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影响深度阅读的逻辑路径研究
2015-02-20靳琰,郑媛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基于语料库的汉语语言符号的网络再生及其生成逻辑研究”(项目编号:13XJA860001)的研究成果。
【内容摘要】 后网络时代的快速兴起,引发了一场新的革命——阅读革命。网络技术与新媒介的发展促使人们跨越时间与空间的维度,颠覆传统的阅读方式,重塑新的阅读逻辑。网民越来越习惯于微缩式、碎片式和高速式的语言表达。由于互联网时代具有无羁的特性,使得我们阅读的逻辑路径也随之发生改变。
阅读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性的活动、一种精神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也是人类对大脑的指令和驯化。大脑研究者已经告诉我们,人类看、听、闻等生理活动由大脑不同的区域分管,因此我们在阅读时,大脑的不同区域处于一种分工合作的状态。 ①而我们阅读的过程就是一个“通过元语言行为对未知事物‘赋予名称’的过程。” ②随着文化与科技的进步以及互联网媒介的高速发展,网络阅读应运而生。网络阅读是一种专指在网络文化语境中的阅读活动,它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来获取包括文本在内的多媒体合成信息和知识,并完成意义建构的一种超文本阅读行为。 ③网络的出现对读者的阅读活动产生了巨大影响,影响最大的是日常阅读的媒介和工具,随之而来的则是阅读行为、阅读内容、阅读模式乃至阅读逻辑的演变。
一、网络影响阅读载体
从龟甲、石头到竹简、丝帛,再到墨味浓郁的书籍,人类的阅读载体在时间的推移下不断发生着变化,而书籍则是其中历时最久、最常见的阅读载体。然而在网络时代的冲击下,在数字洪流的压力下,简单的书籍阅读已经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网络阅读开始变得越发流行。与此同时,阅读载体的进一步演变已经成为科技发展的必然现象。从电视到PC或是平板电脑(PAD),直至手机、MPx或Kindle,科技的进步充分带动着阅读载体的革新。阅读载体完成了一个从“纸质”到“屏幕”的跨跃。当下的阅读不再简单地等同于阅读纸张上的文字,屏幕作为新的阅读载体,充实并扩展着读者的眼界和思维,同时也增加了信息展示的模态与维度,并逐渐取代传统的纸质书本。
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全国国民第十一次阅读调查结果统计显示,我国成年数字化阅读接触者中926%是18—49周岁人群。这说明在网络的刺激下,网络阅读的比例正在不断增加。新兴载体的出现使网络阅读的内容不再受限于阅读工具的物质形态,纸质书籍给阅读带来的不便也迎刃而解。读者不再会因为书籍块头过大,携带不便而烦恼;也不再因为书籍中的内容有限,不便查阅而沮丧;更不会因受时间或空间的限制,无法获取要得到的知识而惋惜。新兴的网络阅读工具为读者打通了时间和空间的鸿沟,我们的大脑能迅速地触及世界的每个角落。大量的知识被浓缩在一枚小小的芯片中,读者面对屏幕,搜索想阅读的内容,检索遇到的问题,通过不断的点击、搜索便能获取想要的答案。正是由于网络阅读具备方便易携的特点,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热衷于阅读,这是传统的阅读载体无法比拟的。
不可否认,网络阅读的新载体“电纸书”的确使读者受益匪浅。然而,随着使用频率的不断增加,新的阅读载体也开始暴露自己的不足。作为一种电子产品,电的存在成为“电纸书”使用的前提,一旦这个要素不能满足,它就完成不了作为阅读载体的使命。网络则是“电纸书”使用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根据阅读方式,“电纸书”的使用可以分为在线阅读与下载阅读。然而,脱离了网络,无论哪种阅读方式都完成不了高效的阅读体验,这也成了网络阅读载体使用的最大限制。总体来说,网络虽然促进了阅读载体的演变,但由于自身的一些弊端,使其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阅读载体。书籍依然在人类的阅读活动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二、网络改变阅读媒介
