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现状分析

2015-02-20王聪华周玲玲宋维亮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格萨尔西藏文物

王聪华,周玲玲,宋维亮

(西藏民族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陕西咸阳 712082)

西藏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现状分析

王聪华,周玲玲,宋维亮

(西藏民族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陕西咸阳 712082)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数字化技术的运用为保护西藏民族文化遗产提供了新思路。文章结合国内外掌握的数字化保护技术,通过现有文献资料查阅及拉萨等地调研,对西藏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现状做了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分析。

西藏;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一、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意义

随着科技水平的飞速发展,数字化的出现为保护我国的民族文化遗产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文化遗产经过岁月的洗礼保存至今,一直都在面临着天灾、人祸、环境变化等各种因素的考验,始终存在消失的可能,传统的保护方法对文化的保护已经远远不够,而数字化技术无论是对保护、传承还是文化信息的传播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我国利用数字化手段保护文化遗产已经做出了诸多富有成效的工作,比如,数字故宫漫游,敦煌虚拟漫游,建立国家数字图书馆等。文化遗产数字化是文化保护、文化传播和复兴的需要,同时文化产业的建设可以带动科技、旅游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社会和政治意义,因此,运用数字化方法保护文化遗产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西藏是我国极具特色的一个民族地区,地处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在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资源环境和宗教信仰的影响下,形成了丰富且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正因为特殊的环境造就了珍贵的文化资源,文化在特殊的环境当中变化、消失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快,对

于这些资源的保护国家已经做了很多努力,这无疑为西藏的文化资源能够更好地发掘和保护提供了保障。遥感技术、航空勘测技术的应用克服了我们在开展文物、遗址调查方面面对特殊的地理和气候环境所带来的各种困难。面对现代文化的冲击,对于极具地域特色的藏文化,数字化记录、保存是最有效的手段。西藏文化独特性、完整性和原真性的特点,通过数字化的保护和开发以本真的面貌得以保存,并传输到世界各个地方,人们可以通过网络、电视等通讯设备了解西藏文化。数字化技术对西藏文化保护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能够有效防止文化流失。

二、西藏文化元素

西藏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一个地区,它是以藏族为主体,还有少数汉族、回族、门巴族、珞巴族、夏尔巴人和僜人等组成。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形成了丰富且独具特色的家居建筑、饮食文化、民族服饰、传统工艺、民俗风情、节日娱乐活动等,比如,饮食习惯有酥油茶、糌粑、牦牛肉等,藏族喜欢喝酒,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节庆日,酒文化都特别浓烈,藏族同胞能歌善舞,舞蹈、戏剧是生活娱乐活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些都充分体现了西藏文化的丰富多彩。

对于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国家和西藏自治区不断加大文物保护经费,已累计投入资金近20亿元,对西藏的文物进行维修和保护。目前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有: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有:拉萨市、日喀则市、江孜县城。被列为历史文化名镇的有:昌珠镇、萨迦镇。被列为历史文化名村的有:吉隆县吉隆镇帮兴村、尼木县吞巴乡吞达村、工布江达县错高乡错高村。被列为历史文化名街的有:拉萨八廓街。被列为国家一级博物馆的有:西藏博物馆。

目前西藏已经基本形成国家级、自治区级、市级、县级四级非遗名录体系。西藏有2项入选联合国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分别是:格萨尔和藏戏。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西藏有以下非遗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民间文学:格萨(斯)尔、珞巴族始祖传说、嘉黎民间故事。

(2)传统音乐:佛教音乐、藏族民歌。

(3)传统舞蹈:弦子舞、锅庄舞、热巴舞、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羌姆、山南昌果卓舞、宣舞、拉萨囊玛、堆谐、谐钦、阿谐、嘎尔、芒康三弦舞、定日洛谐、旦嘎甲谐、廓孜、协荣仲孜、普兰果尔孜、陈塘夏尔巴歌舞、羌姆。

