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多种恶性肿瘤的不良反应观察与护理

2015-02-19刘建红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2015年5期
关键词:不良反应护理

吴 香, 刘建红, 龚 萍

作者单位: 210009 江苏 南京,江苏省肿瘤医院 内科

第一作者: 吴 香,女,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临床护理;E-mail:wx_0626@126.com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多种恶性肿瘤的不良反应观察与护理

吴香,刘建红,龚萍

作者单位: 210009江苏南京,江苏省肿瘤医院内科

第一作者: 吴香,女,主管护师,研究方向:临床护理;E-mail:wx_0626@126.com

【摘要】目的提高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化疗治疗多种晚期恶性肿瘤的护理质量。方法回顾82例接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化疗方案治疗的Ⅳ期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过程,总结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观察护理要点。结果82例患者总共完成的化疗周期数为287周期,平均3.5个周期,均可评价客观疗效及进行安全性评价。客观总有效率30.5%(25/82);疾病控制率82.8%(68/82)。Ⅲ~Ⅳ级毒性反应34例次,主要为血液学毒性,经治疗和护理后能够好转。结论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化疗期间通过精心的护理可以改善和稳定患者的化疗依从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晚期恶性肿瘤;联合化疗;不良反应;护理

紫杉类药物是多种恶性肿瘤的重要治疗药物[1-4]。但由于其具有高度疏水性,传统溶剂型紫杉醇需用聚氧乙烯蓖麻油作为溶剂,带来一些严重的毒性反应,从而影响了其临床应用安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是以人血白蛋白作为载体,克服了传统溶剂型紫杉醇的不足,在临床上亦显示出较好的疗效和低毒性[5-6]。我院自2009年起采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5]。本文通过回顾分析化疗不良反应情况及护理过程,总结护理体会,为今后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患者痛苦提供经验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2011年7月至2013年5月我科应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化疗共治疗晚期恶性肿瘤82例,其中男48例,女34例,年龄18~73岁,中位年龄58岁。均经病理组织学和(或)细胞学检查确诊为Ⅳ期恶性实体瘤患者,包括非小细胞肺癌24例、乳腺癌22例、胃癌14例、食管癌7例、卵巢癌6例、鼻咽癌3例、胰腺癌2例、胆囊癌2例、恶性黑色素瘤1例、恶性胸腺瘤1例。初治21例,复治61例,其中接受过三线或三线以上治疗方案的有44例。Karnofsky评分≥60分,具有CT或MRI可测量的客观病灶,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功能基本正常, 预期生存期≥3个月, 自愿接受联合治疗。

1.2药物与方法82例均采用白蛋白型紫杉醇联合化疗。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100~130 mg/m2,加入生理盐水50 ml中,30 min内注入,第1、8天,3周为1周期,无预处理。分别联合:铂类(包括顺铂、卡铂、奥沙利铂、洛铂)方案56例、吉西他滨5例、表柔比星方案5例、S1方案4例、卡培他滨3例、5-氟尿嘧啶方案2例、培美曲塞3例、曲妥珠单抗方案2例、贝伐单抗2例。每21天为1周期。化疗采用常规剂量或偏低的剂量。常规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的监测,对于稳定及有效的病例继续原方案治疗至4~8周期。

1.3疗效、毒性反应及生活质量评价标准协助医生在用药1周期后评价毒性,2周期后评价疗效,并做好护理记录。近期客观疗效按照RECIST标准评价,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疾病进展(PD),以CR+PR为有效率(RR),以CR+PR+SD为疾病控制率(DCR)。药物毒性,按照NCI CTC 3.0版的分级标准评价,分为0~4级。生活质量(QOL)参考Karnofsky评分(KPS)变化,以治疗后KPS增加≥10分为QOL改善,变化<10分为QOL稳定,减少≥10分为QOL降低。

2结果

82例患者总共完成的化疗周期数为287周期,平均3.5个周期。所有病例均能完成至少2周期的治疗。82例均可评价疗效,获得PR 25例、SD 43例、PD 14例,RR为30.5% (25/82), DCR为82.8% (68/82)。其中初治21例中10例PR,9例SD,2例PD,总有效率(RR)47.6% (10/21),疾病控制率(DCR)90.5%(19/21)。

生活质量改善26例(31.7%),稳定40例(48.8%),16例(19.5%)下降。

Ⅲ~Ⅳ级毒性反应(表1)包括白细胞下降(19例,23.2%)、血小板下降(5例,6.10%)、贫血(7例,8.53%)、恶心/呕吐 (2例,2.43%)。粒缺性发热2例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有1例在治疗后出现了明显的胸闷不适,心电图示房扑,经射频消融、心理护理后好转。

表1 82例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化疗的不良反应情况(例)

3药物不良反应观察与护理

3.1骨髓抑制的护理骨髓抑制主要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减少。遵医嘱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同时采取保护性护理措施:(1)白细胞减少:房间每日定时紫外线消毒2次,注意手及口腔卫生,注意保暖,预防感冒。(2)血小板下降:避免碰撞,使用软毛牙刷刷牙,勿剔牙、挖鼻孔,保持大便通畅;注射完毕按压针眼部位5 min以上;观察有无鼻出血、牙龈出血、皮肤黏膜瘀点瘀斑。(3)贫血: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多食猪肝、红枣、香菇、木耳等含铁丰富的食物。本组患者中有19例白细胞下降,5例血小板下降,7例贫血,均为Ⅲ或Ⅳ级毒性反应,经对症治疗及护理后好转。

