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技术对城市空间的介入与改变

2015-02-20陈琰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空间

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媒体环境下媒介演进对观看范式的改变与影响”(项目编号:15SJB217)的研究成果。

【内容摘要】 随着时代发展,都市的架构不断变革,不论是单一中心或是多元中心都被视觉及实用的新秩序所改变,改变形式也从城市空间的简单分割开始转向新媒体对城市空间的功能和形态的重塑。新媒体信息技术的运用对于城市空间的影响如此巨大,使得城市空间呈现出新的媒介化特点和新的发展态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环境和对城市空间的心理感受。

目前在世界各国都存在着一个普遍问题——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导致城市空间紧张,西美尔等早期都市研究者在他们的理论观点上预见了当下的这种情况,他称之为“大都市精神”,这种精神表现为现代化城市所呈现出的失向性、疏离性、隔绝性和碎片化。这种情况发生的根源在于,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劳动力的涌入使得城市规模不断地扩张。大规模集群化的建筑出现导致城市空间的布局更加多元,城市空间的结构也日趋复杂。各国城市空间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一方面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的发展,但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人口拥挤、建筑的无序和混乱、交通瘫痪、城市绿地和公共设施匮乏,很多城市因而呈现出一种死气沉沉缺乏人文关怀的景象。新媒体技术在城市空间的运用打破了这种沉寂,一种新的潮流正在涌现,“多层次多纬度的城市空间与现代媒介的多元形态两流汇集,使得空间要素的发展趋势与媒介领域的功能嬗变相互渗透,日益弥合着现实与虚拟之间的界限。” ①新媒体与城市空间交互作用,成为城市景观变迁和城市空间重塑的重要力量。

一、城市空间向可视化方向发展

城市空间本来就是一个被媒介所渗透、表现、构建出的物理场所,但是它不仅仅是物理实体的承载物,它同样蕴含信息,生成意义,能够传达出人类的价值情感与态度。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城市空间彻底被媒介化了,体现在新媒体将媒体的物理空间属性融入到城市景观之中,彻底改变了城市形象、公共空间、社会生活、市民文化等诸多方面。被媒介化后的城市空间从一般意义的内容空间、信息空间升级为承载市民情感的情感空间和蕴含美的审美空间,在这个前提下,城市空间被媒介化的表征之一就是朝可视化方向发展。

将一切不可视的东西都可视化是新媒体的一个发展特点,这是因为新媒体技术延伸了人的观看功能,促使人们把观看的视角向更广阔的领域延伸,整个现代社会开始“图像转向”,当我们已经逐渐熟悉社会生活综艺化、经济数据图表化、个人着装风格化、社会生活管理的监控化后,我们开始对城市空间的视觉化不感到陌生了。除了我们已经熟悉的城市建筑立面的液晶屏,以及车载媒体、移动传媒的广泛使用,新媒体技术在城市空间上的运用更加丰富,呈现出更加人性化发展的趋势。奥地利电子艺术中心设计了“城市脉搏——开放数据”这一项目,这个项目是由可视化、仿真模拟以及实时数据等手段搭建而成。通过这个平台,市民可以随时获取城市信息资源,也可以反馈城市问题并提出改进方式。城市消化吸收市民免费提供的那些信息,然后调配资源到所需的地方。北京大学的王祖超试图用“北京交通轨迹可视化”来缓解交通痼疾。“北京交通轨迹可视化”能够实现随着道路和时间不同,拥堵情况不同,随着用户上传信息,用不同颜色来代表此时此刻此地的拥堵状况。当然可视化是新媒体对城市空间介入的一种方式,新媒体技术的强大在于它对城市信息的采集、处理和传输上,同时新媒体的远程交互功能使得各个部门之间达成统一的、基础上的协调管理,这些措施使得城市公共服务的功能变得高效而有序。可视化只是把原来彼此独立隔绝的空间联系起来,形成一种前所未有的城市关系或模式,新媒体对城市空间的介入、在场和扩散弥补了城市业已老化的功能与基础设施。

新媒体把城市空间改变为可视空间,一切虚幻都可以被把握、被测量、被观察。可见性是科学与进步的代表,世界的隐晦不明、模糊不清、含糊不定都在媒介技术的照射下被澄明廓清。日趋扩展的可见领域,逐渐缩小的未见空间,都昭示着新媒体对城市空间的影响与控制。

