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社团、报刊与公共空间构建

2015-02-20王龙洋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南社刊物报刊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近代报刊与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研究”(项目编号:12ZWX068)的研究成果。

【内容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社团、文人群体、报刊与公共空间的关系。清末民初,文人借由现代社团、报刊开展交往,开拓现代交往空间,并在参与社团、报刊的活动中,逐步构建出一种全新的现代文学公共空间。在新的文学公共空间中,文人们又逐步掌握现代文化话语的权力,进而确立现代知识分子的地位,积极参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

在近代中国,文人们由于种种原因由传统乡村农耕文明环境迁移到现代都市之中,脱离了原来熟悉的社会和文化环境,进入一个对他们来说相对陌生的异质人群组成的城市空间。他们特别需要寻觅同道、聚合知友,以期通过同类人群中的私人性和公共性的交往,求得群体身份和个体价值的确认。在清末民初文人借助于现代社团、报刊开展的交往过程中,一个全新的现代公共空间逐步被建构起来。

清末民初社团大量兴起,据张玉法先生统计,清末的10年间国内及海外华人社团就达到668个。后来桑兵教授更新统计数据,他认为全国仅商会就有900多个;教育会723个(到1909年);农学会296处(到1911年)。清末民初的现代性质社团很明显地体现了现代公共空间的特点,如叶中强先生所说,“结社可看作文人们在城市中开展社会交往,重构群体关系,寻找精神归属,并以此介入城市、市民社会生活的一种重要方式。” ①

清末社团之所以兴盛,原因有很多,从交往的角度来看,就是现代城市的兴起加速了人员的流动。这种流动打破了传统的“乡土社会”的稳定性与封闭性。随之而来的就是文人们的人际关系在传统的私谊网络上进一步展开,开始利用现代城市提供的全新空间,与城市原住民和遗落在城市中的前朝遗老及从乡村到城市居住的寓公等这些对他们来说完全陌生的群体进行交往。这种影响不同于传统社会,因为传统社会中“贤人则代表主要的群众舆论与公共意见。” ②许纪霖先生认为,这些社团是通过三种方式进行连接的:一是对私谊的认同。这是每个时代形成会社的最为基本的方式;二是对“界”的认同。这是清末新出现的,章清教授就指出,“近代中国集团力量的形成,其表征明显是‘省界’‘业界’及‘阶级’等亚文化图,社会成员也主要在这些环节展开。” ③三是对社会政治、文化目标认同的方式。这种方式每个时代都存在,但每个时代都有其自身的特色内容。就清末民初而言,文人社团大体是通过这三种方式进行连接的。本文关注的是这些会社是如何开展自己的社会活动?他们与报刊的关系如何?这是本文为考察文人们的社会交往而开辟的一个途径,正如王鸿泰先生在研究明清社会关系的流动与互动的时候指出的那样:

“明清之际,社盟活动为其社会中的一大特色,而其构成基础则为社会上普遍流行的社会交往活动。同时,社交场域也构成一个价值系统,个人可以在此场域中经营个人名声,藉由声名的确认来肯定个人价值。而且,当‘名’的价值确立于社会中,且扩及于一般非文人阶层,声名的追求成了普遍性行为时,在‘名’与‘利’的交换下,声名便可着落于出版市场中,制度性地转换成经济利益。如此,社交场域中的社交活动也是价值活动,乃至是经济活动。在经济力量的支持下,社交场域稳固地存在于城市中,而城市社会也在乡土社会之外,成了个人另一个安身立命——或者求名取利的人生活动场域。” ④

将王鸿泰先生的这段话进行高度概括,就可以形成那个时代文人们社会交往的公式:凭借交往空间—展开社交—获得名声—出版书籍—获得更大的声名,这个思路有助于理解清末民初文人们的社会交往。但是需要注意这个时期社会的发展已不同于明清时期的社会,虽然在社会转型期会存在很多的相似性。清末民初,首先在公共空间上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不仅在于交往的地域空间的急速扩张,而且交往时间长度上也延展开来了,特别是在现代城市中电灯的发明应用延长了白昼,使得夜晚成为文人们交往的主要时间点。而更为重要的是,在他们小范围获得声名的

传播途径上增加了新的传播媒介——现代报刊。这种新的传媒无论是在传播的时效,抑或是传播速度、范围等方面都是传统的传播媒介无法比拟的。现代报刊聚集作家一般是通过这几种方式:一是通过报刊开展的活动或不同的人事安排,将各个独立的报刊连接起来;二是具有相同或相近价值观念的报刊通过相互认同使之形成一个传媒链条;三是不同报刊或者同一报刊之间开展论争。

