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大学的理想》看中国高校人才培养理念

2015-02-20周洪辉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纽曼理智理念

周 磊,周洪辉,龚 露

(1.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2.东北林业大学交通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从《大学的理想》看中国高校人才培养理念

周 磊1,周洪辉1,龚 露2

(1.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2.东北林业大学交通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近年来,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我国积极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不断从管理体制,招生制度,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大范围的改革,这直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在规模、师资力量、教育筹资等方面有了长足发展。但是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理念出发,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结合纽曼《大学的理想》对中国现今高等教育发展理念进行分析,从教育目的、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客观评价。

高等教育;追寻真理;理智;自由教育

在高等教育发展史上,英国神学家、教育家约翰·亨利·纽曼可谓是博雅教育(现在演变为通识教育)思想的革新者。1852年他出版的《大学的理想》是一部专门探讨高等教育理念的著作,并对何谓大学教育应有的理念产生了巨大而持久的影响。在《大学的理想》一书序言中,纽曼自谦对于大学教育的观点并无创新之处,这也说明其思想必然是在继承前人思想的基础之上而来,是具有历史关联性的论说。对纽曼影响最深的是亚里士多德,他曾认为博雅教育的理念与基督教的教义是完全独立的,并赞扬在博雅教育方面亚里士多德是值得信赖的贤者;而从概念谱系来看,纽曼的“博雅知识”和亚里士多德“适合于自由人的知识”是具有同一性的,都坚信知识的非功利性和内在价值。但是,纽曼并未盲目崇拜亚里士多德所代表的雅典文明,亚里士多德将理性放置于最高处,纽曼则认为过分的理性会导致评判事物的正当尺度被取消的风险,并认定启示应高于理性。在《大学的理想》中,能看到纽曼所谓“理智的训练”学说很大程度上受到约翰·洛克《教育漫谈》的影响,纽曼摒弃了洛克功利主义教育思想,而是更加接纳洛克“理智训练”的理念,纽曼将18世纪绅士教育中礼仪修养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更加纯粹的“理智训练”,这一学说也成为纽曼博雅教育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总体来说,纽曼关于大学的理念与学说,继承了古希腊罗马、中世纪、文艺复兴、18世纪绅士教育、19世纪理智教育等传统学说。他上承亚里士多德、西塞罗、奥古斯丁,下启赫钦斯、白璧德的思想,在高等教育思想史中发挥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来看,自

1997年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开始,它已经从早期的精英化教育逐渐转变为大众化的教育模式。毫无疑问,高等教育的这种发展模式必然与我国社会整体发展进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随着经济发展和国际形势的转变,在人才培养方面,高等教育的主体思路也开始有了适当的调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与数量,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21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

一、关于高等教育的本质

无论哪个时代,我们都无法回避关于什么是教育本质这一问题的探讨。作为获取和传授知识的场所,纽曼认为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知识本身。人类心智的本性就是获取知识,“知识不仅仅是达到知识以外的某种东西的方式,或是自然地发展某些技能的基础,而且是自身足以依赖和探求的目的”。[1](P24)而高等教育所要教授的知识,从史学角度来看,基本上是处于某一社会群体上层的各类不被一般社会成员能短时理解的某些理论或实践经验,通俗的讲就是具有一定深奥意义的能促进社会发展的那些知识,即“每一个较大规模的现代社会,无论它的政治、经济或宗教制度是什么类型,都需要建立一个机构来传递深奥的知识,分析、批判现存的知识,并探索新的学问领域。换言之,凡是需要人们进行理智分析、鉴别、阐述或关注的地方,那里就会有大学”。[2](P13)现代高等教育的知识具有学术型和批判反思性的特点,这些必须是建立在理智之上的,具备某种理性的品性。正如纽曼所说:“理智是知识内在丰富性的本原”。[1](P32)学术性或批判反思性知识具备一种理性的光辉,在接收了学术共同体的质疑后而获得某种“合法性”,因此需要一个学术自由和学校自治的教育平台。近代西方大学,生产这种“科学理性”的知识,更准确的说它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性使得教育开始具有自身的逻辑性。纽曼认为:“知识表达自身不是光靠阐述,而是靠推理。它从一开始就具有科学性质,知识的高贵也正是体现在其中”[1](P33),这也正是纽曼所谓的自由知识。我国现阶段的高等教育是要服务于社会,并不存在于社会之外,由于管理权是由国家管控,仍然具有前苏联高等教育的色彩。这一点从我国高等教育的工具化和功利主义倾向就能看到,这种情况会导致知识逐渐丧失学术性和批判反思性,在纽曼看来:“我们真正所指的是知识是一种心智状态或条件。而且,由于心智的培育无疑值得为其自身而追求,由此我们再一次得出这样的结论,即的确有这样一种知识存在,尽管本身不会带来什么结果,但值得为之追求,因为知识本身是瑰宝,是多年艰辛求索的充分的回报”,[1](P34)这是对知识的尊重,更是对教育的本质所作的深刻解读,从人心智最本源的追求出发,对知识的不断追求正反映出我们对真理的追寻。