二、被媒介化重构的城市空间感

詹姆逊在研究城市空间的后现代性上提出了“超空间”的概念,他认为现代城市的空间是空间转化的产物,是一种具有鲜明的后现代特点的“超空间”。这种“超空间”是一种超越传统与现代的全新空间,深陷其中的我们无法利用曾经的时空观进行定位和方位感知。传统意义上客观空间的可被感知性被打破了,人体无法从容地在空间维度中准确定位,置身其中的我们如同被抛弃在没有坐标的沙漠中,无法利用感官系统组织和判定环境,更不能调动自身的认知系统为自己在外部环境中明确方向。

詹姆逊这样描述这种情状,即“人的身体和他周遭环境之间的惊人断裂,可以视为一种比喻、一种象征,它意味着我们当前的思维能力无所作为。” ②“认知图绘式”是詹姆逊的一个重要空间概念,他受到凯文·林奇《城市意象》的启发。林奇为了研究不同城市外观形象的特点,组织观察志愿者徒步对不同的城市进行考察,请他们在地图上标示出各种高度形象化的元素,诸如标志性建筑、纪念碑、道路交叉口以及自然边界形成的视点,希望借此考察一个城市在人们心中形成的视觉形象和空间结构。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很多被访者都在城市中居住多年,但是都未对城市整体面貌形成概念,人们只能勾画出一些片段,人们对城市的认知缺少完整的地图概念。

新媒体技术对人们城市空间的全方位多层面的渗透,使得人们原有的固定、分散、破碎的空间观发生了转变,这引起了各方学者对其的广泛关注。“地铁潜望镜”整套系统就是在这个理念指导下设计出来的,基于地理位置信息和地铁的WiFi环境,在配套的车载屏幕上,可以看到地铁上方的景色,对于旅游城市的观光客来说,不至于错失地铁上方的景色,而对于城市居民来说,除了可以推送个性化的商务信息,更实际的帮助是:这有助于你根据地上的路况作出判断,是到路面上打车去目的地,还是继续地铁之旅。这套系统更有价值之处在于它使得居民和城市空间的联系得以恢复和加强,城市空间不再陌生,空间以视觉的形式被呈现,与公民的日常生活形成密切的联系。在这个过程中城市空间观念发生变化,从一个区域地点的概念向媒介化方向发展,人类通过发展传播媒介来拓展城市空间的范围,将之纳入媒介的范畴,进行信息的传播,使得虚拟空间和实在空间产生融合,真实的地点与虚拟的场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真实时空与虚拟时空之间的界限开始逐渐模糊,边界模糊使得人从原本被隔绝、分离的空间释放出来。新媒体技术不可思议地将原本分离的“观看”功能和“移动”功能有效缝合起来,使得人们在隔绝、分离的时空中出现的视觉注意力盲点现象被最大限度地克服。人类通过对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和控制获得一种力量,至此人和媒体在时空上无缝连接起来,也因此重新获得一种新的城市时空上的感受。

三、新媒体艺术塑造城市空间文化

城市空间聚集诸多文明要素,它不仅仅是居民真实存在的物理空间,还是人们进行情感交流、社会交往、延续文化、进行文明传承的社会空间和精神空间。列斐伏尔就强调空间不是一个有形的容器,它不是僵化静止的物理存在,而拥有着自身独特的精神属性。当这种属性当中诸元素(政治、文化、经济)发展失衡时,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就会显现出来,而最终这些问题会影响到市民的生活状态,影响到人们的价值取向乃至社会心理等诸多方面。西美尔对此有着深刻的洞察和精到的分析,他在《大城市与精神生活》一文中,总结出这些情况的发生源于城市空间特有的傲慢,与之相联系的就是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不得不在心理上加以自卫而采取“社会性的消极行为”,以矜持、冷漠、毫无感情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人与事。新媒体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审美对城市空间的介入无疑有抚慰的功能。城市文化的倡导者致力于用新媒体艺术装置丰富城市空间,正如刘易斯·芒福德所说,“城市的主要功能是化力为形,化能量为文化,化死的东西为活的艺术形象,化生物的繁衍为社会创造力” ③。