借鉴王鸿泰先生的这一思路具体分析社团、文人知识群体、报刊这三者的关系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清末民初,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首先具有下面三个类型特征:

一是以社团领袖人物为中心、以报刊为平台来开展内部成员之间的交往活动,以期凝聚成员之间力量的聚集类型。这种类型的社团在清末民初这段时间中大量存在,体现出一种文人结社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深深烙印,过渡色彩明显。相对于“五四”以后文学社团的专业色彩,这种类型的社团具有更为浓郁的人际交往的意味,其出发点不在于文学而在于文人之间认同的需要。清末民初,著名的南社是这种类型社团的典型代表。国内时局动荡,出于对乡村安全性的考虑,大批乡绅移居现代城市做寓公。特别是辛亥革命后,大批前朝官员流落到现代城市,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悠闲有钱的文人群体。他们失去了曾经王朝的实体依靠和士绅担当的精神依靠,流落都市,其个体精神、价值亟需寻找依靠和认同。在这种现实状况下,文人们之间开展了以诗酒为主要媒介的交往进行诗文唱和,进而形成自己的社团。这种社团明显体现出其值取向不在于文学而在于文人之间的惺惺相惜和对逝去王朝的悼念,同时在精神上获得相互的抚慰增加彼此的认同。这就鲜明体现了许纪霖先生所说的私谊性,而且带有浓重的传统社团色彩。

但是成立于1909年的南社除显现出这种私谊性外,还表现出现代社会的特性,它不仅仅是文人之间诗文的唱和,还有着自己鲜明的政治价值取向,虽然带有明显的过渡特色。“本社之设,原以上海内外多士炳蔚,往往有读其名著至繁多,或彼此闻声相思,与为神交者有年而见面不相识,时负于交臂之憾。……故特假座名园,订期小集,世君子当有惠然肯顾者,不胜于望之。” ⑤后来由于加入者越来越多,活动的能量越来越大,再加上这个社团持续的时间长,因此社团影响极大。第一次雅集为17人后来成员扩展到高峰时期的千余人,据郑逸梅先生在《南社丛谈》考证,有名有姓的就有千余人,而实际上人数可能更多。从这些成员的职业来看,南社像是一个由城市新型文化人组成的联谊会,它吸引了大多数聚集在上海等现代城市中的各界精英人物。这些人都是当时中国各界的重要人物。南社开展活动一般是聚会,聚会的方式是将传统文人的诗酒雅集和近代市民的休闲娱乐方式相结合,或在城市游园聚餐,或到城外载酒湖山。

南社虽然有自己的政治意图,但这个由文人组成的社团更是一个带有文学性质的社团。社团以《南社丛刊》为平台出版发行社友的诗文,到1923年共出版了22集。在此之外,南社还出版了刊物《南社小说集》,其成员王钧卿为刊物做跋,即“南社始于清季,而广大于民国……而已文学家占多数。诗文歌调岁出三册,万流敬仰;纸贵洛阳矣。” ⑥南社这两个刊物的出版发行在很大程度上聚集了社团内部成员,成为他们交往的重要平台。特别是对于像南社这样一个主要由文人组成的半新半旧具有明显过渡性质的社团,在传统的聚会之外,社团刊物的凝聚力量、振奋精神也就显得更为重要。

但是相对于创办内部交流刊物来说,南社成员积极参与当时上海的报刊活动,对于南社内部凝集力量也就显得更为重要。这种凝集力量的方式已不仅仅停留在内部的聚会及利用内部刊物,而是通过作为一个社团的整体来参与外部的社会活动。在面对外部社会时,社团成员更能增强对社团的认同也就更能凝集力量。南社社友是通过几种方式来参与上海的报刊活动:一是积极在各报刊发表文章,如包天笑、黄节等在《觉民》月刊上发表文章;二是协助名人办报,如陈去病、柳亚子协助章士钊创办《民国日日报》;三是亲自办报,如陈去病创编《二十世纪大舞台》,后又接替蔡元培编《警钟日报》。但在参与这些报刊活动中,他们只是起到了辅助性作用还未成为主要力量,不能将这些报刊变成南社的主要阵地。但社友陈布雷、李怀霜主持的《天铎报》,叶楚伧、姚雨平创办的《太平洋报》成了南社的大本营。尤其是《太平洋报》由柳亚子主持文艺专栏,其内部职员几乎都是南社的社员。不仅这样,南社还把流动联络站也设在《太平洋报》报馆,“本社因社员加入遍及海内,交通机关急宜成立,现议定于《太平洋》馆内附设南社交通部。” ⑦后来南社在外地的交通联络机关也大多设在各地的南社社友把持的报馆中。