阅读生理学的权威玛雅内·沃尔夫(Maryanne Wolf)认为,阅读最核心的秘密在于可以让读者的大脑获得自由思考的时间,而这种思考所得会远远超过他们在阅读之前所拥有的认识。沃尔夫还认为,一个合格的阅读者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文字背后的东西,而不仅仅局限于接收更多的文字信息。 ⑤不难看出,书籍作为传统的阅读媒介使信息有了新的储存空间,让知识与思想的传播有了新的存在形式。书籍中的“汉字作为一种元编码,将自己的媒体编码原则转移到其他媒体符号中去了”。 ⑥文字完成了从“媒介”到“内容”的转化,其结果是语言的能量得到了空前的释放。书籍与文字共同满足了读者求知的欲望,为读者传递了各式各样的信息。
“印刷术对解说可能具有最为强烈的偏执:拥有从事概念性、演绎性与序列性思考的复杂能力;拥有对理性与秩序的高度评价;不容许矛盾;达致超然与客观的优秀能力;并且能够容忍延迟的反应”。 ⑦即在传统的阅读媒介下,读者完成阅读活动要求缜密的线性思考与抽象的逻辑思维,即在获取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过程中,要付出较多的心理成本。然而仅靠抽象的线性文字,很难为读者构建一个完整的动态阅读空间,阅读活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网络的出现使这种阅读情况得到了相应的改善。在网络媒介的新环境下,读者不再将书本中的静态文字仅作为媒介汲取信息。网络的超文本形式使得人类首次将书写、口语和视听模式结合在一起;阅读材料也开始从抽象化的文字演变成文字、图像、声音、三维动画、色彩等多方面的结合。它们都成为满足读者阅读渴望,为读者提供知识的媒介。读者被一个具象的世界包围。这种“超媒体”阅读使阅读和感受、体验结合在一起,大大提高了阅读的兴趣和效率。
当网络时代的读者进行这种刺激的阅读体验时,随之而来的还有无法避免的缺陷。书是缓慢的——不仅写起来慢、读起来慢,而且搬运起来慢、生产起来慢。读起来慢是因为读者要慢中取乐,是因为书在他们的掌握之中。 ⑧可见,阅读的真正乐趣是读者在文字的海洋里遨游,在抽象文字的刺激下思考,并充分地调动自己的认知系统,发挥想象,构建出符合文字所描绘的图示。网络所带来的媒介多样化固然为读者带来了不一样的世界,弥补了传统阅读媒介的不足。但正是因为这种媒介多样化,使读者的“生物大脑”产生了阅读倦怠。传统阅读因为阅读媒介的单一,很难为读者全方位的展示所要传达的信息。而网络阅读的媒介具有多维度,它可以使所要传达的信息被用近乎完美的手段表达出来。读者的“生物大脑”便不愿意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愿进行深度的思考。读者很快便会失去原有的创造力,这其实也是网络阅读带来的威胁。同时,网络作为人的“第三大脑”,可以存储无限信息。信息的“云储存”使读者“生物大脑”过度依赖网络,习惯于在网络中键入、搜索、检索获取知识,而不愿温故,不愿记忆。总体来说,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相比,网络阅读虽然新颖便捷,但传统的书本却能够为读者提供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三、网络拓展阅读资源
其实无论何时,书本或屏幕都只是阅读内容的载体,不同的阅读内容最终决定了思想的不同价值。网络早已带领读者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鸿沟,开辟出一片开放而多边的沃土。网络上的信息包罗万象,综合了获知、学习、交往、娱乐等各类资源,人们在网络中可以各取所需。当人们的日常阅读活动多数集中在网络当中时,人们的阅读内容与形式在网络的影响下也就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网络的发展将人们推入到一个“微阅读时期”和“碎片化时期”。堪称信息高速公路的网络世界驱使每条信息都以最短小、精悍的形式呈现在读者眼前,其中相对抽象的文字描述还会直接配以生动的图像、声音。相较传统阅读而言,人类不再需要阅读冗长的文字去获取信息,而是穿梭在微信息的爆炸时代。从一定程度上讲,21世纪也是一个“读图时代”,图像压倒了文字。从广义上说,“读图时代”这一表述揭示了图像成为我们“阅读”的主要领域。从狭义上说,所谓“读图”,就是指印刷物本身的图像化趋向正在改变我们的阅读习惯,把我们从抽象的文字解读中“解救”出来,转向了种种直观生动的图像。 ⑨人们在阅读文字的时候对其所描述的内容会产生一定的想象空间,然而这种停留在读者脑海中的联想会迅速被网络上随之而来的图片所侵蚀。由于人们早已习惯了眼见为实的传统观念,因此网络上“有图有真相”的存在迫使人们形成新的阅读习惯。但其实我们很快发现,有时网页上的图片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人们所谓的真相。
