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肺吸虫脑病1例*

2015-02-19田宜,艾戎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误诊儿童



儿童肺吸虫脑病1例*

**贵阳医学院2012级儿科学研究生

网络出版时间:2015-03-19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52.5012.R.20150319.1003.019.html

田宜**, 艾戎***

(贵阳医学院附院 儿科, 贵州 贵阳550004)

[关键词]吸虫感染;肺吸虫病,脑型;儿童;误诊

肺吸虫病是由肺吸虫引起的人畜共患的寄生虫感染性疾病,常因生吃螃蟹或未煮熟的蟹、喇蛄、饮用生水感染。肺吸虫脑病是肺吸虫侵入人体脑组织所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性疾病,属于重症肺吸虫病,可致残。由于肺吸虫脑病少见,且临床表现多样,缺乏特异性,极易误诊。现报告2011年9月收治儿童肺吸虫脑病1例。

1临床资料

患儿,男性,来自农村,10岁8月,因头痛、眼痛15 d,加重伴发热3 d,于2011年9月19日入院。症状为阵发性头痛、眼胀痛,无视物模糊;伴呕吐,2~3次/d,喷射性,无抽搐、肢体运动障碍等,外院输液治疗(不详)后无好转,3 d前出现发热,为弛张热,最高温度39 ℃。4年前因左眼外伤手术治疗,现左眼失明。查体:体温(T)37 ℃,心率(P)80次/min,呼吸(R)23次/min,血压(BP)103/78 mmHg,神清,对答切题,营养中等,急性病容,皮肤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双上臂未见卡疤,浅表淋巴结未扪及,左眼失明,右侧瞳孔2.5 mm,光敏,颈亢(+),心肺腹(-)。脊柱四肢无畸形,活动自如,肌力、肌张力正常。膝腱反射对称引出,布氏征(-)、克氏征(-)、巴氏征(-)。入院诊断:(1)化脓性脑膜炎?(2)病毒性脑炎?多次血常规中1次血常规示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增高(7.1%),其它几次均无异常,肝肾功能、C反应蛋白(CRP)无异常,血沉36 mm/h。脑脊液常规示蛋白(+),细胞总数300.0×106/L,有核细胞数240×106/L,单核细胞30%,多核细胞70%。脑脊液生化示葡萄糖降低(1.28 mmol/L),其余正常。脑脊液细菌培养、革兰染色、抗酸染色、墨汁染色均为(-)、脑脊液乙脑抗体(-);结核抗体(PPD)试验(-)。入院前头颅MRI示顶、枕叶异常信号影,考虑感染性病变(图1a、b);胸部CT提示(1)右肺上叶支气管扩张、左侧上叶纤维灶,(2)右侧局部斜裂增厚,(3)肝右叶肝内胆管多发结石/钙化灶。入院后复查增强头颅MRI(图1c)示右顶、枕叶异常信号伴散在中等强化,考虑感染性病变。暂予青霉素、头孢曲松钠抗感染,阿昔洛韦抗病毒,甘露醇降颅压等对症治疗。5 d后复查脑脊液生化及常规均较入院时好转,结果显示:生化(-),常规示蛋白(-)、细胞总数230.0×106/L、有核细胞数140×106/L、单核细胞数44%、多核细胞56%,脑脊液细菌培养(-)、墨汁染色(-)。但患儿病情依然加重,出现意识障碍、昏睡、失语、左侧肢体偏瘫,脑脊液好转与病情进展不吻合。予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链霉素诊断性抗痨治疗,复查头颅增强MRI示右枕、顶叶感染性病变,累及小脑幕(图1d),提示病情进展。考虑误诊,再次仔细追问病史,患儿既往喜喝生水,曾生吃螃蟹,提示脑寄生虫感染可能性大。行大便、痰、胃液查吸虫卵(-),血囊虫IgG抗体(-),血肺吸虫IgG抗体(+)。修正诊断:肺吸虫脑病。予吡喹酮口服治疗,22 mg/(kg·次),3次/d,3 d为1疗程。吡喹酮治疗1疗程后,意识障碍好转,可配合进食、咀嚼,仍发热,复查头颅CT示:左顶叶新见病变,考虑进展可能(图1e)。第2疗程后热退,神清,可发声,右眼可追物,吞咽好,左侧肢体活动明显好转。复查头颅MRI示:右侧顶、枕叶病灶较前吸收,呈“隧道样”改变,病灶边缘胶质增生;双侧顶叶及右侧小脑半球见新发病灶(图1f、g)。第3疗程后可简单言语,四肢肌力4级,肌张力正常。2月后头颅MRI:脑内病灶均较前明显好转(图1h)。半年后随访患儿四肢活动自如。2年后复查头颅MRI:右顶叶虫体钙化。

