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学道德文化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5-02-20王贺

关键词:普世儒学价值观

王贺

(东莞理工学院,广东东莞,523808)

儒学道德文化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王贺

(东莞理工学院,广东东莞,52380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明确的话语表达形式,它体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的新特点,它是儒学优秀道德文化资源的现代表述,蕴含着中华文明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奠基于儒学优秀道德文化资源,完善儒学“仁”思想中的国家论、“义”思想中的人格说、“中”思想中的品格说,并发展以“和”为世界观的道德文化体系,从而寻求儒学道德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理论契合与外在践行路线。坚持传统性与创新性、历史性与文化性的辩证统一,激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蓬勃的文化生命力,真正打造实现中国梦的社会价值认同,引领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复兴。

儒学道德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基因;思想资源

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要求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当前我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明确的话语表达形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阐明后,逐渐深入人心,它符合我国民众的历史文化心理,体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属性,顺应当代社会价值理论的发展潮流,成为凝聚社会共识、体现民众精神追求的主要文化力量。那么,如何基于我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道德文化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民众自觉的文化追求和价值判断标准?这是当前核心价值理论必须直面的问题域。

一、儒学道德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础

(一)西方普世价值观的局限性

从词源看,“普世”来自于拉丁文Oecumenical这个词,它强调的是要建立一个自由、平等、正义的社会。在后来的发展中,“普世”逐渐和价值观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抽象的哲学命题,即追求人的良知和理性都认同的价值。实质上,这是不可能实现的理想主义价值认同状态。因此,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说,西方普世价值观的局限性显而易见。

首先,西方普世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完全是背道而驰的价值理论体系。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特别是上个世纪60年代初开始,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不遗余力地推行自己奉行的所谓普世价值观——自由、平等、博爱。实际上,这种普世价值观是以西方基督教文明为基础的一种文化传统,它实质上反映的是西方社会特定价值主体代表的社会关系和涉及的利益。主要“表现在经济上追求的是市场万能、产权全面私有的自由化取向;政治上追求的是三权分立、议会政治的西方民主化取向;人生观上追求的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取向;历史观上坚决否认社会主义国家革命的合理性而宣扬‘告别革命论’,反对合理的社会革命,从而否认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的合法性;人权观上宣扬天赋、永恒、普遍、不可转让和剥夺的资产阶级天赋人权思想而反对马克思主义的非天赋、非永恒的历史和社会经济产物的人权观”。

其次,西方普世价值观不符合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要求。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不同文明的交流与碰撞,以此推动其不断发展和完善。从历史的语境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儒学优秀道德文化资源的现代表述,它蕴含着现代民众所熟知的中华文明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如果立足西方普世价值观来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定程度上会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陷入抽象和极端的自由主义思潮,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传播、践行脱离中华文明的深厚土壤,也使得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引领的文化发展潮流、凝聚价值共识的社会功能被遮蔽不显。

(二)儒学道德文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基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体现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主要内容,它是扩大中华文明影响力的文化基础,也是当代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和价值追求。在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背景下,社会民众对物质欲望的无限贲张,一定程度上使社会的价值体系陷入了紊乱状态,此时更需要巩固和发展儒学道德文化在古代社会践行、化民成俗的原始文化根基。

首先,它是延续儒学道德文化资源生命力的需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话语体系建构过程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项基础性的工程,这需要我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升到文化传承的高度。文化的传承需要载体,儒学优秀道德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合,将会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载体上使儒学道德文化资源的优秀成分得以充分发掘并延续其生命力。

其次,它符合文化建设和发展规律的客观规定性。文化建设和发展有自身的客观规律性,即文化必须要有根源,必须要强调传统。本质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中国的主流思想文化潮流,它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彰显中国文化新形态、新特点,但是这种“新”是基于中国文化发展历史上的“新”,很大程度上,也是儒学优秀道德文化资源的新表述、新发展、新践行。马克思曾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马克思的经典论述既是历史发展的规律,也是文化创造和文化发展的规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只有遵循文化建设和发展规律,奠基于儒学优秀道德文化资源之上,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二、儒学道德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资源