人们置身于网络,就相当于置身在信息的汪洋中。网络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无可避免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阅读。新的交互式阅读方式使非线性超文本呈现压倒了线性的文本呈现。在网络的影响下,人们通过多模态、多媒体、多技术的相互配合,相互合作,使多种视觉吸收的形式与内容高度集成化、分散化,而高度抽象的内容却又逐渐变得具象易懂。这样其实更有益于读者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读者通过多媒体、互联网、数据库和电子百科中的杂糅式阅读,了解到更多信息,掌握更多知识,同时开拓了其学术、社会与国际视野。网络阅读凭借多模态的结合,使图、文、声、像信息冲击着传统阅读形式单一的线性信息,呈现出了一个形象生动并富有美感的世界。
不得不说,庞杂无序的网络信息,对读者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我们应该在检索的同时又能坚持阅读原有的严谨思路。当读者面对来自网络的大量信息时,注意力资源会相对不足。当提供的信息超过人的注意加工能力时,就会出现“网际迷航”现象。
四、网络重构阅读模式
网络技术的急速发展,使人们越来越远离传统的阅读行为与模式。著名传播文化学家内尔·波斯特曼是图书的捍卫者,他说阅读是有一定规范的,它要求我们在案边坐下,从左到右汲取思想并做出真与假的判断,阅读教授我们推理。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读书给我们一种分析的、延迟的反应。 瑏瑠我们的大脑中有“延迟神经”,它们的作用是使神经传导延迟若干毫秒。正是这种不易察觉的延迟使我们的意识变得规律而有条理。这种延迟可以使我们对所阅读的内容进行概览和沉思,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延迟更多地是来自纸张而不是屏幕,这恰好和我们现在正在经历的事情相反。 瑏瑡而网络的超链特性打破了这种传统的规范,它开始不断压缩读者检索资料、解决问题等一系列阅读动作的节奏。
与此同时,原本沉默的读者从书页后走了出来,在网络的影响下,积极地参与到阅读内容的反馈中,并且相互评论、交换思想,甚至自主创作全新的内容供他人阅读。历史上开天辟地第一回,一个词一旦写就,世界各地都可以立即读到它,并且评价它。这不是毁灭文化,而是摧毁思想贵族。 瑏瑢总体来说,网络时代的读者一改传统阅读中单向接收信息的角色,利用网络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特性以及便利的阅读工具,开始随时随地的阅读,对所阅读的内容进行及时的回应并创造出新的阅读内容。新媒体(博客、微博、微信)的兴盛便是最理想的见证。一条信息一旦公诸于世,便能够迅速被读到它的人做出反馈。完全开放的网络平台为人们提供了平等的话语权,草根在阅读他人言论的同时,也可以和社会名流一样拥有自己成千上万的读者。完全的言论自由在这样一种氛围中更容易实现,若来自一人的阅读反馈能得到其他读者的认同,其意义不仅仅是对原本阅读内容的丰富,随之而来的诸多讨论更是一场思想的聚会。在整个过程当中,普通人也因为个人的想法得以回应而对自己作为社会人的身份属性更加认同,进一步地,作者与读者、读者与读者之间的相互反馈,便会产生相应的新的资源和内容,推动人类思想的进步。仅凭这一点便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网络带领人们跨越阅读鸿沟,阅读的主体不再仅限于社会的精英文化阶层;它拓宽了读者获取信息的渠道,阅读的内容不再仅限于书本的知识;它改变了读者的阅读习惯,阅读的思维不再仅限于线性思维。人们在面对阅读内容时不再被动地遵循作者的思维方式去思考,而是更多地加入了个人的认知,网络使阅读变成了双向及多向的阅读交流,创造了人人是读者、人人皆是出版商的全新读写语境。在网络环境下,阅读模式使读者与作者的身份界限逐渐模糊也愈发趋于统一,这两种身份的融合无疑为人们的语言交流创造了更多的可能。
五、网络颠覆阅读逻辑
互联网不仅为人们带来了个人认知的变化,更带来了对他者、对世界的重新认知。网络阅读受到键盘、鼠标和屏幕的逻辑操控,使得“快读”成为“阅读”的替身。读者越来越受到电脑的影响,信息的出现是否能吸引读者的眼球成为了阅读的关键。
网络提供给人们生动且丰富的阅读体验使得人们的视觉得到了空前的满足,从而也让视觉文化有了空前迅速的发展。视觉文化是感知的文化。感知是人与世界进行交流的最重要渠道,因此也表示人与世界是物质和精神的沟通 瑏瑣。《哈佛商业评论》前执行主编尼古拉斯·卡尔(NGCarr)在他的畅销书《浅薄》(The Shallows)里提出:互联网正在把我们变成高速数据处理机一样的机器人,我们失去了以前的大脑。他担忧的是,在丢掉了《战争与和平》、丢掉了羊皮圣经、丢掉了报纸杂志、丢掉了托尔斯泰心灵的同时,人类正在丢掉的是大脑。 瑏瑤注意力涣散、趋同浅薄、道德沦陷、创新能力缺失、没耐心、重口味……这些特征都跟海量信息的冲击有关。前网络时代,学习者习惯于“温故而知新”;现在的人们不需要“温故”,他们总在“刷新”,“刷”各种自己期盼的东西,但实际上他们刷新的核心是自己的思维方式。阅读“必须以自主思维为内核,以独立评论为形式,实现表达为本的哲学元命题,从而走向‘立言’来‘立人’,以‘立人’来‘立国’的教育高境界。” 瑏瑥在网络时代下“点击逻辑”与“超链逻辑”引导的发散性思考,培养出网民一心二用乃至多用的思维习惯,造成“多焦点”式的注意力涣散与认知负荷的超载。超链接式的思考方式,弱化了概念的建立,思维更容易处在碎片状态和离散状态。人们需要依靠颜色、声音、表情图符、直观形状、关键字词等拼凑起来认识世界与他人。读者往往会从一个网页通过超链接到达另一个网页,经过多次点击跳转后难以回到当初的位置,甚至忘记了最初的学习目标。