注:a为T2/FLAIR病灶呈条状高信号;b为T2WI显示病灶边界清楚,无占位效应;c为T1WI见右顶叶稍低信号,其内见高信号出血灶(箭头);d为T1WI增强,双侧小脑幕呈条状强化,左侧为著;e为CT显示右侧顶叶无占位效应;f为T1WI增强后显示病灶多发;g为T2/FLAIR见右侧顶叶病灶较前明显缩小,另左侧顶叶见新发病灶;h为T2/FLAIR显示双侧顶叶病灶已基本消失图1 肺吸虫脑病头颅CT及MRI表现Fig.1 Cranial CT and MRI features of the patient with cerebral paragonimiasis

2讨论

儿童肺吸虫病系进食不熟的石蟹(溪蟹)或喇蛄后将吸虫的囊蚴食入而致病,若成虫进入脑组织可导致脑水肿、出血并形成肉芽肿,累及附近脑组织,病变主要位于顶叶、额叶、白质、内囊、基底节、侧脑室。临床上可表现癫痫发作、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单侧肢体发麻、无力、活动障碍、发热等多种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的临床表现,常混合出现,极易误诊,误诊率达80%。除骨骼系统以外,几乎所有组织脏器均可被肺吸虫侵犯,肺吸虫脑病致残率高,但如能及时确诊,合理治疗,预后较好。

本例患儿起病急,病程短,除发热、高颅压表现外,入院初头颅MRI提示脑实质损害,脑脊液常规示白细胞数增高,以多核细胞为主,葡萄糖降低,颅内感染诊断明确,脑脊液改变不典型,病因不明,首先考虑部分治疗后化脓性脑膜炎,伴脑实质损害,兼顾病毒性脑膜炎治疗,观察疗效,复查脑脊液进一步排除结核性脑膜炎及新隐球菌脑膜炎。治疗后复查脑脊液好转,但临床症状加重,结合患儿来自农村,无卡疤,第1次脑脊液糖降低,伴脑实质损害表现,考虑结核性脑膜脑炎,故予诊断性抗痨治疗,仍未见好转。追问病史,得知患儿病前生吃螃蟹后方考虑脑寄生虫感染,参照肺吸虫脑病的诊断依据,完善寄生虫抗体相关检查后最终确诊。肺吸虫病首选吡喹酮治疗。每疗程总剂量150~225 mg/kg,分3 d服,3次/d。脑型和感染重者间隔1周重复1疗程。由于吡喹酮对肺吸虫幼虫效果不如成虫,吸虫感染多以幼虫形式存在,若疗效差,必要时需增加药物剂量与疗程。该患儿经过2疗程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头颅影像学好转同时提示新增病变。最终经过3疗程吡喹酮治疗,症状消失,病灶消散,临床痊愈,预后良好。治疗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

病程中后期,头颅MRI“隧道”征是肺吸虫脑病的典型病理特征。若同时伴有周围水肿,应

高度怀疑肺吸虫脑病。但本例患儿除发病初有发热、高颅压、脑脊液异常、影像学异常等颅内感染表现外脑脊液改变不典型,影像学也未出现“隧道征”典型改变,造成诊断延误。通过本病例的诊治,给出以下几点建议,供临床参考:(1)临床医师应提高对寄生虫感染性疾病的认识,充分了解其临床表现复杂性;(2)详细流行病史询问有助诊断;(3)重视寄生虫感染的特殊检查,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常为诊断重要线索;(4)动态头颅MRI对肺吸虫脑病诊断有重要价值;(5)药物治疗个体化。

参考文献3

[1]胡亚美,江载芳.褚福棠实用儿科学.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112-1115.

[2]许应奎.并殖吸虫病误诊12例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8(15):3641.

[3]姚永秀,刘 娅,曹亚丽,等.以多脏器损害为主要表现的肺吸虫病的诊治教训并文献复习.中国医药指南, 2010(34):131-132.

[4]翟瑄,粱平,夏佐中,等.小儿脑型肺吸虫病的诊治.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09(5):291-293.

[5]黄新国.小儿肺吸虫病23例临床分析.医学临床研究, 2007(4):658-659.

[6]陈文碧,王光西,张锡林.大剂量吡喹酮治疗脑脊髓型斯氏狸殖吸虫病的疗效观察.四川医学, 2010(1):48.

[7]张伟强,陈美,孙继红.肺吸虫脑病MRI表现.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0(1):21-22.

(2015-01-07收稿,2015-02-22修回)

编辑: 吴昌学

·病例报道·

[中图分类号]R72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2707(2015)03-0319-02

通信作者***E-mail:airong068@126.com

[基金项目]*贵州省省长基金临床应用课题专项研究(No:2012118)

猜你喜欢

误诊儿童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201
儿童美术教育琐谈198
眼眶组织淀粉样变易误诊临床分析
血液细胞形态学误诊与漏诊分析
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临床误诊的因素分析
留守儿童
亚急性甲状腺炎误诊临床分析
六一儿童
关于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患者的CT磁共振表现以及漏误诊研究
老年人梅毒抗体阳性诊断梅毒易误诊原因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