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心肌梗塞的观察护理探讨

2015-02-20保娆芬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5年8期
关键词:心肌梗塞我院发生率

保娆芬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师宗医院,云南曲靖655700)

急性心肌梗塞的观察护理探讨

保娆芬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师宗医院,云南曲靖655700)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1年6月-2014年6月接收的62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以38.7%明显高于观察组的16.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以9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7%,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给予其综合护理后,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急性心肌梗塞;综合护理;并发症;护理满意度

当前,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与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方法日渐多样,有研究称,血小板受体拮抗剂应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时,可降低缺血事件发生率,改善治疗效果[1]。我院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治疗中,给予其替罗非班并行综合护理,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1年6月-2014年6月接收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心梗诊断和治疗指南[2]。5例为前壁合并下壁心肌梗塞,11例为后壁心肌梗塞,13例为前壁心肌梗塞,14例为侧壁心肌梗塞,19例为下壁心肌梗塞。排除标准:既往发生过出血性脑卒中或脑出血事件;颅内肿瘤;近期有活动性出血及活动性溃疡;可逆大动脉血管瘤;入院有严重高血压未得到控制(>180/ 110mmHg);有出血史;近期有大手术史[3]。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女性16例,男性15例,年龄为50-87岁,平均年龄(63.5±5.4)岁;观察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为47-88岁,平均年龄为(61.5± 5.1)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 法

患者入院后按急性冠脉综合症进行常规处理:即持续心电监护、吸氧、镇静、镇痛、绝对卧床、扩冠及完善相关的辅助检查等,采用PCI术治疗,两组患者PCI术前口服阿司匹林片300mg/d;氯吡格雷300mg顿服后;两组患者术后常规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7d,同时静脉注射替罗非班0.4μg/(kg·min)30分钟,继之以0.1μg/(kg·min)持续静脉滴注36-72h。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综合护理,而后评判其临床效果。

1.3 观察指标

(1)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主要包括心力衰竭、休克、出血以及严重心律失常等;(2)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估,满分为100分,不满意:<60分;一般:60-80分,满意:80-90分;非常满意:>90分。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方法护理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以38.7%明显高于观察组的16.1%(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以9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7%(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由于病情进展复杂,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与护理,极易出现系列出血并发症、血小板减少以及心源性猝死甚至是死亡等严重性心脏不良事件[4]。我院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后,收获了较为良好的治疗结局,现将具体护理方法总结如下。

3.1 心理护理

大部分患者的精神压力较大,认为心肌梗塞存在生命危险便产生出焦虑、失望等心态,护理人员要及时对不良情绪进行疏导,并注意自己的言行,多使用鼓励性语言,查房时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提高患者安全感,可列举出临床上治疗心肌梗死的成功案例,促使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5]。

3.2 疼痛护理

患者多会出现剧烈胸痛症状,使血压升高、心动过快,增加耗氧量,护理人员要及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若发现问题及时告知医生,必要时行止痛药对症治疗,一方面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降低不舒适感,另一方面有利于舒缓患者的不良情绪,从而降低耗氧量[6]。

3.3 做好疾病宣教

详细告知患者引起心肌梗塞的原因、治疗与护理方法,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心肌梗死,并做好饮食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控制、戒烟戒酒等二次预防宣教工作。

3.4 并发症观察与护理

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与神志状况做到密切观察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常见的内容包括患者的面色情况,有无牙龈或鼻腔出血、皮下或穿刺点出血,四肢末梢循环情况,黑便,呕血等,以对其有无大出血事件进行合理评估;于患者术前建立静脉通道时采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降低穿刺损害;患者用药过程中应减少其他注射,以降低有创性操作对患者机体造成的伤害,并减少对其身体的碰撞;对于出血的诱因向患者及家属进行讲解,做好预防,并针对自我监测方法与技巧进行指导[7]。本研究中,有5例患者发生少量出血者,7例均表现为穿刺口渗血、血肿,及时发现,予重新压迫止血,复查凝血功能。

本研究结果显示,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施加综合护理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以38.7%明显高于观察组的16.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以9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7%,充分表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采用综合护理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综上所述,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护理中应做好心理护理、疾病宣教,严密观察,加强巡视等综合护理,术后使用静脉留置针以减少穿刺次数,定时复查血常规观察血小板的变化。重视患者局部症状的主诉,做好口腔护理,避免黏膜出血,严密观察用药后穿刺部位和出血的不良反应,若见异常症状则及时处理,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 彭福娟.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护理体会[J].药物与人,2014,15(08):19.

[2] 郭玉纯.急性心肌梗塞的观察与护理[J].亚太传统医药,2010,11(02):151-152.

[3] 代光玉.急性心肌梗塞急救护理与早期病情观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4,22(10):113-114.

[4] 李文环.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护理探讨[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4(04):231-232.

[5] 吕翠玲.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观察和护理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3,12(08):74-75.

[6] 陈苏梅.无疼痛非典型急性心肌梗塞的观察护理[J].临床医学,2011,10(02):61-62.

[7] 金莲姬,金莲子.老年急性心肌梗塞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04):874-875.

保娆芬,1974年生,女,本科学历,主管护师,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猜你喜欢

心肌梗塞我院发生率
具有Logistic增长和Beddington-DeAngelis发生率的随机SIRS传染病模型定性分析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
78例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治分析
静脉溶栓在早期急性心肌梗塞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足月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研究及早期干预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36例
我院田径运动会顺利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