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资料中文化负载词的分类及英译研究

2015-02-20伍凤

关键词:意译音译资料

伍凤

旅游资料中文化负载词的分类及英译研究

伍凤

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到中国旅游。旅游资料的英译已成为吸引国外游客以及促进旅游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工作。以贺州市景区公示语、景区简介、导游解说等资料为文本,挖掘当中的文化负载词,再按照奈达文化类别对其进行归类。针对不同旅游资料的类别可采用音译、音译+注释、直译、意译的方法翻译文化负载词。本研究有助于准确地把旅游信息传达给国外游客,同时促进国外游客对中华文化的了解,进而传播中国文化。

文化负载词;旅游资料;文化分类;翻译方法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这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国产生兴趣,他们到中国旅游,了解地理人文感受风土人情。旅游资料是外国游客了解旅游信息和中国文化一个窗口,旅游资料的英译已成为促进国际旅游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项活动。由于旅游资料中的文化负载词反映中国特色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等信息,外国读者往往对此陌生,因此,其既是旅游资料英译的难点,也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媒介。

一、翻译中的文化负载词

翻译是一个从源语言(Source Language)到目的语(Target Language)的动态过程,其本身就是一种跨文化活动。随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交流与合作的增多,翻译已经成为跨文化交际不可或缺的手段。奈达曾指出:For truly successful translating,biculturalism is even more important than bilingualism,since words only have meanings in terms of the cultures in which they function[1]。(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运用在特定的文化中才有意义。)越来越多的学者把翻译的注意力转移到文化因素上,其中突出的表现就是对文化负载词(Culture-loaded Words)翻译的研究。

廖七一把“文化负载词”定义为“标志某种文化中特有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这些词汇反映了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活动方式。”[2]包惠南指出文化负载词是具有特定民族文化内涵的词语,是在其原始意义或概念意义上,蕴含丰富的社会文化意义的词语[3]。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发展历史、社会制度、生态环境、宗教信仰、民情风俗等,因此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特定的词汇、成语、典故等,“文化负载词”反映这些观念或事物。归纳而言,文化负载词是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词或短语,其所承载的事物是一民族所特有或者有别于其他民族的同类事物。英语中的Greek gift(害人的礼物)反映了特洛伊战争中木马屠城记的典故,Achilles heel(致命要害)体现希腊神话中阿喀琉斯的弱点,Adam’s apple(喉结)源于圣经中亚当偷吃禁果的故事。日语中的“すし”(寿司∕酸饭团)反映了日本所特有的饮食习惯。汉语词“阴阳”“太极”“八卦”“菩萨”“牛郎织女”“四人帮”“一国两制”反映了中国的宗教信仰、民间传说、历史事件、政治制度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底座,由于各国的文化不同,文化负载词便成了影响跨文化交际的障碍。有些词汇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只在某一语言中所特有,在其他语言没有对应词,造成空缺,这就给翻译增加了难度。

二、旅游资料中的文化负载词的分类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旅游资源分类,主要类别旅游资源包括:遗迹遗址、建筑设施、地文景观、水文景观、生物景观、生物景观、天气与气候景观、旅游商品和人文活动[4]。大部分旅游资源在展示地理风貌和历史遗迹外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因此,旅游资料在介绍旅游信息时承载着传递文化的重任,让外国游客了解景点的文化内涵,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下文以贺州市的旅游资料为文本,展现旅游资料中丰富的文化负载词并对其进行分类。

