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在地方高校政治学与行政学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适用

2015-02-20秦怡红

关键词:政治学应用型翻转课堂

秦怡红

(长春大学行政学院,吉林长春,130022)

一、“翻转课堂”的内涵与本质

“翻转课堂”(The Flipped Classroom),也被译为“反转课堂”或“颠倒课堂”,起源于美国。最早的实践者是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汗,他利用录制的教学视频辅导侄子和侄女的数学功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6年11月,他将视频免费上传到You Tube网站,引起了广泛关注。并于2009年创办“可汗学院”网站,利用网络视频进行免费教学。2007年,科罗拉多州“林地高中”的两位化学教师,真正将“翻转课堂”带入学校教学,他们先让学生在家中观看由教师讲解的视频,课堂上不再主要进行知识的讲解,而是进行讨论、实验和有针对性的作业辅导,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此后“翻转课堂”理念被美国的许多中小学和大学采纳。

(一)“翻转课堂”的内涵

从“翻转课堂”的产生与实践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其基本内涵“是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这样一种教学形态”①http://www.knewton.com/flipped-classroom.。包含两个过程: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在学校中由教师引导的“真实课堂”,还包括延伸至课堂外的“视频课堂”,颠覆了传统人们对“课堂”教学内涵的认知,并被世界教育学界认为是课堂教学的一次重大变革。

(二)“翻转课堂”的本质

从“翻转课堂”的产生和内涵来分析,其本质应是一种以新的教学方法——“网络视频”推动的、创新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它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顺序:将以往在课堂上进行的知识讲解放在课前,而将课后作业及知识的内化放在课堂上。这样充分尊重了每个学生对知识理解的个体性差异,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为视频可以反复观看,不用像课堂一样采用整齐划一的进度。同时,课堂上老师可以对每个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最大程度的提高学习效果。

另一方面,它也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中心和主体,学生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并形成师生间的良性互动。教学视频虽然要依靠学生自学,但网络平台的生生、师生交互反馈功能可以充分促进与实现师生互动,同时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而基于视频学习基础上的、课堂中的各种讨论、课题以及实验更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而教师则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二、地方高校政治学与行政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然性

政治学与行政学本科专业主要培养系统掌握政治学与行政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高级专门人才。但由于高校层次与定位的差异,培养目标有“研究型”和“应用型”的区别。与“研究型”注重理论深度和思维训练、着重培养政治学与行政学学术理论研究人才和高级领导人才不同,“应用型”在强调扎实理论功底的同时、更突出知识的实用性和对实践工作能力的培养,并将能够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基础性、基层工作作为主要就业方向。当然,也不能将两类培养目标完全对立:“研究型”依然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其培养的学术人才和高级领导人才的成长也需要过程;“应用型”并不是不需要理论基础,其培养的服务基层的人才也会不断成长和进步。但作为地方高校的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更适合将“应用型”作为其培养目标。

(一)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

地方高校的定位与功能主要是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虽然在这一过程中也需要高精尖的政治理论研究人才和领袖人物,但大量需要的还是能够在基层政府、社区及企业事单位从事基础性、实践性工作的人才。因而,培养更多有较好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素质,同时又能很快适应实际工作的应用型人才,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

(二)学校和专业壮大的需求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有需求才有市场。一个学校、一个专业只有培养的学生符合社会的需求,才能生存、发展和壮大。因而作为地方本科院校,就必须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才能办出特色、形成竞争力,才能与培养“研究型”人才的高校形成差异和互补。

(三)学生个人发展的需求

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适应社会的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竞争力,获取更多的发展机会、进而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相比于理论研究人才和高级领导人才的需求量、社会更加大量需要的还是实践性人才。因而“应用型”培养目标,不但是社会和学校的需要,更是学校中的主体——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

三、“翻转课堂”对培养政治学与行政学应用型人才的价值

从“翻转课堂”的内涵与本质不难发现:这一教学模式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具有内在一致性,对于培养政治学与行政学应用型人才所必备的素养具有重要价值。

(一)有利于学生扎实理论功底的形成

1.可反复观看的视频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需要学习政治学、行政学、法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许多领域的知识,知识量大且很多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程艰深难懂,给传统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教师为了照顾绝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得不压缩课堂内容或进行反复解释,且教学节奏必须整齐划一,这样就不能满足不同接受能力学生的要求,进而造成学习效果的差异。而如果将知识点制作成短小精炼的视频供学生随时随地反复观看,学生就可以根据时间精力和接受程度控制进度,既满足了个性的差异,又保证了教学效果。

2.有针对性的课堂辅导、答疑能够弥补学生视频学习的不足。按照“翻转课堂”的基本教学模式,将对知识的基本掌握通过视频在课外解决,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通过辅导、答疑等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由于时间充裕,课堂辅导也不再是整齐划一的,而是根据学生的个体需要一对几或一对一进行的,进而使不同能力和理解程度的学生都能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3.课堂讨论、专题和实验有利于知识的真正内化。在“翻转课堂”的教学中,在解决知识的掌握之后,往往会通过讨论、课题及实验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理论思考或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知识也就逐渐从“外在的”、被灌输的知识,真正转变成自我知识体系的一部分。

