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胎盘早剥72例临床分析

2015-02-20林碧珠

中外医疗 2015年35期
关键词:生儿B超死亡率

林碧珠

福建省安溪县医院妇产科,福建安溪 362400

胎盘早剥是指在孕妇妊娠超过20周或分娩期时,在胎儿娩出之前原本处于正常部位的胎盘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中剥离。该疾病是孕产妇妊娠晚期阶段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快等特点,若治疗不当或没有及时治疗可能会对母婴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相关报道显示[1],胎盘早剥找国内的发生率约为0.46%~2.1%,围生儿死亡率为20%~35%,国外报道发生率为1%~2%,围生儿死亡率为15%。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住院分娩12200例,其中诊断胎盘早剥72例,发生率为0.59%。该次研究选取这72例胎盘早剥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整群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间该院发生胎盘早剥72例,其中初产妇30例,经产妇42例;孕周26~40 周,平均孕周(35.67±6.27)周;年龄 23~30岁,平均年龄(26.2±0.3)岁。

1.2 诊断标准

按照胎盘早剥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临床上将该疾病分为3个级别[2-3]:(1)I度:患者主要表现为外出血症状,其剥离胎盘的面积较小,患者通常不具有腹痛或仅有轻度腹痛,经腹部检查显示,子宫较软且大小和正常孕周水平比较接近,胎位清晰,胎心率正常,诊断标准为产妇产后检查可见摊牌母体表面具有压迹和凝血块。(2)II度:患者胎盘的剥离面约达胎盘总面积1/3,临床表现包括突发的持续性腹痛、腰背痛或腰酸等症状,且患者的疼痛程度与其胎盘后积血量之间呈正向关系。没有或有少量阴道流血,患者的贫血程度与其阴道的流血量不符合。经腹部检查显示,可见子宫大小明显大于正常孕周水平,并且随着胎盘后血肿的增大,宫底也逐渐升高。胎盘附着处具有显著的压痛症状,而后壁胎盘不具有明显的压痛证,宫缩存在间歇,新生儿存活。(3)III度:患者胎盘剥离的面积大于胎盘总面积的一般,与II度相比,该类型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加重,且可能产生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血压降低、四肢湿冷及脉搏细数等休克症状。经腹部检查显示,患者的子宫板状硬,宫缩间不存在间歇,胎位模糊,不存在胎心。

1.3 辅助检查

(1)B超检查,B超能够辅助临床医师及时了解胎盘的具体位置与发生的胎盘早剥的类型,同时还能够确定胎儿的大小和生存情况。典型B超声像图显示,胎盘早剥患者的胎盘和子宫壁间会出现胎盘增厚或液性低回声区。并且能够将前置胎盘情况排除,但B超检查结果显示为阴性的患者依然无法排除属于外胎盘早剥[4-5]。(2)实验室检查:该检查方法主要包括尿常规过、全血细胞计数、凝血功能检查、生化全套检查及3P试验等内容。

2 结果

2.1 病因

72例患者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34例,原发性高血压1例,腹部受撞击及跌倒12例,羊水过多3例,胎膜早破6例,脐带过短6例,双胎妊娠2例,不明原因 8例。

2.2 临床表现与结局

72例患者I度15例,II度52例,III度5例。经剖宫产终止妊娠60例,阴道分娩12例。围生儿死亡10例。发生产后出血30例,子宫卒中20例。30例产后出血中发生凝血功能障碍5例,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产后出血患者及子宫胎盘卒中患者根据病情给予缩宫素,卡孕栓或卡前列氨丁三醇,按摩子宫,B-Lynch缝合术,补液,输红细胞,冷沉淀及血浆,3例患者使用小剂量肝素治疗,所有患者出血均得到控制,均保留住子宫。2例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进展为尿毒症患者因血肌酐进行性升高转肾内科行血液透析,病情恢复良好。10例围生儿死亡中有5例就诊时胎心率已消失,2例孕周小于30周及3例因胎儿宫内窘迫致出生时重度窒息抢救无效死亡。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对于胎盘早剥的发病原因及机制依然尚未明确,该病可能与孕妇血管病变相关,其具有因素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特别是重度子痫前期)、慢性肾脏疾病、慢性高血压、全身血管病变等。

据相关研究指出,当胎盘早剥患者出院休克状态时,医护人员应及时补充血容量,输新鲜血,并发DIC时应早期小剂量使用肝素,测中心静脉压以指导补液量[6]。张学真等[7]研究表明,孕周越小的胎盘早剥患者的严重程度更重,围生儿窒息、死亡率较高,故一旦诊断明确为抢救胎儿往应及时采用剖宫产终止妊娠。该研究认为,有效的预防措施尤为重要,预防措施具体包括:①加强产前检查,积极防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慢性高血压,慢性肾炎,加强高危孕妇管理,妊娠晚期避免长时间仰卧,避免腹部外伤等。②对羊水过多与双胎妊娠分娩时,避免宫内压骤减,行外倒转术纠正胎位时操作必须轻柔,不能强行倒转。③行羊膜腔穿刺时要在B超引导下进行以避开胎盘,人工破膜时应选宫缩间歇期高位穿刺,缓慢放出羊水。

研究结果显示,72例患者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为34例,可见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导致胎盘早剥的主要因素,同时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痛、腰酸或伴阴道流血、胎心率改变,部分症状不典型的胎盘早剥患者的漏诊率和误诊率均比较高,这一结果与邹伟丽等学者的报道一致,该研究中得胎盘早剥漏诊率达到40.4%[8]。此外,腹部受撞击及跌倒(12例),羊水过多(3例),胎膜早破(6例),脐带过短(6例)和双胎妊娠(2例)等原因也会造成胎盘早剥。在临床表现方面,多数为II度胎盘早剥(52例)。在处理方法方面,多数采用剖宫产方式终止妊娠(60例),新生儿死亡10例,占比13.89%。在新生儿死亡率方面,要低于多数其他报道中的死亡率,邓春燕等研究中的胎儿死亡率为42.8%[9]。结束妊娠后,应注意产后出血和肾功能衰竭。

综上所述,胎盘早剥是由多因素引起的,应针对性预防,对高危孕妇进行重点监测,同时,做好早期准确诊断和及时处理工作,从而可有降低该病的发病率。

[1]杨丽.31例致胎盘早剥的重度子(癎)前期临床分析[J].天津医药,2011,39(7):662-663.

[2]林南娟.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16):2733-2734.

[3]王雅楠,杨孜.子痫前期患者胎盘早剥发病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0,45(11):825-828.

[4]余关佳,李俊男,王琳,等.119例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1,27(2):146-148.

[5]杨春雪.胎盘早剥52例临床诊疗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8):827-828.

[6]周剑,徐晓红.影响胎盘早剥临床结局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其预防措施[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3):406-408.

[7]张学真,何平,卢锦娥等.不同孕周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J].广东医学,2012,33(19):2945-2946.

[8]邹伟丽.胎盘早剥临床诊疗与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2,9(5):25-26,28.

[9]邓春艳,黄桂琼,王晓东.胎盘早剥诊断与处理规范探讨—附244例病案资料临床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5):866-868.

猜你喜欢

生儿B超死亡率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2019年福建省围生儿死亡情况分析
怀孕做阴道B超,会引起流产吗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265例围生儿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的分析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写字的尴尬
巧用一元二次方程的“B超单”
2006-2010年上虞市围生儿死亡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