贺州市位于广西东部,处于湘、粤、桂交界处,是汉、瑶、壮、苗等多民族聚居地。贺州市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具有生机盎然的语言生态、丰富多彩的族群文化,其独特的语言文化使其在旅游方面独具特色:这里有国家5A级森林公园——姑婆山,历史文化名胜——黄姚古镇,独特的地理景观——玉石林、紫云洞,秀丽的水文景观——十八水,特色民居建筑——客家围屋。这些景区不仅风景优美,也承载着贺州地方特色和中国文化,反映着民族发展历史、社会制度、生态环境、宗教信仰、民情风俗等。笔者实地游览这些景区,拍摄下公示语、记录下导游讲解词、收集了景点游览示意图、游客须知、景区简介等,再对上述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筛选出文化负载词。景点名称中文化负载词有:圣母池、仙姑庙、瑶池、和兴驿站、神龙瀑布、世外桃源、仙姑瀑布、罗汉瀑布、玉龙瀑布、仙鹤喷泉、童子拜观音、仙人洞、司马台、映芳湖、爱莲榭、翠霞桥、碧照塘、步月桥;文化背景介绍有:拜堂彩语、洞房抹黑、盘王节、长鼓舞、秀才、举人、状元、巡抚、叩头、风水;特色物品有:雕花床、八仙桌、油茶、土瑶编竹、抬盆、栏杆屋、木薯酒、瑶族刺绣、曲柄山锄、竹筶、鸳鸯。这些文化负载词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参照奈达对文化的分类:生态文化(Ecological Culture),物质文化(Material Culture),社会文化(Social Culture),宗教文化(Religious Culture),语言文化(Linguistic Culture),把所搜集的文化负载词根据其内涵和属性进行分类。

(一)生态文化(Ecological Culture)

各民族生活的地域不同,生态条件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表现在动物、植物、气候、地形面貌等方面,而生态条件也必然影响到各民族的文化,使文化表现出鲜明的地域性[6]。英语中dragon是张牙舞爪的动物,是邪恶的化身;而中国“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也是王权的象征,我们是“龙的传人”,古代天子穿“龙袍”,父母都“望子成龙”。景点名中“神龙瀑布”“玉龙瀑布”反映中华民族对“龙”的喜爱心理趋向。西方的crane没有特殊含义,而中国的“鹤”则是长寿的象征,上年纪的人希望人们赠送有松鹤图案的礼物。把喷泉命名为“仙鹤喷泉”反映人们对鹤的喜爱。“鸳鸯”在中国不仅是一种鸟,而且常用来比喻恩爱夫妻,西方却没有这种动物。

(二)物质文化(Material Culture)

物质文化涉及到人们衣食住行方面的日常生活,生活中使用的器皿、餐具、劳动工具等成为物质文化的载体。旅游景点中特色物品中“栏杆屋”反映少数民族住宅情况,“抬盆”是瑶族特色器皿,“曲柄山锄”是旧时的劳动工具,“土瑶编竹”“瑶族刺绣”“雕花床”则是民间手工、刺绣、雕刻等工艺。从这些词汇中,不难看出中华民族的独特的饮食、劳动、生活方式。

(三)社会文化(Social Culture)

社会文化涉及贯穿于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反映着民族文化规约和社会习俗。旅游民俗介绍中的 “洞房抹黑”“拜堂彩语”反映中国传统的婚庆习俗。“状元”“举人”“秀才”让人了解古代的科举制度,“盘王节”“长鼓舞”反映着民间节日和活动,“司马第”反映古代管制,“和兴驿站”让游客了解古时传递文书、官员来往及运输等中途暂息、住宿之地。

(四)语言文化(Linguistic Culture)

汉语是重意会的语义型语言,注重功能、意义,以意役形[7]。四字格往往历经锤炼、言简意赅,常常是汉语意合法的佳作,在旅游资料中也广为运用,如“仙山琼阁”“莲峰云海”“世外桃源”。此外,汉语善用意象把画面意境简洁而含蓄地表达出来,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景点名中“映芳湖”“爱莲榭”“翠霞桥”“碧照塘”“步月桥”以别致的语言文字引人入胜。汉语优美的语言文化惹人遐想,给景点增添了另一层美感。

(五)宗教文化(Religious Culture)

英语国家人大多信仰基督教,很多词汇表达和反映了他们的宗教信仰,如 “God bless you.”“Man proposes,God disposes.”中国人主要以佛教、道教,以及一些神仙学说和民间传说为信仰。了解中国文化史的人都可以看到,在中国人的眼中,物物是神,时时有神,即使是做饭烧火的灶头也有灶王爷把守,门口还有门神爷守护[7]。这一点在旅游资料中多有反映:“童子拜观音”“罗汉瀑布”反映佛教中人们对菩萨的膜拜和对高僧的敬仰;“仙姑庙”中仙姑是对女道士的敬称;“炼丹台”反映古代方术中人们祈求长生不老的愿望;瑶池、圣母池、仙人洞、仙山琼阁、八仙桌反映道教的神仙活动;“风水”体现民间玄术;“竹筶”是古时占卜用具。