上世纪80年代,人们在政治思潮的变革中除了要求物质条件的改善,更倾向于诉求更多自由,在发展过程中尽管出现许多积极的变化,但在教育理念上实用主义始终是一个标准,因此经济学、自然科学和职业技术仍然在现今高等教育中占有非常重的分量。这也直接导致了目前我国高校行政化、市场化的倾向,当然在自主性方面也谈不上有一定主导能力,由于在经济和政治上我国高校对外部的依赖性过高,换句话说:“对于给学校更大的自主权限,尽管在思想上有所认识,在政策上有所体现,但在实践中却难以实现”。[3](P31)这种缺乏独立性和独特性的状态相对于纽曼所言的自由教育,在教育理念上存在着一定偏差。纽曼的自由教育是建立在理智基础之上的一种具有哲学化的思想,是对真理的绝对意义进行不断追问和反思的一个过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理念现在正经历着一个过渡期,我们从之前的论述中能够看到,工具化和缺乏自主性的教育理念依旧存在,虽然这种结果是中国社会长久发展中所附带的不足,但是随着目前中国社会内部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我们应该开始有能力去思考这种教育理念是否合理,如果抱着功利性的心态来考量,我们更要认识到这种理念是否对社会或国家的发展有所益处。从现实情况来看,反思高

等教育发展的理念是必要而及时的,从工具化的实用主义理念应该转为建立更加牢固的批判反思性,不仅要在科学所知界限上进行反思,还要能理智和理性的表达真理,这也必定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目标。

二、关于人才培养的目标

尽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这些转变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国高素质人才的数量,但是这其中也存在某些不可避免的问题。所以,在此我们要再一次追溯高等教育的历史,以纽曼《大学的理想》一书为例,来探讨或反思当下我国高等教育需要付出哪些努力才能使其更加贴近教育的原初目的。在《大学的理想》中,纽曼是以追求真理为出发点,而他所认识的大学是“一个推动探索,使各种发现得到不断完善和证实的地方,是使轻率鲁莽也变得无伤大雅,使错误通过思想与思想之间、知识与知识之间的碰撞暴露于众的地方”。[1](P12)当然,在“追寻真理”的道路上,纽曼认为不应该将宗教“拒之门外”,他本人也认为“教会对实现大学的完整性是有必要的”,这些想法也充分反映出纽曼除了是一位教育家,同时也是一名神学家的特质,他的这些思想从某种角度讲是必然的、合理的。我们知道,西方思想体系的发展可从宗教、科学、哲学三方面来讲,这三者的最终目的都以探寻真理为目标。真理一方面超越人生界而外在,另一方面它又内在于人生,具有人们普遍和共同的意志。纽曼也正是沿着这条思想脉络继而发展为对大学的发展提出自己态度和思辨的观念,通俗来讲纽曼之所以强调宗教,也是为了在大学建立对真理的信仰。这种信仰的建立并不一定以某种功利性目的为出发点,而是要以教育的本质为基础。他认为:“教育是一个崇高的字眼;教育就是为获得知识作准备”。[1](P17)在此,我们也将简单探讨现今我国高等教育是以什么方式来阐释教育的。不得不指出的是,在人才培养方面我国高等教育将社会需求放在首要位置,例如近年来我们所面临的社会对高校毕业生整体需求量减少,传统产业人才多,高新技术型人才少;单功能人才多,多功能人才少;研究型人才多,实用型人才严重缺乏等,这些问题导致了大学与社会供求结构的失衡,这种目的性或功利性比较强的培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一种科学的培养观念,但是从长久的教育发展方向上来讲是不够完善的。因为,一个国家的文明与科技的发展并不能通过简单的社会需求视野下的教育模式来增进或提升的,它一定是带有多样和丰富的民族共有意识,也就是教育本身所要传播的真理。更进一步讲,高等教育之所以称为“高等”正是因为其所要培养的是某一社会群体中那些较为优秀的人才,也就是要将“精英化”的教育理念融入社会中,为其发展起到促进和催化的作用。这是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也是一个极其现实的问题,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来看,“精英化”教育模式在某些大学里依旧是主体思想,而大学本质上是将具备优秀潜质的人才在相互激励中创造出集体受益的“智慧”。我国目前虽没有明确提出“精英化”教育,但是从培养创新型人才这一主流思想中能够看到,相对于普及高等教育而言,创新型人才某种程度上也能够代表着“精英化”教育观念的延续,如果以追寻真理为目标的话,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必然会提升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人才自身综合素质。

