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心病二级预防中阿司匹林应用依从性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015-02-19唐丽敏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年13期
关键词:阿司匹林依从性冠心病

唐丽敏

冠心病二级预防中阿司匹林应用依从性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唐丽敏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冠心病二级预防中阿司匹林应用依从性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10例应用阿司匹林进行二级预防的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阿司匹林应用依从性评价标准进行判断,比较口服阿司匹林依从性好及依从性差两组患者相关因素差异。结果对210例患者随访(1.12±0.45)年,阿司匹林应用依从性好患者130例(61.90%,130/210);依从性差患者80例(38.10%,80/210);单因素检验10个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冠心病阿司匹林应用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年龄≥70岁(OR=4.42)、缺乏二级预防知识(OR=3.76)、顾虑阿司匹林不良反应(OR=3.22)、医疗服务不到位(OR=2.77)。结论影响冠心病阿司匹林二级预防因素多样,应实施相应措施提高其依从性。

关键词:冠心病;阿司匹林;二级预防;依从性;影响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冠心病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遏制冠心病上升趋势重在预防,近年来随着对阿司匹林作用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循证医学证据证明,阿司匹林在冠心病治疗和二级预防中有非常显著的疗效[1],但影响阿司匹林二级预防效果因素很多,其中服药依从性是相当重要的因素之一[2]。本研究对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中阿司匹林应用依从性情况分析,探讨影响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0月210例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医院心内科,应用阿司匹林进行二级预防的冠心病患者,男110例,女100例;年龄57岁~82岁(66.87岁±10.74岁)。

1.2依从性评价标准[3]依从性好:按照医嘱定时、按量应用阿司匹林;依从性差:包括拒绝使用、自行停减阿司匹林等。

2结果

对210例患者进行随访,随访8月至2年,平均(1.12±0.45)年,阿司匹林应用依从性好患者共130例(61.90%,130/210);依从性差80例(38.10%,80/210)。单因素检验10个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冠心病阿司匹林应用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年龄≥70岁(OR=4.42)、缺乏二级预防知识(OR=3.76)、顾虑阿司匹林不良反应(OR=3.22)、医疗服务不到位(OR=2.77)。详见表2。

表1 影响冠心病阿司匹林二级预防应用依从性单因素分析 例(%)

表2 影响冠心病二级预防阿司匹林应用依从性Logistic回归分析

3讨论

冠心病二级预防是对冠心病患者采取相关措施控制其发展和预防并发症,近年来诸多重要的临床试验结果相继进一步支持对冠心病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可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复发事件危险和减少介入治疗的需要[4],小剂量阿司匹林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通过抑制动脉管壁上脂肪类沉积斑的形成预防血管内血栓形成而预防和治疗冠心病,而且阿司匹林是效益风险比很高的药物,除非有禁忌证,所有冠心病患者均应用(75~150)mg/d阿司匹林治疗,并长期维持[5],服药依从性是达到上述目标的重要条件,但是多种因素影响治疗依从性。本研究对210例患者进行随访(1.12±0.45)年,阿司匹林应用依从性好61.90%,依从性差38.10%,由于影响依从性是多因素造成的,利用配对或成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影响因素可能会造成误差,所以需要选择进行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影响冠心病阿司匹林应用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年龄≥70岁、缺乏二级预防知识、顾虑阿司匹林不良反应、医疗服务不到位。

年龄大依从性差(OR=4.42),老年人常患多种疾病,如脑动脉供血不足、脑萎缩等,可导致其记忆力和认知力减退,导致用药时间、方法记忆不清可发生漏服或用药剂量不准;同时长期患病使患者家属易产生懈怠情绪,导致患者缺乏家庭支持,不利于保持良好的依从性。因此,针对老年患者记忆力认知力下降、听力较差的特点,应用通俗易懂的方法进行健康宣教,加强感性认识;在客观上为患者提供遵医的有利条件,将服阿司匹林与生活中某些必做的事相联系,避免遗忘;指导家庭成员督促用药,建立有规律的服药规律[6]。

缺乏二级预防知识(OR=3.76),阿司匹林对冠心病二级效果短期不易体现出来,容易引起患者忽视,如果缺乏对阿司匹林预防应用理解,对二级预防效果与用药依从性重要性认识不够,病情稳定后就停止服药[7]。因此,有针对性对个体进行强化教育,使患者了解冠心病防治知识和阿司匹林科学治疗信息,更好地理解医嘱,认识长期应用阿司匹林的必要性及重要性,使其转变认识态度和信念,纠正服阿司匹林过程中的错误认知,达到知、信、行的统一,提高患者自身的健康维护能力,可显著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8]。

顾虑阿司匹林不良反应(OR=3.22)也是影响依从性的因素,由于二级预防时间较长,阿司匹林应用可能发生不良反应,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表现为胃肠功能紊乱、恶心、呕吐、腹痛、溃疡形成、消化道出血;哮喘;出血在降低凝血的同时会有出血的危险;阿司匹林抵抗,患者对此存在顾虑,是制约其临床应用的重要因素[9]。讲解药物知识时,应告知患者及家属阿司匹林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临床表现,预防和减轻的处理方法;选择应用合适肠溶制剂,必要时增加胃黏膜保护剂或H-2受体拮抗剂;注意同服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与阿司匹林同服起增强作用的有水杨酸类药物、双香豆素类抗凝血药、磺脲类降糖药、苯妥英钠、巴比妥类等;阿司匹林与糖皮质激素合用会加剧胃肠出血[10]。

医疗服务不到位依从性差(OR=2.77),包括医护对患者宣教不够;医院随访、信息反馈制度不完善,对出院用药情况没有进一步跟踪,督导;社区全科医师对冠心病二级预防重要性认识不够,随意给减药停药;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关系不协调,使维持治疗不能正确进行[11]。通过加强对临床医生知识培训,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水平,规范冠心病二级预防工作;建立良好医患关系,使患者在入院、出院后得到全面的指导;通过电话、面访、家访、信访等随访机制,对出院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提高遵医行为并维持在良好的水平[12]。

参考文献:

[1]张优佳.关于冠心病二级预防的思考[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134-135.

[2]王克志.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预防与治疗作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8):249-250.

[3]聂建军.冠心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4):125-126.

[4]陈刻.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作用[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7):60-61.

[5]张优佳.关于冠心病二级预防的思考[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134-135.

[6]黄伟星.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2,5(11C):28-29.

[7]罗善锋.健康教育在冠心病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学,2013,19(22):163-164.

[8]刘俊娥,刘俊红,郭海平.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综述,2013,19(16):299-300.

[9]赵月娥.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出院后的二级预防治疗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20):4090-4091.

[10]郭新宇.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J].中外医疗,2012,24(8):307-308.

[11]昊蔚.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J].海峡药学,2013,25(11):204-205.

[12]刘艳红.阿司匹林临床应用的注意事项[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2):147-148.

(本文编辑王雅洁)

收稿日期:(2014-07-17)

中图分类号:R541R256

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1672-1349.2015.13.039

文章编号:1672-1349(2015)13-1569-03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医院(河北唐山 063611),E-mail:dr5678wsc@126.com

1.3方法分析210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阿司匹林应用依从性评价标准进行判断,比较口服阿司匹林依从性好及依从性差两组患者相关因素。

1.4统计学处理SPSS 13.0统计软件处理,单因素比较采用χ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意义的因素再进行件Logistic回归分析,用比值比(OR)估计各因素与阿司匹林治疗依从性的联系强度。

猜你喜欢

阿司匹林依从性冠心病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sST2水平与冠心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如何权衡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的获益与风险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