三、旅游资料中文化负载词的可译性及翻译方法

文化负载词是某一民族文化中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语,是概念意义和文化意义的复合体,其独特性和复杂性常常使译者很难实现原文与译文的完全对等。钱冠连认为,由于世界的差异、民族的差异,文化亏损使两语不可能等值,而硬要追求的那个等值,是水中的月亮,是走不到的地平线[8]。由此可见,文化负载词往往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可译性。刘宓庆认可“不可译”与“可译”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他们之间可以相互转换。有些不可译的东西随着译者双语操控能力的增强及翻译经验的积累可转化为可译。[9]他举了个例子:钱歌川曾认为“人曾为僧,人弗可以成佛。女卑是婢,女又何妨为奴。”这段汉语特有的“拆字”不可译。可若干年后,许渊冲先生把它译成了“A Buddhist cannot bud into a Buddha.A maiden may be made a house maid.”该译本解构了原文的拆字游戏,意义与形式与原文异曲同工。一方面译者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种语言文化之间的交流增多,不仅有利于译者合理辨认和处理文化信息,也减少了读者的文化屏障,为不可译转向可译创造了条件。

不可否认的是,文化负载词的处理是旅游文本英译的难点,也是翻译成败的关键,译者可能陷入两难的困境:一方面,使用“归化”法,使汉语的形式和内容尽量按照英语的习惯来表达,使语言尽量地符合目的语的文化价值。这种“归化”的处理充分考虑了西方读者的接收,迎合了他们的阅读和审美习惯,不足之处是译文失去原有的文化内涵或意境,也失去了对外介绍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机会。另一方面,使用“异化”法,保留汉语的语言风格和文化概念,这样做能突出中国文化特色,但有些概念对外国人来说完全陌生,不利于信息的传达。因此,在旅游资料英译时,应该在充分考虑外国读者接收能力的基础上,选取“归化”和“异化”的最佳平衡点,使得译文既有利于传播中国文化,又有助于外国人接受和理解。根据词汇的文化承载程度和读者的接收度,选择音译、音译+注释、意译、意译+注释等翻译方法来弥补或调整中英两种词汇在文化上的差异。

(一)音译

一些汉语特有的文化词翻译成英语时无对等的词汇来表达,音译起到很好的作用。音译法主要针对单词和单词的翻译,音译词刚进入目的语时读者感到陌生,但随着交流的频繁,部分为公众了解和接收的被保留下来。旅游宣传中涉及到被公众所了解和接收的文化负载词时,直接采用现成的音译,如功夫kungfu、麻将mahjong、乌龙oolong、太极拳tai chi chuan、长衫 cheongsam、叩头 kowtow、风水 fengshui等。一些景区名称包含着人名、地名承载了文化信息也以音译为主,可用“音译+通名意译”,如姑婆山翻译为Gupo Mountain,黄瑶古镇 Huangyao Ancient Town,仙姑庙 Xiangu Temple,司马第 Sima Mansion。景点名称要短小精悍、便于记忆,因此一些景点名称中的文化负载词以音译为宜,过多的解释反倒不利于游客记忆。

(二)音译+注释

有些音译词无法传达源语言的信息,需要加上必要的注释。“音译+注释”的方法既保留了中国语言,又阐释了文化信息达到文化传播和信息沟通的双重目的。旅游资料中的很多社会文化词能用此译法,如:举人juren(provincial graduate);秀才xiucai(cultivated talent);巡抚 xunfu(provincial governor);华表huabiao(ornamental columns us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e);牌坊paifang(memorial archway);瑶池yaochi(abode of fairy mother goddess);炼丹台Liandantai(the alchemy Terrence)。由于注释需要语言对原文进行阐释,比较长,不适合用于景区景点名称的翻译,但可用于景区介绍、旅游手册以及导游讲解中。