(4)传统戏剧:藏戏、山南门巴戏。

(5)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赛马会。

(6)传统美术:藏族唐卡、酥油花。

(7)传统技艺:藏族邦典、卡垫织造技艺、拉萨甲米水磨坊制作技艺、藏族造纸技艺、风筝制作技艺、藏族金属锻造技艺、藏香制作技艺、晒盐技艺、藏族矿植物颜料制作技艺、藏族雕版印刷技艺。

(8)传统医药:藏医药。

(9)民俗:雪顿节、江孜达玛节、珞巴族服饰、藏族服饰、藏族天文历算、藏历年。[1]

由此可见,传统舞蹈和传统技艺入选的项目较多。西藏还有很多神话、传说、歌谣、民间故事和民间说唱艺术,藏族的礼仪和风俗也比较特殊,比如丧葬习俗,有天葬、水葬、土葬等形式;地方特色节日,有“转山会”,“转湖会”,“酥油花灯节”等。宗教信仰也是西藏的一大特色,藏族群众几乎全民信教,转经筒、六字真言、叩长头、喇嘛、哈达、长明灯等这些都是信仰的象征。藏毯、唐卡、面具是传统手工艺的代表。藏族面具就有跳神面具、悬挂面具和藏戏面具三种形式,还有最重要和关键的非物质文化资源,藏族的语言和文字。

三、国内外现有的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技术

“文化遗产数字化就是采用数字采集、数字存储、数字处理、数字展示、数字传播等数字化技术将文化遗产转换、再现、复原成可共享、可再生的数字形态,并以新的视角加以解读,以新的方式加以保存,以新的需求加以利用”。[2]对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技术在应用上是互通的,现在越来越多的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技术被应用到保护非物质文化上。比如虚拟现实技术,可以

对文物展示和保护,也可以对民间音乐和舞蹈进行展示传播。

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技术包括以下方面:

1、发现不可移动文物的数字化方法

数字勘测,其中包括卫星遥感考古技术、多光谱遥感考古技术、超光谱遥感技术、物理探测考古技术、航空摄影考古技术等,通过航空遥感探测地下不同物质发出的不同电磁波,确认是否有文物,并且对探测物没有损害,可以在不破坏文化遗址、不需要动土挖掘的情况下,及时发现文物以避免遭受自然或者人为破坏。

2、文物的修复及复原技术

文物的数字修复,有破碎文物修复及复原技术、三维数字模拟技术、3D数字扫描考古技术、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形处理、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展开计算机文物辅助复原研究,提供文物计算机复原模型展示,可以虚拟出古代文物被破损的情况,从而进行复原修整。

3、数字化记录技术

数字记录可简单分为二维文物数字化采集记录和三维文物数字化采集记录。

二维文物如古代文献书籍、壁画,一般采用数字摄影技术,利用数码相机、摄像机、2D扫描仪等设备,对文献、手稿等可移动文物数字化保存、传输。

三维文物如雕塑、器具等,采用的方法有基于测量的方法、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方法和基于三维扫描系统三种方法,三维扫描系统包含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采集数据的设备根据载体不同有机载、车载、地面和手持式激光扫描仪。[3]从大型的建筑、遗址,到传统民族服饰,珍贵器具都可以扫描成数字信息。

数字记录技术同样可以对口头传述和以表演形式的遗产进行采集记录,有图文扫描、立体扫描、全息拍摄、数字摄影、运动捕捉等方法。采集到的这些信息存储在数字磁盘、光盘、磁盘阵列,还可以建立多媒体数据库,便于保存、管理和检索。

4、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门综合性信息技术,融合了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多媒体、传感器、网络以及并行处理等多个信息技术。它是指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并通过多种专用设备使用户“投入”到该环境中,实现用户与该环境直接进行自然交互技术,提供视、听、触等多种直观而又自然的实时感知。[4]应用到文化遗产保护中,就是生成逼真的三维考古环境、考古遗址、博物馆等,使我们能够身临其境地体验过去的历史场面。关键技术有环境建模技术、触觉反馈技术、交互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等。