网络世界里多姿多彩的图文、声像信息冲击着传统阅读单一的文本信息,基于多媒体技术建构起来的网络阅读资料,其生动的影像、美妙的音乐刺激着我们的各种感官,从而提高了人们的阅读兴趣。通过超链接的特性便可获得与阅读内容相关且详尽的背景资料,更是丰富了阅读时的感性认识。但从另一角度考虑,网络时代的读者缺少了曾经的钻研精神,他们依靠“百度”“谷歌”或“维基”来解决学习中碰到的难题,任何知识都可以通过“拷贝”加“粘贴”的点击来完成。浏览代替了阅读,查询代替了思考,深层次的自省和反思在网络阅读过程中很难立足,浏览和查询在强化人们视觉处理能力的同时,也弱化了人们深度思考和创新的能力,原本“阅读”与“思考”的亲密关系,被网络媒介彻底粉碎了。
六、结语
网络的出现使传统的阅读活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传统阅读相较,网络刺激了新兴阅读载体的研发,阅读材料也彼此纵横勾连,丰富多彩。就阅读方式而言,网络阅读打破了传统的禁锢,跨越了鸿沟,使得阅读不再是线性思维的重复,不再是一项“贵族式”的活动,新的交际平台使人们拥有均等的机会进行思想的交流。然而,网络的超链接性和网络阅读的非线性思维,或许会使人们陷于无休止的浅阅读与“网际迷航”中。其实要想真正体会网络时代为阅读带来的益处也绝非难事,确是在众里寻它“百度”,无需回首那“人”就在屏幕不远处。只是在适应的过程中,读者对所读内容需做到有效的检索,反复追寻、研究,从而深入浅出。“最后我要说的是,人们必须首先学会阅读,才能去用电脑”。 瑏瑦
注释:
①⑤瑏瑡瑏瑦[德]弗兰克·施尔玛赫:《网络至死:如何在喧嚣的互联网时代重获我们的创造力和思维力》,邱袁炜译,龙门书局2011年版,第24、25、25、154页。
② 王铭玉等:《现代语言符号学》,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75页。
③ 刘元荣:《2000-2010年网络阅读研究评述》,《国书馆学研究》,2011年第3期。
④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netcn/gywm/xwzx/rdxw/2014/201407/t20140721_47439htm,2014-07-21。
⑥ 孟华:《文字论》,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332页。
⑦[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王志弘译,社会科学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第411页。
⑧[美]保罗·莱文森:《莱文森精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7页。
⑨ 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学术研究》,2004年第3期。
⑩ 熊澄宇:《新媒介与创新思维》,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4页。
(12)[美]保罗·莱文森:《思想无羁——技术时代的认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2页。
(13)陈永国:《视觉文化研究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14)屈一平:《互联网,毒化了大脑?》,http://wwwlwgcwcom/NewsShowaspx?newsId=18496,2011-02-09
(15)潘涌:《活力汉语从何而来》,《光明日报》,2012年4月18日,14版。
(作者靳琰系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郑媛系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潘可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