二是以报刊为中心、以作家自由投稿的方式连接,通过刊物来聚集作家。《申报》在创办之初就与文学联姻并开创稿酬制度,对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涉及报刊对于凝聚作家的功能。近代报刊对于作家群的聚集不完全是经济原因,特别是清末民初社会处于转型期,除了现代大都市中以写作为职业的作家外,那些从传统读书人转型而来的现代文人认为,“谈钱”是有辱斯文的事。他们向报刊投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追求精神性价值的实现,使自己创作的作品能够有一个公开发表的机会,从而获得社会层面的认同。这完全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价值取向。

《申报》馆通过刊登这些读者的自由来稿就将原来的读者变成了自己刊物的作者,同时又用报刊提供的载体平台,将这些互不认识、互不熟知的作家凝聚在报刊周围,形成《申报》比较稳定的作家群体,使得文学与新闻形成密切的关联,“此时的小说栖身于社会新闻之中,形成新闻与小说共存的现象。” ⑧对于传统文人们来说,参加文人间的聚会和相互之间的诗歌唱和,是他们最为重要的日常生活之一,他们通过这些活动来交流感情和增加彼此的认同。他们传统的唱和方式主要是通过雅集的方式,在宴会上觥筹交错之间来完成他们的这种交往,或者到名胜风景处开展活动,这些都是他们实现情感交流的需要。

近代报刊出现之后,文人们的交往开始以报刊为媒介,突破传统私谊性的面对面的交往形式。通过报刊提供的交往平台可以通过虚拟性的交往,进行诗文的唱和的神交,甚至可以出现“面睹殊悭,神交已久”这种状态。 ⑨

在这种文人通过报刊上的诗文唱和而进行的交往过程中,报馆穿针引线,通过刊登“访友来书”等形式让作者们相互了解。为了进一步调动文人们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写作热情,申报馆不惜动用自己聘请的主笔作“托”,亲自用笔名来创作诗文,让读者误认为这些诗歌另有人与之相唱和。早期申报馆的主笔都有自己的笔名,有的还有好几个。除了用笔名写作政论文章可以保护自己外,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笔名可以藏匿自己的真实身份,借此创作文学作品,开展与读者和其他文人的交往互动。细读《申报》上的诗文,以1878年1月《申报》上刊登的诗文为例子,可以发现这一明显的特征。在这一个月发表的诗文中,可以发现署名“缕馨仙史”被多次提及,共15人次。这些诗文不仅提及“缕馨仙史”,而且还称其为“大吟坛”,并且希望他能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斧正”。

通过分析这15首诗词就可以发现,这些诗词共同提到的人物就是“缕馨仙史”即蔡尔康。而且蔡尔康在这些作者中具有较高的声望和地位,获得了作家们的普遍认同。这其实在实际上形成了一个以蔡尔康为中心的比较稳定的报刊作者群体。但是也要注意到,这些作者们是通过自由投稿的方式,通过报刊这个中介平台连接而形成的,其稳定性是相对的。加之报馆出于商业利益考虑,这种刊物连接作家群就带有很明显的人为策划的痕迹,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以报刊为中介平台、以作家自由投稿的方式连接作家群体的不稳定性,但是其对于现代公共空间建构的意义非常重大。有论者就指出,“报刊对文人初步显示出凝聚一批作家、编辑和读者的独有魅力和优势,一个围绕媒介而聚集创作队伍、文学社团、流派、媒介与规范文学的时代即将到来。” ⑩

三是以同人报刊为精神纽带形成共同价值观念的文人群体。清末民初最为有名的同人刊物有《小说林》《新青年》《学衡》《大公报·文艺副刊》及胡适创办的一系列同人刊物。以《小说林》为代表的追求审美风格的文学价值观念的作者群,以《新青年》为代表的启蒙文学观念的作家群体,以《礼拜六》为代表的通俗价值观念的作家群体,成为那个时期最有代表性的作家群体。在此以《小说林》这个清末同人刊物为案例来分析同人报刊在作家群体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及两者的相互关系。

