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动脉闭塞的图像分析和诊断价值探究
2015-02-20王晓燕
王晓燕
(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公司职工总医院,山西太原030053)
椎动脉闭塞的图像分析和诊断价值探究
王晓燕
(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公司职工总医院,山西太原030053)
目的 分析椎动脉闭塞的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征,总结此方法对椎动脉闭塞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4年11月确诊椎动脉闭塞患者32例,行超声诊断检查,并与CT血管造影对比,分析超声图像特点及诊断准确率。结果 32例为椎动脉闭塞患者,30例为经超声诊断为椎动脉闭塞,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3.75%,患侧多在右边,椎动脉管壁为平行线状高回声,管腔内回声低,无搏动。结论 超声方法诊断结果可靠,且属于无创检查,可作为椎动脉闭塞诊断首选方法。
椎动脉闭塞;多普勒超声;CT血管造影
椎动脉闭塞多由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炎引起,可导致不同程度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出现头痛、恶心、眩晕及视力障碍等症[1],甚至出现碎倒、脑梗死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研究显示,多普勒超声是诊断椎动脉闭塞较好方法,具有无创、实时、直观、分辨率高等特点[2],为了进一步探讨多普勒超声在椎动脉闭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本文对我院32例椎动脉闭塞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多普勒超声在诊断本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9月-2014年11月经CTA证实32例椎动脉闭塞,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为男性患者,年龄54-87岁,平均为(72.5±4.3)岁,其中>70岁患者18例,16例有话语模糊、肌力减弱等急性脑梗死症状;13例患者出现头晕明显等脑缺血症状;3例出现硬膜下血肿。
1.2 方 法
选择超声检查仪器的型号为 PHILIP iE33型、HP SONOS 5500型,探头为宽频线控阵,3-11MHz的频率。病人在检查时行仰卧位,于颈后放置一个较低的枕头,头朝后仰,向对侧略偏。使用二维超声对血管走行、血管壁、管腔透声性进行观察,于椎间段对血管的内径进行测量。通过彩色多普勒对血流的充盈程度进行观察,如果未显示血流,应把流速标尺调到最小值,调节彩色增益,当观察到伪像的时候再降低至伪像完全消失,并且对伴行的颈总动脉、椎静脉进行观察,取样容积达到2~4mm,血流和声束间角度应不大于60°,取样位置为椎间段和椎动脉近端。如果未显示彩色血流,选择脉冲多普勒对血流情况进行观察。另外,还应该对健侧的收缩期PSV(峰值血流速度)、椎动脉内径、血流RI(阻力指数)、舒张末期EDV(血流速度)进行测量。观察超声的情况,如果椎动脉管壁出现线状高回声(2条平行),管腔中存在大量的低回声,未体现出搏动性,多普勒超声都没有显示任何血流信号,提示为椎动脉发生闭塞。对超声特点和对疾病诊断的正确率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差异以P<0.05具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超声对椎动脉闭塞疾病进行诊断,确诊30例,正确率高达93.75%。超声结果表明椎动脉管壁出现线状高回声(2条平行),管腔中存在大量的低回声,未体现出搏动性,脉冲、彩色多普勒超声低俗血流下,未测血流信号。17例病侧椎动脉的前方出现血流充盈的椎静脉,13例病侧的椎动脉管壁均出现强回声的斑块,其后方出现声影。经CTA证实了30例病侧的椎动脉从未被观察到,基底动脉的血流来源全部是对侧的椎动脉,超声漏诊2例:1例因检查时受深度和扫查切面限制,未显示闭塞切面;1例则是由于血流标尺未调制最低,当重度狭窄接近闭塞时,血流细微,难以显像。
3 讨论
Aaslid于1982年研制了经颅多谱勒(简称TCD),随着时间的进展,该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大量的应用[3]。TCD对颅内脑动脉的血流情况进行检测的时候,体现出便于操作、结果快、较好的重复性等优点,因此受到了相关领域研究者的青睐,对侧支循环建立的判断、颅内动脉狭窄的诊断等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在检测颅内动脉狭窄时,特别是检测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TCD体现出较高的敏感度及特异度,但是关于应用TCD对颅内动脉闭塞的临床应用及研究案例特别少。椎动脉发生闭塞是造成循环缺血性卒的关键原因之一,有28.7%的患者颅内段发生闭塞,30.1%颅外段发生闭塞。但作为无创的诊断手段,TCD在诊断椎动脉闭塞时体现出较低的敏感度,仅达到56%-57%[4]。椎动脉闭塞表现出的声像图主要特点是:二维超声观察椎动脉管壁出现线状高回声(2条平行),管腔中存在大量的低回声,未体现出搏动性,脉冲、彩色多普勒超声都没有显示任何血流信号。大部分椎动脉前方观察到出现椎静脉伴行,如椎静脉有血流存在,但是椎动脉不存在血流,表示椎动脉发生闭塞[5]。
本次研究显示:32例椎动脉闭塞患者,经CDE确诊为远端重度狭窄或椎动脉闭塞的病人,准确率达93.75%。CDE的主要特点是能够呈现出血流信号,对椎动脉闭塞进行诊断时较为直观,可以由血流信号发生的变化,对颅内段和远端的状况进行判断,将动脉粥样硬化、先天性的椎动脉内径变细产生的椎动脉狭窄进行区分。有研究表明CTA在诊断动脉闭塞或者是狭窄时,能达到100%的敏感度,对血管变化进行客观的反映。但只适用于超过64排的CT,具有较大的放射量,对造影剂过敏的病人应慎用。
本次调查显示:存在2例患者和CTA测定的结果不一致,主要原因是:(1)人射角度对超声测量具有较大的影响,当超声束和椎动脉相互垂直时,多普勒技术中通常不能观察到,呈假阳性。(2)扫查切面及深度将限制超声测量,不能够对狭窄或者是闭塞切面进行测量引起的。(3)没有将彩色血流标尺调节到最低水平,若是重度狭窄将要达到闭塞时血流量较少,不易显像。通过超声声学造影技术能够将该误诊降低。
椎动脉闭塞时常发生,具有较严重的临床症状,特别容易出现跌倒等情况。如果对其能够准确、及时的诊断,有利于延缓疾病的发生。当前诊断椎动脉闭塞的“金标准”采用的是DSA,但该方法为一种有创的检查手段,在应用时具有局限性。本次研究提示,超声诊断准确性高、具有较为便捷、无创的优势,其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1] 印淑均,张维,王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方法和技巧[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2,14(9):639-640.
[2] 徐光,彭禹,李慧玲等.椎动脉闭塞的声像图特征和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19:601-603.
[3] 李伦,付爱莲.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3,23(3):612.
[4] 毛颖.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脑动脉硬化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2,10(4):598-598.
[5] 徐光,彭禹,李慧玲等.椎动脉闭塞的声像图特征和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19:6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