(一)儒学道德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

儒学道德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认真梳理儒学道德文化的话语内容和流派体系,挖掘和阐发其与当代民众思想、生活、行为相符合的内容,这不仅是实现儒学道德文化创造性发展和转化的必然途径,也是儒学优秀道德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进路。

长期以来,儒学道德文化的核心价值在学界一直没有形成过有效共识,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观点。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个字表述,儒学道德文化大体可以概括为“仁”、“义”、“中”、“和”。关于“仁”的论述,孔子认为这是人们道德的最高境界,他说“仁者,爱大”(《论语·雍也篇》),只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篇》),才能“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篇》)。把“仁”的道德意义推广到政治领域,就是儒学一贯强调的所谓“仁政”。关于“义”的阐述,它首先是一个人们需要遵守的道德原则,即儒学所强调的“义者,宜也”(《礼记·中庸》),也就是适合、适宜的意思。当“义”被作为规范社会上人们行为的价值判断标准时,它的“正义”原则被无限的扩大,便出现“舍生取义”这种儒学倡导的价值追求与人本性极端矛盾的情况。关于“中”的意义,儒学通常做为“中庸”这个词组来用,孔子给予“中庸”很高的认同地位,把它称为至德。在长期的历史文化流变中,“中庸”逐渐成为人们的道德行为标准,即思想、行为、做事要中规中矩、过犹不及。关于“和”的内涵,它有两层涵义:一是社会中人们之间的和谐,即《国语》所谓的“以他平他谓之”(《国语·郑语》);二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发掘“和”的意义时,要注意“同”的意义,儒学强调,“和”不是“同”,“和”是产生和创造新事物的基础,“同”却是一种简单的重复,不会有创造,因此儒学千百年来一直倡导“和而不同”。

概而言之,儒学通过“仁”的国家论、“义”的人格说、“中”的品格说、“和”的世界观这个道德文化体系,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了深厚的、亟待发掘的思想资源。

(二)儒学道德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契合

儒学道德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思想资源,这种资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有必然的契合性。

首先,它们的价值追求高度契合。儒学道德文化本质是一种做人的学说,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价值取向。一方面,儒学道德文化国家论中包含君臣、父子和朋辈等社会关系,品格说的“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等人伦关系,无不都在强调“如何做人”这个核心价值命题。在儒学的经典著述《论语》中,整篇都是君子与小人的辩证论述,在一定意义上,这是儒学关于做人的系统理论观点。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判断标准,在内在的逻辑理路,它契合儒学以“仁”为中心的国家论,以“义”为要点的人格说,以“中”标准的品格说,以“和”为追求的世界观这个道德文化体系;在外在的践行路线上,它契合传统儒学强调的“内圣外王”的道德修养与实践路线。

其次,它们的价值判断标准殊途同归。从儒学的源头去看,人是儒学的原点,人们在“仁”、“义”、“中”、“和”这个理论体系规定的价值判断标准下行为处事。这个标准主要体现在肯定人的独立人格、强调人的内在价值、重视人的生存尊严。围绕人这个核心主体来建构价值判断标准,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特点之一。在建设目标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小康社会,为人们创造更优良的生存环境;在社会治理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氛围,将进一步激发人们的创新、创造能力。因此,正如先哲董仲舒说:“天地之精所有生物者,莫贵于人。”(《春秋繁露·卷十三》)尽管文字的表述不尽相同,儒学道德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说文化同出一源,实践推进紧密契合,都为人的生存发展提供一种“普世”的价值判断准则。

