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对策研究

2015-02-20于富业

关键词:交融文化遗产物质

于富业

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对策研究

于富业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能够有效推进各民族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对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具有重要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属性和功能属性决定了它能够有效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媒介,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交往活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体,可以开展内容丰富的民族交流活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纽带,可以开展切实有效的民族交融活动。这些活动能够使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更进一步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

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民族关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实行各民族一律平等政策,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建立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在新的历史时期,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强民族团结的核心。

一、“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提出与发展

(一)“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提出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源于原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对我国民族工作的指导。2010年1月1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提出 “把有利于民族平等团结进步、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有利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作为衡量民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1]2010年5月17日,胡锦涛总书记又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有利于民族团结进步的政策导向,从有利于提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出发,完善和落实招生、就业等政策,依法保护各族群众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劳动权、婚姻自由权等权利,促进各族群众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和谐相处。”[1]

(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发展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仍以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国家民族工作的政策导向。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要创新载体和方式,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1]

毋庸置疑,胡锦涛同志关于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论断的提出,是衡量我国民族工作成效的标准之一,为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与发展提出了政策导向,在我国各项民族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继承与发展了胡锦涛同志关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论断,并强调以此为指导促进民族间包容与发展,促进民族文化多样性延续与传承,促进各民族民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深刻认识到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互相离不开,实现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共筑“中国梦”。

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可行性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的活态遗存,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和神秘感。它一方面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另一方面也成为一个民族的生命动力和精神寄托,增强了各民族之间交往的吸引力。在当下社会,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民族事务工作,能够弘扬各民族特色文化,推动各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属性有利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属性积极推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尤其表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研价值、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等方面。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研价值自21世纪以来,尤为显著。随着中国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强,国家、地方、民间的互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过程中形成了新的对接。中国范围内不同地域的不同民族间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研究工作,为全球化背景下的地方建设、民族整合提供了平台,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研究,显然能够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主要表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所延续的内在精神。诸如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蕴含的大公无私、舍生取义、诚信待人、尊老爱幼、自强不息、与人为善的美德,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精神,不仅能够拉近各民族之间的距离,促进个民族民众之间的互助与团结,更为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保障。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是其外在表现与内在精神的统一,对于增进各民族感情,推动各民族文化多元化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诸如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大量存在的工艺品、表演艺术等,不但能够展示一个民族的生活风貌、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力,更为各民族群体艺术的交流交融提供肥沃的土壤。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功能属性有利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列宁曾指出:“各民族的工人在统一的无产阶级组织,如政治组织、工会组织、合作社和教育组织中融合起来。”其中,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在其传承与发展过程中,能够发挥其教育功能促进各民族团结。在具体实践下,我们可以在政府引导下,以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交流为平台,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的文化团体或组织,使各民族人们为统一的文化工作而交往交流交融。在这个过程中,各民族自然而然会产生团结互助、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情感。

随着中国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发展逐渐成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尤其是工艺美术品营销、文化旅游发展等,不断促进各民族区域协调发展,逐渐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功能在加快各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断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三、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对策

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多元一体、统一稳固的民族,这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产物。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进步,民族团结的责任也越来越重大,需要不断增进各民族间的交流交往交融。在这一过程中,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推进各民族的交流交往交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媒介,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交往活动

各民族间的交往是建立良好民族关系的有效形式,是一个动态的协调过程。从广义上说,民族交往是指不同地域范围内(国内或国外)不同民族之间的接触、交流和往来等关系协调的总和;从狭义上说,民族交往是指一定范围内不同民族或同一民族之间的接触、交流和往来,是民族生存和民族发展的方式之一。当今时代,促进各民族交往是建立良好民族关系的基础。实践证明,我国各民族的交往空前广泛,长期以来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即使在民族自治区或自治县,也大多形成了多个民族共同生活居住的局面。众所周知,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既有独特性,又有普遍性,以此为媒介,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交往活动。在精神层面,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对象,可以编辑出版大量的图书专著、文学作品,在各民族交往过程中,以此进行互换,能够实现互通有无,促进民族交往。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应用于影视开发,如电影制作、纪录片制作、电视栏目制作等。在对某一项民族文化遗产进行艺术加工时,既可能涉及到国内外不同民族的交往,又可能涉及到国内不同民族或同一民族间的交往,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能够促进各民族的良好交往。可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媒介,必然使各民族交往的形式越来越丰富,交往的频次越来越频繁。

(二)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体,开展内容丰富的民族交流活动

各民族间的交流是建立良好民族关系的具体内容。各民族间的交流,涉及到民族生存和发展所需的各个领域,如物质资料的生产(物质文明)、精神产品的生产(精神文明)、民族自身的生产(政治文明,民族生命群体的延续)。各民族在纵向发展中的演进和横向发展中的扩展过程中,不断实现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全面发展,而这些发展都是在民族交流活动中实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精神产品生产的重要内容,不同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承载的风俗习惯具有一定的精神指向,这种精神指向使各民族的交流更加和谐——彼此了解、尊重和容纳,各民族之间不但不会出现民族之间的隔阂,反而民族之间的联系和交往会日益加强。针对于不同地域的同一民族的学术研究而言,以科研院所或高校等研究机构为媒介,常常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为重要内容召开学术研讨会,极大地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流。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巡演活动如火如荼,同民族或跨民族的邀请表演日渐增多,这一过程不但促进了各民族表演者之间的交流,也促进了各民族观赏者之间的交流。

(三)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纽带,开展切实有效的民族交融活动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民族交融是我国民族交往的本质所在,这是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流,也是一个长期、自然发展的历史过程。需要强调的是,民族交融和民族融合是两个概念,民族融合注重的是结果,即合成一体;而民族交融更关注过程,各民族之间可以合而不同。各民族应该在交往交流中,相互尊重、相互认同,不断吸收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建设共同美好的精神家园。各民族交融过程中的相互尊重,强调各民族交融并非要消除民族差异、消除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别,而是要包容多样、存异求同;各民族交融过程中的相互认同,强调各民族交融要建立在交流、学习的基础上,实现各民族的相互认同,形成相互包容的共同体。新世纪以来,我国各民族的交融空前深化,呈现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局面。随着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的不断深入,跨地域、跨国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合申报日益增多,促进了各民族的交融,为我国民族工作开创了新局面。与此同时,无论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还是非少数民族行政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逐渐发展成为地方政府文化经济建设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应用于国家整合的爱国主义教育上,另一方面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应用于地方经济建设的旅游体验上。“原本是无意识的所作所为,即日常生活实践中的自在的习惯,一经学者和政府界定为(传统)文化,便开始产生实践者有意识的认同。”[2]在某种程度上,地方政府的这些举措使各民族民众不断认识到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文化认同感不断加强,有效促进了各民族的交融,积极推动了文化多样性保护。

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推进,我国各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认同、共同繁荣、共同发展的民众关系越来越稳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精神载体,能够使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更进一步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

[1]王立新,李平.充分发挥高校育人功能,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J].满族研究,2015(2).

[2]刘正爱.谁的文化,谁的认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中的认知困境与理性回归[J].民俗研究,2013(1).

(编辑:张齐)

C95

A

1673-1999(2015)12-0135-03

于富业(1982-),男,博士,渤海大学(辽宁锦州121000)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文化遗产保护、艺术学理论。

2015-09-28

2015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辽宁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2015lslktzimzx-01);2015年度辽宁省教育厅教育科学一般项目“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W2015026);锦州市2015年统战理论研究重点课题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交融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真美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根雕与古钱币的完美交融
活态文化
中外艺术精品展览文化的碰撞与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