(二)有利于学生真正实践能力的提升

1.视频学习培养了学生主动自觉的学习能力。视频虽然可以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诸多缺点,但如果要使视频发挥最大的效果,还必须依赖于学生的主动自学。虽然通过网络教师对学生的自学效果有一定的监控和管理,但外因还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比较充足,如果能利用视频进行有效的自学,不但能提升自控力、更能加强自学能力,而自学能力对于终生学习、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至关重要。

2.网络的交互反馈功能加强了学生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在学生通过视频进行自学过程中,网络会通过习题、讨论、教师的教学进度和效果网络监控等方式提供人机、生生以及师生之间的交互反馈。这样学生就可以随时解决学习中的困难,教师也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分享、沟通和交流,而这一能力也应是应用型人才的应有之意。

3.课堂讨论、专题和实验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翻转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在各种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始终是主角。这使他们不再迷信权威、更加的自信和独立;为了完成任务要不断克服困难,培养顽强的毅力和不断探索的精神;相互协作和竞争,培养领导力、服从力和团队精神;理论联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翻转课堂”在政治学与行政学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适用

“翻转课堂”这一新兴教学模式在地方高校中的运用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尤其是在政治学与行政学本科专业中的运用基本还处于空白状态,因此可供借鉴的经验不多。可以尝试在尊重“翻转课堂”一般教学规律的同时,探索其在政治学与行政学教学中适用的特殊规律,在共性与个性结合的基础上,提出适用的可行性建议。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是前提

地方高校应进一步明确和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也要根据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及时调整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在课程内容安排上要更加注重理论课程的实际应用,要强化实践和实验教学环节。这些调整是“翻转课堂”能够开展的重要前提。因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必然要求教学模式的变革,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念恰恰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内在契合。有了需要、就必然有发展的动力。

(二)促进教师的观念变革和素质提升

“翻转课堂”虽然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但它的发起者和组织者却是教师。因此,专业教师必须要意识到这一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并且不断提升与之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才能保证“翻转课堂”在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课程中的适用。观念的变革与素质的提升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为此,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一是先通过实地考查或网络观摩,学习国内外本专业相关课程的成功教学视频、教学经验和方法,通过了解、模仿和借鉴促进教学能力的提升和观念的转变。二是开展相关的学术讲座、研讨和课题研究,以教研带动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三是高校要组织与之相关的现代教育技术技能的专业培训。四是鼓励和引导专业教师通过各种形式进行自学提升。

(三)以“试点”方式推进“翻转课堂”

无论是高校、专业教师还是学生对“翻转课堂”这一新兴教学模式的认识和接受都需要过程,因此它在教学中的实现也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所以,最初可以在本专业中选择一到两门课程,甚至是某门课程中的一部分进行“试点”。选择的标准可以是本专业中有一定理论难度、学生学习和理解有一定困难的基础理论课程,例如“政治学原理”、“公共行政学”等。也可以是一些对实践能力要求很高的课程,例如“办公自动化”、“电子政府”以及“行政文秘”等。通过试点锻炼教师队伍、提高学生的认知度、积累教学经验,为更大范围的实施创造条件。

(四)选择或制作合适的教学视频

在“翻转课堂”试点的初期,可先选用“中国大学MOOC(慕课)”、“MOOC学院”及“网易大学公开课程”等平台相关课程的优秀视频供学生课下学习,这样既能够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也能够减轻教师的压力,教师可以将更多精力放在课堂环节的设置上。在积累经验后,方可尝试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反馈,制作更加有针对性的视频。先选择制作一章或一节,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推进。同时这一过程,也可由学生参与共同完成,这本身也是对学生能力的一种锻炼。

(五)以“文科综合实验室”的建设推动设备的更新

在“翻转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视频的制作、学生的讨论以及课题、实验项目的完成都需要一定的场所、现代化教育技术设备和软件设备。因此文科综合实验室的建设和完善变得十分必要,这也符合当今高校文科教学发展改革的大方向。针对本专业的特点,可优先考虑建设“办公自动化与电子政府”、“行政文秘模拟实训”等实验室,并配套相应的视频制作设备和软件设备。这样既能使文科的综合实验室真正在教学中发挥作用,同时也为“翻转课堂”的实施提供了有效的场所和设备。

(六)建立多元化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

传统教学模式下对学生的成绩评价基本是“一考定终生”,不但不能完全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和真实能力水平,还容易让学生形成只注重理论不注重实践,放松平时学习、期末突击的学习习惯,甚至在考试中作弊。既影响成绩评定的公正性,又无法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在“翻转课堂”中,由于教学模式的变化,成绩评价体系也必然发生变化、更加多元、考查学生的侧重点也更多:一方面可以通过多次的机上测试考查学生课堂外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既达到传统考试的目的,又通过分散的形式减轻学生的压力、避免偶然性。另一方面,可以将学生在课堂讨论、课题和实验中的表现纳入成绩评价体系。这样既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使成绩评定更加公正全面。

[1]翻转课堂的反思--翻转的到底是什么?[EB/OL].http://eqilai.com/blog-15187-20619.html.

[2]南丽军.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方式探讨[J].教育探索,2009(10).

[3]李桂英.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长春大学学报,2011(2).

[4]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5]刘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13(8).

[6]何朝阳.美国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

[7]刘健智.国内外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评述[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

猜你喜欢

政治学应用型翻转课堂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70年中国政治学议题变迁与转向
居住的政治学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微信中的政治学资源及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