三、继承和发扬儒学道德文化精神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一)坚持传统性与创新性的辩证统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首先,明确要坚持的儒学道德文化传统。作为中国民众长期坚持的精神寄托和坚定奉行的道德信仰,儒学道德文化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不言而喻。作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土壤,一方面要明确这片土壤的“养分”如何,比如儒学的仁爱、民本、诚信、正义和合、大同等道德观念的源流,在今天社会的价值和伦理环境中,该如何对它们进行重新阐释,如何发掘它们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合理的理论契合点。另一方面要厘清这片土壤的糟粕所在,比如儒学长期强调的君臣父子、男尊女卑、长幼有别、贵贱之差等一些消极落后的思想价值认同,怎样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框架下对其进行积极的价值理论转换。在这个文化发掘与转换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传统性与批判性的辩证统一,即毛泽东所倡导的,“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取其民族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性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

其次,明确要坚持的儒学道德文化创新。一方面要使儒学道德文化的话语体系与时俱进,符合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发展阶段要求。把儒学道德文化的“仁”、“义”、“中”、“和”价值体系的话语方式进行现代阐释,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资源库的价值。另一方面要发掘儒学道德文化的时代内涵,大力开展优秀儒学道德文化的整理和传播工作。比如全国道德模范评选的活动,就是一个传承优秀儒学道德文化的良好载体,通过凝练道德模范人物身上的坚守、感恩、大义、责任等传统儒学道德领域的价值命题,集中展示我国民众道德建设的丰硕成果,广泛动员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道德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深化与发展。

(二)坚持历史性与文化性的辩证统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首先,正确评价儒学道德文化的历史影响力。评价儒学道德文化要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唯物历史观,要客观看待一个社会价值观念的历史转换过程,坚持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积极促进价值转化的文化发展观。考察近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由于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加上西方列强的欺辱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价值系统备受质疑,甚至全面崩坏。“五四”时期,胡适提出要“重新估定一切价值”,陈独秀则宣扬“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这些进步的近代思想家尽管大力宣扬科学、民主、人权等西方价值观念,为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念体系转换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理论思考进路,但不可避免的是,他们虽然自幼受儒学文化的熏陶,但却没有为儒学价值体系的现代转换提出可能的发展思路。这也使得当中国近代社会全力接受和消化民主、民权、共和、平等、自由等西方价值和观念之后,却不能在自己的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中为它们的融入创造一个开放包容的环境。因此,今天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不能再重循历史的老路,不能使社会民众的核心价值观受制于文化霸权主义下的西方思想意识形态,而必须立足于自身文化传统,寻求儒学道德文化的现代价值转换,藉此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其次,正确看待儒学道德文化的文化创造力。儒学之所以在中国社会延续数千年,不可忽视的一点就是它有极强的文化适应性。强调儒学道德文化的文化创造力,很大程度上促使儒学道德文化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与潮流。这一方面要求发掘儒学道德文化观念的现代意义,用适应当代社会民众思维方式的大众话语传承儒学道德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促使儒学走出学术象牙塔,贴近百姓、走进生活。另一方面要求在社会治理过中融入儒学文化的道德智慧,将原有管理思维转换为治理模式,同时融合儒学“治”的法制理念与方法,强化儒学“理”的道德约束与精神引导力量。

在外在规制和内在伦理的双重逻辑理路上,儒学道德文化的文化创造力将会激发新的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属性也将会得以进一步的发掘与深化。

概而言之,儒学道德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基,只有不断传承和创新儒学道德文化传统,真正做到继承优秀传统,吸纳现代文明,彰显时代精神,实现传统性与创新性、历史性与文化性的辩证统一,才会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焕发出蓬勃的文化生命力,真正打造实现中国梦的社会价值认同,引领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复兴。

[1]高立伟.从两方意识形态化思潮的角度看“普世价值”[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M].郑大华,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4]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胡适.胡适文存[M].黄山书社,1999.

[6]陈独秀.陈独秀文存[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

[7]余英时.现代儒学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D64

A

2013年广东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2013WYXM0110)

王贺(1978-),男,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西方思想文化比较和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普世儒学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思想“陷阱”与消解之道——论“普世价值”思潮对青年大学生的挑战冲击及策略应对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周礼与儒学的机理
儒学交流在路上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普世价值论
宋代儒学对汉唐儒学的突破
普世价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