5、数字博物馆

运用数字、网络技术,将现实存在的实体博物馆的职能以数字化方式完整呈现于网络上的博物馆。通过各种数字设备将博物馆中的藏品进行系统数字化,形成信息资源,包括文字、声音、图像、影像等信息,对数字化的藏品能够进行多角度观看。人们只要坐在电脑旁点击鼠标就可以看到博物馆陈列的物品,再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就可以置身在博物馆中漫游。

6、数字水印技术

数字水印技术是将一些标识信息嵌入数字载体中,不影响原载体的价值,也不易被人的知觉系统察觉,是一种对数字化文化遗产版权保护的有力方法。随着水印技术的发展,算法的多样性,能够抵制各种各样的恶意篡改和攻击,为数字化的文化遗产的安全使用提供了保障,同时保护了拥有者的版权,可以把数字化产品传输到世界各地。

7、虚拟表演技术

它是基于人工智能的一种虚拟环境,环境中有舞台布景、服装道具等,同时整合了多种音乐、诗歌、故事、戏剧,具有强大的交互功能,操作人员从素材库中调出虚拟演员,根据导演的思路设计表演情节,如果效果不理想,可以一次次的重新排演。

民族音乐舞蹈的保护,应用数字化舞蹈编排与声音驱动技术,把各种重要的舞蹈文化视觉效果与声频数字化,建立动作和音频库,开发出基于动作库的舞蹈编排系统和声音驱动智能舞蹈编排系统。[5]

四、西藏文化数字化保护现状

在党中央、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西

藏自治区先后颁布了《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文物保护的布告》、《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条例》等法律条例,使得文物保护工作逐渐走向法制化、科学化。目前建立了区、地、县三级文物管理机构和区直文博事业单位的建制和人员编制。全区共有各级文物管理机构88个,从事文物工作的人员460名,已登记的各类文物点4277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424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5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91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978处),国家和自治区不断加大文物保护经费,2000年以来,国家已累计安排资金二十多亿元,对西藏的文物进行维修保护。“十五”期间,国家投资3.8亿元实施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三大重点文物保护维修工程;“十一五”期间,国家投资5.7亿元实施22处文物点的保护工程;“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安排10亿元,对46处重要史迹和博物馆进行建设。为确保“十三五”期间文物保护项目能够科学、有序地开展,西藏文物局在“十三五”项目储备库中筛选文物保护项目125个,主要以国保和区保单位、险情较重项目、边境地区项目以及特殊项目为主。[6]

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西藏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区,丰富多彩、独具特色、底蕴深厚。自2005年西藏全面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以来,国家和西藏先后投入1.27亿元资金保护西藏非遗项目,使一批亟待抢救的西藏非遗项目得到有效保护与传承。截至目前已累计收集记录稿10万余篇,录音带、录像带近2000盒(盘),照片4.5万余张,各类非遗项目1000余项,初步摸清了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与分布状况。除藏戏、格萨尔被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外,藏族唐卡、藏医药等76个项目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68名代表性传承人入选国家级传承人名录,158部珍贵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323个项目入选自治区级名录,227名传承人入选自治区级传承人名录,以及814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涉及了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10个种类,涵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的所有资源种类。[7]

利用数字化保护西藏文化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据报道,在2013年6月,西藏昌都地区文物局公布,昌都锅庄、芒康弦子、丁青热巴及强巴林寺酥油花制作技艺,入选“中国非遗数字化保护工程”。应用非遗数字化保护软件将系统收录昌都锅庄等非遗项目的高品质文字、图片、音视频、三维动画以及传承人信息等资料,通过先进的技术进行分类整理后,全方位直观展示其“基因式”信息。[8]另外,在其他方面也有一些成果,下面列举几项:

(一)《格萨尔王传》的保护

《格萨尔王传》是藏族英雄史诗,千百年来被人们反复吟唱,至今仍以口耳相传的活态形式在藏族人民群众中传承。因为《格萨尔王传》主要是依靠一些不识字的民间艺人以口授心记的形式保存和传播,并且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对藏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态文化产生了影响,一些说唱艺人的相继离去,《格萨尔王传》的传承和保护陷入了困境。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为了更好地保护《格萨尔王传》,国家投入大量财力和人力,对藏族民间说唱的史诗进行录音、整理和出版,为一批著名的艺人录制了超过5000小时的录音,同时保留了一些艺人的影像资料。