《小说林》1907年2月创刊于上海,1908年停刊,共出刊12期。虽然出刊周期不长,但对清末民初的文学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小说林》的主要作者有曾朴、徐念慈、陈鸿壁、张英、包天笑等。这些作家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他们大多掌握了一门外语,能读懂西方的文学原著,在直接接触西方原著的基础上形成了他们在当时独特的文学观念。《小说林》杂志发表了大量的外国小说作品,它以翻译外国小说为主并借鉴西方文学进行自觉的文学创作。曾朴的《孽海花》就是借鉴西方文学的突出代表,其他《小说林》作家如陈鸿璧的科学小说《电冠》、历史小说《苏格兰独立记》,张瑛翻译的侦探小说《黑蛇奇谈》等都有鲜明的特色。正是因为直接接触、翻译西方文学原典,使得他们比国内同时代的作家们更能认识到文学的本体应该是什么,从而形成了不同于同时代其他作家的创作风格。以《小说林》联络的这批作家非常强调文学的审美价值取向,体现出《小说林》同人对于文学本体的自觉。这批作家审美的艺术姿态和创作作品的艺术品位,在清末文坛上确实是独树一帜。但是由于刊物创办持续的时间短,尽管在当时的影响非常大,曾与《月月小说》《绣像小说》《新小说》并称为清末四大小说期刊,但与其他三种相比受关注度不够,在此后的文学史上其地位也被严重低估。可以这么说,清末《小说林》的这批同人作家开启了中国现代文学审美之维。

同人杂志是指具有相同或相近文学价值观念及趣味的作家以刊物为中心形成的群体。他们具有共同的文学理想和追求并通过这一共同的目标为精神纽带相连接。当这一作家群体因为价值追求出现分歧的时候,群体之间也容易发生分化,《小说林》因为刊物的停刊而导致作家群体的解散;《新青年》因为作家群体内部之间关于新文学建设方向的分歧导致刊物的价值取向发生改变。刊物与作家群之间的影响是双向互动的,价值目标明确的刊物确实可以团结凝聚一批志同道合的作家同人为自己的价值理想奋斗,从而推动现代文学的发展。但作家群体之间的思想很容易发生改变,容易受外在的环境影响,从而导致作家队伍的分化进而又影响到刊物的生存。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这种以文学理想为追求的同人刊物存在时间普遍比较短。其存在时间远低于与它同时创办的以商业市场为走向的刊物。但是需要注意到,正是这些同人刊物凝聚着同人们对于文学理想的追求,使得中国现代文学可以超越世俗的趣味层面向更高的审美之维延展。

这些作家通常以同人刊物为中心形成一个松散的志同道合的价值共同体。他们的价值追求通过刊物的形象来得以实现并且以刊物为中心形成一个巨大的公共交往网络。从知识分子共同体内部关系来考察,每一个知识分子知识共同体也是一个具有自主性的场域,他们是由一群拥有相同惯习的知识分子组成的,共同的意识形态或学历出身,知识类型、道德价值、文学趣味、生活品味使他们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正是由于报刊对知识分子群体的凝聚使之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群体参与文学活动并将文学活动延伸到文学与政治、文学与商业等文学外部关系之中,从而形成了一个全国广泛存在的文学公共空间。报刊之所以能够影响文学公共空间的形成有赖于其自身的特性。哈贝马斯认为,“一般的阅读公众主要由学者群以及城市居民和市民阶级构成,他们阅读范围已超出为数不多的经典著作,他们阅读兴趣主要集中在当时最新出版物上。随着这样一个阅读公众的产生,一个相对密切的公共交往网络从私人领域内部形成了。” 瑏瑡形成这一公共领域的主要媒介包括: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现代传媒对公共领域的形成起到了一个不可忽视的作用,“书籍生产面对新的读者层,趋向扩大化和专业化,报刊杂志的内容也变化了。随着书籍和报刊杂志生产组织、销售和消费形式的变化,公共领域的基本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他进而指出,“大众传媒影响了公共领域的结构同时又统领了公共领域。于是公共领域发展成为一个失去权力的竞技场,其意旨在于通过各种讨论主题和文集既赢得影响,也尽可能隐秘的策略性意图控制各种交往渠道。” 瑏瑢同时,他说:“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作为文化载体的杂志版面,以公开、平等、开放的姿态,融合接受各种不同的文化立场、观点、倾向,成为一片名家各派大体‘自由’言说和沟通的园地。” 瑏瑣