3.2肝功能异常的护理本组治疗期间15例出现一级肝功能损害,5例二级肝损害,主要表现为转氨酶升高,遵医嘱给予护肝药物治疗,患者肝功能均恢复了正常。因此,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变化,注意观察有无厌食、厌油、乏力、黄疸等症状,指导其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3.3皮肤毒性反应的护理本组有2例出现轻微皮疹伴瘙痒症状。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含有源自人血的血清白蛋白,皮疹的发生可能与之引起的迟发型变态反应有关。护理中应注意观察皮疹的部位、范围及转归。指导患者穿柔软、舒适、宽松的棉质内衣,保持床单位的清洁、干燥、平整;避免使用肥皂、洗涤剂等对皮肤有刺激的物品;勤剪指甲,避免抓挠皮肤;避免食用海鲜等易致过敏的食物,并给予药物对症处理。本组2例均症状轻微,3天后症状缓解。

3.4关节肌肉疼痛的护理本组病例中有24例出现了关节、肌肉疼痛症状。通常发生于使用药物后的2~3天,以酸痛性质为主,双下肢为主。在此期间指导患者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注意保暖,症状在1周内自行缓解。

3.5消化道反应的护理消化道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腹泻。本组患者均在输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前30 min给予了预防性止吐治疗,出现Ⅲ~Ⅳ级恶心呕吐仅2例(2.34%)。7例腹泻者为Ⅰ~Ⅱ级。期间注意观察患者呕吐物及大便颜色、性质与量;有无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及时清除患者呕吐物,腹泻者注意肛周护理。指导患者进食低脂、易消化、富含维生素饮食,避免进食生、冷、不洁食物,少量多餐,多饮水。恶心、呕吐、腹泻者经对症治疗护理后症状多在3~4天内缓解。

3.6神经毒性的护理本组患者中出现Ⅰ~Ⅱ级周围神经病变40例。表现为手足麻木、感觉异常、针刺样疼痛。发生时间一般在化疗后5~8天。神经毒性的发生与紫杉醇引起的神经细胞脱髓鞘有关。维生素B1和弥可保可有助于修复受损的神经,并能缓解麻木、疼痛等症状。同时指导患者多进食豆制品、坚果、猪肝等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穿棉袜和合脚的布鞋;用温水洗手洗脚,冬季戴手套,注意保暖,注意修剪过长指趾甲。经对症处理后10天左右症状多可得到改善。

3.7心脏毒性的护理本组有1例在治疗后出现了明显的胸闷不适,心电图提示房扑,经射频消融治疗后好转。期间指导患者卧床休息,安抚其紧张心理,注意保持情绪平稳。

3.8心理护理癌症患者在化疗期间,一般都有紧张或焦虑情绪,尤其是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甚至存在恐惧感,加上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患者可能会拒绝治疗。护士应加强心理护理,用温和、鼓励、开导的语言与患者交流,讲解紫杉醇白蛋白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使患者感受到预防和护理具有严密计划性,消除患者的心理顾虑,使其保持稳定的情绪。同时还要调动家庭支持系统,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能够积极配合治疗。

综上所述,虽然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避免了过敏反应,抗肿瘤活性增强,毒性降低,最大耐受剂量得到提高。但是晚期肿瘤患者因为心理负担重,抵抗力差,再加上联合化疗的原因,更应注重化疗期间患者的心理护理、毒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只有医护人员通力合作,及时发现问题,给予相应处理,才能保证患者治疗期间的安全,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Singla AK, Garg A, Aggarwal D. Paclitaxel and its formulations[J]. Int J Pharm, 2002, 235(1-2): 179-192.

[2]Kaufmann M, Hortobagyi GN, Goldhirsch A, et al. Recommendations from an international expert panel on the use of neoadjuvant (primary) systemic treatment of operable breast cancer: an update[J]. J Clin Oncol, 2006, 24(12): 1940-1949.

[3]Pete I, Szánthó A, Mayer A, et al. Experience in first-line chemotherapy with paclitaxel for the treatment of ovarian carcinomas[J]. Orv Hetil, 2003, 144(19): 919-924.

[4]钱军,秦叔逵.紫杉醇为主方案治疗中晚期上消化道癌的临床研究[J].肿瘤防治研究, 2003, 30(2): 149-150.

[5]梅静峰,陈嘉,孙晓峰,等. 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晚期难治性恶性肿瘤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J].中国肿瘤外科杂志,2012,4(6):355-357.

[6]姜青峰,孙建云.注射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护理[J].右江医学,2010,38(5):645-647.

[收稿日期:2015-01-07][本文编辑:李筱蕾]肿瘤护理

文章编号:1674-4136(2015)05-0332-03

doi:10.3969/j.issn.1674-4136.2015.05.017

猜你喜欢

不良反应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32546例疏血通注射液医院集中监测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