2011年西藏自治区图书馆开始建设《格萨尔史诗》专题资源库,目前自治区已经完成首个资源库的建设。《格萨尔史诗》专题资源库分为六个部分,分别为格萨尔精品说唱、格萨尔精品唱腔、格萨尔精品赞歌、格萨尔精品赞舞、格萨尔艺人口述史、遗物遗迹。目前总共收录图片520张,视频总时长27.26小时,音频总时长30余小时,文字约50万字,资源总量约1TB。[9]

2014年4月9号,中国首个格萨尔文化数据库网站——玛域格萨尔网正式开通,成为展示、推介藏民族英雄史诗《格萨尔》文化研究的第一平台。网站由藏文页面、英文页面、专题页面和数据库四大页面组成。涵盖动态、人物、遗址、成果、音频、视频、图库、专题等8个大栏目以及专家学者、说唱艺

人、史诗人物、遗迹、遗物、文章、专著、部本等15个子栏目。该网站的开通,不仅能够对外展示格萨尔文化研究最新动态,也将成为全面推介《格萨尔》学常识的第一平台,玛域格萨尔网的开通,为《格萨尔》学事业的发展注入来自互联网的新鲜血液,有利于《格萨尔》史诗文化的抢救、保护、继承和发扬。[10]

(二)西藏夏鲁寺建筑及壁画的保护

2012年12月6日,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行的“天堂画卷:西藏夏鲁寺建筑及壁画保护项目成果发布会”宣布,该项目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其中的壁画保护部分是首次大规模对西藏单个藏传佛教寺庙的壁画进行完整性、综合性、系统性的数字化记录。据介绍,鉴于夏鲁寺壁画的重要价值,自2009年以来,故宫博物院与西藏自治区文化厅、文物局及日喀则地区文化局合作,聘请敦煌研究院数字中心逐步对夏鲁寺的壁画进行数字化记录。目前已完成措钦大殿转经道中的佛传本生故事壁画、甘珠尔殿南北壁的壁画以及般若佛母殿转经道壁画3处共约770平方米壁画的数字化摄影、后期拼接、制作虚拟漫游等工作。[11]

(三)西藏历史档案资料数字化

2011年底,西藏自治区档案已经完成了桑珠颇章、觉细列空、孜聂仓和乃琼4个全宗1万件(卷、册)档案的数字化、全文录入等工作。档案局馆还根据西藏历史档案的形体、质地等特殊性,自主研发了“西藏历史档案管理系统”软件,设计了档案保管、著录、抢救保护、编译及开发利用、系统管理等功能,完全实现了西藏历史档案数字化管理的目标。[12]

(四)建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数据库

2003年西藏就开始启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目前已初见成效,建成了以西藏分中心、县支分中心和重点村卫星服务点的三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站。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西藏自治区分中心在2007年到2009年间,利用中心现有的设备技术条件,充分结合西藏地域特色收集整理了藏文电子图书360册、中文电子图书4万余册、本地特色图片600幅、视频100余部、音频500余条,且上传至自建的数字资源导航页面用于局域网内浏览和查询。在2011年建成了西藏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双语网站,分别以内网和外网形式向读者提供服务。在2010年到2011年期间,制作完成了国家中心安排的集视频、文字、图片、音频、网页等形式的地方特色资源建设项目《八大藏戏资源库》和《西藏民间舞蹈艺术资源库》的数字化建设工作,特色资源的视频总时长超过32个小时,译制资源视频时长达40多个小时,资源总量超过2TB。目前西藏自治区申报的地方特色资源《格萨尔史诗》和红色资源《西藏红色歌舞》通过国家文化部验收。《西藏红色歌舞》资源库以多媒体形式提供,时长约1小时的纪录片、1.5小时的“10个民间红色歌舞”和2.5小时的“20首经典红色歌曲”、150幅西藏红色歌舞相关图片资源,资源总量约300GB。