针对人才培养,纽曼又指出了其所要经历的三个阶段,即心智——理智——才智,其中理智的培养尤为重要。他认为:“在一些人身上,理智会养成理事的习惯、对他人的影响力以及洞察事理的能力。另一些人身上,理智会激发他们进行哲学思辨的禀赋,并使头脑在思想的这一领域或那一领域变得出类拔萃。而在所有人身上,理智是一种能相对容易地进入任何思想主题的能力,是一种能敏悟地学习某种科学或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1](P8)纽曼也进一步强调,大学应该将理智的培育作为其直接范畴,他在此所谈到的理智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或者是一个包含诸多复杂且具有启发因素的综合体。在他看来,教育最纯粹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和传授知识,这也是大学的本质特征,也正如他所说:“大学是‘丰饶之母’,对她的孩子们一个个了如指掌。大学不是铸造厂,不是制造厂,也不是一项单调的工作”,[1](P64)这虽然貌似有些违背实用主义者的心态,但是从大学教育的本质来看,对现今高

等教育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因为,纽曼已清楚的告诉我们有关“实用”的观点,他更倾向于将实用看做是一种手段,它“倾向于好的,或者是获取好的东西的手段”。这个前提是将高等教育真正建立在自由教育的基础上,而纽曼认为自由教育具有充分的和真实的实用性,他认为:“如果理智是我们身上极为美好的组成部分,而且理智的培养又相当好的话,那么理智就不仅仅其自身是美的、完善的、令人钦佩和高贵的,而且从真是且高雅的意义上来讲,是对拥有者本人及其周围的人都是有用的;不是在低层的、机械的、商业的意义上来讲是有用的,而且它的有用表现在它能向四周传播好的东西,或者作为一种幸事、一种才华、一种能力,或是一种财富。首先是对其拥有者有用,然后通过他,对世界有用”。[1](P84)可以看出,纽曼把握住了教育的最根本点,从而延展到人与外部环境达到某种交互式联系的状态,这对于现今我国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环境而言起到提示和引导的作用,使高等教育再次明确教育的目标,把握住对人的全面培养,从而建立起一种追求真理式的大学精神,这对于今后人们发展或改造社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能够将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从困难重重的道路上引入正轨,发挥传播教育本质的功能。

[1]约翰·亨利·纽曼著,徐辉等译.大学的理想[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蒲蕊.当代学校自主发展:理论与发展[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 高 峰]

[校 对 康桂芳]

G649.2

A

1003-8388(2015)02-0143-04

2015-02-15

周磊(1984-),男,陕西咸阳人,现为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学理论。

猜你喜欢

纽曼理智理念
失眠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特朗普称前助理是“狗”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涂在墙上的财富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青春有梦理智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