查尔斯·泰勒把公共空间分为主体性的公共空间和跨区域的公共空间。前者指区域性的聚会,公众们以共同关心的主题聚集在一起,那是一个有形的空间,如沙龙、酒吧、广场、街道、学校、社团等等。跨区域的公共空间则是包括报纸、杂志、书籍和电子传媒在内的公共传媒,它们是一个无形的、想象的舆论共同体,以共同的话题将分散在各地乃至世界的陌生人结合为一个现代社会公众。按泰勒的说法,公共领域的参与者不一定就是资产阶级而是一群有着共同主题的陌生人。他们形成了想象的共同体,是现代社会想象的一部分。 瑏瑤但是社会公众并不一定是客观的、固定的存在,它们是被现代传媒和公共舆论构建起来的,是一群流动的、临时的、想象性的人群,例如阅读公众、戏剧公众、文学公众等。 瑏瑥

近代报刊特别是民办报刊大多是由知识分子精英或商业精英所创办。他们大多有意识地独立于官方的政治权力控制之外,与政治权力保持一定的距离,作为公共领域的社会构造部分存在。正是这种天然的公共领域属性使它能够进一步扩展文学公共空间的规模。报刊能够充分发挥凝聚作家群体的作用,为文学公共领域内的作家们开辟一个稳定的交往途径和有效的交流机制。这种文学领域内作家之间的交流,对于现代文学发展的作用极为重要。这种交流在同一个文学作家群内部及不同作家群体之间同时进行,对于拓宽作家的视野、增加见闻、积累素材十分有意义。特别是同一作家群体之间相互影响对作家们形成相同或相近的文学观念、创作风格、审美趣味等具有重要的影响。不同作家群体通过跨圈子交往或者通过开展文学争论也能投射这种影响。

近代报刊不仅能够提供内部的横向交流而且还具有作家与群体外部交流的纵向沟通功能。依靠报刊提供的纵向功能,作家群体可以突破文学自身范畴限制超出小圈子参与到社会政治生活的事务中去,从而将作家与社会、国家连接起来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同时,报刊在传播信息过程中具有“倍增放大器”的功能,能将作家群体内部之间的思想观点集中起来加以传播,这使得群体内部的价值观念能够在外部社会中成倍地获得自己的影响力,进而将这种影响力转化成一种社会公众的集体共识,从而能够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全新的文学思想空间和文学舆论空间,并能够将文学界的思想观念延伸到政治领域、商业领域及其他领域。这样报刊传播就能够突破文学自身的狭小世界从而能够在全社会形成公共舆论。

文学公共领域的形成对于现代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近代报刊打破了传统社会中官方对文学话语权力的控制,改变了传统的官民文学格局,在传统社会中的官方与民间社会之间增加了一个全新的公共领域,这进一步加速了官方文学与民间文学的分离。“官”“民”这两种文学之间的互动交流从此有赖于文学公共领域这个中转站来进行。“官方文化作为一种正统文化,是政治国家赖以维系统治的精神支柱,其主要功能在于从思想意识形态和文化层面为统治阶级提供合法性论证。” 瑏瑦而民间文化主要是不同于官方文学贵族化的雅文化,是作为向社会底层大众提供娱乐休闲和生存意义的阐述并满足他们精神上需求的文化。民间文化一般是通过民间的戏剧、歌谣、话本、评书等艺术形式在民间社会进行传播。同时这种文化又容易被官方文学所利用,利用官方意识形态和儒家的道德观念使之承担起对底层大众的教化功能。所以说官方文学一方面企图保持其贵族化的倾向,把民间文化排除在外并不对民间社会开放,同时又利用民间文学为其统治服务。民间文学虽然有自己的独特性有自己独特的言论与表达形态、文学内涵的承传方式,但是要受官方文学的制约。这也是在传统文学史中俗文学的地位低下而贵族文学地位尊崇的原因所在。但是随着近代报刊业的发展与繁荣,这种官民文学格局逐渐地被打破。首先是报刊在传播的数量和速度上具有传统官方文学无法比拟的优势。现代机械印刷日新月异使得文学的复制速度得到质的飞跃。这种可大量复制的报刊文学使文学在全社会进行广泛的传播成为了可能。其次是报刊提供的信息满足了社会大众的需求,同时又使得社会大众产生新的更大的信息需求。按叔本华的说法,人生一个欲望满足了新的更大的欲望随之同时产生,周而复始循环不辍。这种在报刊刺激下产生的新的更大的信息需求,反过来又促进了报刊进一步发展与繁荣,从而形成了一个良性的互动模式。再者是报刊不断将更多知识思想复制传播,在传播技术与读者需求结合的双向驱动下文学的重心开始下移进而推动了文学的普及,从而进一步打破了少数知识精英对文学的独占,开辟了文学进入大众化的新时代。