西藏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心正在进行的工作有:《藏医药文化资源专题库》、《西藏抗英历史文化专题库》、《藏族手工艺专题资源库》、《西藏民俗文化春耕》、《西藏民间故事》等。西藏分中心现有资源30TB,自建资源5TB,内容包含:藏汉双语电子图文、歌舞、藏戏、民间故事、讲座、民俗文化等。制作发放各类光盘15000多张,展板60多块,宣传资料3000余份。为加大宣传通过文化厅向各基层发放8500套藏汉双语舞蹈资源光盘。[13]

此外,西藏博物馆还成立唐卡工作室,购置了专门的保护修复设备,对藏品进行科学检测,剖析唐卡文物的制作工艺、绘画流派及历史渊源等,对唐卡文物进行霉菌种类检测保护清理和唐卡文物信息采集。还对存在严重蛀洞的馆藏唐卡进行消毒处理,对存在残破、开裂、颜料脱落、脱线等病害严重的唐卡进行修复等。西藏群艺馆,是对活的文化形态的保护和传承,每年都策划组织全区性、示范性、导向性、持续性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建设非遗数据库,组织非遗宣传、展示、交流和保护,非遗工作队伍培训等。

结语

运用数字化方法保护西藏文化遗产已经初见成效,得益于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我们找到了合理有效的保护西藏文化遗产的途径。但是,西

藏的文化遗产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并且目前数字化技术人才缺乏,技术、设备相对不足,如何能够更好地利用现有的数字化技术保护西藏文化遗产是我们在实践中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还有,我们必须要辩证地看待数字化技术,不能认为它是万能的,不能仅仅为了追求创新的保护方式而使得文化本质失真,必须要把西藏的文化遗产所处的特有的地理、历史、人文环境结合起来进行整体性保护,从而实现文化遗产的传承,当然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保护文化遗产的方式将会更加的合理完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EB∕OL].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http:∕www.ihchina.cn∕main.jsp.

[2]王耀希.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李建阳,周芬琴.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技术概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15).

[4]申巍,曾文琪.虚拟现实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5]彭冬梅.数字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手段[J].文化遗产,2006(1).

[6]强映.西藏:15年近20亿元保护重点文物[N].中国文物报, 2014-05-07.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西藏的发展与进步》白皮书[Z].2013-10.

[8]尕玛多吉.西藏4项非遗入选数字化保护工程[N].光明日报,2013-06-24.

[9]李庆禹.文化共享工程西藏分中心2011年度地方资源建设项目验收通过[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http:∕∕www.mcprc.gov.cn∕whzx∕qgwhxxlb∕xizang∕201410∕t20141020_ 436736.htm l,,2014-10-20.

[10]罗云鹏.中国首个格萨尔文化数据库网站开通[EB∕OL].中国新闻网:http:∕www.mcprc.gov.cn∕whzx∕qgwhxxlb∕xizang∕201410∕t20141020_436736.htm l,2014-04-09.

[11]刘修兵.西藏夏鲁寺建筑及壁画保护项目成果发布[N].中国文化报,2012-12-10.

[12]索南加.西藏历史档案数字化整理取得实效[N].中国档案报,2011-12-23.

[13]丹珍卓玛,杜磨舟等.西藏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西藏研究,2014(1).

[责任编辑 王学海]

[校 对 梁成秀]

G122

A

1003-8388(2015)02-0083-06

2014-10-24

王聪华(1959-),男,福建顺昌人,现为西藏民族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遥感技术,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周玲玲(1988-),女,山西原平人,现为西藏民族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在读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本文系西藏自治区科技重点项目“西藏数字媒体创新与文化产品创作传播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格萨尔西藏文物
都是西藏的“错”
文物的栖息之地
文物的逝去
关于建立“格萨尔文献数据中心”的初步构想
《格萨尔》的音乐体系
40年西藏《格萨尔》工作回顾
神奇瑰丽的西藏
一个人的西藏
西藏:存在与虚无
《格萨尔》向何处去?——后现代语境下的《格萨尔》史诗演述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