(三)直译

直译法通过复制元源语言的表达形式,字字对应地进入译文中,常用于目的语中能找到和源语言相对应词条的翻译中。中国语言重意合,注重意境美,旅游资料的表达尤是如此,景区中优美的景点大多会配上诗情画意的名称,引人入胜、浮想联翩。如果直译得当,把汉语中诗意语句用英文表达出来,能让外国游客感受到源语言的美感。如,映芳湖Lake of Reflected Fragrance;爱莲榭 Love for the Lotus Pavilion;翠霞桥Bridge of Verdant Mist;碧照塘Pond of Reflected Greenery;步月桥 Bridge of Strolling in the Moonlight;三友阁 Pavilion of the Three Friends;玉茗堂 Hall of the Jade Camellia;仙山琼阁 Fairy Mountain and Wonderful pavilion;人间仙境Fairyland on Earth;莲峰云海The Sea of Clouds around Lotus Peak;竹韵泉Cascade of Resonant Bamboo。直译能让读者更容易了解源语言的思想和风格,且有助于传播民族文化,使外国游客了解中国。如果有对应的词条,旅游资料中能运用直译法是最好不过的。当然,用直译的方式把诗意的中文翻译出来,对译者的语言驾驭能力有较高要求。

(四)意译

由于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宗教信仰的差异,一些汉语词汇在英语中没有现成对应的词汇,需要用意译来实现语义代偿。旅游资料中宗教文化词,如原始天尊、圣母池可借助基督教的一些词汇lord,heaven,相应地翻译成 The Universal Lord of Primordial Beginning、Heavenly Queen Pool。旅游资料中社会文化词红白喜事、拜天地可意译为外国人熟知的活动weddings and funerals、go through with the wedding ceremony。物质文化词竹筶、背篓可分别意译解释为bamboo instruments used in fortune-telling、basket carried on the back。中国人心中的理想圣地“世外桃源”意译为西方人心目中的美好境地utopia retreat或earthly paradise。意译法大多能让读者了解词汇基本意义,但联想意义和文化内涵或多或少会损失。“鸳鸯”,意译为Mandarin Duck让读者大概知道这是种形态类似于鸭子的动物,不过无法传达“恩爱夫妻、成双配对”的联想意义。

四、结语

旅游资料中蕴含着多种多样的文化负载词,类别包括:生态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语言文化、宗教文化。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为对外推介中国文化起到了推动作用。很难用统一的标准或方法去翻译文化负载词,无论音译、音译+注释、意译或意译+注释哪种方法都有其局限性。了解和翻译文化负载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译者不仅要懂得源语言和目的语,更要了解两种语言背后深层次的文化因素,并用有效的翻译策略把源语言的文化转换到目的语中让读者接收。文化信息能在多大程度上传递主要取决于译者的语言功底、跨文化素养和文化敏感度。这也是为什么大凡翻译大家,如傅雷、朱光潜、钱歌川、许渊冲、杨宪益、刘宓庆都具有国外学习和生活的经历,因为置身于目的语文化中,他们更具文化敏感度,翻译的作品契合度更高。

[1]Eugene A,Nida.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 in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2001:82.

[2]廖七一.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232.

[3]包惠南.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341.

[4]张靖.英语导游基础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5]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78.

[6]张万防.奈达的文化分类及其视角下的翻译研究[J].新余学院学报,2012(12).

[7]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97.

[8]钱冠连.从文化共核看翻译等值论[J].中国翻译,1994(4).

[9]刘宓庆.翻译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5.

(编辑:张齐)

H059

A

1673-1999(2015)12-0102-03

伍凤(1987-),女,贺州学院(广西贺州 542899)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跨文化研究与翻译。

2015-09-25

贺州学院校级科研项目“贺州市旅游资料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2014YBSK08);贺州学院校级教改项目“以服务地方为导向的本土文化对外推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hzxyjg201534)。

猜你喜欢

意译音译资料
清末民初音译元素名规范方案用字探析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谈谈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些词语的翻译(三)
浅谈英汉翻译中的直译与意译
夏译汉籍中的音译误字
浅谈直译与意译的合理结合
基于字形与语音的音译单元对齐方法
大陆与港台译制片对英文电影片名的直译与意译取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