巴黎商业中心多层商业区Forum les halles创办了一个新媒体艺术项目“潜在的城市”,这个项目是一个有关GPS手机软件开发和以一定用户量为基础的,同时又是一个观者需要参与其中的渗透式、流动式的新媒体艺术应用项目。作为市民,你只要有个手机,同时下载一个小的应用软件,就可以在巴黎les halles附近的任何地方录下一段音频或一段视频(目前项目刚开始,所以都集中在les halles,以后会根据用户量扩大向外扩充),你的手机和软件会自动根据你的GPS卫星定位把这段音频或视频传上网,那么当其他用户打开手机后会在地图上看到已有记录的标志,当他经过这个地方的时候,视频和音频就会自动播放。

“潜在城市”探索另一种形式的建筑架构,同时又吸引人们不断探索寻找新奇的、满足人们好奇心的事物,他们可以在这个充满利益、高尚、低俗和荒诞生活的城市里遭遇各种稀奇古怪的声音和视频。在这个城市里你开始和环境、和建筑、和他人进行一场“不接触”的“接触”,比如,也许当你经过空无一人的马路时你会听到几个月前演奏过的激昂的交响乐,因为你的附近是巴黎歌剧院。当你走过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时你会看到一个小女孩在手机里冲你笑,旁边就是举世闻名的蒙娜丽莎。当你大白天在市中心的小公园散步时,你会听见有人在大声的呼喊,原来若干天以前有人在这里被贼抢了钱包。又或者在一个刚刚盖好的房子前,你看到一段视频,是一个建筑工人不小心被锤子砸到了脚——当然是几个月以前发生的一个小意外。这一切不过是这个艺术品的一部分,同样也包括拿着手机的你以及你正在创造的文件。通过这个项目,新媒体艺术品不再是我们所理解的虚无的存在,经过技术化中介化的“观看”最终被城市空间物化下来,成为丰富城市人文景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因为数字技术和城市空间有效的融合,构成了一种新的城市景观——媒体建筑复合体的诞生。

新媒体艺术家希望借此让每个城市居民真正走入这个城市,开始融入人群和空间当中。新媒体在充当城市和文化之间桥梁的同时,把城市也变成了一个艺术品,你我是其中的组成部分,与此同时城市空间培育了艺术,自身也变成了艺术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市空间的媒介化过程其实也是新媒体的空间化过程,这看似相反的过程,也反映出新媒体与城市空间的辩证关系。

四、新媒体技术推进城市空间的民主化

在大众传播研究领域,有一个富有争议的主题,即媒介的传播与民主政治以及城市空间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全面发展,而城市空间的发展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熟。马克思与恩格斯把城市空间与经济基础、社会体制深刻地联系在一起,指出城市从最初开始就体现出资本主义的原罪——资源与权力分配的不平衡。就权力与空间关系而言,任一空间中的主体,将自身的意志体现在这一空间中的过程就表现为权力。整个社会空间普遍交织着各种权力关系,影响这一状况的核心要素必然就是空间中普遍存在的权力机制,城市空间正是权利和资源十分集中的空间节点。

在现代社会中,各种权力间的冲突、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社会阶级冲突加剧,这些问题体现在城市空间的分布和管理上,就变成城市平民窟的出现,城市公共资源占有和运用不均匀,公民对城市管理参与度不够等等现象。让民众积极地参与到他们身处的社会事物中去,迫使政府官员有效地听取民众的声音是一种解决问题积极有效的方式,这能最大程度地平衡城市权利关系,使得民众享有自己的权益。过去人们习惯选择在咖啡馆辩论,或是在广场召开集会探讨公共事务,主张自己的权益。在这些空间里,人们热烈地探讨时事、交流心得,在辩论中阐发自己的观点,大声地说出自己的主张。这些沸腾的民意最终吸引了统治者的注意,主动或被动地作出某种程度的改善,这些咖啡馆、广场和公园就是哈贝马斯所谓的“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哈贝马斯在他的主要著作《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中,强调了城市空间中“公共领域”的重要性,他所谓的公共领域,就是指我们社会生活中,公共意见形成的场所。原则上他向所有公民开放,最重要的是在其中能够形成有效的对话,可以在此自由地表达和公开他们的意见。他指出,19—20世纪公共领域开始衰落,大众传媒在其中必须承担责任。大众传媒使得人们从公共空间退守到私人空间之中,原先面对面的市民所构成的公共空间被瓦解,人们被分割成一个个孤岛,当人们的目光被新闻镜头取代,我们似乎看到了更多的世界,但同时也把世界排斥在真实的感受之外。人们在所处的狭窄空间中彼此疏离,在情感上变得冷漠而麻木。这直接阻碍了都市空间权利的均衡发展。

