学者英文论坛发言者英语流利、研究水平前沿,与会者受益匪浅。青年医师科学阅片(病例讨论)讨论热烈,专家点评精致。
本次大会主要承办方——汕头大学医学院医学影像学教研室在吴仁华教授带领下,2001年以来多次成功承办全国影像学学术会议,有力促进了汕头大学医学院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和交流合作,扩大了该学科在全国和粤东地区的影响力。
(供稿:贺光军 王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