近代报刊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从传统的人际传播向大众传播转型。“大众传播,以文字符号为媒介,以不特定的多数人为传播对象,在信息传播的总量、规模与覆盖范围等方面大幅度扩展。” 瑏瑧大众传媒的兴起不仅改变了信息的流通方式,而且使得信息的储存与分享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从而将信息从依靠从少数人之间的人际传播扩展到向大多数人传播,这种多元化的信息接收渠道就开始形成。这使得不同的社会阶层可以接收各自需要的信息。“不同性质的报刊往往就是不同社会群体、不同社会阶层的发声渠道,从而表达自己阶层的利益诉求。” 瑏瑨同时,近代报刊借助于自身的公共性可以将个体性的事件转化为公共事件。报刊的受众是社会大众,为不特定多数的社会大众提供信息而存在的,这是近代报刊自身的一个重要特征。读者的广泛性在一方面充分体现报刊不能作为某种集团势力的私有物的形式存在。报刊的生存需要依靠社会大众,报刊的创办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其运营也需要持续不断的资本注入,这些创办资本或营运资金也大多来自于社会大众:一是私人或团体的捐赠;其次是商业化运作,包括报刊商业广告的收入。报刊发行是针对全社会公开发行有较高的透明度的发行方式。正是报刊的这种公共属性,使得其可以将原来依靠人际传播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个体性事件投放入到全社会的公众视野中,使之成为社会公众共同阅读与讨论的主题,从而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公共事件。同时,近代报刊将个体受众连接成为一个公共阅读网络,通过这一网络受众与传媒之间以及受众与受众之间可以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流和思想交流。

正是因为凭借由现代传媒网络、社团活动构建的现代文人交往空间,知识分子能够通过报刊制造的知识公众,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与社会大众发生直接的关联。这使得他们能够在社会大众之中建立起一种舆论的话语权力,从而推动中国文学朝现代转型。同时,这种全新的现代交往空间对聚集在现代都市空间中的中国知识分子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将对他们的现代性心理机制形成和现代主体性的建构产生重要的影响。现代交往空间不仅改变了他们感知世界的方式和方法,同时也使得他们对世界的体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些都有助于现代作家主体身份的构建。

注释:

① 叶中强:《从想象到现场》,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100页。

② 邱新有:《协商民主与“金字塔”伦理道德系统——对中国治理模式的一个原因分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

③ 《省界·业界与阶级:近代中集团力量的兴起及其难局》,《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④ 王鸿泰:《明清社会关系的流动与互动》,《史学月刊》,2006年第5期。

⑤ 陈去病:《神交社例言》,《神州日报》,1907年7月29日。

⑥ 转引郑逸梅:《南社丛谈》,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4页。

⑦ 《南社启事》,《太平洋报》,1912年4月1日。

⑧ 文迎霞:《商业运营下的文学图景——〈申报〉早期小说刊载现象评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8期。

⑨ 《无题恭和香海词人韵》,《申报》,1873年4月25日。

⑩ 张天星:《报刊与晚清文学现代化的发生》,凤凰出版社2011年版,第30页。

(11)(12)[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3、4页。

(13)刘增人:《中国现代文学期刊史论》,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190-191页。

(14)Charles Taylor,Modern Social Imaginaries,Durham and London:Duk University Press 2004

(15)[德]曼海姆:《重建时代的人与社会》,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80-81页。

(16)(17)(18)方平:《晚清上海的公共领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96页。

(作者系江西师范大学当代形态文艺学研究中心副教授)

【责任编辑:张国涛】

猜你喜欢

南社刊物报刊
茶山镇南社古村一隅
刊物贺词
百强报刊
岭南多古韵 南社为翘楚
系列刊物介绍
《小学生必读》再次入选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百种优秀报刊
行业刊物介绍(十七)
东莞茶山镇南社村
在“门”字内加字可以组成新的字,试着填填下面的空吧!
行业刊物介绍(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