在新媒体技术运用与普及下,信息的传播在空间上具有极大的延展能力与距离化功能。以往城市空间所呈现的断裂与疏离正逐渐为新型的智能城市的科技性和互动性所弥补。由柏林公共艺术实验室发起的“链接城市”运动,将公共空间的运用延伸到建筑立面上。在这里城市立面变成了屏幕,市民站在屏幕前聊天,他们的谈话内容被投射到屏幕上,当你不赞成某个内容时,还可以用电子弹弓向屏幕发射小炸弹。我们看到的是虚拟世界在现实公共空间的复现,它是由众人一起完成的公共艺术品,又鲜活地诠释了“民主”——将公共空间还给民众,发挥其效用。新媒体技术对城市空间的改造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体验生活、参与公共领域的条件。在西班牙的桑坦德,居民们只要通过智能手机,就能获得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除了空气质量、交通路况和实时停车位,还可以用手机扫描音乐厅或者其他娱乐场所,接受那里即将上映的演出目录,甚至可以拍下街道上的凹坑,把照片传给市政厅,那里的工作人员会分析照片,根据上面的GPS坐标确定位置,然后去解决问题。IBM在巴西的研究人员正在研究一个大众工具包“Rota Acessivel”,在这个平台上,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报告出行遇到的困难,从而推动政府改善道路,帮助残疾人更方便地出行。传感器是达成这项项目的核心:交通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灯光传感器以及其他各种各样你能想象到的传感器。共享的信息将成为管理者的决策依据。这样的传播模式弥补了大众传播缺陷,把日常的交流性带入了新媒介传播当中。使每个个体都被裹挟其中,成为城市真正的主人。

在英语中,“交流”与“传播”都是communication这个单词,显然汉语的表述更加丰富、生动和准确一些。大众传媒意义上的“传播”,信息的流动一般是单向的,在过程中我们体会不到信息的互动,这直接导致接受者参与或介入传播过程的能力极其有限,从而很难影响传播的内容,因为这个过程中信息的生产者与接受者之间的关系是断裂的。在这个意义上这样的传播不是有效的传播,而是“传递”或“传送”(diffuse,transmit)。“交流”则更强调面对面信息的流动,具有鲜明的双向性和对话性。在这种意义下,现代城市空间需要的不是简单的“传播”而是一种有效的“交流”。新媒体技术在城市空间的运用,有效地打破了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之间的限制,有着强大的渗透力和互动性,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在2013年12月发布的《未来5年的5大预测》中,IBM认为未来的城市将会帮助居民更好地生活,其中一个体现是“移动化设备和社会化的互动,可以帮助市民和城市领导对话”。新媒体促成了这种沟通与交流,也为我们带来一种美好的愿景,新媒体技术在城市空间的运用会有效推动民主化进步与发展。

五、结语

随着居民在城市社会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人们与媒介化后的城市空间交往深度的不断加强,其影响也将逐步显现出来,体现在社会政策、经济发展与人们的社会生活等多方面。可以说,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赋予了城市空间以社会内涵,与此同时新媒体技术也被纳入到城市空间的自我表达体系之中,成为城市空间的一部分。在全球化背景下,新媒体赋予城市空间无限的机会和巨大的活力以及美好的前景,未来的社会一定是更智能更具人文气息的城市形态。面对这种趋势,我们也应该更加关注新媒体技术影响下的城市空间观的转变,加快对新媒体技术发展的投入与研究,在城市基础设施的新媒体化、构建精细化城市管理体系、推进公共信息资源的开发等多方面加大研究力度,同时在此基础上逐步构建具有新媒体时代特征的空间理论,使得城市空间朝着更全面、更精确的模式方向发展。

注释:

① 刘璐:《论新媒体对城市空间的四重影响》,《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7期。

②[美]詹姆逊著、张旭东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陈清侨等译,三联书店、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97页。

③[美]刘易斯·芒德福:《城市发展史》,宋俊岭、倪文彦译,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89页。

猜你喜欢

空间
您好!新“第三空间”
NewsPicks GINZA创意空间
Dust of Time-Maò空间
创享空间
空间是什么?
PLAN B地下居住空间
十月·空间
创享空间
创享空间
结婚后为什么还需要独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